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zc我思

    這是大勢所趨。首先要明白為什麼要押韻?押韻是提高音樂感的需要。詩能吟,就是因為詩本身具有的音樂性。這種音樂性透過節奏押韻來表示,其中押韻佔更大的作用。而押韻只要韻腳相同,即可達到。如平水韻裡的“同”屬一東,而“農”屬二冬,無論從韻腳到音調,都完全相同,完全可以合併。同樣的豐屬一東,封屬二冬,兩者同音同調,卻處於不同韻部,是令人費解。只能猜測是我在古韻裡頭兩者在方言上有所不同。現在都統一講普通話,地方區域被完全打破,用普通話錄音是很自然的事,如果不是為了弘揚地方文化完全,可以用,中華新韻來做事簡捷方便,便於交流。

  • 2 # 鐵騎無聲

    提問者有一點不太準確,現在國家透過的是《中華通運》。是由教育部委託中華詩詞學會和北京的一些大學的專家學者,共同立項研究透過的。《中華通韻》共有16個韻部。而中華詩詞協會於2005年推出的中華新韻。只有14個韻部。是為了新詩韻試水而釋出的。中華通韻,既然已經透過稽核、釋出。以前的新韻,定當停止流行。詩韻,歷來由國家頒佈。是國家設定的,詩詞、戲曲等韻文創作工具和撿驗尺度,是一種“度量衡”。國家認定,就是“正宗”!所以,《中華通韻》一定要取代其它舊韻,這是中華通韻立項的宗旨。明白人,對此一定會有個清醒的認識。為什麼要取代那個平水韻?因為他的毛病太多了。和我們今天流行的統一語言讀音差距太大。平水韻中,好多讀音相同的字,被分在不同的韻部如:上平的一東二冬、六魚七虞、十四寒十五珊、下平的八庚九清十蒸、十三覃、十四鹽十五鹹…根據“同身同韻”的原則:還有不少鄰韻都該合併。而平水韻,卻毫無道理的把它們分開。不僅造成了讀者費解。還使韻部含字過少,使用困難,也會使作品因此出現用韻雷同。這些毛病還只會影響作者。使他們在創作時毫無意義地費盡周折。但是好在讀者們還不知道。還有另一方面:好多讀音迥異的字,卻被收入同一個韻部。如果出現在作品中,定會使讀者一頭霧水。如:麻和車、牙和蛇、椰和抓,支和吹、元和盆、馬和野、月和骨、日和出、藥和託、…石客白畫是一個韻、北黑職國是一個韻…這種讓人匪夷所思的例子,俯拾皆是!讓人依據這種“規矩”來創作。能有利詩詞的繁榮和發展嗎?其實,這些毛病,古人早就認識到了。很多人建言並韻、或鄰韻通押。但因為瓶水韻是南宋朝廷禮部刊發,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而以後的朝廷,雖然也都搞了自己的韻書,但是最後卻沒有以政令推行、而中國文人又多善於泥古,故此,平水韻就一直沿用下來。不過,清朝人戈載還是搞了一下平水韻的“修正主義”。成功地用於填詞領域,該算是一大進步。總結:詩韻,當隨時代主流語言而更新。舊韻舛錯、訛誤太多,早已不宜再用。新韻應時而生,必然替代舊韻。國家頒佈,就是“正宗”!

  • 3 # 禹力不到處河聲流向西

    平水韻是金人歸總的

    新生替代舊有

    這是正常規律

    不知道是何韻

    但總會有一韻多韻覆蓋平水韻

  • 4 # 南園逸士NKU

    新韻代替平水韻是必然趨勢。朗朗上口是寫詩詞用韻及有平仄格律的目的。由於許多古詩詞中的字到現在讀法都和以前不同了,因此一些古詩詞今天念起來不僅不順口,有的還覺得很彆扭。誠如一位叫“九龍隱之”的網友所言“押古韻的詩,還不得用現代漢語普通話去唸?古代沒有錄音機,誰又知道古漢語怎麼讀,依其韻而不知其聲,所謂的‘聲韻’又何從談起,念今聲依古韻是自欺欺人!!!”。的確,嚴格地說,許多古字當時究竟是怎麼唸的,現在只是一種臆想。即使是那些頑固守舊對新韻抱有成見的人,也未必真能按古音讀得出來。所以現在再按古韻寫詩詞已經沒有意義了,你不可能在公開的場合、大庭廣眾之前全按古音講話!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在大力推廣普通話、中小學上課學習都用普通話的當今,想象不出這些人能夠用臆想的古音在課堂上去帶著孩子們念課文而棄用普通話。所以,除了作做古詩詞研究工作,沒有必要、也不會有那麼多人願意下那麼大的功夫去背那些古韻,也就沒法去按古韻推廣詩詞,而新韻基於漢語拼音,小學生都會,因此很容易發揚光大。此外在別處我也看許多人在解釋“一東”、“二冬”等古韻時也是在用漢語拼音,很滑稽吧!也就是說你只能用當代的漢語拼音去同當代人講“韻”,否則你也根本講不出甚至自己也念不出什麼“古韻”!這更說明用新韻寫詩是必然的趨勢,時代的潮流!

  • 5 # 悠閒典雅

    我覺得格律詩選用《平水韻》還是以《中華新韻》來寫,這是作者的自由選擇,我們不能認為《平水韻》是正宗的,《中華新韻》就是不正宗的了;也不能認為《中華新韻》好而認為《平水韻》是老古董。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文字在改革,詩詞領域也在創新。百花齊放,百家爭嗚,順其自然,共同進步,突出個性,百舸爭流。這樣格律詩才能傳承發展,你叫現代人去學古語,也沒有老師教啊,但的確也沒這個心要。

  • 6 # 半世飛仙

    取而代之有點誇張,能夠做到並駕齊驅其實已經就非常了不起了!

    除非現代人的詩歌可以和唐詩宋詞不相伯仲!否則依舊會有人用平水韻來填詞作詩。

    不好意思,我寫詩填詞不到2000首,有好好壞。但我不是不接受新的事物,我只是用平水韻有感覺而已!

  • 7 # 在商言商422

    中華新韻應該淘汰,它是教育部臨時委託民間單位的詩詞協會所作,二十年了。教部今已正式推出中華通韻,才有可能對平水韻取而代之。

  • 8 # 鄭秦雲

    唐詩宋詞漢駢賦,

    人們仰慕古韻文。

    興旺詩壇改格律,

    民眾接受是根本。

    頭刀切向平仄說,

    無用抑揚不必論。

    第二推廣普通話,

    十四格律走新韻。

    突出意境正能量,

    無須削足適履新。

    重在表意多樣化,

    言之有物須遵循。

    洋為中用精選擇,

    比較鑑別有分寸。

    古為今用棄糟粕,

    不得照搬誤後人。

    弘揚時代主弦律,

    改革舊體重創新。

    咸陽人

  • 9 # 紅色浪漫法務

    啥韻不韻的?寫文章首先是頭不要暈。離奇古怪摳冷門,顯得自己有文學細胞是吧。

  • 10 # 秋聞笛

    估計不說永遠,就是二億年後也取代不了!

  • 11 # 快樂Sunnynh

    最大可能是並行使用:會讀入聲的南方和山西可能用平水韻,北方人用新詩韻。

  • 12 # 楚天論道

    古懂們說古韻才是中國精華。寫詩必平水韻,寫詞必詞林正韻。甚至寫的東西毫無詩意也沾沾自喜,認為多麼高大上,多麼高明。而對新韻百般打壓。有些甚至評選詩新韻不收。

  • 13 # 高冷百香果ZM

    有些人守著《平水韻》不肯放,自以為高明,可以和李杜平起平坐,殊不知詩也要與時俱進,再用《平水韻》寫詩,在普通話裡就不押韻了,現在的年輕人還有幾人懂古韻,那你寫的詩也只有孤芳自賞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大家都說二人轉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