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事大情連連看

    住別人的屋,聽別人管。

    老人本來和年輕人三觀,思想都不一致。他們看不慣年輕人懶惰,看不慣年輕人只想玩樂,看不慣年輕人不愛做家務。當然,也看不慣年輕人老是躺在床上玩手機,到哪裡都抱著手機,跟手機簡直成了真正的一家人。

    但是人在屋簷下不能不低頭啊,既然和老人住在了一起,那隻能聽老人的,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傳統美德,老人養育了我們,給了我們需要的一切,對我們付出了全部的愛和心血。那麼他們的訓斥和不滿,就是可以體諒和理解的,我們就按他們的意思來,他們看不慣的我們就要摒棄,要多做家務,多孝順老人,多出去轉轉,少幹他們看不順眼的事,當著他們的面玩手機。家和萬事興,如果實在做不下去,大不了出去自己租個房子,單過。也是好的策略啊。

  • 2 # 夢幻a閒魚

    老一輩的人的生活和思維和我們是很不一樣的,而且對老人家來說,他們的習慣已經定性,很難接受新的世界,也不想去改變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年輕一代的年輕人,在中國近期來高速度發展,讓我們的生活方式和老一輩的人截然不同,想問題的方式也是大不相同。所以矛盾肯定是有的,而且這種矛盾很難調理,最好的方式就是分開住,讓年輕人有屬於自己空間,老人家也有自己的空間。當然,有時間還是要多回去關愛下老人的,他們那一代人不容易!

  • 3 # 四川女人在廣州新塘

    和父母住,父母時常嘮叨,我們的每一個舉動行為,她們都看在眼裡,一旦感覺錯了,她們就會批評指正!表面看來,父母的確管的太多了!當我們本身就著急火燎的時候聽到這些批評干涉之語肯定會不快!然,跟父母住聽父母嘮叨卻有八大益處~1:和父母住外人會認為我們孝道,孝順的兒女品行自然好,這有利於維護我們和周圍鄰里同事之間的情感關係!2:我們年輕,時常行差踏錯,父母在身邊監督,可以減少我們走錯路的機率!3:年輕的我們可能時而慵懶,玩遊戲打麻將沉迷於手機賭博等等,父母管教我們,我們肯定可以節約一些時間做該做的正事!4:父母幾十年的人生閱歷,她們的經歷和眼界比我們強,可以令我們集中資源,事半功倍!5:父母多節儉,有父母的家庭,多能做到勤儉持家,不鋪張浪費!6:父母還可以幫我們做茶飯帶孩子老家護,穩住了我們的大後方,讓我們可以大刀闊斧的幹事業!7:屋簷水點點滴,我們的兒女也會以我們為榜樣,以後讓我們老有所依!8:一個傳統而優良的家庭,一定是三代同堂,父慈子孝的,孝順的家風運氣肯定不差,失意有父母鼓勵鞭策,得意有父母警鐘長鳴!美哉樂哉!所以,父母嘮叨時我們虛心聽著就好!我們是他們的孩子,是他們心裡永遠長不大的兒子女兒!

  • 4 # 每一步都是起點

    跟老人住,玩手機,老人總是囉嗦,一聽你說這話,就是不理解老人啊,有人囉嗦是幸福,知道麼,說明有人愛你。當然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兩代人肯定差距大,有代溝。

    無論你生活在什麼環境,也別總玩手機,玩物喪志,如果是用手機賺錢,那要跟老人好好解釋。老人是愛你,才多說話的,你要是跟他豪不相干,你看他還管不管你?

    七十歲有個家,不如八十歲有個媽,無論你多大,在父母眼裡你就是個孩子,你在家該做的做好,替老人分憂,沒事跟老人聊聊天,說說家長裡短的,孩子、老人都是最好的愛是陪伴,其實她們內心是多麼渴望兒女陪一陪,可這個時代兒女的時間真的是多數都陪手機了。

    孩子小時候盼長大,長大了,有的天南海北的忙事業,沒有時間陪父母,你這多有福,和老人住一起,還天天玩手機,他話多些。你就躲著點玩唄,俗話說,眼不見心不煩。

    老人那一代肯定不理解了,他們在那個年代都要忙死了,那有閒時間玩,所以話多些。對待父母別嫌棄,就像有一篇文章寫的,《當我老了》的那樣,想想你小時候我是怎麼對你的,怎麼把你撫養大的,孩子能做到老人對孩子的10%,老人就知足了。

    跟老人在一起不會吃虧的,人老了話多,這都是自然規律。理解些,包容些,多些愛,就都不是事了。

  • 5 # 盧林猛

    老人的生活觀念和現在的年輕人生活觀念不同,所以老人畢竟是我們長輩,是對是錯我們都沒必要去頂嘴就可以了,也沒必要去計較。

    我們這個時代,就是離不開手機,離不開網際網路,離不開電腦。

    老人一般自己家人說他們可能不聽,往往找一個外人幫忙說一下,讓老人理解這個時代,說不定他就不會看不慣你玩手機了。你說現在玩手機是在賺錢,手機是和客戶談工作業務,老人理解之後,可能就不會嫌你每天玩手機了。

    大多七八十歲的老人,或許一點文化都沒有的老人,在他們生活上根本不知道現在的網際網路。

    我家就是個例子,我老爸老媽都是文盲,我每天面對三五部手機,面對著電腦,這幾年都是這樣的工作,因為我是做網際網路的。我老爸老媽也不理解我幹嘛,都認為我在玩手機玩電腦,常常也說我啥事不幹。

    以前的老人,沒文化的一些老人,他們看到你出力幹活就覺得你才是好孩子。

    我以前父母都是這樣,都說那家孩子每天都幹嘛幹嘛去的,你每天呆家裡玩手機玩電腦。每次回老家,父母看到我玩手機都在說,說我懶,一天什麼事都不幫忙。我有時候也覺得他們非常囉嗦,有時候生氣也會回一句:“你們忙了一輩子做出了什麼?”。

    其實,我一天忙得不可開交,連飯都沒有按時吃。做網際網路服裝批發的,特別是剛剛開始起步,捨不得請員工,自己又當老闆又做客服,有客戶諮詢要回復客戶,售後服務的,訂單諮詢等等,有時候都忙不過來,而在他們眼裡,以為我們整天沒事幹,說我一天玩到晚,吃飯叫不來,甚至還罵我是皇帝一樣,叫我做什麼事我不幫忙就罵人。唉,文盲的老父母真“厲害”,這些年看到我幹出一點成果,才不管。

    所以你這個事、我是理解的。農村老人如果沒一點文化,大多都是如此,他們根本不理解現在的社會。他們根本就不理解現在社會的變化,更不知道現在社會有個叫網際網路。

    在老人生活眼裡,只懂得拼老命賣苦力幹活。誰一天出去山上幹活,誰今天出了苦力氣,就認為這個孩子才是好孩子。在老人眼裡,幹活,出苦力,勞動,看到付出,才覺得你這個孩子勤快、聰明。

    所以呢,我們沒必要去計較那些老人,沒必要計較那麼多。我以前回家,我玩手機都是關著門在房間裡面,不管他們說什麼。你賺錢了,買了各種各樣的東西,他們才覺得你好,這個人行,聰明。不過你賺錢了,買東西他們還心疼,會問你買那麼東西是不是花很多錢,教你要省錢,別亂花。其實我們的錢都是來之不易,也是付出很多精力。在他們眼裡,以為只有出力才能有收入的。

    所以對老人來說,你要麼忍,要麼你幹出名堂來,你賺錢了,他們什麼都不會說你。

  • 6 # 去南極看極光

    家裡有個老人嘮叨,應該是挺幸福的一件事,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俗話說,“八十老翁賽頑童”,這是從心理特點說的,實際上也有不少老人家是大腦器官有所退化的表現。人上了年紀,記憶力減退,總會嘮嘮叨叨說個不停,好似小孩子一樣,精力旺盛,閒不下,不住嘴,老人嘮叨多是一種心理宣洩。這一方面與老人壓抑性格等有關係,另外就是人老了社會聯絡減少,急需要社會歸屬感與心理價值感,因此嘮叨成為最好的方式。嘮叨也是自我存在感的表現。這時候子女要理解老人,多帶著活動,引導老人做喜歡的活動。

    多理解一下老人,也許當你老了的時候,也會這樣囉嗦,老了就相當於暮年了,夕陽西下了,我們不是常說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嘛!

  • 7 # 會飛的饞嘴貓貓

    跟老人住,老是囉嗦,老是看不慣我們,玩手機都要說,怎麼辦?

    兩代人,很多觀點都不一樣,老人的思想早已經跟不上時代了,在他們眼裡,本分勤勞,傳統不能丟,那才是正事,玩手機,打遊戲,就不是正事,打情罵俏就是不正經,浪費糧食就是罪人,不孝順就是大逆不道,這些話每天都在重複不停的的演講,你們聽膩了,聽煩了,還沒辦法反駁,只能忍氣吞聲,心裡自然就不會舒服,甚至下班都不願意回家。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你想想,老人說的話是不是有的時候很有道理呢?玩遊戲,看手機,是不是正經事?是不是有時候都入迷了?把該做的事都沒做好或忘記科?不管他們怎麼囉嗦,起碼不會有一點惡意。他們對你們的愛是無私的,是世界上唯一不需要回報的愛。所以有的時候要理解他們,更要孝順他們,說句難聽的話,說不定那天就沒了,到時候你想聽囉嗦都聽不到了。

    人就是這樣,擁有時覺得沒什麼甚至覺得討厭,讓人心煩,當你真的失去的時候才知道,老人說的話是那麼有道理,可惜當時就是沒有聽進去,當你落寞,遇到困難心裡無助的時候就會想起來,會偷偷落淚。

    對待老人就是要多點包容,多點耐心,有的時候他們會象個孩子一樣。也需要哄,更需要關愛。

  • 8 # 正太電影剪輯

    父母大都這樣。在老一輩的人眼裡,孩子是肚子上掉下的一塊肉,呵護你對你好都是無條件的,但與此同時他們也會覺著自己無論怎麼做都是對孩子好,也不會去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反而是給孩子強加自己的思想,甚至於將自己未完成的心願都寄託在孩子身上。也會時常對孩子說我們對你這麼好一定要孝順我才行,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等等。 其實總得來講,雖然父母們有點強盜邏輯,但他們並沒有錯,因為他們的的確確是將自己認為好的東西或者思想給予以及灌輸給孩子,只是這些他們認為好的,在我們新一代的人看起來確實有些不理解。 如何與父母溝通的問題一直是年輕人頭疼的問題。在學習或工作的壓力下,父母的囉嗦與一些行為會讓我們暴躁不已,但這份暴躁來源於你知曉父母始終能夠接受你的暴躁,否則的話,你為什麼不對老闆暴躁呢。 其實與父母關係的相處並不困難。 老人需要的無非是些許陪伴罷了。對於在外地工作或讀書的年輕人,只要一個電話稍微讓他們和你說幾句,父母就會很開心了。不要告訴我沒有時間,一切沒有時間的理由都是扯淡。你在吃飯的時間,等車的時間,坐車的時間,走路的時間,甚至上廁所的時間順帶打個電話聊兩句就夠了。 對於和老人住在一起的人來說,就更簡單了。你嫌老人幫倒忙,那就對老人說一句“您忙了大半輩子就歇會兒吧”,如果有些東西不想讓老人收拾,就說是“影響業績否則被開除” 老人始終是關心你的,有人覺得是壞事,我倒覺著是好事,因為只要利用好這一點就可以跟老人相處的相當愉快。 凡事只要你告訴他們事關你的利益或健康,他們就一定會記住,這種叮囑是不會忘的。道理很簡單,就像是你小時候想要玩具而不敢要錢,你只要說是買學習用品,有條件的父母就肯定會給還會很開心的誇你認真。這個道理到如今也依然適用,雖然是謊言但也是善意的,而且對自己和父母都是一種好處。 當然了,這些只對普通的父母老人有用,對一些奇奇怪怪的父母家人就沒有效果了。

  • 9 # 春暖花開遇見你

    本著一顆感恩的心看待身邊的人事物,

    也許你會發現生活並沒有那麼糟糕,

    老人家唸叨我們,是因為現在的我們和以前的她們的生活完全是不一樣的,這也就造成了大家所謂的代溝。換個角度看事情,如果我們是那個時候的她們,可能我們也會和她們一樣的想法。

  • 10 # 眼鏡哥vlog

    一般老人的思想比較固執,過去都是這樣的做法、想法,他們是很難改過來的,還有就是人老了有點孩子氣,所以看問題的觀點也有點奇怪了。作為晚輩的我們要寬容大度。百善孝為先

  • 11 # 康養軒

    首先肯定一點,能和老人住在一起是一種福氣,有老人,你想走拍拍屁屁就能走,不用擔心家裡的事。但是和老人住有這麼幾點要注意,

    一 老人生活習慣不同,年輕人喜歡晚睡晚起,老人卻喜歡早睡早起,如果睡得晚,起的晚,喜歡嘮叨的老人就會囉嗦了,

    二 老人愛年輕一輩,怕熬夜傷身體,看手機傷眼睛,

    三 年紀大了,平常也不太出去,沒人說話,年輕回來就想和他說說話,

    鑑於以上幾種情況,我建議這麼做:

    一 生活習慣不同,告訴老人,不要忙你們的早飯,等你們起來自己做。另外,家務事有空就多擔待一點,讓老人可以多休息一會。

    三 老人愛你們,怕你們熬夜傷身體,看手機傷眼睛,你們適度就好,不要讓老人操心。有時間也多陪陪老人,畢竟他們餘生不長,珍惜和他們在一起的日子。

  • 12 # 日出霞滿天

    跟老人住一起,你就應該習慣老人的嘮叨,他們是這個世界上對你最好的人,這個你心裡也很清楚,有時,飯做好了你還在躺著玩手機,你就確實是“不識時務”,說你兩句很正常,相反不說你才不正常呢!作為年輕人,自控力差是普遍的,貪玩,作息不規律,老人看了為你著急,也是關心你,其實仔細品味一下,老人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他們寧肯自己省吃儉用,也不會虧待於你,有時因為代溝發生了分歧,慢慢的耐心講給他們聽,實在講不通撒個嬌,逗一下,大可不必跟他們急,惹他們生氣,傷了他們的心,他們老了但不是不講道理,心平氣和,多多交流,在他們健在日子,能享受一下他們對你的嘮叨,也不失為一種幸福!

  • 13 # 清歌聆軒

    尊重彼此的生活空間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我親身經歷,相信很多年輕人都有同樣的困惑

    1、我老公外地人,剛結婚沒辦法買房,就跟我住孃家,有時候父母拌嘴什麼的我老公特別不自在,我父母當然很喜歡我老公,雖然那時候他沒能力買房。

    2、不僅僅是手機的問題,對空調的溫度,作息時間,週末是否可以睡懶覺,晚上同房時候聲音不能大,晚上應酬不能回來很晚,夜場電影也不敢看,回來太晚怕會影響他們休息。總之很多很多不方便。

    3、我老公每次都欲言又止,其實我知道他心裡的想法,所以我就跟我媽說,我們要出去住,就在父母小區附近找房子,公交車不出5站地。其實父母剛開始覺得家裡多了一個人沒什麼,但是他們也不自在,說實話,我覺得他們為了我們付出的更多,每天還要為晚飯做什麼而操心,女婿喜歡吃什麼勞神,有一次我爸出去釣魚,興沖沖回來讓我媽做給我老公吃,結果那晚我老公單位加班,我能感受到爸爸和媽媽的小失落。魚在鍋裡熱了又熱。

    4、後來我們出去租房,將實話感覺自己有點不孝順,只要一有空就跟老公帶著父母一起出去逛街,我發現有了距離之後大家相處的更輕鬆了,過了幾年我們有能力買房了,就在同一個小區買了一套二手房,這是老公的建議,我明白他,有小孩後他父母來住的也方便。

    俗話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不要在拖累父母,讓他們的晚年更自由,如果現在自己沒能力出來住,請多多包容他們。畢竟時代變得太快,不是每個人都能跟得上。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我是正在考核期的暴脾氣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中畢業去闖社會,學什麼技術和手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