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旅大俠
-
2 # 摸一下相信
以道治國,以尊為上,以衡為準,以尊相稱,能做到這樣國家可以永存不滅,
不會重複歷史,這就是老子的道啊
-
3 # 水殿風來暗香滿
《道德經》是幸福人生的導航圖,也是中國文化的根!
老子《道德經》是中國文化的璀璨明珠,《道德經》用全視角的高度講述了宇宙大道、天之道、聖人之道的運化規律,他涵蓋了自然、哲學、軍事、人文、藝術等各領域,是一本融通萬事萬物的生命使用手冊,也是世界和平、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座燈塔。
老子《道德經》在世界各國享有崇高的聲譽
據有關部門統計,《道德經》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發行量僅次於《聖經》,排名世界第二。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老子《道德經》的發行量已超過《聖經》,全球排名第一,這對於炎黃子孫來說真是莫大的榮耀!
老子道德文化不僅在歷史的長河中是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依據,而且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正是因為與中國道德文化的交融,正是因為中國本土道德文化的有容德乃大、有忍事乃濟、率真包容的平等精神,才形成了中國特有的大乘佛教,並廣泛流傳至今天。
如何讀懂《道德經》?我們倡議每天讀《道德經》!
我們倡議每天讀《道德經》!讀《道德經》就是讀懂生命、關注過程、參透生與死!《道德經》是一本生命使用手冊,他將伴隨個體生命的始終,我們生命旅程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能和他碰撞出火花。我們倡議每天讀《道德經》!《道德經》第十六章中提到的“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就是告訴我們:生命是一條長河,當我們明白了生命的走向與規律,就自然會有:善良慈愛的包容心、感恩敬畏的公正心、謙和不爭的周全心,這是天之道的規律,也是人類長生久視之道的規律。我們倡議每天讀《道德經》!《道德經》第六十六章中提到:江海為什麼能成為百穀之王呢?老子的回答很簡單,因為江海遼闊又善居低位,所以千江萬河歸大海。同理,在人生旅途中,當我們有了寬闊的胸懷、謙和低位的姿態,那麼生命中百分之九十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幸福快樂就會不期而至!我們倡議每天讀《道德經》!《道德經》第八十一章中提到“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種淺顯而又意味深長的道理,在我們熟讀、精讀、久讀的領悟中,會自然而然地化解我們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卡點及不良情緒的糾纏。當人人都願意做利他之事時,社會就是人間天堂。我們倡議每天讀《道德經》!讀《道德經》,讓上天成為自己的朋友圈。如何才能讓自己進入上天的朋友圈?答案是“修厚德”。厚德,就是順流而為、甘願付出、萬事不爭功、不驕傲,一切成績歸於國家、歸於社會、歸於大家的努力,這樣您就順應了天之道,這樣您的持續精進就開始在走近上天的頻率,這樣上天就是您的朋友圈了!綜上,《道德經》雖然是老子所著,但老子文化也是上下五千年中華文化與天地生命交匯中歸納、總結、提煉出的規律性的精華。
所以,我們學用《道德經》應該結合現在的社會實踐,絕對不能以自己推崇的文化來貶低或排斥其它文化——對所有文化、所有人都要有敬畏心!
注供您參考,請各位老師指正!
-
4 # 模糊黃金紅
老子是全世界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5000言《道德經》中講述了一個真實的宇宙,現在老子記述這個古太極宇宙可以與現代科學100%無縫對接。
從古太極☯宇宙大統一論角度理解老子思想,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
5 # 來龍去脈a
中國老子的《道德經》真的可以稱為世界經中之王,想讀懂它真的很少很少的修行者。
2500年前,在這個奴婢的社會,老子就能寫出5000字的《道德經》。直到現在先進的科技也無法把它推翻。
想讀懂《道德經》,要把眾生的利益放在前面,心一定要包容整個世界宇宙。也可以從孔子的儒家這裡開始,先修好家庭,在修國家,最後再修老子《道德經》的世界觀。由少而多的方法。
很多事情交流起來很容易,但是想真的把家庭修好,把國家修好,把世界修好,那是沒那麼容易的事障礙重重的。
說真的,老子的《道德經》想領悟它都很難,更別說要把整個世界修好,還要達到實證修行成果。還是從儒家的家庭,國家這裡修好為妙,一步一步來,不要急於求成。否則也會陰溝翻船。不是小看每位眾生。
無量天尊
-
6 # 樂緣2020
感謝邀請。道即“天理",是致高無上的境界,人只能去模仿和接近它,但永運無法完全領悟。道只可自悟,無法言傳。正因為道這個東西太高深,於是退而求其次去求"德",因為這個是最接近"道"的行為。但求德也難達到,於是退其次求"仁",無"仁"再求"義”,無"義"而求"禮"。老子說"禮"是最虛偽的表現,"禮"為亂之始,是最後的不得已的最次選擇。因此,老子的道德經賣際上是人們一個思想層次的總綱,雖只有5000言,但包羅永珍,後天取其一便可自成一派。綜上所述,所以被稱為百經之首,是毫不為過的。
-
7 # 詩驀詩書畫
老子的《道德經》被稱尊為百經之首,是必然的,因為它享譽世界,世界政要、精英名流、企業領袖們都為其崇拜,因此也被奉為曠世奇書。當然,老子的《道德經》的“道”是從萬經之王《易經》延伸而來的,所以如果你讀懂了《易經》,《道德經》也很容易就能悟透。也可以說,《易經》是萬經之“母”,《道德經》是其“子”並加以完善衍生出了“道”。“母子”一統了天下。讀懂《道德經》其實也不難,講訴最多的就是治國,“道”是無為的,但“道”有規律,以規律約束宇宙間萬事萬物執行,萬事萬物均遵循規律。其二就是人性人慾,“道”屬陰陽,人皆有陰陽雙面,也就是善惡矛盾體。“上善若水“,水是五行之一,是最利萬物而又不爭的大自然產物,所以,只有像水一樣克服自私於無私,才是真善;只有像水一樣犧牲忘我的利益付出,才是最善。當然,《道德經》共八十一章,因為大多數讀者文化摻差不齊,每一章要讀懂也不容易,但可以按哲學邏輯思維去讀,只要順著客觀規律去讀,也能知其一二。
-
8 # 毛彥民
道是天之道的最高哲學抽像,德是人之道的最高哲學抽象。道是萬物之宗,德是百勝之源。要讀懂道德經,首先要對道有一個明晰的理解。世人都講道是不可以說的,故而大多對道無解。在這個根本問題上無解,道德經便無從讀懂。很多人以為懂了,但道是什麼卻說不清楚,他們的懂也只能是遷強附會。其實道不但可以說,而且很簡單,很容易理解,老子的第一章便開宗明義,開門見山,把它講得清清白白:
道,與常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道的定義,與常道的定義不同。
無,是新事物產生的開始。有,是生成新事物的母親。無與有之間的這種關係,就是道。或稱天之道。無在開始的時候不存在,未來將會存在,所以是趨勢。有在開始前就存在,並支援趨勢成真,所以是條件。
常觀無,可以確定策略的方向。常觀有,可以把握變化的邊界,謀劃策略的內容。觀無觀有之間的這種關係就是常道,也即是德,或稱人之道。
觀無和觀有,名稱不同,同出於常道。其意義深刻,作用深遠。無限深刻,無限深遠。天下妙策皆出此門。
-
9 # 馬振廷1
知道者少之又少,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能坐道者全無。
看明白沒,不是無人坐道,是坐進此道的狀態。全無。或常人的無中生有。
-
10 # 老齊
大道至簡,大德至臻,
公者千古,明哲保身。
通篇引申義於不外上八句而行公益,杜私慾。
-
11 # 江湖夜雨92
《道德經》是百經之首嗎?這個問題值得再探討。
一,從成書時間看,《道德經》並非百經之首。先來看看我們的文明歷史,甲骨文在商朝才有規模,大多刻在甲殼,獸骨,青銅器上。因此,夏朝以前,沒有文字。古人的智慧怎麼辦?伏羲一畫開天,以類萬物之情,就是用筆畫,符號來表現萬事萬物的變化。周文王推演易,注卦爻之辭,以定人事之吉凶。孔子作易傳,以拓思想之道。所以,人們稱《易經》歷經三古,經歷了遠古,中古,下古近萬年時間,並且由四聖,伏羲,周文王,周公旦,孔子合力完成,的確為大道之源,群經之首。二,《道德經》的核心是什麼?如何讀懂它?《道德經》成書於春秋末期,是流傳下來的比較早的個人著述的經典。它是老子一人的智慧嗎?顯然不是,據說,楚國的祖先熊鬻,通曉天道,著有鬻子一書。另外,人們常常把老子和黃帝連在一起,稱為黃老學說。可見,老子思想也受了黃帝的影響。老子是圖書館館長,當時天下的飽學之士,看到周朝衰弱,各諸侯國暴虐異常,互相攻伐,影響到了周朝的統治,才寫下了洋洋灑灑的《道德經》。這是老子開出的治理亂世的藥方,他講了天道,天道的核心是以柔,弱,慈處之,無所作為,而利益天下。你看,太陽普照萬物,不自私,故能長久。《道德經》的真正智慧是看到了辯證法的另一面,作為君王,不應該只有殺伐的一面,還要柔和,慈愛,不去打擾,過分役使百姓。這是有積極意義的。而易經則是用象,數,理,去判斷一個人的位置,強調了陰陽兩極,即有飛龍在天,又有潛龍勿用,看你位於何處。看看寫書的目的,你會更容易看懂《道德經》。你不要天真的認為,《道德經》是寫給普通百姓的。他實際上是寫給帝王的,他反覆強調如何才能統治好人民。如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等。不過他是針對強橫,霸道的諸侯王來說的,要謙虛,慈柔,退讓。這樣對於弱者來說,能得到很大的安慰,我雖然弱小,但天道迴圈,終會從一顆弱小的種子生長成為參天大樹的。所以古人左手持《論語》,右手持《道德經》,達則兼濟天下,退則遁世無悶。
-
12 # lihuazhang2017
華人的老祖宗老子在《道德經》上說得非常清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也就是說:道生時間,道生空間,道生宇宙,道生萬有,道生萬物,道生植物,道生動物,最後,道生人類!
道是自有永有的!道是充滿宇宙萬有的!被生的不是道!被侷限於宇宙的不是道!道是超越宇宙而存在的!道可以不因宇宙而存在!但是,宇宙不能離開道而存在!
華人的老祖宗告訴子孫:太初有道!道是生命的源頭,道是真理的本體,道是唯一的道路!順天行道便是德! 一切生命包括宇宙,都是道生的!產生宇宙和生命的生命叫做道!
道不是被造的!道不是被生的!被造的不是道!被生的不是道!
孔子編輯的四書五經中的《尚書》裡說:。天敘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協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達於上下,敬哉有土!
天是道的另一個稱呼,老百姓也叫做老天爺!道是有性格的,有感情的,有脾氣的,是公義光明的!道對宇宙萬物和生命以及人類擁有絕對的主權!就象人對被人所造的手機一樣,人對自己造的手機有絕對的主權!
如果人向自己的手機按A,自己的手機不顯示A相關的內容,反而顯示B,這個手機就是問題手機!就是壞的手機!就是不正常的手機!就是不合格的手機!就是不能用的手機!就是要修理和更換的手機!如果不能修理和更換的手機,就是被人拋棄的手機!手機不順從人就壞手機!
同理,人不順從道,就是壞人或者叫罪人!順天行道叫做天人合一,稱為德!替天行道或逆天行道必然會出現天災和人禍!
道,有主權無中生有!道創造時間,創造空間,創造宇宙,創造萬有,創造萬物,創造生命!生命不是從宇宙產生的!生命是生命的源頭,道生的!
道,也叫做天,也叫做造物主,就是真理,就是生命,就是道路。就是真理的本體,就是唯一的道路,就是生命的源頭。道一直掌管宇宙萬有,使宇宙萬物有序執行。 道生時間,道生空間,道生宇宙,道生萬有,道生萬物,道生植物,道生動物,最後,道生人類!
-
13 # 朱友振
呀嗬!真了不起!一夜之間,《道德經》竟成了百經之首了。《周易》歷來被稱為五經之首,這一下就出來個百經之首,有魄力,真能吹!小心把天吹破了!哈哈!!
回覆列表
【老子《道德經》為什麼被尊為萬經之首?】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姓李,名伯陽,亦稱李耳,號老聃,曾擔任周守藏史(相當於國家圖書館博物館館長),他學問博大精深,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他上承人文始祖黃帝、總結伏羲文王周公禮樂思想,開創了中華民族道統與哲學精神,被譽為“東方巨人”、“中國和世界第一哲人”。
兩千多年前的周王室,儲存了當時世界上最全的古籍,而老子作為周守藏史,在通讀古籍之後作出五千字的《道德經》,包羅永珍而卻玄之又玄。《道德經》全文約5000字,分上下兩篇,上篇第1章到第37章為道經,下篇第38章到第81章為德經,闡述了宇宙觀、自然觀、社會觀、人生觀,把能看到的、看不到的、能聽到的、聽到不到,甚至是鬼神世界,解釋的完美無缺。
德國著名哲學家,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尼采:老子思想的集大成之《道德經》, 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德國著名哲學大師黑格爾:道為天地之本,萬物之源。老子的著作《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日本著名企業家“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我把《孫子兵法》是用在銷售上,把《大學》用在管理上,把最難懂的《道德經》用在最重要的領導層上,我並沒有什麼秘訣,我經營的唯一方法是經常順應自然的法則去做事。過分追求慾望的結果是:不僅不能感到舒適,反而會感到痛苦,喪失自我。
從古至今註釋者3000餘家,中國歷史上有四位皇帝為《道德經》作過註釋。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全文只有五千多字,但國際影響力巨大,被全世界130多個國家學習,外文翻譯本多達500多種,各類國外研究著作700多卷,出版發行量世界第一。被西方國家公開承認為與“聖經”齊名的偉大作品。因此,老子《道德經》被尊為“萬經之首”!
通讀老子《道德經》全文,不難發現“萬經之首”的《道德經》的精髓所在:系統闡述了宇宙本源、精確講述了為政之道、兵家之道、處世之道、養生之道、管理之道和成功之道。
一、宇宙本源
1、道是宇宙的本源,道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但是永恆的道看不見、聽不到、聞不出、摸不著,凡是能夠用言詞表述的道都不是永恆的道,而是道的顯化。道可道,非常道。
2、道是先天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故混而為一...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勉強稱其為“道”。
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4、德是後天的,唯道是從,遵循道才會有德。天地萬物各有不同的秉性,這個秉性就是“德”。是天地萬物的具體體現,而這個德是道所派生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為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為玄德。”
5、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道,產生天地人神鬼。德協調天地神人鬼之間的關係。德是後天的,遵循道才會有德,鬼神欽佩道德高尚,厚德之人。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二、為政之道
1、不為。老子的為政之道主要是“無為”。“無為”是老子思想的精髓。也是道之根本。“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2、無爭。在無為的同時還要“無爭”,要謙下。“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以其不爭,故為天下莫能與之爭。”意思是江海因甘於處在溪流的下游,所以能成為百川之王。因此,聖人要想處於萬民之上一定要在言語上對萬民謙虛,也不要與萬民爭利。“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3、德善。老子提倡第二個為政之道就是“德善”。“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這就是以德服人,以德感人。其次是提倡節儉,“治人、事天,莫若嗇。”
三、兵家之道
1、興正義之師,“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於天下。...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2、“不武”,不怒。“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老子認為“天惡強,勇於敢則殺。”
3、不客戰。“用兵者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得尺。”
4、不輕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則哀者勝矣。”
5、示弱。這樣可以讓對方輕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同時柔弱似水則無堅不摧。“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四、處世之道
1、柔能克剛。“柔弱者生之徒,堅強者死之徒。”“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人要學會象水一樣隨物就形,就不會有困惑,而且會很自在。
2、人要學會知足。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人不可為名利所惑。要適可而止,不要貪得無厭,也不要追求盈滿,老子有句名言“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3、慈愛。這也是老子的“三寶”之一。要對世間萬物無論善惡保持一種慈愛之心,因為萬物皆道所生,德所養。而且所謂善惡只是所佔的角度不同罷了。人間沒有絕對的善與惡,有時就是一念之間。
4、節儉。這是老子的“三寶”之二。天下萬物都是道所生,都來之不易,所以要懂得珍惜,學會節儉。不要將物糟蹋浪費,更不能暴殄天物。
5、不為天下先。這是老子的“三寶”之三,意思是不要逞能充強,木秀於林風必催之。出頭的椽子先爛。人能保持中立最安全。
五、養生之道
1、要清靜。“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神心清者,洗內心之汙垢也。心中之垢,一為物慾,一為知求。去欲去求,則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則動靜自然。動靜自然,則心中無所牽掛,於是乎當臥則臥,當起則起,當行則行,當止則止,外物不能擾其心。故學道之路,內外兩除也;得道之人,內外兩忘也。內者,心也;外者,物也。內外兩除者,內去欲求,外除物誘也;內外兩忘者,內忘欲求,外忘物誘也。
2、要順其自然。老子道:“養生之經,要在自然。動不知所向,止不知所為,隨物捲曲,隨波而流,動而與陽同德,靜而與陰同波。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入於自然之始也。倘入完美境界,則與禽獸共居於地而不以為卑,與神仙共樂於天而不以為貴;行不標新立異,止不思慮計謀,動不勞心傷神;來而不知所求,往而不知所欲。...身立於天地之間,如同枯枝槁木;心居於形體之內,如同焦葉死灰。如此,則赤日炎炎而不覺熱,冰雪皚皚而不知寒,劍戟不能傷,虎豹不能害。於是乎禍亦不至,福亦不來。禍福皆無,苦樂皆忘也。”
3、建立樸德,要見素抱樸。“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說明修身養性的重要。
4、要穩重,“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六、管理之道
1、管理好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處理好了,壞事變好事處理不好,好事變壞事。
2、管理好個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欲上民 必以言下之,欲先民 必以身後之”,要做到“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最後才能達到"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這才是真正的“無為而無不為”的含義。
3、管理好現在和將來。"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所有的將來,都是現在的積累。
七、成功之道
1、成功不是成就自己,而是成就他人。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2、成功的途徑是付出,不是索取。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3、成功的衡量標準是低成本零傷害沒有副作用。“夫唯不爭,故無尤。”不傷害到他人,不給自己帶來副作用,不要以生命為代價換取任何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