回覆列表
  • 1 # 劉宅宅

    魯迅和郭沫若,是上個世紀左翼勢力力推的兩大知識分子,長期都是同一政治營壘中人,有人還說他們是現代的“李白與杜甫”。大體上,他們是同志,是戰友。

    可是,他們二人的關係,也是既迷離撲朔,又不免微妙好玩:互相似乎瞧不上,本有很多機會可一塊把酒縱歌卻有意“未曾一面”,王不見王。“筆墨相譏”的論戰屢屢騰起,連官司都差點搞起來了。互罵起來,更是非常不堪的。文人吵架,一失態起來,風度未必就比漢口弄堂內的武漢大媽好多少。

    用現在的話形容,他們二人,就是同一個朋友圈的,同在一個好友群,私下卻沒互加V信,或者乾脆加過但拉黑了。儘管,時下那句到處流傳的魯迅名言,什麼“遠看一條狗,近看郭沫若”云云,確實是謠言,是自媒體瞎寫,是有人對魯迅栽贓,以他之名詆譭郭沫若。魯迅是罵人作狗過,但罵的是梁實秋。

    還有一個更為蹊蹺的問題在於:魯迅逝世前後,我們的郭沫若先生,跟學過家鄉川劇似的,忽然換了一張必恭必敬的臉,竟以魯迅傳人自居起來,逢人說項,無及不頌,陡然一夜之間變身為迅翁肝膽相照的師友徒孫。這番轉變,只看倆人私交來往,的確是沒啥起承轉合過渡的。從這一點看,老郭確實是個妙人。

    所以,當1936年10月19日早晨,魯迅在上海病逝的訊息,傳至日本東京時,旅居此地的郭沫若,雖通宵寫出悼文,字行間深情款款,評價則至高無上,可到底是由衷而發,抑或逢場作戲而已,大家都摸不準。

    說當年魯迅出殯,幾乎知名文人傾巢而動,唯獨不見同陣營的郭沫若,言下之意肯定不至於去追究他的“失敬”,而是要偵察倆人關係的真假虛實而已。八卦閒扯中,亦有深意在焉。

    總體上,無需刻意粉飾,就材料說話,郭沫若本人這邊,長期以來對於魯迅沒啥好感,甚至有點厭惡,當不是亂揣瞎說。可以說,假若不是形勢比人強,魯迅突然被推上神壇,郭沫若的態度也未必會陡然翻轉,後半生甚至動輒“謬託知己”起來。郭老一生,都是很懂得察看風向的。他有這方面的天賦。

    魯迅比郭老師年長11歲,是文壇前輩;經歷也很相似,都是地主家庭出身;都曾扶桑留學,且開初都是學醫的;此後的政治志向也極趨同,都曾想靠醫學救助弱民,都一樣最後棄醫從文,決意搬起文學為武器,拯救愚眾,施行啟蒙。可偏偏,他們卻不可捉摸地交惡。

    在我看來,這其中,固有理念差異的橫亙,但更多的,當時性情不和、文人相輕、意氣之爭致使的隔閡。他們均是才情蓋世的文人,也都是堅貞的愛國者,不管私德怎樣,這一點“認證”倆人都是沒問題的。可郭沫若自出道,卻也以“仇魯”蜚聲文壇,其“罵魯生涯”1928年6月一直持續到魯迅逝世為止,炮聲十多年不斷。

    他的總基調,是抨擊魯迅乃“法西斯”,是“二重反革命”,乃“文藝戰線上的封建餘孽”,流毒五湖四海的中年青年,必須踏倒方能前進云云,此外還給扣上了許多匪夷所思的帽子,讓魯迅很惱火。不僅對魯迅為人嫌惡,就連魯迅的文章,他都是輕蔑的,晚年還難得真誠坦白,“我自己也委實過傲慢,對於魯迅的作品一向很少閱讀。”

    也因此,他們本來有好些機會,能夠坐下來嘗試著冰釋前嫌,但一致地都選擇了迴避。1927年1月,他們人都在廣州附近,可未曾會面;1927年10月3日,魯迅到上海定居,不久郭老師也避禍於滬上,前後呆了4個月,都愛到內山書店小坐,可從來沒見過面。你說是無意錯過吧,可他們的師友圈子、交際往來之人,基本都是重疊的,況書信也方便,也沒見到鴻雁一片傳書,公開的文章還是不可開交地罵來罵去。

    偽造的康某書法

    細想,倆人有啥大仇麼,又的確沒有,泰半還是性情不同、理念有異、文人相輕所致吧。

    大概也因了這些事實,當1936年10月19日魯迅作為“民族魂”被北方蓋棺論定時,老郭突然如喪考妣起來,後半生更是深情款款,才讓人懷疑他的誠意。

    而魯迅這一面來說,總體上他對郭沫若的觀感,似乎也可幾句話歸結:他對老郭的學問是看重的,也認為他是可團結的愛國者與同志,但是對其私德意見很大,以為是“才子加流氓”式的上海灘“新才子派”作風,充滿不信任感。

    老郭論私德,確實不免讓人非議,風評始終不佳。他論起家世,本是四川鄉下一販賣鴉片的生意人子弟,家族性的那種商賈氣,諸如投機取巧的聰明勁,冒險賭博的膽魄力,畏怯權力的怯弱樣,生長環境未必沒有作為精神遺傳給他帶去影響吧。考其生平作風,魯迅送他的經典名言“才子加流氓”,雖刻薄尖酸了點,可以公心論,也未必全然是毀謗吧。

    相應的,魯迅生前,對郭老基本也沒啥好臉色,經常冷嘲熱諷,時不時刺激下。魯迅一輩子,罵人無數,可罵得最狠的,其一恰是郭沫若,說他是“才子加珂羅茨基”,直白講即才子中的的流氓痞棍。魯老諷刺人,喜歡說人“才子”,有點類似現在人看人傻帽,就說他是“詩人"。

    這種惡況,直到1935年9月,才有點轉化跡象。那時,魯迅開始病重,似乎自感時日無多了,而上頭又有傳令,讓他多團結同志,多讓下小輩,他的筆調、口吻才鬆懈了不少。床榻上給同仁寫信,主動表態,要與郭沫若先生加強合作,一同戰鬥。說是非常時期,大夥“都為著同一的目標,決不日夜記著個人的恩怨"云云,是既擺明矛盾還沒盡消,但體現自己的高風亮節。

    另一方面,即便是關係僵持階段,迅翁對於老郭,又是時刻關注的,對其才學似一直也挺看重。他委實不是一個很情緒化的“噴子”,是有那個肚量客觀看待敵與友的。就《魯迅日記》看,即便是在郭流亡東瀛期間,郭所編、撰的古文字學書籍共12種,魯迅似大部分都細加閱讀了。

    我們可以看到,總12種著作,就有10種,被魯迅鄭重記錄在書賬之中,且其中9種是他自己專程跑街上購買的。在給許廣平、馮雪峰等人的私信中,他也真時有要聯絡老郭的意思。只是,天不假年,也造化無常,各種因緣難湊,直到魯迅溘然長逝,他們兇隙的疙瘩也沒能完全解開。

    後來,郭沫若曾寫出《告鞭屍者》一文,坦然說,“魯迅生前曾經罵了我一輩子,魯迅死後我卻要恭維他一輩子”,可彼時魯迅都墓木已拱了。

    總之,1936年10月19日魯迅去世,據郭沫若自己說,他是極為悲傷的。他當時還在日本,到處找報紙,待終於看到訃告,“我的眼睛便不知不覺地醞釀起雨意來”。

    他當時沒去喪禮現場,自然屬於沒有條件;沒有立即予以迴應,應該是說魯迅剛逝世時,對他該如何“蓋棺論定”,其實還有待觀測。郭老一生識時務,沒有貿然出頭,符合他的一貫言行。他經常是“事後諸葛亮”,見塵埃落定了,就不吝各種“補充”、擴充套件、延伸,以他的文彩四溢之筆。

    實際上,在郭沫若的後半生,魯迅差不多已成為他最崇仰的兩三人之一。他無數次追悼告白。他說,魯迅“是不朽的”,是他“難得的老師”,是“我們中國民族進化的一個傑作”,越往後調子越高。並且,他還自豪地宣告,他“與魯迅感情是相通的”,反正就是如兄如弟如學生的親暱。

    後來,也就是差不多10年過後,也是他郭沫若,首先撰文疾呼,希望將每年的10月19日,定為“魯迅節”,並設立“魯迅博物館”。他還倡議,各地“多多塑造魯迅像”,要把西湖改為“魯迅湖”,把北京西山改為“魯迅山”,種種言辭真是覺得感人肺腑。

    只是,我常不懷好意地揣度,不要說我等了,即便是魯迅本人,聽到鼎堂老師口中吐出的這些至高無上的諛頌之辭,他會高興嗎,他會相信嗎?我還相信,這個疑問會永遠存在。

  • 2 # 不沉的經遠

    題主這個問題存在很大的錯誤,魯迅的葬禮絕大部分文人因為交通等客觀原因沒有去,郭沫若只是其中之一而已,並沒有什麼特殊原因。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因病在上海逝世。魯迅生前的親朋好友蔡元培、內山完造、宋慶齡、沈鈞儒、茅盾、胡風等十三人組成的治喪委員會,發表了訃告。此外巴金、肖乾、張天翼等人也去參加了他的葬禮。算上那些名氣不大因此沒有被記錄下來的,應該說說出席魯迅葬禮的文人並不少。

    不過除了一些和魯迅關係特別好的人之外,其他參加魯迅葬禮的人大部分是正好在上海或者是上海附近,遠點的地方趕來的人極少,出現這種情況首要原因就是交通不便。

    曾經有個笑話,說民國時期京滬鐵路只需要8小時,要高鐵何用。不過民國時首都是南京,距離上海不過300公里路程,坐火車都需要8小時,可見這火車有多慢。火車尚且如此,其他交通工具就更可想而知了。

    所以當時外地的人想參加魯迅的葬禮可不是件容易事,沒參加魯迅葬禮的文人其實才是大多數。

    魯迅去世時,郭沫若遠在日本,顯然他即使得到訊息想趕來也有些來不及。而且郭沫若當時想回國可不光是交通問題。

    說起郭沫若,很多人對他印象不過是一個文人而已,但是實際上他還是一個革命家。早在北伐戰爭時期,郭沫若就擔任了北伐軍總政治部秘書兼宣傳科長、宣傳處長、秘書長、副主任等職,並被授予中將軍銜。而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以後,郭沫若又參加了南昌起義,擔任宣傳委員會主任、政治部主任職務,也是重要領導人之一。

    南昌起義失敗以後,郭沫若不得不流亡日本。抗戰爆發以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立,國共和解,郭沫若才得以回國參加抗戰。1936年時他顯然也不可能貿然回國。

    而更重要的是,從私交上來說,郭沫若和魯迅也沒好到要冒險回國的程度。

    魯迅和郭沫若早年關係不錯,魯迅的《吶喊》出版時,郭沫若特意寫文祝賀。魯迅也表示了感謝,在和別人提起郭沫若時也表示很欣賞。但是1928年一個化名杜荃的人發表了《文藝戰線上的封建餘孽——批評魯迅的<我的態度氣量和年紀>》一文,說魯迅是“封建餘孽”,魯迅看到以後自然非常生氣。

    因為這篇文章行文風格和郭沫若很像,魯迅就嘲諷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兩人因此關係惡化。至於杜荃是不是郭沫若,這個後來郭沫若對此予以否認,也成為了一樁無頭案。但是至少到魯迅死的時候,兩人關係還沒有緩解。加上郭沫若不便回國,所以最終只是寫了一副輓聯予以紀念。

    當然,如果郭沫若在上海,按照當時魯迅的思想傾向,應該說和郭沫若還是比較接近的,他應該會去參加葬禮。

  • 3 # 西府趙王爺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的寓所去世,享年55歲。

    作為一代文壇大家和民主戰士,魯迅的離世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社會各界人士紛紛來到停放魯迅先生遺體的萬國殯儀館,瞻仰魯迅先生遺容。由於前來悼念的人太多,原本計劃開放一天的悼念,一直持續到了10月22日,魯迅先生出殯的那一天。

    魯迅先生喪禮規格極高,比如當時魯迅治喪委員會的成員,有蔡元培、宋慶齡、內山完造、史沫特萊、沈鈞儒、茅盾等等,他們無一不是社會名流。而在魯迅先生出殯時,有十六個人為其抬棺,名單如下:

    胡風、巴金、黃源、鹿地亙、黎烈文、孟十還、靳以、張天翼、吳朗西、陳白塵、肖乾、聶紺弩、歐陽山、周文、曹白、蕭軍。

    這些人同樣個個來頭不小,比如名單上第一位的胡風,乃是當時左翼作家聯盟的領袖。巴金先生則是著名的文學家和翻譯家,聶紺弩是文學雜誌《海燕》的主要創辦人之一,陳白塵則是著名的劇作家,被譽為“中國的果戈理”……

    總而言之,魯迅先生的葬禮在當時的上海是盛況空前的,上海民眾和當時中國的社會各界名流,紛紛到場為其送行。然而,在當時同樣是圈內名人的郭沫若先生,卻未曾到場。

    許多人猜測,這是因為郭沫若和魯迅向來不和,關係極差。

    歷史上的郭沫若和魯迅確實有過一段時間非常不對付,雙方互相看不慣,甚至於各自在報刊發文互懟,在當時的文學界也算是一段趣事。

    郭沫若和魯迅這兩人其實有著比較類似的經歷,同樣都是棄醫從文,都去日本留過學,但相同的經歷並沒有增進他們的關係。正所謂“文人相輕”,作為當時的兩大文豪,郭沫若和魯迅因為文學主張不同,長期是處在一個不對付的局面上。

    郭沫若作為新文化運動的後起之秀,想法文風激進,他對於魯迅這些所謂的前輩們代表文學風格,並不是太感冒。他和郁達夫等人創辦的文學社團“創造社”,發起文學革命,向魯迅等前輩發起挑戰。

    魯迅何許人也?橫眉冷對千夫指的人物,哪能慣著你這些後輩。於是也發文反駁,而郭沫若也見招拆招。

    尤其是郭沫若曾化名杜荃發表了一篇題為《文藝戰線上的封建餘孽》的文章,稱魯迅是“封建餘孽”,“二重反革命”等等,給魯迅先生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二人的關係自然也就不怎麼好。

    道不同不相謀、兩位文學大師生前觀點不同、並發展成互相攻擊、郭沫若不去參加魯迅先生葬禮是很正常的。

    當然了,魯迅先生和郭沫若的矛盾並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大,他們更多的只是性格不合,文風差異,文人相輕,他們總的立場還是一樣的,都是在為新文化運動而努力,談不上互為仇敵。

    對此,魯迅先生髮文解釋過:

    例如我和茅盾,郭沫若兩位,或相識,或未嘗一面,或未衝突,或曾用筆墨相譏,但大戰鬥卻都為著同一的目標,決不日夜記著個人的恩怨。然而小報卻偏喜歡記些魯比茅如何,郭對魯又怎樣,好像我們只在爭座位,鬥法寶。

    所以,關於所謂的人身攻擊,其實不過是一些無聊之人人云亦云罷了。這裡需要提一點的是,關於說郭沫若最狠的那一句“遠看一條狗,近看郭沫若”,其實魯迅先生並沒有說過。雖然魯迅先生確實曾說過有人是狗,但那人不是郭沫若,而是梁實秋。魯迅先生曾在《拓荒者》上發文,說梁實秋是資本家的走狗。

    其實,郭沫若先生作為魯迅同一陣營的民主戰士,魯迅去世,他於情於理都會來的。之所以沒有來,是因為來不了。

    當時的郭沫若因為被通緝,還在日本流亡,他根本無法趕回來參加魯迅先生的葬禮。不過,當郭沫若收到魯迅先生的死訊之後,為其寫下輓聯和悼文,以表悼念。郭沫若曾在文中描述自己當時的狀態:

    “我的眼睛便不知不覺地醞釀起雨意來”

    雖說這裡面不排除作秀的嫌疑,但同樣可以看得出來,如果不是因為在日本回不了國,郭沫若是一定會去參加魯迅葬禮的,哪怕不是真心給魯迅先生送行,至少也能塑造自己尊重前輩,不計前嫌的良好形象。

  • 4 # 駐馬店頭號貪汙犯

    其實當時去魯迅的葬禮,是個很有面子的事,所以小作家們,哪怕和魯迅不和,也去混一下,證明是圈內人士。

    到郭沫若、胡適這個地步的真正文豪,就沒這個需求了,去也罷,不去也罷,隨性而為。

  • 5 # 你讓我睡會

    郭沫若這三個字是噁心的代名詞,每次有人提起就會讓人感到是在提一坨屎。這樣的屎粘在中國的歷史上,被奉為文化先驅,

  • 6 # 歷史三日談

    魯迅與郭沫若作為近代史上少有的兩大文豪,倆人在生活的時代上的確有交集的地方,但倆人的確不在一個頻道上,比如說魯迅嫉惡如仇,眼裡不揉沙子,不管是豪門還是權貴,在魯迅眼裡都是一個標準,只要不合理,那就是批判鞭撻的物件。

    但是郭沫若不一樣,郭沫若做人沒有特別明顯的紅線,尤其是在政治方面,只要不順著政治形勢,郭沫若是可以隨時掉頭轉向的,而且是轉的義無反顧毫無顧忌,這恐怕是魯迅與郭沫若兩人最大的區別了。

    有關倆人的罵戰,其實不必多說,小孩子罵人才用這“狗”那“狗”,大人要是再一本正經的說別人是狗,那就真是認真考慮過的事情了其實語氣相當嚴厲嚴苛,更直白點講有點有失教養了。

    當然不得不說“罵人狗”的話是魯迅說的,說的就是郭沫若,當然作為文豪,大家罵人的功夫都不差,因此雖然沒有郭沫若回嘴的話被爆出來,但相信也不會吃多大的虧,因此過去了就沒必要因為這事再評價孰是孰非了。

    郭沫若不去魯迅的葬禮,說白了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話不投機半句多,既然不是一個繩上的螞蚱,那就沒有在一根繩上蹦噠的必要,同時代的人皆知二人不合,郭沫若真沒有惺惺作態的必要,再說了誰是什麼樣的人,大家都清楚,再裝樣子,多累!

  • 7 # 國脈傳薪

    倆人不合眾所周知,郭沫若參加了南昌起義,沒有成功。郭請魯迅和他一起抨擊舊社會,魯迅同意了,並且主張重新創辦“創造週報”。但後魯迅卻發現來郭卻發表了一系列的觀點來攻擊魯迅,這種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的做法讓魯迅徹底與他決裂。

    後來魯迅沒少罵他,倆人關係就槓上了,PS:郭沫若人品有問題。

  • 8 # 遠方167427784

    中國陋習之一:文人相輕。

    何況郭,魯,爭論已久,臉紅耳赤,互不買帳。

    我若在當年,有能力寫文章把他倆各打五十大板!

  • 9 # 鴻鵠迎罡

    民國時期,文化思想非常自由,學術氣氛異常活躍,因此,在各行各業誕生了許多大師級人物。其中,在文學界就孕育出了諸如魯迅、郭沫若等幾位巨匠,可以說,魯迅和郭沫若是民國時期最有影響力的兩位文化界名人,把他們稱作當時文壇的一哥和二哥,名副其實。

    在整個國家積貧積弱,民族精神萎靡麻木的情況下,魯迅(1881年——1936年)一生以筆為刀,用閃爍著思想光輝,凝聚著一腔熱血的文字,鼓舞、激勵和鞭策著民眾的精神狀態。在那樣的大環境下,魯迅的文章是最好、最有效的精神良藥,從魯迅身上體現出來的,是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樑和永不放棄的信念。

    所以,魯迅在各階層民眾心裡奠定了極高位置,跟英雄或神靈一樣被人們敬畏。同時,魯迅也是中國第一位影響世界的大作家。

    郭沫若(1892年——1978年)是一位大才子,在文學、考古、歷史、教育、書法等領域,都有極高成就,同樣征服了許多粉絲,受各行各業人士的膜拜,在中國現代文化界,也是一位豐碑式的人物。

    受萬人敬仰的魯迅,1936年10月19日上午9時左右,在上海一傢俬立醫院去世後,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震動和悲痛。因為此時,日本已經對中華民族虎視眈眈,民國政府對待日本的狼子野心時,處處忍讓,再也沒有像魯迅這樣的文化鬥士抨擊民國政府的不作為了,人民失去了一位好戰士。

    在教育部長蔡元培的主持下,即刻成立了一個由13人組成的“魯迅治喪委員會”,他們有蔡元培、宋慶齡、沈鈞儒、茅盾、胡風、周作人、史沫特萊、內山完造、胡適之、蕭三,曹靖華、周建人、許壽裳,都是當時的國內外文壇大咖。

    因為這時候,魯迅的通緝令還沒有被解除。他由於用激烈言辭批評過民國政府下的北洋政府,曾被段祺瑞下令抓捕。可以說,悼念魯迅的文壇精英,當時是冒著危險,偷偷為魯迅籌辦葬禮的,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處在監視之下。

    可以發現,13人組成的“魯迅治喪委員會”大名單中,並沒有出現文壇二哥郭沫若的大名,人們不禁納悶,依照郭沫若的身份和地位,他完全有資格參加這樣重要的活動,但他並沒有出現在大名單和現場。為什麼?個人覺得,原因有三點。

    其一,郭沫若當時跟魯迅的政治立場不同。

    魯迅1936年去世時年僅55歲,此時,44歲的郭沫若正在步入事業的巔峰期,並擔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一職,他是國民政府的擁護者。魯迅長期批評國民政府,是國民政府的反對者。兩個政治立場不同的人,怎麼會惺惺相惜。

    另外,郭沫若如果參加了魯迅葬禮,以他的身份,他無法對上級交代,極有可能給自己惹上麻煩。

    其二,郭沫若與魯迅是一對有名的冤家對頭。

    這一點很多人都清楚,他們兩個由於文學理念、思想立場,甚至生活習慣都不同,會產生種種不愉快。尤其郭沫若在個人生活作風上,比較隨意率性,這一點常常讓魯迅看不慣,魯迅曾經強烈批評過郭沫若,讓郭沫若很沒有面子,因此,當時他不好意思去參加魯迅的葬禮。

    但在葬禮的當天晚上,郭沫若懷著悲痛心情寫了一篇《民族的傑作——悼念魯迅先生》的長詩。在詩的最後,郭沫若寫到:魯迅是奔流,是瀑布,是急湍,但將來總有魯迅的海; 魯迅是霜雪,是冰雹,是恆寒,但將來總有魯迅的春。

    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郭沫若早已放下自己跟魯迅的個人恩怨,表達了他對魯迅的深切懷念和敬意。

    其三,郭沫若當時在日本忙於翻譯重要的學術著作,可能抽不開身。

    郭沫若除過自己創作了許多學術著作外,還翻譯了大量國外著作,魯迅生命的最後幾年,郭沫若正在日本翻譯重要的學術著作,魯迅當天去世後,他抽不開時間從日本趕到上海,前來參加葬禮,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因為當時遠行只能依靠輪船,來回都會花費大量時間,會影響到翻譯工作程序。

  • 10 # 張傑談史

    看到一些答案,不禁感慨,人言之可畏。郭沫若自八十年代以來的三十多年中以致被人構陷,被人冤枉和汙衊,現在看來必須要好好說到一下。

    比如說郭沫若和於立群於立忱姐妹花怎麼的,其實郭沫若壓根和於立忱沒有情人關係,於也是生病而死,作家林林有很多文字作證。比如說挖皇陵,現在也可以看到不是郭沫若提出,吳晗最先提出的,而包括周總理在內的很多人都贊同。比如說郭沫若善於逢迎,這就很難解釋文革時期其家族受到迫害,而郭沫若多次被毛主席批評其學術思想,但郭一直都堅持看法沒有承認錯誤,直到1974年才違心承認。至於那些所謂詩詞,都證偽了。

    言歸正傳,魯迅和郭沫若是有衝突,但關係並沒那麼糟,而且郭沫若當時是代表黨中央與魯迅產生衝突的。而魯迅逝世的時候,郭沫若在日本,又怎麼可以來國內為魯迅抬棺。

  • 11 # 貓眼觀史

    1936年,魯迅身體抱恙,宋慶齡得知此事後特意安排一處療養院,所有費用由送承擔,然而魯迅婉言拒絕,同年10月19日,魯迅因病情惡化去世。

    後宋慶齡親自主持魯迅葬禮,出殯當日,街道兩旁不斷有人為其送行,據統計送葬隊伍有十萬餘人,由此可見,魯迅在當時的影響力,就連當時期的文豪皆去送葬,更是有十六個非常有名氣的人為他抬棺,這16個人都是當時的大文人,名單如下:

    巴金、胡風、張天翼、黃源、鹿地亙、黎烈文、肖軍、曹白、周文、歐陽山、聶紺弩、肖乾、陳白塵、孟十還、吳郎西、靳以;然而這樣一個場景,細心的學者就會發現,當時的文人郭沫若為何沒去?

    論才氣,20世紀的中國文人當中,有人說郭沫若應該是排在第一位的,他與其他文人不同,是集科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詩人、作家、劇作家、評論家各類桂冠於一身的大文人,恰恰就是這樣一個文人卻在當時沒有參加魯迅的葬禮,其中的原因讓很多人好奇。

    其實魯迅與郭沫若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應該是“未嘗一面”而又時常“筆墨相譏”的諍友,對於這樣的關係,郭沫若沒有去魯迅葬禮應該是可以理解的,一個從未謀面的人去世,為何要去?

    有人將原因歸結於兩人的“筆墨相譏”;

    01

    郭沫若曾化名杜荃發表《文藝戰線上的封建餘孽》一文,這篇文章主要就是批評魯迅的文章《我的態度氣量和年紀》,甚至給魯迅下了這樣一個結論:

    這段話評價魯迅也並非是意氣用事,主要是郭沫若代表的創造社派與魯迅長期以來的思想分歧的體現,這種分歧主要又體現在如何看待文學的社會職能,看待文學與政治、文學與革命的關係上。

    魯迅一生罵人無數,不過罵得最狠的應該還是郭,他說郭是“才子加流氓”,甚至還說了“遠看是啥,近看是啥之類的話語”。

    二人雖未曾相見,但是卻筆鬥過,也有可能是郭不去魯迅葬禮的原因之一,多少都會有些尷尬,畢竟當時都是文人在場,對於他們之間的事情也都有所耳聞,何必前去徒增煩惱。

    02

    郭沫若比魯迅要出道的晚,但是卻一直被用作和魯迅相提並論的文人,二人也被稱為左翼文壇的兩大巨頭,更是被稱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其實郭和魯兩人是極其相似的,同樣學識淵博、才華卓具,同樣是留日的洋學生,都是棄醫從文,唯獨性格不相同,魯迅律己甚嚴,顧忌頗多,長期自我壓抑,而郭沫若細行不檢,感情不一,就連其子也稱“父親在家庭中絕非一個好男子”。

    以當時郭沫若的成就來看,去不去也無傷大雅,其實許多文人前去甚至是一些不知名的文人,都是帶著敬仰去的,而當時郭沫若應該是沒有這層因素在裡面,也並不是說郭不尊重魯,其實在魯迅去世之後,郭的一些行為也表明,他是敬佩魯迅的。

    這些話摘自郭沫若對他自己與魯迅關係的種種解釋,從這裡來看,郭沫若應該還是期待和魯迅能夠見一面的,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二人卻筆墨相譏過。

    然而郭沫若為何沒有前去參加魯迅的葬禮,這應該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以上純粹是閒談,個人見解,不代表任何立場。

  • 12 # 溫讀

    魯迅1936年10月19日去世,他可是中國近代文學史上的一位領軍人物,他一生寫了很多的書,而且每一本書都能夠讓文壇為之振動!他的去世讓人感到非常的悲痛,宋慶齡先生得知魯迅去世的訊息之後親自趕到現場,為魯迅人張羅葬禮,並且還選了13個人組成了喪治委員會,這十三個人可都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其中有蔡元培和矛盾等人。不過,這13個人裡面竟然沒有郭沫若,而且郭沫若竟然也沒有參加魯迅的葬禮,這讓人感到非常的困惑,郭沫若為什麼不去參加葬禮呢?

    在二十世紀中國的眾多文人當中,郭沫若是有能力排到第一位的。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他的才氣不僅僅體現在文學上,同時他在很多領域上都頗有建樹,他是非常有名的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同時他還是劇作家,評論家等等。他的身上有很多的頭銜,只是在文學上面更加出色一些罷了!他沒有參加魯迅的葬禮,實在是讓人意想不到,按理說,同一時期的這些偉大的文人他們之間的關係應該不至於這麼差吧?

    郭沫若沒去參加魯迅的葬禮後,人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二人此前的筆墨相譏!郭沫若曾經為了批評魯迅所發表的一篇文章,他又親自寫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還給魯迅下了一個結論。他認為魯迅是資本主義以前的封建餘孽,同時認為封建餘孽是社會主義的二重反革命,那麼魯迅自然就是二重反革命的重要人物了。這些話讓人看來確實是有一些意氣用事了,但事實並不是如此。郭沫若和魯迅是兩個不同的派別,郭沫若代表的是創造派,而魯迅則是批判派!兩個人看待文學政治和革命等等眼光都不同,所以很容易產生分歧。二人經常相互譏諷,魯迅的文章中罵的最狠的應該就是郭沫若了吧,魯迅稱郭沫若為才子流氓。

    這二人雖然沒有見過面,但是交手的次數卻數不勝數。而這個原因應該也就是郭沫若不去魯迅葬禮的一個最大的原因,畢竟二人經常嘲諷對方,魯迅去世之後,郭沫若去參加他的葬禮難免會有一些尷尬。並且這二人的戰爭,在整個文壇上打的是轟轟烈烈的。去參加魯迅葬禮的文人非常的多,他們對這二人之間的種種事情都會有一定的瞭解,至少也會略有耳聞的,若是此時去參加葬禮,估計郭沫若會徒增很多煩惱。

    不過,我們細細研究也不難發現,其實郭沫若是十分期待與魯迅見上一面的,而且這二人在某些方面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魯迅出道要比郭沫若早很多,二人都很優秀,所以經常被人們拿來對比,人們也把他們稱之為文壇上的兩大巨頭。同時這二人也是新文化運動的領軍人物,魯迅本是學醫的,但因為覺得醫者只能醫治人的身體,不能醫治思想,便棄醫從文了。郭沫若和魯迅都曾在日本留學過,他們對文學的堅持和在文學上互不相讓的勁,像是冤家。不過這種現象僅僅是在文學上,私下二人的生活是有著天壤之別的,魯迅是一個嚴於律己的人,追求的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反觀郭沫若,他是個感情不專一,生活較亂的一個人!甚至連他自己的兒子都說過他不是一個好父親。

    總的來說,這些文人去參加魯迅的葬禮,都是帶著敬重之意前去的,而郭沫若對魯迅的很多想法都不認同,所以別人的敬重到了郭沫若這就只能是敬佩,畢竟是能夠和自己成為對手的人!郭沫若在魯迅死後曾說過,他和魯迅的那些爭執其實是值得紀念的!由此可見,郭沫若的內心也許是想要去參加葬禮的,也許只是比較擔心面子掛不住罷了,你認為呢?

  • 13 # 歷史課課代表

    1936年,一代文豪魯迅先生逝世,先生曾棄醫從文,從思想上解救當時被麻木的華人,在文壇影響甚巨,他有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那便是“橫眉冷對千夫子,俯首甘為孺子牛”。是的,他就是近代中國少有的具有民族氣節和骨氣的作家。他寫出來的文章讓很多精神麻木的華人獲得新生。這樣具有民族氣節又愛國的文學家當然是值得世人敬重的。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永遠的走了!魯迅先生的離去,不僅僅是文壇巨壇少了一顆巨星的問題。他的離去,讓很多華人都為之悲痛。

    為了表達大家對魯迅先生的愛意和敬意,眾多名人都出席了魯迅先生的葬禮。宋慶齡先生更是親自組織了魯迅先生的葬禮,更有蔡元培、巴金、蕭軍、胡風等文壇巨匠前來送行,憑藉大先生在文壇多年的影響力,當時到場的名人很多,可是這裡面居然沒有郭沫若。要知道郭沫若在當時的文壇上也是有一席之地的,葬禮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進去哀悼魯迅先生,因此很多普通民眾都來了。在10月22號,魯迅先生出殯了,可是在場的人仍然沒有郭沫若。

    大家都是在文壇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平時都是見過面的,好歹也得出來送一下魯迅先生。可是郭沫若確實沒有出現在魯迅先生的葬禮上。於是大家都很好奇魯迅先生的葬禮上為何看不到郭沫若。其實原因很簡單,也就二個而已。原因其中之一便是距離太遠了。當時的郭沫若不在中國,而是在日本。以前可不像現在出趟國那麼容易,民國時期的交通條件是不怎麼好的。郭沫若如果專門跑來參加魯迅先生的葬禮,時間上可能不太允許。所以索性他就在家寫一副輓聯,以此來哀悼魯迅先生的離去。

    原因之二就是兩人的關係很差。魯迅先生天性孤傲,他在為人處事這方面不是很圓滑,性格有些耿直。對待郭沫若虛偽的人,一概大罵之,郭老的很多文學作品都是沒有主見的,多是獻媚,沒有文人基本的文學道德,舉個例子,郭老本是喜歡杜甫的,前半輩子特別讚揚杜甫的詩,但後期因獻媚的人不喜歡杜甫,所以郭老開始抨擊杜甫,“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便是杜甫有名的詩句,郭老為了獻媚,三重茅,資本主義!大先生肯定不能忍,遠看是條狗,近看是郭老,便是魯迅先生噴郭老的,郭老這樣牆頭草隨風倒的為人大先生深惡痛絕。

    二人在文壇一直處於對立,時常會發生些口角,或者在出書互相抨擊對方,兩人素未蒙面卻互噴了一輩子。既然兩人交情一般,郭沫若也不會去參加葬禮。不過就算是郭沫若沒來也沒關係,他去的話也會略顯尷尬,郭沫若先生最終選擇不出席其葬禮。

  • 14 # 歷史畫中人

    魯迅1936年10月19日去世,他可是中國近代文學史上的一位領軍人物,他一生寫了很多的書,而且每一本書都能夠讓文壇為之振動!他的去世讓人感到非常的悲痛,宋慶齡先生得知魯迅去世的訊息之後親自趕到現場,為魯迅張羅葬禮,並且還選了13個人組成了喪治委員會,這十三個人可都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其中有蔡元培和矛盾等人。

    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字豫山,改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戰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

    早年與厲綏之和錢均夫同赴日本公費留學,於日本仙台醫科專門學校肄業。“魯迅”,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最為廣泛的筆名。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南韓、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

    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大文豪魯迅出殯,郭沫若為何沒有去?

    1936年,魯迅身體抱恙,宋慶齡得知此事後特意安排一處療養院,所有費用由送承擔,然而魯迅婉言拒絕,同年10月19日,魯迅因病情惡化去世。

    後宋慶齡親自主持魯迅葬禮,出殯當日,街道兩旁不斷有人為其送行,據統計送葬隊伍有十萬餘人。論才氣,20世紀的中國文人當中,有人說郭沫若應該是排在第一位的,他與其他文人不同,是集科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詩人、作家、劇作家、評論家各類桂冠於一身的大文人,恰恰就是這樣一個文人卻在當時沒有參加魯迅的葬禮,其中的原因讓很多人好奇。

    有人將原因歸結於兩人的“筆墨相譏”;

    魯迅也並非是意氣用事,主要是郭沫若代表的創造社派與魯迅長期以來的思想分歧的體現,這種分歧主要又體現在如何看待文學的社會上。

    二人雖未曾相見,但是卻筆鬥過,也有可能是郭不去魯迅葬禮的原因之一,多少都會有些尷尬,畢竟當時都是文人在場,對於他們之間的事情也都有所耳聞,何必前去徒增煩惱。

    郭沫若比魯迅要出道的晚,但是卻一直被用作和魯迅相提並論的文人,二人也被稱為左翼文壇的兩大巨頭,更是被稱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其實郭和魯兩人是極其相似的,同樣學識淵博、才華卓具,同樣是留日的洋學生,都是棄醫從文,唯獨性格不相同,魯迅律己甚嚴,而郭沫若卻不是。其實在魯迅去世之後,郭的一些行為也表明,他是敬佩魯迅的。

    這些話摘自郭沫若對他自己與魯迅關係的種種解釋,從這裡來看,郭沫若應該還是期待和魯迅能夠見一面的,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二人卻筆墨相譏過。

    總結:魯迅去世的時候,郭沫若遠在日本,寫了三副輓聯,其中一副是這樣寫的:

    孔子之前,無數孔子,孔子之後,一無孔子。魯迅之前,一無魯迅,魯迅之後,無數魯迅。

    郭沫若的心裡,魯迅的成就比孔子還要高,不得不說,他還是很欽佩魯迅的吧。

    魯迅去世十年的時候,郭沫若還寫文紀念他,後悔自己竟然沒有見過他了:自己實在有點後悔,不該增上傲慢,和這樣一位值得請教的大師,在生前竟失掉了見面的機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說到日系車,大家聊的多是本田,豐田,日產。為什麼感覺馬自達少有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