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arrie萌育兒研習社
-
2 # 我是機智的國王
還是有必要的,能夠更好的開發孩子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好的繪本就像有意思的動畫片一樣,老少皆宜。表現的形式很娛樂化,但內容並不低幼,及滿足了成年人的童趣,又不把孩子們看的簡單無知。
還是有必要的,能夠更好的開發孩子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好的繪本就像有意思的動畫片一樣,老少皆宜。表現的形式很娛樂化,但內容並不低幼,及滿足了成年人的童趣,又不把孩子們看的簡單無知。
我覺得對於“讀繪本”這件事有質疑,恰好反映出爸爸媽媽對閱讀的重視。
要是不重視,誰會提出質疑呢?早就無視了。
正因為父母重視閱讀,所以真正實施起“親子閱讀”的過程,才充滿質疑、吐槽、困難、顧慮……比如:
我家孩子根本不愛讀書,親子閱讀?從未成功過!每天花多少時間親子共讀才夠?好多繪本傳遞的“價值觀”有問題啊,我不能接受啊!偏偏我家娃喜歡的書都不好,好的書他都不喜歡。故事還好說,那些形容詞比喻句,寶寶根本不懂,我只能照著念,這真的有用?……
我想來說說自己對這些問題的淺見。
與其說是介紹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如說是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看書這件事,我自己淺薄的價值觀吧。
第一個問題:孩子根本不愛讀書很多媽媽都跟我說過,我給他念書,他不僅不理我,還撕書。寶寶根本不愛書,怎麼辦呢?
那我不禁想問:
你覺得親子共讀的開始,“應該”是怎麼樣的呢?難道是你一捧起書,喧鬧的房間立即安靜下來,繞著屋子跑圈圈的小怪獸立刻化身小天使,乖巧地依偎在你的懷裡,津津有味、目不轉睛、全神貫注聽你讀書?
好吧,幻想太豐滿,現實很骨感。
不過,媽媽們完全不必因此感到沮喪。
閱讀,和玩娃娃、玩泥巴一樣,也是孩子的一個遊戲。
平時孩子怎麼玩布娃娃的,怎麼捏橡皮泥的,爸爸媽媽通常不太在意,那麼同樣,“書是怎麼看的”,也不需要那麼在意。
想想這個問題:
我們大人為什麼要和孩子讀書呢?是“我在教育你”?
是“這本繪本很有名,也很貴,你要給我讀完”?
是“愛看書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是“看書才能學好,你要學習書裡的道理”?
這些想法,都有點居高臨下,有點過於外化。
想想我們小時候為什麼看故事書,為什麼看漫畫,大一點了為什麼看武俠小說?絕不是因為這些原因吧?
抱著這些前提來和孩子讀書,那讀書這件事難免變得痛苦、壓力大,甚至充滿了偏執和虛妄。期望太多,失望很可能越大。
實際上,親子閱讀的第一個成果就是“失敗”。
做好了這個準備,那初次閱讀的心理壓力自然會小很多。在此基礎上,試試這幾個小方法,可能會很有幫助:
1、開心地接受失敗
孩子一次次把書扔了,大人一次次被打斷,真的是件“壞事”嗎?
換個角度看,這是不是孩子用行動給我們的提示呢?
“整個世界都在等我去玩呢,我可沒空聽你讀書”;
“書有那麼好嗎?可以吃嗎?”
“你一直念一直念,沒意思!”
如果孩子不喜歡我們的指引,那麼漫無目的地探索又有什麼不好呢?
事實上有研究證明,讓孩子適當經歷漫無目的的無聊時間,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很有好處。關於這一點,可以詳細看看:陪娃好累,能少陪點嗎?可以!“無計劃時間”讓孩子更有創造力
2、找到共同興趣點:
一本書不用從頭開始,也不必非得讀完。
翻到孩子肯定會感興趣的那一頁讀給她聽:
公主怎麼挖鼻屎?肯定是用手指“biubiu”一聲彈出去!
在專注力只有短短几分鐘的幼兒期,孩子能時不時地停下來凝視一下書本,他的心裡已經種下了一顆小小的閱讀的種子。
3、不停重複
嬰幼兒時期,尤其是一歲半以前的孩子,需要的書其實並不多。他們更喜歡不斷重複的“那幾本”,甚至是“那一頁”。
如果你發現寶寶有這樣的需求,那麼儘管停在那裡!這是親子閱讀的第一縷曙光!
不斷重複,就如同引領孩子一次次認識回家的路。
聽著你讀書,孩子的內心在悄悄歡呼:
“哇!這個我知道!”
“哇!這個我記得!
次數多了,孩子也越來越有安全感,越來越自信。
第二個問題:每天應該花多少時間閱讀?如果你經常和孩子讀書,或者是自己從小就很愛讀書,那麼你對於閱讀時間肯定有這樣的感受:
有時候漫長無比,有時候轉瞬即逝。
當我們真的充滿興趣、沉浸其中,體驗到深深的投入感、忘我的境界、時光飛逝的感覺,那時間不過是外化的無用之物。
也就是說,真正有趣的閱讀,其實是不在意計算時間的。這也更貼合年幼孩子或長或短注意力的特點。
比如,有時候孩子對某一頁特別感興趣,他們會一直看、翻來覆去看、一頁書看好幾分鐘!
但也有時候,對某一本書完全不感興趣,飛快地拋棄(即使對獲大獎的繪本也完全不給面子)
但這有什麼不好嗎?
試想你一歲半的寶寶,興沖沖地開啟一本書,直撲中間感興趣的那兩頁,哈哈大笑一通,然後甩手而去,全程不過一分鐘。
這不也挺有趣的嗎?
咱中國歷史上有個著名的“乘興而來,盡興而歸”的故事:
王徽之曾經住在山陰,一天晚上雪剛剛停,月色皎潔,天地清朗。他獨自喝著酒,吟誦著左思的《招隱詩》,覺得此情此景,要是有琴聲相伴,那該多美好了!
於是他忽然很想見那位會彈琴的朋友戴逵。
王徽之馬上乘上小船,連夜去拜訪戴逵。
船行了一夜才到戴逵家門前,他卻沒有進去就回來了。
別人問他原因,王徽之說:“我原本是乘著一時的興致前去的,興致盡了就回來了,為什麼一定要見戴逵呢?”
這個故事真是浪漫極了。
即便不能像王徽之這樣,深夜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但平凡的生活裡,讓孩子讀本書,起碼能體會一把率真和灑脫,少些羈絆,多點自在。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閱讀的目標,就是讓他們擁有愉快和積極的書籍體驗。
第三個問題:繪本和我三觀不合,不會教壞小孩子嗎?讀過繪本的家長都知道,繪本總是字少畫多,有太多留白了。
特別當我們給孩子讀到一個“有情節的故事”,文字部分還那麼少,那勢必得自己“添磚加瓦”。
這個添磚加瓦的過程,正對映和凸顯出我們自己的內心:
我是該多解釋兩句,表達自己的人生洞見?還是該惜字如金,讓孩子自我領悟?
我是該提示一下?還是該遮蔽大人的經驗,不要給孩子的想象設限?
給孩子讀繪本這件事,很多父母的“包袱”都太重了一點。
我們把太多的道德、經驗、知識、做人的道理寄予在一本薄薄的繪本里。
比如我最近看到一些爸爸媽媽對繪本的吐槽,非常有趣:
讀《大衛不可以》,有媽媽指責:
“這個故事的套路是大衛做錯一件事,媽媽警告‘不可以’,但顯然孩子規則感的建立,不是靠媽媽隨時隨地吼幾句不可以、不行就能建立的,現在不提倡‘不可以’,而是鼓勵‘我能行’”。
看《晚安,大猩猩》,有家長擔心:
“故事裡說動物園的管理員去跟動物道晚安。調皮的大猩猩偷走了他的鑰匙,從籠子裡溜了出來,這是在告訴小孩子偷東西也沒什麼大不了嗎?”
看《野獸出沒的地方》,有人指責說:
“孩子生氣的時候,還教他扮野獸?”
家長的這些吐槽,從某一角度來看,其實都挺有道理。
但如果過於擔心這些,親子共讀就很難進行下去了。
因為親子共讀,不應該成為一節“學做人”的思想品德課。
“學做人”,還是爸爸媽媽以自身為榜樣更靠譜。比如:
爸爸媽媽如何跟別人交談;
爸爸媽媽如何談論別人;
爸爸媽媽如何表示自己的高興和不快;
爸爸媽媽如何對待朋友和仇敵;
父母具體的處理方法,所做出的一切具體的行為,比書裡、嘴裡說出的道理,對孩子影響深刻多了。
至於親子閱讀,應該是一段爸媽和孩子一起度過的快樂、有趣的時光,愉快而積極的閱讀體驗更重要。“做壞事得逞一時,最後受到處罰”的繪本,通常只會讓孩子短時間感興趣,他們急於知道結果。
但那些吸引孩子反覆聽、讀你20遍也不膩的繪本,往往幽默、不教條、開放、接納各種各樣的行為。
比如:《大衛惹麻煩》、《和甘伯伯去遊河》、《鴨子騎車記》,以及宮西達也的恐龍系列,小豬和狼系列……
萬物都有善的一面,生活是詼諧有趣的,愛會在所有地方獲得成功——而不僅僅只在“好人”的心裡才能獲得成功。最後一個問題:寶寶根本不懂,還要念嗎?我想很多父母一定覺得,講故事還好,但有些繪本的故事性並不強,還有很多形容詞、比喻句,寶寶根本不懂這些,要怎麼講?照著念嗎?有用嗎?
我覺得這個看待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書本之中,而在書本之外。
我有個朋友,很喜歡給自己女兒讀繪本,她說過一句話,我覺得簡直是“名句”:
親子閱讀讀的不是書,是親子關係。
現在請你停下讀書,摸著這些繪本想一想,你到底希望透過這些繪本,幫助自己和孩子走向何方?
透過和孩子讀書,能夠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
雖然我們個人的生活經驗很少,生活區域也小,但透過讀書能體驗到世界的豐富;
孩子即將邁入一個現實的世界,但媽媽也希望你永遠心存一個幻想的王國。
閱讀任何書籍,都不在於書籍本身,而在於我們和世界的關係。
也許聽媽媽讀繪本的時候,寶寶確實不懂“一條泥濘的小路”這個句子裡,“泥濘”是什麼意思。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下次和媽媽去雨後的小公園裡玩時,媽媽就可以跟寶寶說:
“我們走在泥濘的小路上。”
形容詞是非常值得珍視的。一個形容詞落在寶寶心裡,就如同一滴鮮亮的顏色暈染開來。
掌握的形容詞越多,孩子描繪世界的能力就越強,而他們和世界的關係就越親密。
和寶寶一起閱讀繪本,是為了放下繪本的時候,能從容面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