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書精讀計劃
-
2 # 星羽石
“先有私後有公,公是私的需要產生併為之服務的,對嗎?"
"先有私後有公對,公是私的需要產生併為之服務,無法同意!
自中華之有史乃至有文明以來,以個人認為(私)為上,有了個體保障才會付出公他人,私,個人也只佔很少一部分。因為,別忘了,在古時,尤其是遠古,個人之力極其微小,從探發的遠古巖畫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全都是一群人在團結合獵獵物!有幾個在一個人獨幹?從中古時著作或傳說中都是在講如何領導一個團隊滅了另一團隊!單槍匹馬滅了一個集團的個人有多少?及至近現代包括了現代的各類人或網紅一類的,每個成功的後面都有一團隊!
我想說的是公和私的表達用一常見現象來用一句話表達一下:~~~你~在小區裡住著,進了自家門兒是私!但是,出了自家門兒,就是公了,樓梯間不是你一人的,電梯是保障你所在一個樓層而非你專用的。小區道路是公用的而非你自己的!路上有公交,計程車,共享單車等等…。
一句話,私,只是自己拿玥匙開鎖進了自家。而公是你出了家門之後的面對!
我認可這個觀點。
為什麼說先有私,後有公呢?
先講這麼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地方住著很多小動物,就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生活著。他們摘樹上的果子吃,一切都是那麼地和平。
不過,這塊地方上的小動物越來越多,果樹並沒有多,果子產量也基本沒有什麼大的變化,所以,每個動物能吃到的果子越來越少。
隨著動物數量越來越多,果子變得不夠吃了。這時候,大家都開始著急了,以後的日子可咋辦呢?
隔著這塊地方還有一片土地,上面有很多果樹,但是中間隔著一條河,小動物們過不去。於是,大家商量著造一座橋,這樣就可以到對面的地方摘果子。於是,大家齊心協力弄來樹木,做成了一座精美的木橋,小動物們終於可以到對岸採摘了,暫時的危機解決啦。
但是,大家學會了未雨綢繆,於是,又開始商量,現在趁著果子足夠多,要進行分工,一部分人採摘,一部分人擔負起修建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的任務,慢慢地,動物王國成了現在我們生活的樣子。
你看,在這個例子中,每個動物採摘到的果子是私產,但是隻能保證個人需要,隨著分工的深入,有了醫院、學校這些公產。
如果沒有私產,不能滿足個人基本需要,那麼就無法進行公產的積累。
我們國家曾經講究大鍋飯,可是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允許大家有私產,大家的積極性才被調動起來。
隨著社會發展,我們又會到達新的公有階段。
綜上,還是先有私才能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