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們在剛進入小學時讀論語,對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什麼積極的作用?
16
回覆列表
  • 1 # 楓橋夜泊81992941

    個人覺得《論語》有用,且很有用,很實用,它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論語》是由孔子(前551-前479)的弟子們根據孔子平日生活中的言行記錄摘錄而成的,距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2500年左右.雖然有部分內容由於時代的變遷,社會制度、生活環境的變化已經與我們現在的生活脫節不再適用,但《論語》講述的內容是分兩部分的.  一部分是可變內容,也就是環境因素、意識形態部分.這部分可能因為社會環境的變化已經不能直接拿來運用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了.  另一部分是不變內容,指的是人性方面的問題.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社會如何變化,人性是基本不變的.  理論的東西不講太多,我透過例子來談談我本人閱讀論語的部分體會吧.  例如:論語裡面講到的“恭、寬、信、敏、惠”五個字.  【原文】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譯文】 子張向孔子問仁.孔子說:“能夠處處實行五種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張說:“請問哪五種.”孔子說:“莊重、寬厚、誠實、勤敏、慈惠.莊重就不易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勤敏就會取得成就,慈惠就能夠借用他人之力.”  不管是在家庭、學校、社會都非常實用.  恭則不侮:試想一個自己平時品行都不端重、言行不莊重的人怎麼能得得別人的尊重呢."禮人不答反其敬“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寬則得眾: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如果對待周圍人的過失不依不饒,窮追不捨,不給別人臺階下,到頭來只能是自己無朋無友,孤家寡人了.  信則人任:"信不足也,有不信焉." 很多人抱怨別人對自己不信任或得不到重用,很多時候是平時自己的言行不一造成信譽度不夠的原因.  敏則有功:“天道酬勤”,都懂的.  惠則足以使人:如果希望自己能在關鍵時候一呼百應,這個字就必須要在平日裡做好了.宋江沒什麼武功卻能成為梁山108梟雄首領,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對這個惠字的理解運用的程度.

  • 2 # 優Ki醬

     ​ 個人覺得《論語》有用,且很有用,很實用,它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論語》是由孔子(前551-前479)的弟子們根據孔子平日生活中的言行記錄摘錄而成的,距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2500年左右.雖然有部分內容由於時代的變遷,社會制度、生活環境的變化已經與我們現在的生活脫節不再適用,但《論語》講述的內容是分兩部分的.

      一部分是可變內容,也就是環境因素、意識形態部分.這部分可能因為社會環境的變化已經不能直接拿來運用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了.

      另一部分是不變內容,指的是人性方面的問題.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社會如何變化,人性是基本不變的.

      理論的東西不講太多,我透過例子來談談我本人閱讀論語的部分體會吧.

      例如:論語裡面講到的“恭、寬、信、敏、惠”五個字.

      【原文】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譯文】 子張向孔子問仁.孔子說:“能夠處處實行五種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張說:“請問哪五種.”孔子說:“莊重、寬厚、誠實、勤敏、慈惠.莊重就不易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勤敏就會取得成就,慈惠就能夠借用他人之力.”

      不管是在家庭、學校、社會都非常實用.

      恭則不侮:試想一個自己平時品行都不端重、言行不莊重的人怎麼能得得別人的尊重呢."禮人不答反其敬“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寬則得眾: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如果對待周圍人的過失不依不饒,窮追不捨,不給別人臺階下,到頭來只能是自己無朋無友,孤家寡人了.

      信則人任:"信不足也,有不信焉." 很多人抱怨別人對自己不信任或得不到重用,很多時候是平時自己的言行不一造成信譽度不夠的原因.

    熟讀論語裡的名句,會增加孩子的表達能力。 熟讀論語,可以在無意間培養孩子的社會公德意識----比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比如人不知而不慍,比如智者自知,仁者自愛。 熟讀論語,可以塑造人文情懷,比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熟讀論語,可以讓孩子懂得敬畏,避免無知者無所謂的情況出現。

  • 3 # 小小小南京零

    自古有言,“少不讀老莊,老不讀孔孟”。少年讀老子莊子,消極無為頹廢;老了才去讀孔孟,後悔自己青壯年時候沒有銳意進取,然而再奮鬥卻又來不及了,於是大受打擊,晚年生活質量大減,也不是什麼美事。什麼年齡階段信奉什麼哲學,才是美好的人生調適。少年熱血沸騰,人生剛剛起步,應該積極進取,奮發有為,做“加法”;中老年之後,血氣既衰,人生走向歸途,應該清靜無為,智慧地看待生命的晚光。

    讀《論語》,可以積累很多具有中國文化之根性的格言,在說話和作文中引用,添採不少!習近平主席從2012年來,發表的講話裡,引用古今中外名言有300多條,引用次數最多的是源自儒學經典的名言。其中,他引用《論語》36次、《孟子》10次,引用《禮記》《尚書》《荀子》也均超過5次。精讀《論語》,可以給學生的寫作題材作有力的拓展。當下學生的中考高考作文,拿司馬遷屈原杜甫李白蘇軾文天祥等人來入文的例子已氾濫成災,改卷老師一看的這些老套文章就皺眉,而寫孔子和孔門弟子的事例卻非常新穎,能令在閱卷場中令疲憊不堪的改卷老師眼前一亮!還有,其中大多的《論語》章句,也給學生呈現出最直接的寫作手法,極有利於學生更快地模仿和運用。​

  • 4 # 好片兩部半

    《論語》是什麼?它是孔子的一本語錄。2500多年前,孔子教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他的學生記錄下來,後進行彙集編纂,就成為《論語》。《論語》告訴大家的都是簡短的、樸素的語句,它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老夫子正是以此態度來教育他的學生,來影響他的弟子。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說白了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社會秩序,找到個人座標。

    孔夫子是一位偉大的聖人,所謂聖人就是在他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賢人有72位。他的每一個弟子都是一顆種子,把那種生活態度、生活的智慧廣為傳播。《論語》就是寶貴的結晶。

    《論語》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上,對人類的進步起過不可磨滅的作用。如宋代開國宰相趙普曾標榜自己是半部《論語》治天下;一代大商孟洛川,全靠師傅送給他的一部《論語》讓他悟出經商的道理後,才成為赫赫有名的商人。可見《論語》在幾千年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改革開放以後,一些有識之士,也端起這部寶典,有的開辦“國學”班、有的上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講演……古為今用,將天時、地利、人和成為國家興旺、事業成功的基礎,我們將建成天、地、人合一的和諧社會。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碰到挫折和教訓,《論語》會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

    在現實生活中,無論何人都會碰到處理人際關係問題,讀一讀《論語》,它會告訴你怎樣去處理這些關係。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選擇朋友是人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交怎麼樣的朋友呢?《論語》當中有答案。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華人傳統的道德理想。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想,你也不妨學學《論語》,它會告訴你應追求怎樣的理想。“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這段話,對於今天仍有許多啟迪意義。我們若能取其精華,汲取其智慧,會使自己的人生更富有效率和價值。

  • 5 # 紫水晶129856045

    論語乃至整個儒家學說,歸根結底,就是“君子學”。孩子小時候不理解,只是死記硬背,但是長大了,有了生活的經歷,心裡就會有所領悟,指導他的人生。熟讀論語裡的名句,會增加孩子的

    表達能力

    熟讀論語,可以在無意間培養孩子的社會公德意識----比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比如人不知而不慍,比如智者自知,仁者自愛。

    熟讀論語,可以塑造人文情懷,比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熟讀論語,可以讓孩子懂得敬畏,避免無知者無所謂的情況出現。

    論語乃至整個儒家學說,歸根結底,就是“君子學”。孩子小時候不理解,只是死記硬背,但是長大了,有了生活的經歷,心裡就會有所領悟,指導他的人生。

  • 6 # 消痔凝露

    年少時接觸的事物會給早期教育帶來極大的影響,《論語》是孔老夫子的經典名作。不僅開發心智,還崇尚以德、善、孝為先,很好的形成一種人人自律的風範!

  • 7 # 正一小道

    在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連結。而於丹教授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灰色的孔子一旦連結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昇華。讀于丹說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裡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度是,要儘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人這一生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開啟整個你的世界。我們經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從這樣一個外在環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內心價值取向。那麼什麼樣的朋友對我們來說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標準是什麼,會給我們的生活事業帶來什麼樣的幫助;什麼樣的朋友算是壞朋友,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怎樣的影響,我們又如何來分辨好朋友和壞朋友呢?

    于丹教授在講論語時,談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確的標準,謂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也就是說,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闢、友善柔、友便妄,損矣。友直就是說要為人正直,要坦蕩要剛正不阿,一個人不能有諂媚之色,要有一種朗朗人格,在這個世界上頂天立地,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他可以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一種果斷,這是一種好朋友;友諒,也就是寬容的朋友,其實寬容有的時候是一種美德,他是這個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們會發現,當我們不小心犯了過錯或者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時候,有時候過分的苛責還有一種批評,都不如寬容的力量來得恆久。其實有時候最讓我們內心受不了的是一個人在懺悔的時候沒有得到他人的怨氣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種包容,所以有一個好朋友,他會給我們內心增加一種自省的力量;寬容的朋友不會使我們墮落或者更多的放縱自己反而會讓我們從他人的內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寬容的好朋友,是一種做人的情懷,是我們在失落時需要的關懷,是黑暗中所需要的光明。友多聞,就是見多識廣,學識淵博的朋友,當你在這個社會上感到猶豫彷徨有所躊躇的時候,到朋友那裡以他的廣見博識為你做一個參考,來幫助自己做出選擇。知道了三種好朋友,同時,還有三種壞朋友,叫做友偏闢、友善柔、友便妄,這是三種什麼人呢?論語告訴我們,第一種壞朋友,友偏闢,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情況,當你還需要理智判斷的時候,你的朋友卻先自盲目下定了結論,這種暴躁的朋友往往因為盲目的激情影響你的判斷,讓你做出可能永遠無法挽回的後果。第二種叫做友善柔。跟第一種相反,是說那種脾氣特別優柔寡斷的朋友。要知道,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競爭激烈,很多時候,機遇在我們面前只是一晃而過,你必須果斷的去把握它,而善柔的朋友往往干擾了你的思維,使你猶豫不決,這種朋友總是讓你錯失良機。第三種,也是最壞的一種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種不擇手段來謀取個人利益的小人。他們往往會打扮出來一副善良的面孔,來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發現被他利用,而這時往往你已經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其實,交什麼樣的朋友,怎樣與朋友相處,考驗的是我們的眼光和智慧,我們讀論語,聽於丹講論語,從中學習到的是一種審視、明辨的能力,是寬容、不為己甚的態度。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而能夠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麼樣的朋友,自己站在一個什麼樣的人生座標上,只有明確自己的修身養性才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他是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它是一個對映著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藝術和智慧,多一份清醒與閒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

  • 8 # 申卜元

    年少時讀《論語》有什麼好處?

    中國素有"半本【論語】治天下"

    的說法,可見論語在華人心目

    中的崇高地位。

    一本論語伴著孩子成長能讓他受

    益終生。好處如下:

    一、好習慣自小培養。

    二、教會孩子正確的價值觀,成

    熟心智,明辯是非,懂得善、惡

    美醜,

    三、開闊眼界,鍛鍊思維,

    四、積累國學素養,

    五、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學習"論語"讓我們懂得勤思與

    樂學。只有在學習中思考,思考

    中實踐,才能明辯真偽,然後去

    偽存真,為我所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炒肉哪個部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