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壹心茶人
-
2 # 芷韻茶話趣談
綠茶的質量評審是透過質量因子來評定的,質量因子由茶葉的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義工 五個方面構成,我們將從這五個方面依次對茶葉作甲,乙,丙級的評定。
若茶葉的形狀很有特色,看起來比較細嫩,顏色是嫩綠或翠綠;湯色嫩綠明亮或嫩黃綠明亮;香氣是嫩慄香或鮮嫩香,高銳;滋味鮮嫩,鮮醇或鮮爽;葉底嫩綠明亮有芽。那麼該茶是甲級茶。
若茶葉的形狀比較有特色,看起來細嫩,顏色是墨綠或深綠;湯色呈清亮或黃綠;香氣清香,清高或香高欠銳;滋味清爽或醇厚;葉底黃綠明亮有芽,那麼可認為該茶是乙級茶。
若茶葉的形狀缺少特色或無特色,顏色是暗綠;湯色呈深黃而且比較渾濁;香氣純正或香熟,足火;滋味熟,濃澀,青澀或濃烈;葉底黃熟或青暗。那麼可認為該茶是丙級茶。
每個因子的重要性不是等同的,在權衡質量時,外形是一項綜合因子,最為重要,一般佔30%;其次是香氣和滋味,各佔25%;接下來是湯色和葉底,各佔10%。將五項得分相加,依最終得分多少而排列優劣。
因名茶價格昂貴,用這種方法審評,即使相差1-2分,價格也會相差很多。不過,對一個普通飲茶愛好者來說,參照大宗茶的審評方法,只要能評出茶葉的優劣來,避免上當受騙也就夠了。
-
3 # 小魚的痴茶生活
比較籠統的問題?只能給出籠統的答案。
一、選購當年新茶。
當年的綠茶是個寶,過了一年的綠茶是團草。
二、選購適合自己的綠茶。
綠茶裡面的品類很多,有碧螺春、毛尖、龍井、毛峰、雲霧茶等等好多好多茶葉類別。各個類別的茶葉還是有區別的,但是整體上綠茶還是以自然清香為主,龍井茶炒的老的顏色偏黃的會有焦香豆香類別。你喜歡什麼類別呢?可能你自己也不知道,那就都買點嚐嚐吧,不嘗試就不知道。
三、選購適合價位的綠茶。
低檔茶充斥著某寶某多,有些人剛剛入手一品茶,我的天哪,咋是這個味,然後就對這一類茶葉產生了壞印象,綠茶類的畢竟還是講究嫩度的,而嫩度好些的價格自然會高一些的,所以第一次購買不建議挑個最便宜的茶葉,那些往往是墊底的,滿足的是商家提供的免費茶還有就是一些本身不是很講究的客戶。選擇價位最好可以100一斤以上,這樣至少可以不會特別差。
-
4 # 黃山毛峰原產地
我只向大家推薦家鄉茶一黃山毛峰。記得二十年前我剛畢業,每到茶季,許多外地茶商來家鄉收購毛峰,許多人喜歡喝家鄉的茶。後來市場上黃山毛峰仿茶很多,還有許多改良品種早茶,外觀上好看,許多客戶反映香氣不好,影響了大家對毛峰茶的看法,都說現在黃山毛峰沒有以前的味道。其實你們買的大部分不是毛峰主產區的茶葉,第一,毛峰的外觀,頭採茶白毫多,芽頭粗壯,家鄉的茶葉白毫都有,另外顏色是綠中偏黃,等級越高的毛峰白毫多,從手掌過感覺順滑。第二,香氣,加工好的毛峰茶,便是香氣撲鼻。家鄉的茶樹園邊上有許多樹和野花,野草,不少客戶反映家鄉茶的香氣像野花香。用85℃左右開水泡,慢慢的便能聞到茶香,家鄉茶入口順滑。韻味足。第三,產區很重要,主產區的毛峰還是黃山本土品種茶,不打農藥,不打催長素。鮮葉會散發出茶香,綠中偏黃。買黃山毛峰選茶真的很重要。堅持向客戶推薦家鄉茶,讓客戶瞭解家鄉茶一黃山毛峰,讓客戶足不出戶買到地道的家鄉茶一黃山毛峰
-
5 # 興旺發達侏儒山
如何選購綠茶?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體會更深。三年前我在網上看見別人推廣綠茶,並且還說是自己家栽種的,價格和質量肯定好。因為我喜歡喝綠茶,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在網上先買了2斤,快遞收到後,開啟一看馬馬虎虎,因為我愛喝茶,沒說什麼就喝完了。
第二次郵寄,質量就不是那個事了,數量也少了,我看了根本不是恩施寄過的,是武漢江夏寄的,打的恩施的牌子和包裝。賣茶的以後多次打我的電話,我都不接,直到把他拉黑。
在網上賣東西要講誠信,說到做到,不要騙人。透過選購綠茶一事,我再也不敢在網上購物了。沒有點意思,但心理煩。
-
6 # 茶緣張劍龍
這個要看自己的實際情況定,送人得話,就禮盒包裝,自己喝得花就通包,
其次結合自己得經濟情況,選擇一款對於自己來說價效比好得綠茶,
再者對於選購綠茶也有一些標準,
✅ 茶葉綠茶品質得好壞評判
簡單的透過以下幾點
1:茶幹,看茶乾的完整度,大白話就是長的整齊不整齊,勻整度
2:看湯色,沖泡的時候茶葉會在水杯上炫空一段時間,落下去的時間越短,茶葉品質越好
3:湯色上,透亮明亮,對於大多數綠茶是這樣,少於的帶茶毫的綠茶除外,
4:回甘度 就是茶葉喝下去,一般都是有一些苦澀度,但是苦澀之後回甘很快,這也是好茶標準
5:耐泡值:這個不詳細說明,因為等級越好茶葉,芽頭茶,耐泡越不行,但是不能說這個茶不行
6:最後看茶底,就是茶渣,是不是沒有斷頭,亂葉,或者局部發紅,有這些,起碼工藝出問題
以上只是簡單的說明茶葉好壞,但是也有例外,茶葉好壞沒有一個標準,喜歡的終究喜歡,不喜歡它的再好也不多看一眼睛
-
7 # 信陽毛尖茶小邱
綠茶的品種有普龍茶、西湖龍井、黃山毛峰、太平猴魁、洞庭碧螺春、信陽毛尖、嶗山綠茶、新林玉露、中嶽仙茶、竹欄翠芽、翠香蘭。挑選綠茶的品種可以從形狀、色澤、香氣、滋味、水色、葉底、著色與噴糊來區分。
綠茶品種的挑選:
1、形狀:龍井則以扁而直,尖端不彎曲,身骨細嫩者為上。毛峰則以細長而尖端微彎曲者為上。日本玉露則以細長如針,而不彎曲者為上。珠茶則以渾圓似珠,且甚細小者為上。自形狀方面又可鑑定茶葉之來路。來路自以原產地為上,如黃山毛峰,獅峰龍井,六安瓜片,均極名貴。但僅由形狀,尚不能絕對決定來路之正確性,必須兼看香味之特質,方不致錯誤也。
2、色澤:眉茶珠茶輝白均以灰白綠色為上。毛峰則以墨綠而略帶褐色者為上,龍井玉露瓜片均以翠綠色為上。色澤須深而鮮,潤而均勻者為上。暗而枯,淺而不均勻,或甚至有不正色,劣變色,起泡者,有斑點者,均為劣品。尤須注意者,即茶條之彎曲部位亦須均勻適度,方為上品。鑑定形狀與色澤時,須將茶翻拌均勻,上下多看,並使光線分別自身前後來以對照之,兩盤茶葉,亦須隨時交換其位置以比較之。
3、香氣:包括高低,清濁,純和:銳鈍,及有無青草氣,與煙臭酸氣等項。綠茶之香氣亦隨產地及茶類而異,如外銷綠茶特具釜香,龍井特別清香,毛峰大方特具慄香,瓜片香厚而純和,玉露特具覆香。總之,綠茶香氣以高而清,純而銳為上。香氣低而濁,鈍而雜,或甚至有青草煙臭酸黴氣味者,均為劣品。鑑定香氣之方法有幹香與溼香二種。
4、滋味:包括甜和,濃淡,清濁,醇厚,澀苦,火候,及有無劣變酸腐焦煙黴變等不良氣味諸項。大致言之,均以甜和而清,濃而醇厚者為上。滋味淡薄,及苦澀而富刺激性者均非上品。鑑定滋味時,茶湯入口不可太多,茶湯在口腔,必須不時轉動,使周達於舌之上下左右前後。蓋舌尖感甜及辣,舌乏兩旁感酸,舌根感苦,全舌感鹹,必周達全舌,方能分別茶葉之一切滋味也。
5、水色:包括濃淡,清濁,鮮暗,及有無遊離物與沉澱物等項。無論任何綠茶,均以碧綠而清澄鮮明,且水色濃厚者為上。黃濁淡暗,或有遊離物沉澱物者,均非良品。但有時為適應消費者之需要,水色要黃而不青者,則又當別論。鑑定水色時,須不時將杯略予傾斜,注意其有無遊離物等。
6、葉底:包括色澤鮮暗,勻淨,葉芽粗嫩,捲縮或展開?及有無破裂,枯焦,青片,黑片,假葉,陳葉,暨古銅色,敗紫色,黃褐色等不正顏色。總之,任何綠茶,葉底均以碧綠色,葉芽細嫩而勻淨,色澤鮮明,葉葉展開者為上。葉底色暗呆滯,老嫩不一,破裂,捲縮,澀而無茸毛,或攙雜青片黑片,或有不正色,枯而不潤有起泡者,均為劣品。
7、著色與噴糊:外銷綠茶精製後之銷北非者須加色。不過毛茶總以不著色為宜,著色茶之梗片很不自然,色亦枯潤,泡水時,水面有油光或浮游物,將茶杯傾斜,則杯緣有圓圖,用手指搓揉,葉底亦有色質痕跡。噴糊之茶,色死枯而無允澤,置掌上哈氣,再用另一手掌壓之,則附著掌上。如用擴大鏡觀之,則有粒粒澱粉,水色混濁不清,色膩,水面有粘性及泡沫,葉底多破碎而粗老,且極易發餿而有臭味。
-
8 # 相魄
選購綠茶是一門學問,這裡面的門道很多,靠的是人們選茶的經驗,這個就需要你多喝多知了,畢竟沒見過的沒喝過東西沒法真切的說出好壞來,僅僅靠著網路上的那些文字還不足以評判一種茶葉的好壞,這是真的。
從事茶這個行業多年,喝過的綠茶也有很多種了,像碧螺春,龍井,猴魁,毛尖,毛峰,竹葉青等等,只有喝過才知道它的味道,才能給出一個相對公平的論證,當然每一款茶你必須要喝個三個等級,高中低檔,每一個檔次都有一個標準,當然了最高檔次的能夠評判其餘兩個檔次的。
茶葉文化裡面流傳著這樣的看法,相對於綠茶而言,先看其型,聞其味兒,品茶水,一般要結合三個標準來判斷茶葉的好壞。也是選購綠茶最重要的三點。
看其型,意思是要知道每一種綠茶的形狀是怎樣的,比如龍井扁平光滑,形狀分旗槍型,雀舌型,大葉子大芽型,要知道最好的形狀是哪個。一般綠茶芽越小越好,選購綠茶還要一個季節性,春季最佳,因為最嫩,第一採,所以好。
然後就是聞其幹茶的味道,還以龍井為例,它幹茶的味道是蠶豆被油給煎了的味道,蠶豆香氣,聞其味就會有食慾大開的感覺,沁人心脾,還有一股甜甜的味道,特別舒服,聞一下就會讓你不禁的哼出聲音,嗯~好茶!好的茶葉味道聞起來是透亮的,清香就是清香沒有其它雜味!就連茶湯也會有淡淡的清香,而且很悠揚,這是聞獨有的文化。
品茶水這個是最直接判斷茶葉好不好的標準,好的綠茶喝起來爽口,並且不會苦澀,味道不會夾雜其它的味道,這裡我拿安吉白茶作例子,安吉白茶湯色很淡,但是茶湯的滋味很足,很鮮爽原因是這款綠茶氨基酸含量是所有的綠茶裡面最高的。所有的綠茶裡面遇到水之後就是它變白,其它都是綠色。當然了泡綠茶的水溫最好不要太高,免得出現悶熟的味道,綠茶最怕這個味道。悶熟的綠茶茶湯很難聞也很難喝。根本沒辦法判斷茶葉好與壞。
緊接著就是聞杯子的杯底味道,好的綠茶會在杯底留下芳香的,並且還不那麼容易散去,茶葉茶湯只是一個不太標準的標準,說茶湯要透亮的,只是一部分綠茶適用,有的綠茶就不適用比如信陽毛尖,它的茶湯以混濁著稱,人送外號小混淡,混就是它的湯色。
回覆列表
綠茶選購技巧
綠茶加工過程中,鮮葉內的天然物質保留較多,如茶多酚、咖啡鹼、葉綠素、維生素等,從而形成了綠茶“三綠(茶綠、湯色綠、葉底綠)”的特點,只有握一定的辨識能力和選購技巧,方能買到色香味俱佳的綠茶。
一、看幹茶
選購前應先看幹茶,首先將其握於手中捏一下判斷乾溼情況,能捏碎說明水分含量較少,捏後不變形說明茶葉可能已受潮,這種茶葉易發黴變質不耐貯存,故不宜購買。然後進一步觀驗幹茶,透過外形、色澤、嫩度等因子來判斷茶葉的優劣。值得注意的是,白毫即嫩芽經過烘焙後形成的白色茸毛,一般茶芽越嫩,製成的茶葉越是白毫顯露且緊附茶葉然而這種方法只適用於毛峰、毛尖、銀針等茸毛類茶,西湖龍井、竹葉青等經過脫毫處理的綠茶白毫含量很少。接下來是聞香氣,質量越好的綠茶,香味越濃郁撲鼻可將幹茶投入經沸水燙盞的杯中充分嗅聞,有青草氣等雜味者均為次質。
二、品茶湯
透過茶湯的香氣、湯色、滋味來判斷茶葉的優劣。
香氣方面主要考察其純度、香氣型別及永續性等;湯色方面主要透過其明亮程度來判斷,好的茶是比較亮的;滋味審評就是判斷茶好不好喝,一般口含5毫升茶湯一到兩秒鐘,讓茶湯先後在舌尖兩側和舌根滾動充分體會其滋味特徵。
最後是評葉底,根據葉底嫩度、均勻度和色澤進行鑑定。
三、認準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