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火燎原mzx

    戰機的塗裝是有消靜電,保護機身蒙皮等一系列作用的。加上現在戰機大部分都是高空攔截,塗成銀灰色或黑灰色能夠更好的與光線混雜在一起。所以現在有一部分是藍色,但更多是灰色或黑色塗裝。

    其實無論什麼顏色的戰鬥機在空中飛行,遠處觀察都是黑色的一個小點.不過戰鬥機塗色的確很講究! 某些塗裝(即迷彩)對減小飛機的目視可探測性有很大的作用,由於在天空背景下灰色比天藍色更容易讓人視線模糊所以一般高空戰鬥機都使用灰色 。

    中國的蘇-27和殲-10使用了新研製的灰色亞光塗料,具備很不錯的光學隱身特性.美國的F-14有兩種塗裝方案,亮色和暗色,適應不同的天氣. 當然也有天藍色塗裝,這類飛機一般在水網稻田作戰或者特殊用途!

    雖然現在中遠端空空導彈已經比較成熟,超視距空戰也成為了現實,但空中交戰中近距空戰仍然佔有很大比重。即使對方識別到自己時,也會由於低可探測性塗裝的影響慢上零點幾秒,也會對空戰結果產生巨大的影響。而執行攻擊任務,尤其是低空飛行的戰機,面對眾多光學儀器、武器的捕捉,更是需要一套迷彩塗裝保命。即使是F-117A、B-2這樣號稱“完全隱身”的飛機,也要採用黑色塗裝,畢竟“完全隱身”對肉眼無效。

    最後,塗裝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個國家空軍,乃至航空事業整體面貌的體現。

  • 2 # 小鴿子看世界

    事實上,幾乎所有的戰鬥機,包括“樸素”的灰色戰鬥機,都是經過偽裝的,只不過那些偽裝跟我們平時看到的不太一樣。

    給戰鬥機塗上藍色迷彩漆並非最佳的偽裝辦法,問題的關鍵在於敵我的相對高度和視角是不斷變化的。

    如果我的戰鬥機比你的戰鬥機高,我在上面俯視著你,那麼你的戰鬥機頂部就應該是地面的顏色,而不是天空的顏色。

    這樣一來,如果兩個戰鬥機在同一高度,你朝著我的方向傾斜飛行,那麼你的戰鬥機在天空會非常顯眼。

    如果你的戰鬥機在水面上飛行,也很容易被發現。

    更糟的是,現代戰鬥機都飛得很高,大氣層會使所有的東西看起來顏色更淺,像是“褪色”了一樣。

    大氣中的Sunny看起來是淡藍色或者灰色的霧,所以我們白天看到的天空是藍色的。如果大氣層很清晰的話,我們只能看到黑暗的天空或者太陽的白光。

    如果你從海拔高的地方往下看,你和地面之間的大氣會使地面看起來是藍色或灰色的。

    我們來看看這張照片。

    土地顏色的迷彩漆在天空中非常明顯,相對於地面來說也是很明顯。

    事實上,塗灰色迷彩漆的戰鬥機是在天空中最難被發現的!

    這只是戰鬥機偽裝的冰山一角。敵我雙方戰鬥機的位置在不斷變化著,有些顏色的迷彩漆會讓你的戰鬥機在某些地方很難被發現,但在另外的地方很容易被發現!

    每個國家都會根據它們認為最重要的方面、最常見的戰術場景、戰鬥機的具體使用等來設計如何給戰鬥機塗迷彩漆。

    例如,洛克希德最初計劃把F-117隱形戰鬥機塗成跟其他美國戰鬥機一樣的灰色。

    但美國空軍要求把F-117塗成黑色,因為他們計劃主要在夜間任務中使用F-117,塗成黑色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其隱形效果。

    大多數人都錯誤地認為美國最常見的灰色迷彩戰鬥機並不是偽裝,但事實恰好相反!

    除了幫助戰鬥機隱蔽在藍色或灰色的大氣中,大多數灰色迷彩都是為了進行“隱影偽裝”,這是從大自然中學來的技術。大自然中有些動物腹部的面板顏色較淺,背部的面板顏色較深。

    它的工作原理是:

    下圖是F-18戰鬥機,有些部分、特別機身下面是較淺的灰色。

    但F-18在天空中飛行時,看起來就是平坦的灰色,慢慢融入褪色的藍色或灰色天空和地面。

  • 3 # 對不住臉

    除非是透明的才可以達到所謂肉眼隱蔽,即使是白色的他也高不過太陽,從下面看還是黑的,從上面看反光,最好的塗裝顏色也只能達到肉眼的混淆程度,更何況現在靠的是雷達,當能用眼睛看到飛機的時候估計己方早已經喪失制空權了,已經開始攻擊你1000公里縱深區了。戰機背面塗裝跟地面一樣顏色是正確的最起碼能躲避敵方高空照相偵查。

  • 4 # zt陸地巡洋艦炮口觀察員

    壓了代差,你塗成什麼顏色也是被吊打,戰鬥機靠的是雷達不是人眼,顏色自然不能以此評判,之後就是上刺刀階段,制高點才是優勢,有了你就能突突突,沒有你只能規避,當然敵人視野是朝下的,你一個天藍色的靶子在黑黃綠為背景的大地上,真的會很讓對手舒心的。

  • 5 # 一比一勝

    隱蔽不隱蔽不是看顏色的。戰鬥機是安裝有高效能感測器及武器系統的飛行平臺,機上航電裝備及相關軟體的價格就大約佔了總價格的一半。這些航電系統及感測器雖然很先進,卻會發射強烈的電磁波。所以追蹤戰鬥機是靠雷達發現它的電磁波感應追蹤的,跟顏色不搭噶。

  • 6 # 環球快資訊

    各個國家戰鬥機的塗裝雖然有細微的差別,但無一例外都是為了減少飛行員視覺疲勞、降低低可視度使飛機更不容易被發現,作用類似於陸軍的迷彩,儘可能的使飛機能夠融入戰場環境。雖然現代空戰大多是超視距攻擊,目視距離進行格鬥的機率比較少,塗裝的作用大大降低,但是目視隱身的原則還是一直被各國空軍遵循著。

    這樣以來就有疑問,天空的顏色是藍色,戰鬥機的外觀塗成藍色豈不是更難被目視發現。而實際上這是個誤解,一般情況下戰鬥機飛行的高度,是在雲層上下。雲層並不是一般認為的白色,而是隨著厚度的變化呈現不同深度的灰色。如果從下往上透過雲層看飛機,戰鬥機上方的天空則比較暗而且且沒有云和霧霾,並不是人們通常認為的天藍色,整個飛機周圍的環境是灰色的,因此灰色塗裝更容易使戰鬥機融入背景當中,減少目視被發現的機率。從上往下看同樣的道理,飛機的背景雲層呈現深淺變化的灰色,要想使飛機融入背景當中,最好的塗裝當然是和雲層相近的顏色,也就是通常的灰色。

    按照這個邏輯,飛的越高的飛機塗裝應該更暗一些,甚至是黑色,以便更好的融入到這個高度天空的顏色。美國空軍飛機的塗裝就體現了這個特點,直升機、A-10攻擊機和其他在中低空作戰的戰鬥機是淺灰色塗裝。在15000米高度飛行的KC-10、B-1、B-2、B-52 轟炸機等飛機被塗成深灰色,飛行高度最高的U-2和SR-71則是黑色塗裝。

    戰鬥機只有塗成灰色才能與戰場環境融為一體,在目視距離內,更不容易被敵人先發現,在空戰中先敵發現就意味這先敵開火,大大減少被敵方擊落的風險。

    民航飛機和其他功能的飛機沒有這種隱身的需求,塗裝顏色則沒有限制,往往是從美觀和功能上考慮,五花八門什麼顏色都可以,當然也有可能是藍色的,而灰色則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空軍飛機正式列裝後的塗裝顏色。[趙俊峰]

  • 7 # 科羅廖夫

    軍機塗裝有識別和隱蔽兩個目的。從歷史上看,作戰飛機塗裝經過了幾個階段。一戰時的塗裝以識別為主要目的,這個時期的飛機塗裝帶有鮮明的個人色彩,往往塗成飛行員喜歡的顏色,雖然有靠塗裝分辨敵我和部隊符號的目的,但飛機的外表仍顯得雜亂無規律。

    二戰期間飛機塗裝開始考慮戰場上的隱蔽性,接近天空背景的灰色調開始應用。但陸基飛機相對更偏重地面隱蔽性好的綠色,大戰中、後期開始出現深/淺灰、藍/灰與綠色調的迷彩偽裝色。噴氣戰鬥機出現後很快就進入超音速階段,核武器也在同時期引發了全面戰爭的預想。於是能有效反射光輻射,又有低阻力、低重量優點的原鋁蒙皮得到廣泛應用,鋁蒙皮強反光問題在核戰爭環境下也可以接受。

    越戰期間亞洲和歐洲地面戰場的航空兵,對超視距空戰的神化降低了對目視隱蔽的重視程度,戰鬥機大都選擇了下淺上深的雙色偽裝塗裝,很多戰鬥機應用了色彩差異明顯的綠色。戰爭經驗促進了第三代戰鬥機的發展,而強調空優和格鬥空戰效能的三代機,普遍選擇了有利於目視隱蔽的低可視塗裝。雷達罩作為飛機面敵的機體前端,必須降低色彩對比度,淺色調雷達罩開始廣泛應用。

    上世紀70-80年代進行的色彩偽裝技術研究,活動於晝間的飛機適合採用淺灰色,夜間採用深灰色則有更好的隱蔽性。除非在無月、無光汙染的純黑夜色條件下,黑色都不是色彩偽裝的好主意。根據演習和測試中所取得的資料,同距離晝間目視空戰中,黑色要比紅色更容易進行目標視覺識別。美國戰鬥機在越戰期間採用過深色叢林塗裝,雷達天線罩以黑色為主,實戰證明深色外表並不適合在空戰中使用。西方國家在80年代進行的戰鬥機空戰訓練中,黑色雷達罩是迎頭識別的重要標誌,發動機拉煙的黑色帶則是側向識別的主要標誌。正是因為識別效果好,黑色數字和條、帶已經成為航空標準識別色。

    早期F-16的雷達罩是黑色的,結果發現在迎頭交戰中雷達罩非常顯眼,增加被目視發現的距離,所以很快就改成了灰色。

    美國在作戰飛機色彩隱蔽性研究方面投入最大。根據美國航空兵裝備技術研究的結果,活動於中、低空的戰術飛機適合採用淺灰色,活動於中、高空的飛機上表面可用偏深的灰色以削弱反光,高空偵察機可以採用純黑色以便利用太空背景隱蔽。美國空軍廣泛應用的淺色調戰鬥機塗裝,大都是根據所處地區的具體條件,分別選擇2-3種不同色度的灰色組合,透過圓滑連線的色塊破壞飛機的輪廓,雷達罩則與機體同色。蘇聯空軍早期戰鬥機採用了綠色雷達罩,但前線戰鬥機為增加隱蔽性也很快開始採用灰或白色雷達罩,空優戰鬥機也是按照上深下淺的碎塊迷彩,或上灰下藍的雙色塗裝,雷達罩則採用環境適應性好的深灰或月白色。俄羅斯最初出口的蘇-27SK採用了上深下淺的一體化雙色塗裝,深灰色增強全天候隱蔽性並降低太陽反光,下方的淺灰用以降低與背景的對比度。

    中國的部分蘇-30MKK戰機採用了一種粉紅色的新塗裝,非常夢幻。

    這種塗裝並非純正的粉紅色,這只是一種偽裝色。只有特定背景和角度才呈現明顯的粉紅,大多數情況下是粉灰色的。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之後,推出過的沙漠戰鬥服中也有粉色,以色列的F15戰鬥機塗裝中也有近似粉色和褐色的。

    以色列空軍F-15戰鬥機的沙漠迷彩塗裝。

    六七十年代的中國空軍,很多殲6和殲7戰機採用金屬原色,全機外表只噴了一層清漆,因此表面看到的是鋁蒙皮的原色。

    到了殲7和殲8年代,空海軍的戰機開始使用純白色塗裝。金屬原色和純白色塗裝的缺點是在中低空背景下比較耀眼,不利於偽裝。這並不是中國空軍戰機塗裝有多落後,考慮採用這種塗裝,是為了適應核戰爭的需求,金屬原色和純白塗裝可以有效地反射核彈爆炸時強烈閃光,減少熱輻射的吸收。

    進入八十年代,中美兩國的關係日益密切,進入一段“蜜月期”,美國希望從中國獲得一些殲-7飛機,用來熟悉蘇制米格-21的飛行效能。作為中美一系列軍事技術合作的內容之一,美國先後從中國購買了15架殲-7II出口型和1架殲-7M型飛機。這些飛機裝備了拉斯維加斯西北部託諾帕試驗靶場的美國空軍 4477“紅鷹”測試評估中隊。在歷次紅旗演習中,扮演蘇聯空軍,充當假想敵。這批飛機除一部分保留中國空軍的純白塗裝,其餘改為與蘇聯前線航空兵一樣褐色迷彩塗裝。

    進入九十年代,中國空軍也開始在部分戰機上塗裝迷彩。例如空15師43團,著名的北空夜老虎團,八十年代末該團改編為夜間截擊機團,1990年5月完成了改裝殲-7C戰機,成為全空軍該機型首飛夜航的部隊,1991年正式擔負夜間戰鬥值班任務。此時裝備的殲-7C戰機就採用了藍綠灰相間的三色夜間迷彩。

    1999年5月,空15師43團的13名飛行員,殲-7C戰機6架、殲-7D戰機6架,共兩個中隊進駐楊村機場,進行國慶閱兵訓練,其中殲-7C是迷彩機身。

    從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戰爭開始,各國空軍流行為自己戰機噴塗鮮豔的五顏六色的迷彩塗裝。其中以美國空軍F4鬼怪式戰鬥機的東南亞綠色迷彩最為經典。

    1973年伊拉克購買了16架圖-22和2架圖-22U“眼罩”轟炸機,1978年交貨服役。1980年首次超低空轟炸德黑蘭,1996年剩餘4架全部退役。機身及機翼的上側塗裝是棕褐底色上分佈著暗綠色寬頻條紋,機身的下表面則是淺灰色。

    伊朗的美製F15格魯曼雄貓戰鬥機,機身採用的類似以色列空軍風格的褐色沙漠迷彩塗裝。

    殲-20所採用的割裂迷彩塗裝

    具有隱身效能是第五代戰鬥機的重要標誌,但隱身戰機並非肉眼無法看見,它的原理是透過機身外形的綜合設計,減少雷達反射截面,外表塗上一層高效吸收電波的物質,造成雷達無法追蹤的效果,例如美國F-22戰鬥機的正向迎頭雷達散射截面(RCS)大約是0.01平方米,這大概相當於一個網球或半本中小學教科書的雷達反射面積。在第五代機時代,交戰雙方戰鬥機都具有優異的雷達隱身效果,這使得發生近距格鬥的可能性陡然上升,視覺化隱身越來越重要,視覺效果的強弱甚至會決定五代機之間空戰的勝敗。隱身戰機無法避免肉眼觀察,但可以透過特殊的塗裝來降低視覺發現距離。殲20就採用了帶有視覺隱身效果的特殊深灰色碎片塗裝,是世界第二個擁有類似美國F-22A戰機“羅盤幽靈”空優塗裝的戰機。

  • 8 # 水鏡曉先生

    其實戰鬥機的外觀是什麼顏色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到戰鬥機的塗裝,通常世界各國根據自身戰鬥機使用地區的特點,為了以便於隱蔽,使用的塗裝顏色各種各樣,達到難以發現的目的。以蘇35戰鬥機為例,既有藍色塗裝,也有黃色迷彩塗裝。

    圖為藍色塗裝的蘇35

    圖為黃色迷彩塗裝的蘇35

    戰鬥機的塗裝是伴隨著戰鬥機的發展一路走來的。一戰時期,戰鬥機的塗裝往往是戰鬥機飛行員個人喜好的體現,彰顯戰鬥機飛行員個人的興趣愛好。顏色上要求不多,只要有利於區別敵我就可以。二戰後,戰機用途逐漸增多,戰鬥機使用發展理論逐漸成熟,為了隱蔽效能,各國戰鬥機塗裝更加為軍方重視,通常都以作戰空域天空顏色為背景,基調大都為灰色為主。二戰期間飛機塗裝開始考慮戰場上的隱蔽性,歐洲戰場大都以接近天空背景和地面背景的作為戰機的塗裝背景。出現了下半部是灰色調,上半部是雪地或草地迷彩等各種塗裝。亞洲塗裝多為綠色,非洲戰場多為土黃色。後期各國都開始出各種迷彩塗裝。

    現在戰鬥機塗裝不僅僅考慮視覺上隱蔽性的,現代戰鬥機的塗層是更要求對雷達波產生吸收的效果,達到很好的雷達隱身能力。未來作戰飛機發展來看,戰鬥機塗裝,更準確的講應該說飛機塗層,對飛機的作戰效能的影響將越來越大。

  • 9 # 吾評武願

    戰鬥機有時仍然被漆成藍色, 但把它們都漆成藍色是沒有意義的。以下是一些原因

    自二戰以來, 防空系統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所以現在沒有必要手動瞄準飛機。現代防空系統可以使用雷達探測和引導導彈瞄準目標。單兵攜帶防空系統可以使用紅外技術來摧毀他們的目標, 即他們可以尋找從發動機尾氣中流出的熱量。但是現在大多數現代噴氣式飛機可以在很高的高度飛行, 這些高度根本又超出了單兵攜帶防空系統和高射炮的射程。

    飛機也可能成為其他飛機大炮射擊的目標。理想情況下, 目標將在前方飛行, 並低於以其為目標的飛機,從上而下時,合適的偽裝油漆將有助於融入地形。還有一些噴氣式飛機和許多直升機的底部仍然漆成藍色。它可以幫助他們融入藍天, 使陸地上的高射炮的炮手更難以瞄準飛機。這裡是俄羅斯米-24武裝直升機與它的腹部漆成藍色的一

    隱形飛機使用的油漆能吸收雷達的光線, 所以這個顏色也要考慮清楚,在現在空中戰爭中,偽裝顏色不是單一的,每個國家都根據自己需要什麼、針對最常見的戰術場景、飛機的具體使用等的看法, 設計戰鬥機油漆方案。

    總結以上,軍用飛機顏色偽裝的主要原因有這幾個,融入背景、為了更好地識別友軍和敵人、降低擊中、為了讓它看起來更酷。

  • 10 # 老何157501439

    藍色的天空是人在地面往天上看,天空才是淡藍色的,而從天上往下看,以地面為背景就不是藍色的了,因此,只有機腹漆成以天空為背景的淡藍色,機背要漆成以地面為背景的顏色才有利於偽裝。

  • 11 # 瞎搞學教授

    1在空中看飛機是一個很明顯的黑點,無論它塗裝什麼顏色

    2顏色複雜的地形比純色單調的天空更適合做偽裝背景

  • 12 # 戰爭之王

    天空是藍色的,也許藍色可以與天空混為一體。但是戰鬥機的塗裝卻並不是藍色的,如果用藍色作為戰鬥機的塗裝,也許效果更好。其實這並非如此,使用藍色塗裝卻比使用以灰色為基調的低可視塗裝更為顯眼。

    所處的高度不同,戰鬥機需要的塗裝色也不同。舉個例子,如果A機高度比B機高,那麼B機看A機時會看到A機的機腹,A機的機腹應該是天空的顏色。而如果A機高度低於B機,B機看A機時會看到A機的機背,A機機背應該是地面顏色。如果兩機所處高度相同,腹背的塗裝不同就會更突兀。

    在雲層上看天空,天空可能就變成了深藍色。其實,無論採用哪種塗裝,戰鬥機都會留下一個輪廓。這個輪廓難以去除,除非採用“光學隱身”。不過,這在目前是根本沒有的“天頂星科技”。所以,只能使用已知的手段,努力讓戰鬥機的塗裝色與天空背景色相近。

    現代戰機採用的多是以灰色為基調的低可視塗裝,在目視距離內發生的空戰格鬥中,低可視塗裝比較貼切天空的背景色,而採用了其他顏色塗裝的戰鬥機往往會在天空中成為一個較為明顯的小黑點。

    至於黑色,則更為明顯。因此,極少數飛機會使用黑色作為偽裝色。在高空作戰的飛機也喜歡使用深色作為塗裝基色。例如深灰色、深藍色。

  • 13 # 兵說

    也有藍色的塗裝,蘇35有一種塗裝就是深藍色泛著紫色。總的來說,灰色塗裝的飛機比較多,尤其是深灰色。飛機塗成什麼顏色,跟它執行什麼任務,在什麼高度執行任務都有關係,不是簡單的只為好看。民航客機塗裝可以漂亮一點,而且顯眼一點更好,萬一出了事,更容易被發現。軍用飛機儘量追求隱蔽,這裡說明一點,改個塗裝顏色並不能隱身,在雷達面前,什麼顏色都是一樣的。塗裝好處主要是隱蔽,尤其在近戰的時候,飛行員一瞬間的感覺會決定空戰的生死。

    之所以沒有塗成天藍色,主要是因為飛機飛行的高度上,雲層比較多。這些雲層在不同高度上看,顏色有區別,而且不是偏藍的。總的來講,是偏灰色,按照海拔的升高,從淺到深遞進。因此執行高空任務的飛機一般是深灰色塗裝,中低空一般是淺灰色。超高空,奔向三萬米的飛機,一般都塗成黑色。這裡有人奇怪了,美國那個F117夜鶯,飛得不高,怎麼也是黑色。它之所以黑,是因為第一代隱形塗層的技術原因,隱形塗料就那顏色,所以黑。後來的第二代隱身塗層,F22用了新塗層技術,就是灰色了。

    然後就是根據地形特點,蘇35有不少機型是茄子塊塗裝的,或者不規則多邊形或者條帶,彩霞塗裝。這個有根據地形來設計的目的,俄羅斯大地顏色偏深,尤其是遠東和靠近北極的地方。以色列和沙特的飛機都有沙漠塗裝,還有粉色,土黃塗裝,也是根據地面的顏色來設計。飛機腹部還是傾向於灰,機身則靠近大地顏色。

    不僅僅是這裡的塗裝,機頭的塗裝也是儘量顏色淺一點,避免在近距離空戰中顯得太耀眼。就跟人的鼻子一樣,點了一團黑,就特顯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巴薩輸,梅西14次對抗成功3次,4次盤帶成功1次,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