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睜眼
-
2 # 微妙玄通冰激凌
《老子》一書,是我最喜歡看的。若不看註釋,便能進入其精神世界,吾未聞也。我選擇的註釋版本,全是古人註釋,且多是修道有成的大家、或是精於義理之人以及高僧大德,諸如王弼、河上公、呂洞賓、陸西星、憨山、黃元吉等註釋。
否定孔子的人,我不知道是何居心?就如同被打著“易經”、“中醫”名號的算命先生、庸醫給騙了,就否定《易經》、中醫,我只能說是犯了“幼稚病”。我看過《孔子言行錄》《論語》,儘管我不太喜歡繁瑣的“禮”,但孔子的偉大是不言而喻的。至於非議孔子較多,概源於其思想被政治掮客和奴顏腐儒篡改原意太多的緣故吧。
我對以《老子》《易經》《黃帝內經》為代表中華文化,由衷的讚歎。至於今天中國的哲學文化現狀,我覺得用“否定之否定”的辨證認知解釋是合理的。至於先哲的成就,我想引述一個外華人--當代耗散結構理論創始人普里戈津的話來代表我的觀點,他說:“西方的科學家和學術家,習慣從分析的角度和個體的關係來研究現實,而當代發展的一個難題,恰恰是如何從整體的角度來理解世界的多樣性發展,中國傳統的學術思想著重研究整體性和自發性、研究協調與協同。”
-
3 # 自由小小影
記得培根曾經說過一句話: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我想說的是,生活因生命而精彩,人生,因書籍而絢麗。讀書能夠提高我們的品味,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更會讓我們受益終生。今天我也來羅列一下我的床頭書:
1、《方與圓全集》
這本書的作者是丁遠峙,是他的經典著作集,將其《方與圓》、《方與圓2》、《方與圓3》3本書集結而成。其中,《方與圓》被無數青年視為現代人的人生哲學;《方與圓2》是一門人生成功與快樂的學問;而《方與圓3》是一本改造觀念的書。
所謂一本好書不僅要有理性,更需要一種情感,要用情感去激發人的生命力,《方與圓全集》正是這樣一種情感和理性的洗禮,是我人生中永遠的加油站,不管我走到哪裡,身邊總會帶上這樣一本書,是它啟發了我,是它讓我視野開闊,是它讓我的明白了許多人生大道。人生能讀一本,讀一本好書,很重要。
2、《道德經》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為春秋時期老子所撰寫,裡面雖然只有五千餘言,但文約意豐、博大精深,涵蓋了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且對中華民族的性格鑄成、政治的統一與穩定,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道德經》做為中國歷史上一部完整的哲學著作,被譽為“萬經之王”。
這本書讓我喜歡上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開始閱讀大量的這類書籍:《易經》、《莊子》、《曾國藩家書》、《論語》
3、《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醫學文獻典籍,它全面地闡述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內容,反映了中醫學的理論原則和學術思想。這一理論體系的建立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中醫學史上的著名醫 家和醫學流派,都是在《內經》理論體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內經》為醫學之祖。
《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 分,各十八卷、各八十一篇。《內經》的學術理論體系是古代醫家透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在古代哲學思想指導下形成的。由於其理論體系的科學性和實踐性,千百年 來有效地指導著中醫的臨床實踐,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其內容又不僅限於醫學,而與中國古代的哲學、天文、地理等學科密切相關,是一部關於哲學和自然 科學的綜合著作。
這本書開啟了我對生命的重新認識,重新認識自己,認識宇宙大自然的規律,懂得了生命的意義,懂得了什麼才是真正的養生。
雖然我的床頭只有這3本書,古人言,半部論語治天下,我是三本書走遍天下都不怕。書不在多,讀懂一本好書,讀透一本好書,讀精一本好書就好。
這就是我的床頭書!
-
4 # 想媽的育兒生活薈
誠邀
這是最近床頭放的書。
其實我不是一個特別喜歡反覆讀書的人,讀的書也會因為心情的變化而變化,有時候太累,甚至也會去看看那些不用動腦筋的網路閒書。
當然,床頭經常放的最多的應該就是東野圭吾的小說和一些經典書,甚至新書。
我看書比較雜,小說、詩歌、傳記、育兒類等等都會看,所以也沒有說對一些什麼書特別愛好,當然喜歡的還是會過一段時間拿出來再讀。
-
5 # 天藍藍wmy
《圍城》
一個男生送我的,還沒讀完,正在讀。
除了《圍城》就沒有了,之前是《小王子》
-
6 # 笑趣事兒
枕邊書是一個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的東西,有些人乾脆放個電子書了事,有些人一直都是隻放一本書,有些人幾天一換,有些人。。。。倒頭就睡了要啥枕邊書,哈哈哈,開個玩笑
我只能說自己比較喜歡的書嘍
1、小說類,《圍城》小說不在多,在精,一本足以,不信你可以試試
2、雜文類、《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其實,我買的時候是衝名字的,你看看這名字就覺得應該肚肚到底說的啥了。
3、經濟類、《牛奶可樂經濟學》通俗易懂,國外翻譯過來的,不像是國內的一些學者非要整的經濟學高大上才行
4、歷史類、《萬曆十五年》改變歷史程序的時刻,同時,我們對這段歷史又不是很熟悉,這樣最好吸引人去讀了,你說是吧
另外我是程式設計師,程式設計類的書就不給推薦了,估計也沒幾個人願意看吧,喜歡點關注哦
-
7 # 載愁小舟
好俄的悟空了,那二年光景好點,枕頭邊邊上都是些金瓶梅啦,西廂記啦……後生家人年輕,愛看,人也長的帥,又大了二年,那麼個女女奏(就)看哈俄了成了俄的枕邊人,那些書不讓看了,只能明瞭黑了看老婆,現在日月過成光景了,吃了上頓沒哈頓,書呀撂了,老婆呀跑了,只丟哈孤苦伶仃俄獨自在床上凌亂……
-
8 # 泰山人1963
我在床頭放的書,是比較容易讀的書,各種小說。剛讀完金庸的《笑傲江湖》,就是臨睡時看完的。經常放在床頭的是各種小小說,甚至還有連環畫。
-
9 # 輕舟疾發
現在由於工作關係及住宿環境不放書了,原來我床頭的書有《道德經》,《四書五經》,《論語》,《鬼谷子》,《莊子》,《宋史演義》還有詩歌,人物傳記,雜誌。這些書讓我講解讀懂,還得百年之後,但是偶翻一頁,知其一義,足矣!
-
10 # 一世冷眼
我一般床頭的書放得不多,但換得勤。但梁漱溟先生的《中國文化要義》,欲瞭解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異同,這書是不可不讀。此書看了不下五遍,仍頻有新義。還有《南華經副墨》,此書是明朝人道士陸西星寫的,其對於莊子的思想大義,於前人基礎上常有自己獨到且精闢的見解。可謂數百年而下,闡釋莊子意蘊無出其右。此外尚有德國哲學家尼采的《蘇魯支語錄》,是徐梵澄先生譯的。現在重新翻的也叫《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還有《黃帝內經》。《論語正義》等。
-
11 # 大大大笑容
我的枕邊書經常換誒
最近很喜歡《柳林風聲》一部像詩一樣的故事,連蟾蜍,老鼠,鼴鼠都變得可愛起來了。反正我閉上眼彷彿就能感受到英國田園裡寧靜的風聲…
另外再推薦一部我高中時期時刻會翻閱的書在那個學生沒有手機並且上網機會很少的年代,我也忘記了當時是從哪得知這本書並且購買了它,大概是在一節沒有被語文數學老師侵佔的電腦課上,我在百度詞條上搜索“青春文學”“優美的文字”這類字眼吧,當時沒有零花錢,沒有課外書,就急切的想找一本文字優美的課外讀物來看,然後寫一篇自以為很好的文章來提高作文得分…扯遠了,其實這本書吸引我的不是“著名作家梁曉聲的學生”“一個美麗女孩生命絕唱”這樣的賣點,它其實是田維的部落格日誌,只是因為酷愛文字,她去世後其母親朋友為了紀念她便將她生平的文字整理成書。
田維的文字確如涓涓細流一般,有一股治癒的力量,細微之處也時常洞見生命的奧義。大好青春,偶有憂傷與疼痛,卻不是無病呻吟。那時候我也能時常藉助她的文字感受到一點生活學習高壓之外的清涼。我覺得哪怕我現在十幾年後看,還是能有所體味。
-
12 # 文藏藝術
【文藏來答】
我現在仍然時刻保持閱讀習慣,在北京坐地鐵看書也是很愉快的事情,往往看著投入,再一抬頭就可以下車了,彷彿坐時空機!睡前看書最愜意,因為安靜的只能聽到空調的工作聲,落地燈昏黃的灑落在書面上,一字一句映入眼簾。
紙質書籍帶來的閱讀感受,是電子書無法替代的,當一本書開啟,新的旅程也就開始了~
━━━━━━━━━
1 | 《十二月》
【德】亞歷山大·克魯格/著 格哈德·裡希特/圖 簡心怡/譯
*12月的黃昏暮色下,他和其他所有人一樣,都在等待這場危機的結局。望向窗外,他看到的是嚴絲合縫的高牆,冷杉兀立,被許多隻腳踐踏過的雪,已成汙泥。
——當時他在哪兒?
——在他房間,還要了一杯咖啡。
——然後呢?做筆記?
——開始為他的回憶錄做筆記。那一刻我們明白:一切都已結束。
━━━━━━━━━
2 | 《窄門》
【法】安德烈·紀德/著 馬振聘/譯
*我常常認為愛情是我懷有的最好的感情;我的一切美德都是與他相通的;愛情使我超越自己,我沒有你又會成為一個普通平庸的凡人。懷著跟你相會的希望,才使我覺得崎嶇小路也是最平坦的大道。
━━━━━━━━━
3 | 《香水》
【德】帕·聚斯金德/著 李清華/譯
*人可以在偉大之前、恐懼之前、在美之前閉上眼睛,可以不傾聽美妙的旋律或誘騙的言詞,卻不能逃避味道。因為味道和呼吸同在。人若是要活下去就無法拒絕味道,味道直接滲進人心 ,決定欲、愛、恨。
━━━━━━━━━
4 | 《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
【敘利亞】阿多尼斯/著 薛慶國/選譯
*《你的眼睛和我之間》
當我把眼睛沉入你的眼睛
我瞥見幽深的黎明
我看到古老的昨天
看到我不能領悟的一切
我感到宇宙正在流動
在你的眼睛和我之間
━━━━━━━━━
5 | 《戀愛的犀牛》廖一梅/著
*愛是自己的東西,沒有什麼人真正值得傾其所有去愛。但愛可以幫助你戰勝生命的種種虛妄,以最長的觸角伸向世界,伸向你自己不曾發現的內部,開啟所有平時麻木的感官,超越積年累月的倦怠,剝掉一層層世俗的老繭,把自己最柔軟的部分暴露在外。因為太柔軟了,痛楚必然會隨之而來,但沒有了與世界、與人最直接的感受,我們活著是為了什麼呢?
━━━━━━━━━
6 | 《異鄉人》
【法】加繆/著 張一喬/譯
*法官和我也在椅子上安頓好後,審訊便開始了。首先,他說我在人們的印象中是個沉默寡言、性格內向的人,想知道我有什麼看法。我回答:“那是因為我從來都覺得沒什麼好說的,所以寧可把嘴閉上。”
━━━━━━━━━
7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奧】斯蒂芬·茨威格/著 吳秀傑/譯
*那些歷史的尖峰時刻都需要太長的醞釀時間,每一樁影響深遠的事件都需要一個發展的過程。就像避雷針的尖端匯聚了整個大氣層的電流一樣,那些不可勝數的事件也會擠在這最短的時間內發作,但它們的決定性影響卻超越時間之上。這群星閃耀的時刻——之所以這樣稱呼這些時刻,是因為它們宛若星辰一般永遠散射著光輝,普照著暫時的黑夜。
━━━━━━━━━
8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奧】斯蒂芬·茨威格/著 席闖 劉欣/譯
*在維也納這個霧氣瀰漫的秋日夜晚,這個漫長的夜晚,我就一直那樣站在你的窗下,一直抬頭望啊,望啊——燈光,房子,和你,那就是我的整個世界。
━━━━━━━━━
9 |《最初的愛情,最後的儀式》
【英】伊恩·麥克尤恩/著 潘帕/譯
*“她的汗味充滿了房間,聞起來像外面新割過的草。我忽然想到,不能吸進太多這樣的氣味,要不我也會變胖。”【夏日裡的最後一天】
━━━━━━━━━
10 |《步履不停》
【日】是枝裕和/著 鄭有傑/譯
*母親理所當然地也把手伸到我眼前。
“我不用啦。”
我還是不好意思我母親的手。
“喏。”母親把手伸得離我更近。
我把自己的手藏到了背後。
“為什麼要握啊?”
“為了什麼都好啊。”
━━━━━━━━━
11 |《萬物有靈且美》
【英】吉米·哈利/著 種衍倫/譯
*活潑的生命完全無需藉助魔法,便能對我們述說至善至美的故事。大自然的真實面貌,比起詩人所能描摹的境界,更要美上千百倍。
━━━━━━━━━
12 |《且聽風吟》
【日】村上春樹/著 林少華/譯
*曾以為走不出的日子,現在都回不去了。
*心情抑鬱的人只能做抑鬱的夢,要是更抑鬱,連夢都不做的。
━━━━━━━━━
13 |《送你一匹馬》三毛/著
*曲終人不散,每一個人都站了起來,每一個人,包括行動困難的,包括扶柺杖的、包括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我們站著站著,站成了一片無邊無涯的青青草原,站出了必來的又一個春天。
━━━━━━━━━
14 |《過於喧囂的孤獨》
【捷克】博胡米爾·赫拉巴爾/著 楊樂雲/譯
*因為我有幸孤身獨處,雖然我從來並不孤獨,我只是獨自一人而已,獨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之中,因為我有點兒狂妄,是無限和永恆中的狂妄分子,而無限和永恆也許就喜歡我這樣的人。
-
13 # 佛緣初心靜
和其他朋友枕邊放的那些勵志書有點不同,我這個人可能有點另類,我雖然是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但曾經身體出現過大問題,所以對身體健康,養生方面比較注重。身邊放的是一本養生書叫《左手黃帝內經右手本草綱目》,書中都是些中醫養生方面的基本常識,內容編寫的風趣幽默易懂易學,建議大家去看看,畢竟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當你倒下了你就知道健康的珍貴了
-
14 # Celina月亮文集
林清玄散文集《世界因你而溫柔》《幸福從不缺席》
書買來幾個月了,買來不久,林先生走了。很多人開始重讀他的文章,也有文章罵他的。不知真假的傳聞和文章是兩重世界,還是喜歡他的文章。2016年出版的這兩本集子,書名很吸引我——幸福從不缺席、世界因你而溫柔,書的封面也很雅緻,放在床頭是裝飾,放在心裡是清新。
-
15 # 海熊蟲
枕邊常有《易經》相伴。基本上每年都會讀一遍,每讀一遍都有新的收穫。與其說易經來自神話玄學,我更相信它是上一次人類文明的殘篇。我經常把它同計算機系統相互對比,此二者確實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人間萬物均可以由易經來推演,它既是儒家思想的根源主幹之一,也是道家思想的基礎支撐,醫學、官場、商場乃至於每一位華人的生活習慣都與易經息息相關。倚仗著易經的智慧,我們華夏文明得意延續千年,即使中間有外族侵入,但最終還是被我們所通化。易經的理論比現行的科學理論包容力更強,甚至可以說包含了科學理論。
當然,現在的易經只是殘篇,缺失了資料支援,直接把部分最終結果展示出來,難免受到質疑。況且,一代代的不完成傳承,使得這個系統更加支離破碎,自檢修正功能也完全失效。例如中醫的衰落,現在的中醫完全淪為養生用品而不是治病救人。沒有真實的實驗資料規範中醫系統,中醫的最終結果就是江湖騙子了。
-
16 # 李成的頻道
第一本,《時間簡史》,這本書是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寫的,是所有關於宇宙的書裡面最經典的一本書籍,寫的非常詳細,語言用的也很生動,而且我百看不厭,加上還寫了一些不錯的天體,物理專業知識所以就放在枕邊了。
第二本,《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完全就是寫了,如何去進行財務自由的一些方式,我們想要發財致富,首先得改變我們的思路,我們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
17 # 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
枕邊書是畢飛宇的《玉米》,這部小說,我足足讀了三遍。第一遍是高中時候,初讀時候被畢飛宇的故事感動的一塌糊塗, 作家畢飛宇在《玉米》的後記裡面說:“對我來說,玉米、玉秀還有玉秧,她們是血緣相關的三個獨立的女子,同時,又是我的三個問題。作者的三個問題是什麼呢?應該是這三個女性命運悲劇的根源是什麼吧。玉米,玉秀,玉秧——這是一株玉米的三個成長階段:成熟飽滿的,挺拔秀美的,青澀稚嫩的。人人都是悲劇,每個人都是悲慘的結局,在這部書中讀到悲哀感,確實影響了我的人生道路。但無疑,這是我迄今為止讀過最好的一部中篇。
-
18 # 及建營造空間設計
最近在看的一本是海明威的短篇小說選集,剛看完《乞力馬紮羅的雪》這篇,說起來倒是頗為怪異,明明是生死之間的雜亂回憶,我自己的感悟卻是兩性關係方面,我想我會願意把它推薦給你,我還需再多品讀幾遍。
-
19 # 東家APP
不知道各位還有沒有習慣,在睡前看一會書。我並不是每天看書,但有時睡覺的時候為了助眠會看一會。
但對枕邊書的選擇,可謂是要輕鬆,要治癒。最近,在看的這本就完美達到了一切,它是《海錯圖筆記》,當然其實我是想買《海錯圖》故宮版的,無奈價格太高了。
而這本枕邊書,也是乾隆最喜歡的,他繼位後,非常看重這套書。他先是要求把這套畫冊重新修補、裝裱,放在自己的居室裡。
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
“海錯”,是中國古代對種類繁多的海產品的統稱。“錯”,意思是雜,不止一種。
所以,《海錯圖》就是一本是描繪各類海洋生物的圖譜。
海和尚 (清)聶璜 《海錯圖譜》
文風是這樣的:
海和尚鱉身人首,而足稍長,《廣東新語》具載,然未有人親見則難圖。康熙二十八年福寧州海上網得一大鱉,出其首則人首也,觀者驚怖,投之海。此即海和尚也。楊次聞圖述。海和尚贊:海中和尚,本不求施。危舟撒米,乞僧規之。
——《海錯圖譜》
畫風是這樣的:
印魚
環魚
黃昏鯊
比目魚
柔魚
鰳(lè)魚
螭(chī)虎魚
雞母魟(hóng)
魟的腹面
啊呀,人家正在生寶寶,害羞啦。
蟳(xún)虎魚
不好意思有點忙。梭子蟹,看招!
人魚
我真的是那個美人魚啊,你不認識我了?
《海錯圖》裡,一共收集了371種生物,其中有海洋動物,也有海濱植物。這些海洋生物有些真實而醜萌,有些則充滿了想象力。其實,《海錯圖》出自明末清初一個叫聶璜的民間畫家之手。
聶璜本是杭州人,因為喜歡水生物,他先是從老家來到今天的台州、溫州一帶,後來乾脆雲遊四海,把河北、天津、雲南、廣西、福建、浙江、湖北、江蘇、河南等有河有海的地方都逛了個遍。無論是看到的,還是聽說的生物,他都會把它畫下來,並翻閱群書進行考證。還會詢問當地漁民,來驗證古書中記載的真偽。
海獺
因為聶璜聽說我長得像狗
鼉(tuó)
他其實想畫的是揚子鱷……
井魚
專家考證我其實是江豚,但我的確會噴水
是不是還蠻逗的。而《海錯圖筆記》是現代人寫的解讀筆記,從可讀性來說當然很適合睡前看。透過這本書你能瞭解海洋裡的神奇生物,瞭解那些我們餐桌上美味的海鮮它們的由來。而且從古人的視角來看現代的海洋生物,還有一點海洋般《山海經》的奇幻色彩。
-
20 # 言情推文君
枕邊書從前是名著,現在是iread電子書,生活太苦太累,需要一點小甜文緩衝~
最近看的完結短篇小甜文《白日夢我》《小祖宗》《草莓印》都很好看
回覆列表
作為一個新聞學子,曾經自己枕邊有過柴靜的《看見》,有過李大同的《冰點故事》。
記得對紅樓瘋狂那會,還在網上買了線裝版的《紅樓夢》。
後來給自己的床鋪加了簾子,自己也用上了kindle,於是,就變成《光榮與夢想》。
當然,現在放的一直是《資治通鑑》不過讀不讀,有沒有時間讀,就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