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EO開講啦

    這裡涉及到一個職業壽命也就是職場中年危機的問題,如果你從事的是非業務部門,非核心技術類工種,比如,會計,財務,人力資源專員,行政,前臺,客服,一線普通技術員,美工,策劃,運營,程式設計師等等之類的這些基礎崗位,那麼隨著年齡的增長,意味著你的工齡也增長了,企業在不斷給你加薪的過程中,你的工作技能和崗位卻並不具有不可替代性,那些更年輕的,工資成本更低的年輕人取代你就是必然,所以,職場所謂的中年危機,其實很大一部分是部分崗位的職業壽命所決定的。很多人覺得在外企,上市公司混一個這種崗位光鮮亮麗混日子洋洋自得,最後一到中年才發現自己很快就是被淘汰的物件,並且出去還競爭不過民營企業小企業鍛煉出來的那些老狼。如何避免中年職業危機,大致可以分為三點,一是崗位選擇,二是中間轉崗成為更受歡迎的管理類,技術業務類複合型人才,三是職位提升,出類拔萃,脫穎而出。篇幅問題,我以後會結合自身經歷來寫一篇文章專門講如何避免和化解職場中年危機,感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

  • 2 # 豆兒媽要好好學習

    要求35歲以下的崗位一般來說都是需要快速學習或者加班加點去完成的。畢竟,年輕人在身體素質方面還是佔據優勢的。曾經面試過一個要求35歲以下的崗位,薪資也相當可觀。但是,所有高薪都能嗅到加班的味道。作為一個曾經經歷過加班的人並且不想在那個垂直的領域去浪費健康的人,我拒絕了那個offer。

    當前各種知識平臺湧現,多一些業餘時間擴充自己的知識不香麼?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個人品牌不香麼?人生有很多的選擇,不是一條路走到黑的。

    職場中遇到的35+的人士,各個層級都有。目前的職場,已經不是以生理年齡來評價了,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進步,我們的生理年齡在不斷地後延。更重要的心理年齡,職場上,你可以發現很多70後關注最新動態,熱衷最新娛樂,喜歡和年輕人討論八卦,始終保持一顆年輕且緊跟時代的心。這些人外貌上看上去也很年輕,因為他們或者保持健身,或者持續學習,或者剛剛生孩子,總之,職場的路途如日中天。

    有的人可能生理年齡沒多大,可會體現出少年老成的特點。這些人或者沒有深厚的積累,或者遇到更厲害的人自信心受挫,總之,職場,還是不要太鋒芒畢露,但是,如果遇到合適的機會,還是要緊緊抓住,但是,所有機會的利用一定是厚積薄發。

    職場上,一旦給自己設限,比如年齡大了思維不好,英語不好等,就容易丟掉信心,久而久之這個限制在無數次的自我暗示和不努力下就會變成你的標籤。

    希望你我都能始終保持初心,熱愛生命!

  • 3 # 職場春秋

    我認為如果一個人到了35歲的時候,還沒有一個穩定的工作或事業,那麼將來就會面臨著很多問題。比如養一家老小的經濟來源,自己將來的退休後生活品質等等。35歲也正是人的一生最精力充沛的階段,以後會逐漸發展走下坡路。這麼一來35歲以上的人就相對不再好找工作,只能維持現狀或另謀發展出路了。

  • 4 # 貝西和西安

    現實中的大多數招聘啟事裡,都會設定一個年齡的分水嶺,那就是35歲。35歲還在找工作,在不少人眼裡要麼意味著落魄,要麼意味著折騰。

    在大部分華人的認知裡,35歲應該是逐漸安分的年紀:青春已成過往,躁動漸漸平息,生活凝固,人生的可塑性降低,在一天天的重複中休整心態,準備迎接中年的到來。

    相比於年輕人的活躍中老年人的穩健,剛剛邁過35歲的人更像是個透明群體。

    在35歲之前,大家都還是年輕人,聊的是青春理想,還好奇世界每個地方的風景、美食和激情,談情說愛起來還是你和我一起對抗世界這樣的心態。到在這之後,大家都成了中年人,只求各自安好,默默賺錢養家。電影《情聖》裡也有句臺詞,35歲以後,生活不再像以前那麼瀟灑。

    那麼35歲後的人到底在幹嘛呢?

    我認為

    他們去打工了,如今還在打工。

    他們跳槽了,萬分後悔。

    他們去創業了,沒有然後。

  • 5 # 馬ZDLL

    35以下的基本都是一線人員,真正幹活的都是這部分人,企業招的也是來幹活的。35以上一般已經成為管理人員了,企業招聘管理人員是會特別說明的。

  • 6 # 一個好孩子

    35歲以上的人,有想法的已經創業了,沒想法的每天都在重複著家——單位的往復式運動,因為上有老下有小不敢辭職。

  • 7 # 時漫爛花山到待

    其實這是一個誤解,一般要求35歲以下的,主要是一些中低職位,更多的是一些普通崗位,例如程式設計師、會計、文員等,部分服務行業如賓館酒店等,還有一些對形象有要求的崗位例如迎賓、形象保安、服務人員等也會有年齡的要求,多數是工作本身的需要,或者是考慮到求職者發展潛力作出的年齡限制,例如一個人到了35歲還沒有走入管理崗位,沒有帶團隊,多少也說明這個人在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上有問題,如果錄用會存在用人風險,再者,有些崗位工作強度大,或者是體力活,或者需要經常性加班加點、長期出差等,年齡偏大必然吃不消。如果你自己具備非常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即使到了35歲職場上仍然會是香饃饃,這個年齡非常適合做中高層或其他資深的管理崗位,關鍵是你自己的含金量如何。不過,也要承認,有的用人單位確實存在年齡歧視,所以你必須加強自身學習提升,提前規劃自己職業生涯,為35歲以後晉升作好打算。

  • 8 # 四周海風海浪沙灘

    年齡歧視,到處都是,比如我現在兼職搞的科技創新,軟體,實物專利什麼的。領導覺得科技創新嘛,應該是那些剛進單位二十多的本科生來搞,可偏偏就我一個四十多的人在搞,那些剛畢業大學生,他們即不感興趣,也沒有能力,更不願參與,一個都沒有,但我看得出領導那種年齡歧視。今年其中一個當官的終於出來干涉了,氣人,我決定把今年的專案做完,明年開始不再搞,誰來求我也不搞了,沒有專案等著全域性扣工資吧。

  • 9 # 靜思則明

    35歲以上那不叫找工作那叫跳槽。

    如果你到35歲還在面臨找工作,從零做起,那真的很失敗。

    一般都是從學校畢業開始接觸這個社會,同時也在尋找適合你的工作,這期間存在辭職和重新就業都很正常,透過兩三年篩選基本就要固定下來,剩下的就是積累知識和技能以及管理水平,到了35歲左右應該基本形成自己的專業才能,這些是你耐以生存的技能,這時候如果你不滿意現有的薪水,那你會透過跳槽來實現薪資提升,如果你到35歲還要去做底薪新手的工作那確實不應該。

    35歲左右的人基本家庭和子女有應該有了,家庭責任心也不允許你底薪養家,所以該奮鬥的年齡要吃點苦,好逸惡勞追究會讓你付出代價。

  • 10 # 昭昭日月說事

    年輕人有活力,而且35歲一下的年輕人聽老闆的話,好領導。歲數大點的35歲以上家庭孩子老人等等有了拖累,這樣有的老闆就不樂意了。

  • 11 # 高山Charlton

    35歲以上的人沒離職,人家大部分在崗;如果你有管理經驗,那不必去搶初級崗位;如果沒有管理經驗,大公司往往是找年輕的,你可以去小一些的公司。

  • 12 # IT人劉俊明

    作為一名IT行業的從業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職場中不少崗位的招聘確實存在一定的年齡要求,以IT行業為例,不少技術型崗位在招聘時也會有年齡要求,比如普通程式開發人員,包括前端開發、移動端開發、後端開發等崗位通常都會有年齡要求,而對於研發型崗位,年齡往往並不是特別敏感。

    由於工作的關係我經常會接觸到很多科技公司的技術團隊,不論公司規模的大小,當前很多技術團隊已經逐漸以“90後”為主了,包括UI設計、產品經理等崗位也逐漸開始“90化”,這是一個比較明顯的趨勢。

    隨著年齡的增長,IT行業中的技術人員將有以下幾個發展路線:

    第一:技術專家路線。一部分技術研發能力強的程式設計師會加入到企業的技術核心團隊,從事頂層產品的研發以及技術架構的設計工作,不同公司通常會有不同的設計,有的會設立研究院,有的會設立技術專家團隊。按照歷史經驗來看,從應用級程式設計師成長為企業的技術專家還是具有一定難度的,畢竟從事研發級工作往往需要豐富的知識結構和紮實的基礎,很多科技公司的研發級團隊通常也都有學歷方面的要求。

    第二:技術諮詢路線。對於大部分應用級程式設計師來說,走技術諮詢路線是一個比較常見的選擇,因為在工作中通常會積累大量的行業經驗,這些經驗將是後續轉型的重要基礎。

    第三:傳統行業。不少技術人員在年齡大了以後會選擇工作壓力相對較小的傳統行業,通常會去傳統行業的資訊部門,幫助企業完成一些資訊化改造專案,而傳統企業也比較歡迎這些具有豐富經驗的技術人員。去傳統行業發展的程式設計師,數量還是比較大的,而且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不少傳統行業的軟體開發能力也在提升。

    除了以上渠道之外,還有一部分程式設計師會選擇去高校任教,從事教育工作也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出口,我就有不少朋友選擇去了高校任教。當然,還有一部分程式設計師會繼續從事程式開發工作,目前軟體開發團隊中依然會看到“70後”的身影,相信未來隨著軟體開發行業的逐漸成熟,程式設計師將會是一個終身職業。

  • 13 # 小白影片資源

    管理崗,還有些專業崗位,比如會計等,都是35歲以上的,所謂老會計老會計,越老越吃香呢。其他崗位,一般35歲以上的基本穩定或者在單位也混了個不大不小的職位,父母與小孩能養的走,所以很少有35以上選擇二次跳槽的,除非是已經準備很久且已經找到更好的下家才會選擇二次跳槽,但是你肯定也很優秀,那就不會太關注你是否已過35的標準線。

  • 14 # 大胖職場術

    公司招聘要求30到35歲下,那麼35歲以上的人在幹什麼呢?我認為35歲以後求職是一個很尷尬的境地,很多招聘崗位都有年齡限制,往往在35歲以後再去求職,容易在職場四處碰壁,那麼35歲以後的人都在做什麼呢,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個人看法。

    1.管理層崗位,很多35歲以後的職場人往往在一家公司有足夠的沉澱和自身價值,在公司最好的歸宿就是管理層,30歲之後相對成熟,穩重,在公司做管理.反而更能體現自身的價值。但畢竟管理層對能力的要求相對較高,管理崗位有限,所以這一類工作只有少部分人符合標準。

    2.技術型崗位,很多技術型的工種,例如程式設計師,會計,醫生,律師等等,都需要非常專業的技術知識,這些崗位也與工作經驗掛鉤,年長反而不是束縛他們的障礙,而可能是一個加分項,所以很多技術類的崗位都是有一定的年紀的人在做技術元老,公司也需要這樣的人才。

    3.市場銷售人員和業務人員,這類工種相對於前兩種更加的辛苦。因為他們的業績就等於他們的收入,如果業績不好的話,對於家庭會是一個很大的負擔,而很多35歲離職,又沒有一技之長的員工,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會去做銷售或者業務。因為這類工作對年級相對沒有太大的要求,只要你能做都會給機會,這也是目前最大的一個工作群體。

    職場不是童話故事,時刻都在上演優勝劣汰。,所以在我們年輕時應該把握在職場的每一次機會來努力的提升自己,將來有一個穩定而又豐厚的收入。畢竟每一個人都害怕自己的中年危機,更多的是財務危機。時間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把握現在,才能贏在將來。

  • 15 # 第一心理

    在80後中,有近40%的人沒有換過工作,僅有5.3%的人頻繁跳槽。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如今,80後大多已經超過了35歲,除了工作領域、交際圈固化之外,很多單位對他們並不友好,這也是導致這一人群不願跳槽的原因。

    我們差不多是從23歲左右開始工作的,普通人一生的工作時間大約是35年,也就是說,我們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

    儒家思想中,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即在三十歲左右要確定自己的志向,以此安身立命,四十歲就不再感到迷茫,知道自己要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而這一切的前提其實是不到60歲的人均壽命(中國古代)。

    當下社會,年齡不再是禁錮一個人發展的牢籠。

    在成年心理學(adult psychology)研究領域,人類成年前期標準定位是18-35歲。

    即在35歲之前,我們往往對世界的認知還不夠全面,在35歲之後,我們對世界的認知趨向全面,身體素質也接近巔峰,心智趨向成熟,相比於20歲的青澀稚嫩,這個年齡更是黃金時段。

    所以,在人類壽命大幅度增長的情況下,束縛我們個人發展的不再是年齡,而是我們自身對年齡的態度。很多企業對待35歲以上人群不友好通常只是一種固化的篩選機制,對於真正有能力的人,企業從不會以年齡作為硬性標準。

    下面是對於35歲以上人群的職業生涯建議,建議大家在兩個方面進行自我完善。

    明確規劃自我發展

    哈佛大學教授曾經對一群背景、條件大致相同的人做過分組實驗,其中27%的人沒有明確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標,只有3%的人有明確且清晰的長期目標。

    在經過長達數十年的跟蹤記錄後發現,那3%的人普遍取得了更高的社會成績,他們進入了上流社會,而那10%有短期目標的人往往可以安穩地生活,剩下的人幾乎處於社會的中下階層。

    於是,教授得出了初步結論:明確且清晰的長期目標對個人發展至關重要。

    對於很多35歲左右的人來說,當下生活得不如意和各個方面的壓力會讓他們迷失最初的夢想和抱負,而放棄自己的目標等同於放棄人生的可能性,你只會永遠地停留在過去,最終被社會所拋棄。

    事實上,大多數人放棄人生追求的原因是因為在他們眼中理想過於遙遠。認知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學習和堅持行為需要有及時的回饋,這種回饋會讓我們的大腦產生愉悅的多巴胺(Dopamine),形成良性的週期迴圈。

    因此,對於過於遙遠的人生規劃,我們需要先將其細化成不同的階段,且各個階段需要具有明確的完成度和回饋機制,這會讓我們在實現目標的路上不斷地接受積極反饋,更有助於我們堅持下去。

    保持學習的慾望

    中國有句俗話,男怕入錯行。在當下,許多人對行業的選擇大多並沒有經過系統化的考慮,對於很多人來說,大學專業是父母的選擇,工作選擇則是對應自己的大學專業,他們就這樣隨波逐流,渾渾噩噩。

    事實上,他們也不知道究竟想要投身什麼樣的行業中去,也就更沒有對某項專業技能持續學習的慾望。

    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最近的一項心理調查(成年人就業興趣抽樣報告)顯示,超過6成的職場人厭倦或牴觸專業知識的學習。

    被譽為“近代科學的始祖”的著名物理學家、數學家笛卡爾曾說過:

    “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保持學習是我們提升在社會競爭力的唯一手段。對於很多30多歲的人來說,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錯過了學習的最佳時間以及喪失了完善的學習能力,這其實是片面的託詞。

    正所謂人情練達即文章,對於成年人來說,他們的學習已經不僅僅是停留在學校中,更多的是為了讓自己的職業生涯能夠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自己不喜歡現在的工作,那就灑脫一點學習熱愛的東西,為什麼要固步自封混吃等死呢?

    事實上,企業的招聘規定將35歲作為年齡門檻往往是將選擇範圍固定化和對招聘工作的年輕化的考慮,因為太多數35歲以上的人不具備社會所認可的能力和進取心。

    但對我們個人來說,對人生的追求應該永無止境,試問哪家企業會拒絕一個擁有成熟人格、豐富社會閱歷以及過硬專業水準的應聘者呢?

    這個時候,年齡還將是企業的硬性標準嗎?

  • 16 # 彪悍貓先生

    我身邊35歲以上的人,要麼在國企拿著微薄的工資混,要麼自己做點小生意。

    35歲以上當高管的少之又少。尤其是網際網路企業,大部分對管理者的年齡限制在30附近,40歲基本上就是天花板了。但35歲以上不用擔心年齡限制的話,歸總起來基本分以下幾類:

    一,培訓學校老師,穩定,工資少。

    如果你之前在工作中有一定積累的話,現在可以考慮去做線上培訓老師,這個崗位要求不高而且沒有年齡要求,只要你有一技之長就可以。比如你之前英語比較好,你可以找個線上的英語培訓工作,你之前是廚師,可以做一個廚師培訓,你還可以用空餘時間去考證。

    第二,快遞員

    快遞員對人員的要求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同樣也是無學歷、無年齡要求,只要品德端正,能吃苦耐勞,有責任心基本都可以,男女不限。不過這個工作會有風吹日曬雨淋,沒有節假日休息,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吃苦所以幹不久,這恰恰給了中年人一個機會,而且也能存的住錢。

    工作內容主要就是分貨,送貨,寄貨。簡單來說就是早上規定時間來公司分揀貨物,然後整理好自己區域的貨物出門派送,將客戶想要郵寄的快遞進行打包郵寄出去。

    熟練的業務員,上午兩三個小時就可以搞定,下午一個小時,半個小時就可以完成派送的任務。這一波操作下來,也就是每天只工作四個小時左右,能拿到300左右的工資。

    具體收入狀況跟區域以及客戶有很大關係,在城區送快遞,一般打打醬油月入五六千,努努力月入七八千,用點心月入過萬。所以說達到月入過萬這個目標真的不難。

    比如,現在京東物流取消底薪,將攬件計入績效的薪資結構,半年來反應相當不錯。表現優秀的快遞員收入增加明顯,一個月可以賺到四五萬元,其中一名特別優秀的快遞員黃少波在某月的收入更是達到了8萬元。這麼高的薪水在以往的薪資結構是無法實現的。

    第三,網約車司機

    在現在這個時代,幾乎人人都會開車,但年輕人不願意把開出租當作終身職業,恰恰給中年留出了就業空間。

    如果你已經有一份工作,那麼自己跑網約車,車可以自己用,還可以下班賺外快,而且,目前很多約車平臺,越來越開放,門檻越來越低,儘管中年人身體條件還可以,但不宜從事重體力的工作,開網約車是一個不錯的就業選擇。

    但是要選擇正規的約車平臺,月收入還是不錯的,做得好的月入過萬也是輕輕鬆鬆,超過了許多辦公室白領。而且中年人相對比較保守和傳統,乘客會覺得比較安全踏實。這比坐一些年輕人的車要放心得多,而且就在城市裡跑,還可以順便接送老婆孩子,一舉兩得。

    瞭解自己的城市以及網約車平臺的規則,增加自己的服務分或者口碑值,才能提高自己的收入,豪不誇張的說,服務分或者口碑值決定收入!

    最後,人到中年,每天長時間坐著,對腰部不好;每天吃飯不準點,對胃部不好。希望中年大叔開一段時間,就停車活動活動腰身,吃口熱乎飯,畢竟身體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錢不夠花,只好想辦法掙錢,公司不要我這種專業知識尚可,但心眼太多的上年紀的人,怕不好管理,我又沒背景當公司的吉祥物,只能自己想辦法自己幹了。

  • 17 # 狗叔和鞋

    其實招聘分很多渠道,社招和網路招聘是我們絕大多數能視覺化看到的招聘渠道,35歲以上一般情況下要麼混的好就上去了,成為企業高管或者成為獵頭公司的窺探目標,要麼就會在一家公司目前的崗位上一直待著,因為有家庭有負擔不敢輕易離職跳槽,本身的需求也會很少,而且再從零開始其他行業或者領域的幾乎沒有企業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

    35歲是一個坎,你說的“三十五歲應該是一個人黃金年齡的開始,有一定的社會閱歷,經驗,人脈積累”是事實,但是,同樣的一點,你沒有說,既然是黃金年齡,那為什麼還要離開原來的單位?也許說明兩件事:首先,都35 歲了,你還不成熟。其次,也許,你這個人很有能力,但是,能力之外的壞毛病也忒多。

    請你不要生氣,我是一個老人,如果我招聘員工,也是如此。

    當然,對於管理人員另當別論,一個年齡段就要有一個年齡段的職別。

  • 18 # 職場與生活

    大多數企業比較青睞充滿活力,精力旺盛的年輕人,35歲,似乎成了兩撥人的分水嶺,那麼,既然都要35歲以下的,那35歲以上的人哪去了?

    先來說一位全職媽媽的故事。

    阿狸是一個全職媽媽,大學的時候她喜歡小說,一個十足的文藝女青年,經常有佳作在各大刊物上發表。

    工作之後這個愛好一直都在,週末沒事的時候,一杯奶茶,一臺電腦,就能讓她寫一個下午,後來戀愛,結婚,生子,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孩子佔據了大量時間,她只好放棄寫作,工作上始終也就勉勉強強,多年徘徊在底層崗位,沒什麼進展,收入自然也跟不上。

    婚姻方面,丈夫也對她不太滿意,丈夫覺得她的工資不高,工資可有可無,應該多把精力分給孩子,而她向很多人一樣,還像好好奮鬥幾年,擔心到了35歲被淘汰。

    這道分水嶺,很明顯,很扎眼。

    但是大多數人沒有硬實力,只能在公司的低崗位上忍氣吞聲,忐忐忑忑的生活,對35歲充滿惶恐。導致大家焦慮的罪魁禍首,就是老闆們,他們不管舊情,不感激員工付出,只要員工到了那個不值錢的年齡,就把她們趕走。

    為什麼會這樣?

    首先,隨著年齡增長,人體機能下降,這是不可違抗的生理規律,隨著年齡增長,人體會精力不濟,無法適應高強度的工作。此外,35歲的老員工大多有家庭,她們上有老下有小,稍比其他年輕員工,家庭的干擾會讓她們分心,導致無法全心全意的工作。此外,35歲以上的老員工,也會陷入職場倦怠期,剛開始對事物的新鮮感,好奇感,一年半載就會消失大半。

    時間越來越久,這種心理的驅使下,想在工作上取得更大突破就難了,更多的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精力不如年輕人,活力不如年輕人,但是拿到工資卻比年輕人多,貢獻少,拿的錢多,難怪老闆不喜歡。

    但是怎麼辦,不能就坐等35歲危機來了,而要主動找辦法緩和“35歲魔咒”。

    想抵禦危機,只能把危機感往前挪,30歲,甚至更早。

    尤其是單身,沒有家庭,這就是寶貴的黃金期,不應該在網咖,夜店裡度過。好好學一門技能,學精通,出類拔萃。這門技藝可以與工作無關,線上線下的培訓機構很多,擦亮眼睛,找到有質量的培訓機構,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消化吸收。

    除了學習技能,提高核心競爭力,在某個領域有知名度也很重要,人脈,朋友,是這個年代不可缺少的,靠一個人單打獨鬥不行。

    找到能與你合作的人,能幫助到你的貴人,不斷積累人脈,同時自己也做出努力,保證自己有硬實力,起碼互相幫助的時候,能讓人想到你。

    就算暫時沒有硬實力,也不要鬆鬆散散,自己懶散,別人也不會覺得你上進,起碼給人一種上進靠譜的感覺吧。

    可能一開始你只是一艘小船,但總有一天,你成了航空母艦,大風大浪也會在你面前顯得微不足道了。

    35歲之後將何去何從,該做什麼?過什麼樣的生活? 決定權在你自己手裡,提前做好準備,把自己變得有實力,有影響力,就會在今後更安全一點,舒適一些。20多歲的你蹉跎了,多年之後,本來是想象中的危機,也變成現實的危機了,這時候也不要沮喪,不要自暴自棄。生活不會把你逼到絕境,適度降低預期,與自己和解,保持身心健康,一樣可以活出精彩。

  • 19 # 君安迪

    你好,就這人而言,企業招聘都是要適應力強,有青春活力,才能創造新業績。而且大多數35週歲的人一般都是有家有孩子的,會有各種事,而年輕人多為單身,可加班呦。再說一下社保也是企業考慮的問題。

  • 20 # 雷一鳴123

    企業現在趨向於年輕化,年輕人有精力,有活力,有朝氣,思想活躍,但也容易頻繁跳槽!中年人比較穩定,但也會形成固定思維,所以企業可以根據設立的部門不同,去招聘適合這個部門的人員,不要搞一刀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50年前的清朝人是如何學習英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