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快樂世界圈
-
2 # 文化補習班
看了幾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竟然是片頭曲:
這大概是我第一次有耐心把片頭曲看完。它的構思令人叫絕,一個個關於家暴的真實新聞事件被在地圖上標出,地圖上凹凸不平的山脈與遭受家暴後的身體上的疤痕如出一轍,短短几分鐘壓抑緩慢的純音樂就將整部劇的主題呈現在觀眾面前——家庭暴力。
家暴地圖玄妙的構思不僅暗示了身體遭受的創傷,也赤裸裸地表現出家暴的地域廣度和普遍性,只不過這些案例都有一個“美好”的共同點,
壞人不是被反殺就是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儘管我們都明白,正義不僅會遲到,在最陰暗的地方也總是缺席。總有些婦女和孩子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繼續水深火熱地煎熬著,名字能被印成楷體並且不在死亡名單上的已經是幸運。
不完美的他們,恰恰是最真實的我們。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點,這幾個不同的家庭和人物,卻冥冥之中像是一場宿命的輪迴和過渡。女主的二妹林亦之遇人不淑未婚先孕,這是不幸的起點,穆靜在丈夫死後找了個小男朋友,小男朋友虐待自己的孩子,這是不幸的過程,孩子被女主領養走悉心照料,這是不幸的貌似終止,女主在長大後執著地尋找親生母親,這是不幸的延伸。
林亦之對應的是從前的穆靜和鍾慧,小鷗對應的是過去的女主,女主又對應過去的袁玲。
你們發現了這個細思極恐的宿命輪迴感了嗎?我的過去是你的現在,我的現在就是你的將來,所有人都被困囿在這個怪圈裡,重複著前人的命運。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殘酷地運作著,不斷地有人歷經千辛完成救贖,也不斷地有人墜入深淵仰望光明
-
3 # 我是一南
電視劇《不完美的她》是一部以虐童為題材的現實類影視劇。
周迅主演的林緒之,和劇中的小女孩穆蓮生,兩個人都有著相似的童年經歷,這種童年經歷,讓他們兩個人在性格、人生走向,思想觀念方面都有相似之處。
那麼,這部電視劇中對於童年陰影的探討,究竟有什麼價值呢?
它可以引起人們對“童年陰影”的關注度一直以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有一些人,他們在成長之後,往往會做出一些常人難以想象和理解的行為。
這類人在性格方面存在的缺陷,比平常人都更為明顯。
很多時候,當我們遇到這種比較奇怪的事情時,會對這個人自身的價值觀念產生懷疑,但卻往往忽視了造成他性格成因背後的根本原因。
然而,《不完美的她》這部電視劇,把鏡頭轉向了童年一些不平凡的經歷,引起了人們對這種“童年陰影”的關注度。它是有價值的,且這種價值超出我們的預測。
很多沒有過類似經歷的人,他們往往很難去想象這些人背後的經歷。但是在這部劇中,我們卻更清楚地看到,童年陰影對一個人造成的巨大影響,是漫長乃至於一生的。
為促進家庭和社會方面的教育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在這個由人類群體共同組成的社會組織當中,一些社會現象的發生,它的根本原因在於人們性格觀念的不同。
而一個人的性格觀念,卻離不開他從小生活的環境以及周圍的人。
童年時期的經歷,對每一個人來講都有著非常深刻的印象。當一些人在童年時期有過心理陰影,便會對他帶來根深蒂固的影響。
從《不完美的她》這部劇裡可以看到,這類題材的創作者,他注意到童年對一個人造成的巨大改變,以這種公開的藝術形式播出,在一定程度上,會引起更多人群的關注,繼而也會給家庭和社會教育方面帶來改變,給這類曾經被傷害過的人帶去一些哪怕很微小的希望。
希望可以看到更多這類題材的影視作品,我們的社會才會朝著更文明的方向發展。
-
4 # 娛樂小錦漁
童年陰影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按照西方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的觀點,一個人在童年時期遭受了創傷性事件,在內心深處形成難以忘卻的烙印,隨著人的成長,這個陰影並不會自動消失,而是被壓抑到了潛意識當中,如果遇到某些人物或者情境的刺激,陰影就會再現,從而導致人的行為失去控制。陰影對人的影響是潛在的,又是巨大的,長期的。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冷漠、有些人懦弱,有些人有自卑,有些人暴虐,這些都可以追溯到童年的經歷,大多是由於複雜的家庭關係造成的。
蓮生對裙子的恐懼一個7歲的小女孩,正是天真爛漫的時候,卻遭遇了媽媽男友的變態虐待,他給她穿上紗裙,塗上鮮豔的口紅,然後再玩捆綁遊戲。可悲的是蓮生的媽媽看到這一幕,不但不保護女兒,反而氣急敗壞,大罵女兒髒。這件給蓮生的精神世界造成了造成了深深的傷害,裙子就成了蓮生的陰影,之後的日子裡,只要一看到裙子,原本乖巧的她就會行為失控,這種創傷不知道何時才能治癒。
林緒之對火的恐懼和對人的淡漠。林緒之雖然記不起五歲之前發生的事情,但她卻記得一場大火。那場大火之後,媽媽就拋棄了她,於是火就成了她的陰影。長大後,這個陰影依然沒有消散,她不能看見明火,過生日點燃的蠟燭會讓她失態,家裡做飯天然氣的火焰都能她恐懼。童年的噩夢纏繞著她,使她不能同周圍的人建立起互相信任的、親密無間的關係。她常年穿著深色的衣服,喜歡獨來獨往,沒有男朋友、刻意地和愛她的養母保持一定的距離,在其他人眼中就像個怪人。
走出陰影,擁抱Sunny下的新世界。陰影的存在會給人們的人生蒙上一層陰影,因為親人關係是我們所不能選擇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對它就無能為力。《不完美的她》中,飽受虐待的蓮生,她對母親本來可以怨恨,但她卻選擇原諒,被林緒之帶離那個家後,蓮生對緒之說,我已經過上幸福的生活了,我希望媽媽也能過上幸福的生活。林緒之在和蓮生的相處過程中,也漸漸體會到母親的責任和不易,她漸漸地原諒了自己的親生母親,也和養母的關係漸漸融洽起來。蓮生和緒之兩個有著心理陰影的同病相憐的人,終將走出那片陰影,被治癒,迎接Sunny下的新世界。
-
5 # 愛劇你我他
都說童年不幸福的人長大後一輩子都在治癒童年。這句話一點都不假,劇中女主林緒之童年被生母遺棄,養母領養了她。雖然養母給了她全部的愛和溫暖,讓她健康長大。長大後的她也事業有成,生活富裕。但劇中呈現給我們的一直不是很快樂的林緒之。一有時間她就去尋找5歲前的記憶和自己的生母。滿眼的悲傷和孤獨。那是童年留給他的陰影和痛苦。她必須自己去尋找和治癒。
-
6 # 影視口碑榜
《歡樂頌》樊勝美掀開了原生家庭梗的熱潮,此後《都挺好》裡作妖的蘇大強將其用到了極致,那之後的《離婚律師》《安家》《完美關係》無一例外都想觸碰這個題材,但顯然後來者並沒能居上。除了生硬的和解外,過於空洞的表達難以觸及內心,把原生家庭的梗生生用爛了。
《歡樂頌》裡在上海打拼,每天穿得很精緻又活得很精明的樊勝美私下裡的一面讓人心疼,被媽媽和哥哥輪流“吸血”的她只能靠打折的品牌服裝撐門面,偶爾有土豪送包和化妝品還要倒手出去換錢,究其原因無非是重男輕女思想在作祟。
不忍放手又不能不“斷奶”,兩難境地裡樊勝美沒有選擇溫柔和解,反而是在王子文飾演的曲筱綃的協助下和家庭做了交割,藏下了房產證,定期匯生活費並透過鄰居協助等方式和原生家庭進行抽離,才迎來了新生活。
這既是無奈之舉也是明智之選,但沒想到由此揭開的原生家庭之痛卻幾次三番被濫用。《都挺好》裡殺伐果斷的蘇明玉被蘇大強老年痴呆後買習題的細節打動,辭職照顧爸爸也就算了,好歹人家是住著大別墅的企業高管,有資本停歇。
但在《精英律師》裡八面玲瓏的慄娜前腳還恨得牙根癢癢,後腳就因生病和養父來了個承歡膝下的戲碼,轉變太快讓人接受無能。《完美關係》裡馬邦尼媽媽的轉變就更神奇,就因為女主江達琳的一頓講道理,馬媽媽就痛定思痛跑到大馬路上幫陌生姑娘發傳單,這種神梗不是在蔑視觀眾的智商就是在歧視這個媽媽沒思考力。
等到《安家》裡就更過分,自始至終各種作妖給兒子要錢的潘貴雨到罹患絕症也沒有絲毫悔悟,直接跟準女婿要錢也就罷了,轉手就把錢理直氣壯塞給兒子,這樣的舉動還值得徐文昌勸服房似錦原諒並接納一直是“幫兇”的房家弟弟,到這已經是沒人求原諒而受害者生要上趕著原諒了。
蘇珊.福沃德博士、克雷格.巴克在《原生家庭》一書中曾旗幟鮮明的指出,原諒的前提是施虐者主動請求,否則盲目的原諒並不會改善受害者的生活。換句話說,“施虐”的父母如果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有錯也不曾嘗試彌補,對於受虐的一方而言又有什麼資格來談原諒?
但原生家庭之痛絕不是不能觸碰,《不完美的她》不盡完美的大結局,周迅用三段親情的處理將原生家庭的梗用得足夠高階。從小被拋棄的林緒之即使有養母的精心呵護,在物質條件足夠豐裕的情況下依然不幸福、不開心也始終無法和自己和解。
縱使親生媽媽有苦衷,也自認為這樣的選擇是在保護女兒,在相認和得知真相的那一刻林緒之也沒選擇原諒與和解,她暴怒著推開朝思暮想的媽媽。但血緣的依戀關係讓她沒法完全拒絕這個讓自己魂牽夢繞多年的人,因為小鷗的聯絡,她同意帶著她逃亡,給自己一次機會也給小歐享受隔代親情的機會。
在惠英紅飾演的養母與林緒之之間這段親情處理的也很動人。從來就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袁玲之所以領養林緒之也是為了彌補內心的傷痛。在意外失去第一個孩子後,林緒之的出現給了她慰藉,而這個孩子的脆弱又激起了她的保護欲,所以袁玲始終視她為寶貝,對林緒之全然接納和包容,以至於讓兩個親生女兒都吃醋。但沒想到這樣的包容反而讓林緒之有了距離,她更羨慕的是如平常人家一般嬉笑怒罵,而不是被保護起來繼續當“異類”。
有了這兩段原生家庭的鋪墊,就不難理解林緒之為什麼會對遭到虐待的穆連生如此割捨不下。本以為在這段母子關係中她是提供保護的那個,但沒想到小小的懂事的蓮生也以為用她孩童般的方式治癒著林緒之,讓她慢慢可以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一個足可以做她媽媽的人。
有因有鋪墊也有果,周迅用《不完美的她》將原生家庭之痛做了最好的註解。其實也是在側面告訴我們,原生家庭的問題每個人都有,這也不是不可碰觸和改觀的,關鍵在於怎麼處理和麵對。
回覆列表
由周迅、惠英紅、趙雅芝主演的網劇《不完美的她》日前登陸影片網站首播。作為周迅首部“觸網”的作品,加上黃覺、金士傑、童瑤等多位實力明星的陣容,這部劇在高位期待中亮相,播出至今在豆瓣評分為7分上下。
翻拍自日劇進行本土化改造
該劇講述從小被繼母領養的林緒之(周迅 飾)在找尋自己生母的過程中,與一個同樣被母親拋棄的小女孩蓮生相遇,在得知小女孩在家飽受虐待的事實後,她最終選擇帶走小女孩並給予她全新的生活。《不完美的她》翻拍自經典日劇《母親》,該劇至今在豆瓣網評分高達9.4分,之前翻拍的韓劇版本評分也在8.6分。單從評分來看,這次周迅的網劇首秀雖然明顯好過大多數中國產劇,但和原版相比算不上開局順利。
該劇對劇本進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原劇採用的小女孩主視角被改成了林緒之的切入角度,更利於從周迅的表演代入全劇情緒。故事採用了相對電影化的表達,在前幾集中林緒之的個人狀態被交代較多,而自白式的臺詞可能也讓一些觀眾感覺多餘。由於不同的國情,主線劇情相對原版也有了很多改造,如日版中的變態叔叔,被改成了小女孩母親心理扭曲的男友,而林緒之的職業也從教師改成了網路安全工程師。
對一些看過日劇原版的觀眾來說,日劇中最為動人的兒童視角,其實加大了全劇的虐心程度。日版小女孩的表演很動人,讓這個故事的情感濃度加大,而觀眾也容易與小女孩共情。從網劇改編的角度講,能夠請到周迅這種影后級的演員,自然要增加周迅的戲份,並用周迅的表演魅力為新版增光,事實上大多數觀眾也確實是衝著周迅在看劇。不少觀眾就表示,整部劇在情緒表達上比較壓抑,“太虐心的故事很勸退,但衝著周迅的表演也要堅持下去”。
增加角色背景削弱了懸疑性
為了豐富人物的情感經歷,新劇用很多筆墨描述了林緒之的童年狀況。劇中林緒之與養母、生母和生父之間的人物關係更為具體,大量的細節解釋了林緒之個性冷淡的原因,即遭生母拋棄導致童年的陰影,也讓林緒之與蓮生的相遇變得更有宿命感。
該劇“母愛”的主題表達變得層次更加豐富,林緒之與蓮生之間的非血緣關係讓母愛有了可以依託的情感基礎,而林緒之的角色也變得不僅是工具性的人物,而是帶有自身情感脈絡的延續,三代女性之間的情感傳遞也更能展示主題。不過,在一些日劇原版的觀眾看來,這種改變減弱了原版的懸疑性,而過於直白地交代了前因後果,這種改造有種過於本土化的溫情,而喪失了原劇針砭時弊的“悲劇性”。
女性題材不討巧但有社會意義
該劇製片人之一,企鵝影視天然工作室總監張娜就表示,“其實創新題材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平臺方面會有播放量、收入等方面的擔憂。”張娜透露,平臺也有打破現狀的考慮,希望“深挖受眾”,“題材和作品應該百花齊放,傳遞這份溫暖和正能量。”
在該劇另一位製片人,光芒影業創始人、總經理高銘謙看來,這個故事整體的情感濃度很高,區別於市場上傳統的女性題材劇,在情感上更勝一籌。“《不完美的她》算是一部女性主義題材劇,我們沒有站在‘我是女性,對方是男性’的角度探討問題,而是站在一個情感的角度、性別平等的角度來思考。”在高銘謙看來,劇中展示的幾位女性都有一個共同特質,“那就是獨立與勇氣,而這種特質也為她們在經歷情感波折迴歸的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這部劇將女性在當代社會的不平等以及在家庭關係中的安全等問題提出,作為近期難得的現實主義創作,其實有著很大的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