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玥兒不喜歡吃糖
-
2 # 養蜂世家喬峰
我認為搖蜜的時候如果管理好是不需要找蜂王的,如果沒有做好分割槽那必須要找到蜂王,蜂王產卵期肚子很大行動不方便如果抖蜂抖下來容易傷到蜂王,我搖蜜的時候不找蜂王是因為:
一、繼箱現在採蜜期蜜蜂都會發展到繼箱,利用隔王板把蜂王隔在下邊巢箱,咱們採蜜是從上邊的繼箱進行採蜜,蜂王爬到上邊的機率很小,就算有咱們養蜂人提脾看到立子也會很快發現,所以正常情況下直接提脾搖蜜就行,不考慮蜂王問題。
二、平箱有的地方還是用的大平箱,一般我會用立式隔王板在蜂箱一側隔出三脾的繁殖區,這樣搖蜜的時候直接從另一側的生產區直接取蜜就行,也不用考慮蜂王的問題。
如果你養殖的是中蜂也可以採取這種分割槽的管理方法,這樣採蜜的時候不用找蜂王並且檢查蜂群的時候一般只檢查繁殖區就行,分割槽可以減少養蜂管理過程中的工作量。
現在大部分蜂場都是採用繼箱管理,蜂群群勢小的時候在巢箱進行繁殖,有時間還採用雙王繁殖,空間相對平箱比較小好保暖、佔地面積也小,群勢大了加繼箱也比較方便,而且運輸也方便,所以繼箱越來越受到蜂農青睞。原先我們當地也都是用的大平箱一個人都搬不動,現在都改成這種繼箱了,利用分割槽管理很好的避免搖蜜的時候滿箱子找蜂王,這樣產量比原先也提高了不少,所以我推薦你養殖改為繼箱養殖吧。
-
3 # 三農孺子牛
養蜂取蜜是每個養蜂人的最終目的。但是蜂蜜的多少確於蜂群的數量有關係,而蜂群數量的多少又於蜂王有著決定性的因素。一個好的蜂王,有很好的領導力、產卵力,是養蜂人最希望的。保護蜂王,不讓蜂王受到傷害,是養蜂人應有的責任。所以在搖蜜時養蜂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在蜂群發展到七脾以上蜜蜂時就應當加繼箱。蜜蜂經過一段時間的春繁,蜂群數量逐漸增多,就應當適時加上繼箱。加繼箱的好處是蜜蜂繁殖、儲蜜有了更大的空間。把蜂王留在原箱內繼續繁殖,哺育幼蜂。繼箱供採蜜蜂儲蜜。這樣繁殖儲蜜在兩個蜂箱中,為養蜂人以後收蜜及管理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主要蜜源植物開始流蜜,採蜜工蜂有向上儲蜜的習性,所以採到蜂蜜大部分都儲存到了繼箱裡。而蜂王一直在原箱裡繁殖。這樣我們養蜂人在進行搖蜜時,就不用費心費力尋找蜂王了。搖蜜速度加快,也不用擔心傷害到蜂王了。
二、沒有加繼箱的搖蜜法,對蜂王沒有采取任何保護措施。一定要找到蜂王在搖蜜。單箱或大平箱養蜂,沒有隔離蜂王,儲蜜繁殖同箱,這種方法養蜂在實際養蜂中很少用到了。對蜂王採取自由式時,搖蜜前一定要開箱找到蜂王,然後把蜂王脾輕輕放在一側,然後迅速把無幼蟲蜜脾取出,進行搖蜜。這樣傷害不到蜂王。
如果不找蜂王胡亂抖蜂搖蜜,很可能在抖蜂時傷害到蜂王,因為蜂王在繁殖期,肚子大,在脾上爬附著力弱,迅速抖蜂時很有可能掉在箱底跌打損傷,有時甚至受巢框兩邊擠壓死亡。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蜂王是蜜蜂的領導者,也是養蜂人的錢王子,搖蜜時要慎重對待,不的馬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
4 # 農事一鍋燴
時光匆匆,轉眼就進入了四月中旬,在這個季節春的氣氛圍越來越濃,即使在北方,大地也開始逐漸披上了綠裝,南方地區更是百花盛開,吸引來大量的蜜蜂採集花蜜。
此時也是南方地區,蜜友們最忙碌的季節之一,每天早起穿梭在蜂場中搖取蜂蜜,收穫甜蜜的果實。在搖蜜的時候,我們會提脾先蔣蜜蜂抖落下來,然後用蜂刷掃淨剩餘的蜜蜂,再割掉蠟蓋然後搖取。在這個過程中不但需要我們手快、而且要穩,否則磕碰到蜂箱壁或其它蜂脾上,就有可能造成損失。
那在搖蜜的時候,如果我們不把蜂王找出來就搖蜜,會不會傷到蜂王?關於這個問題,從題目上來看分析,題主的蜂群群勢應該不是很強,可能只有一個基箱取蜜,蜜脾和卵蟲脾混合在一起,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了?
其實我個人認為,不管是把養蜂當成副業還是主業,既然選擇了養殖,就要認真去了解蜜蜂,因為只有你對它有了足夠多的瞭解,才能減少在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困惑。下面我就從蜜蜂的生活習性上,解答題主這個問題。
正常情況下的蜂蜜儲存
蜜蜂在蜂巢中看似雜亂無章,密密麻麻的一大片,其實它們分工非常明確,一切都井然有序。在儲存蜂蜜時,它們也不是隨意儲存的,會根據蜂群中的蜂脾數量,劃分出儲存食物的區域和繁殖區域。
一般在巢房充裕的情況下,它們會在巢脾的最外側,兩張脾上存放蜂蜜和花粉作為食物儲存區域,剩下的蜂脾為繁殖區域。如果外界的流蜜量比較大,蜂箱內的巢房已經被裝滿,那它們會在蜂巢的空閒區域建造巢房(蠟耳)儲存蜂蜜或花粉。
所以在我們搖蜜的時候,只要提取儲存區域的蜜脾,即使直接抖落,也不會對蜂王造成影響,因為蜂王平時是不會在上面駐留的。
異常情況下的蜂蜜儲存
在我們養殖蜜蜂的過程中,一些蜂友的蜂群會出現蜜壓子圈的情況,也就是說在子脾的上部和邊緣部位,蜜蜂儲存了大量的蜂蜜,對蟲蛹形成一種壓迫的狀態。
蜜壓子圈情況發生後,隨著幼蜂的出房,蜂蜜的儲存面積會越來越大,這會影響到蜂群的正常繁衍。蜜壓子脾後儲存蜂蜜的部位會高高隆起,為了避免持續產生影響,蜂友們會把儲存的蜂蜜搖出來。
對於這種情況出現的搖蜜,在提脾的過程中,我們就要加倍小心了,特別是那些正處於集中出房期的子脾,必須要仔細的檢視是否有蜂王的存在,千萬不可直接提取後抖落蜜蜂。否則在抖落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因為手不穩而導致脾與脾之間摩擦,造成蜂王傷亡的情況發生。
蜜壓子脾情況的發生,主要是因為蜂箱中儲存面積受到了侷限,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們要對蜂群勤於管理,發現蜂群中的蜜蜂數量和蜜脾的數量不對稱時,要及時補充空脾,或擴充蜂巢的面積。
目前以已經進入了四月上旬,在南方地區蜜蜂已經度過了春繁期,題主的蜂群如果還只是一個基箱,說明蜂群的群勢比較弱。這種過弱的蜂群,即使在大流蜜期階段,也很難有高的產量,為了提高蜂蜜的產量,我給題主提兩個建議一,弱群合併,由弱變強,增加採集蜂的數量,集中力量採集蜂產品
蜂蜜的採集量和蜂群中蜜蜂的數量有直接關係,蜜蜂的數量越多,能夠外出採集的數量也越多,所以為了能夠有一個好的產量,我們必須努力培育強群。
由於蜜期的時間不同、起繁的蜜蜂數量不同,在春繁期過後,可能還存在一部分蜂群群勢並不理想的情況。為了蜜期能夠有一個好的產量,這時我們可以把兩個或以上的弱群合併成一個強群,組織更多的蜜蜂採集花蜜。如果當地有多個蜜期,在我們提脾組建採集群的時候,可以在原群保留下來三張左右蜂脾繼續繁殖,這樣到時候可以重新組建採集群。
二,南方的大流蜜期比較多,為了有充足的採集蜂應對下一個流蜜期,蜜期可以利用基箱繼續繁蜂
在北方地區由於大流蜜期比較少,所以在蜜期到來的時候,一般是採取斷子採蜜,這樣蜂巢中的蜜蜂不必為撫育幼峰,而佔用大量資源採集資源,可以把全部力量集中到花蜜的採集當中。
但是在南方地區,由於大流蜜期比較多,所以這種斷子取蜜的方式就不適合了,在大流蜜期時蜜蜂的生命消耗速度又比較快。所以為了能夠在下一個流蜜期到來時有充足的力量投到採集當中,我們組建完採集群后,可以在續箱和基箱之間加裝一個平面隔王板,下部的基箱為繁殖區,上部的續箱為儲存區,這樣不但可以多取蜜,而且在我們搖蜜的時候也不必擔心蜂王會被誤傷的情況發生。
如果想保留原有的基箱採蜜,可以加裝立式隔王板限制蜂王的活動區域
題主要是不想將現有的蜂群合併,為了避免在搖蜜提取脾的時候誤傷到蜂王,我們也可以加入一塊立式隔王板,限制蜂王的活動區域。這樣我們搖蜜提脾的時候,可以在儲存區範圍內隨意提取,不必擔心碰傷蜂王的情況發生。
以上是我對本問題的回答,感謝各位老師和朋友的耐心閱讀!
-
5 # 純正農家蜂蜜
作為取糖抖蜂技術不是很專業的蜂友,建議還是取糖時先找到蜂王后再取蜜,特別是養蜂時間不長的蜂友。因為取糖時抖蜂不是很熟練,就容易擦傷蜂王,特別是最容易把蜂王抖落到箱外,不是人踏死,就是爬入臨箱被咬死。
因為養蜂取糖抖蜂技術,這不一天二天可以練出來的,必須得有一定的時間鍛練才能夠熟練撐握抖蜂技術,在抖蜂取糖時才不會傷到蜂王。在取糖前,作為不是很熟練抖蜂技術的朋友,還是先找到蜂王以後,提出來放進一個空箱和繼箱圈內。等到蜂箱內所有糖脾取完以後,再把有蜂王的脾上的蜂王揑到蜂箱內以後在抖蜂取蜜,一般情況下,蜂王會在出房幼蜂的巢脾上產卵,上面糖也不多,還是放回不取為好。如果蜂王是在大糖脾上,可以把蜂王輕輕揑到蜂箱後再取糖。作為養蜂時間不長,和操作抖蜂不熟練的蜂友最好採取這種方法,找到蜂王以後提出來再取糖,就不會取糖傷到蜂王。因為取糖抖蜂技術不是很熟練的養蜂朋友,在取糖時造成失王的比例還是很大的。
-
6 # 梅州石扇金柚
廣東梅州梅縣石扇鎮中蜂養殖戶和金柚種植戶為您解答:搖蜜不找王會傷王嗎?
活框養殖的中蜂,在大流蜜時期,當巢內大部分儲蜜已經封蓋(90%以上),就可以將巢脾從蜂箱中抖蜂后提出,割開蜜蓋,放入搖蜜機中,將蜂蜜搖取出來。蜂蜜收穫季節是蜂農最開心的時期,但有時粗心大意,就有可能會釀成不必要的麻煩。最常見的便是:抖蜂時,蜂王驚飛、碰傷和摔傷蜂王。以至於輕則造成蜂王產卵能力下降,流蜜後期出現交替王臺;重則蜂群失王,出現急造王臺或工蜂產卵。蜂王在蜂群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大流蜜期,它還有引導蜜蜂採蜜的作用。因而,不管哪種情況使蜂王受傷、受損都會讓蜂群在一段時間內群勢衰退或直接喪失生產能力。所以,搖蜜時,不要太在意搖蜜的速度,要仔細認真,尤其是中蜂養殖戶,更應做好以下工作:
1、開啟蜂箱蓋後,先粗略看一下蜂箱蓋上有沒有蜂王,有小蜂團的,吹口氣使之散團。對於蜂箱蓋上已經築造有儲蜜贅脾的,先將該贅脾割下,且邊割邊檢查有無蜂王(注:流蜜期,蜂箱蓋上有贅脾的,蜂王有很大機率在上面,要多注意)。
2、將巢框間距拉寬,在蜂巢中央留出2-3個巢框間距,用作抖蜂空間。抖蜂空間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過大在蜜蜂被抖落瞬間,會瞬間飛行,造成亂哄哄的景象,此時如果有蜂王可能會跟著工蜂一起起飛;過小,不方便抖蜂,容易碰傷蜜蜂。
3、每提出一脾,用眼睛餘光快速掃視巢脾兩面,注意有無蜂王存在(蜂王存在的地方多數會出現一個“缺口”),一般來說子脾面積大、育子區空巢房多的巢脾,蜂王很可能就在上面,而整個巢脾儲蜜區域佔到三分之二或整脾都是蜜的,蜂王很少在上面,可放心抖蜂取蜜。
4、抖蜂時,要準備好一塊大於蜂箱的毛巾或塑膠薄膜或覆布,事先蓋在蜂箱上,捲起一部分,蜜蜂抖落以後,迅速將毛巾拉開蓋上,這樣即便蜂王飛起也會被毛巾擋住,不會飛出蜂箱外,還可以營造黑暗的環境,這樣蜜蜂情緒較溫順,有利於操作。
5、要想把絕大多數蜜蜂抖落蜂箱中,需經過2-3次抖動,每次抖動時,都必須在蜂箱的上方,且第一次抖蜂時只能使一半巢框露出蜂箱,第二次至第三次才可能將整個巢脾露出蜂箱,但都必須在蜂箱上方,不可拿到蜂箱外抖蜂。
6、將絕大多數蜜蜂抖落蜂箱後,用蜂掃掃除剩餘蜜蜂時,也要注意巢脾上有無蜂王。在流蜜中後期,蜜蜂採集情緒高漲,缺乏對蜂王的照顧,尤其是蜜壓子後,蜂王腹部縮小,產卵量下降或停止,此時抖蜂並不一定能將蜂王抖落下去,因此,掃蜂過程中還要注意蜂王。
7、如果遇到蜂王在巢脾上,該巢脾又有很多儲蜜時,可以先將該巢脾放在一邊,留待最後再搖取。
8、不可連續抖蜂,除非割蜜蓋和搖蜜的人能跟得上抖蜂人的抖蜂操作,否則每一次只能連續抖兩脾蜂,之後要還脾完成後才可繼續,不然蜜蜂的蜂性會越來越暴躁,影響取蜜;蜂王沒地方爬附,也有可能飛出箱外。
9、一些蜂友提出,搖蜜時將蜂王扣在囚王籠裡,少量養蜂可以這麼做,操作的好對蜂王沒有影響;但蜂群規模大,數量多的,每一群都去扣王是很不現實的,
10、一群蜜蜂抖蜂完畢後,抖蜂人迅速佈置好巢脾,子脾多的在內側,空脾、儲蜜用脾在外側,隔板撤除,最後排好巢框間距,蓋上蜂箱,進行下一群蜜蜂的搖蜜操作。
回覆列表
搖蜜不找王有可能會傷王哦!
一般認為,經常帶蜂王抖脾是不合適的。技術細膩的養蜂者,
每次搖蜜前都要先找到蜂王,然後將蜂王所在的巢脾先擱在蜂箱 一側,待有了搖淨蜜的空巢脾後,再將蜂王移到搖過蜜的脾上,盡 量避免搖蜜抖蜂時對蜂王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