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儒釋道小火鍋
-
2 # 感照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
3 # 神遊古今歷史傳說
格物致知[1]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gé wù zhì zhi,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已失佚,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現代漢語詞典》2012年發行的第六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中文名
格物致知[2]
拼音
gé wù zhì zhi[2]
出處
《禮記.大學》
釋義
探究事物原理,獲得智慧與感悟
語法
連動式;作謂語
-
4 # 菜鳥弟弟
《大學》裡的這一段話,可以看出古人對格物致知的大概看法。
古人認為:“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因此,“格物致知”的“知”就是“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的“知”。
“格物致知”的“物”就是“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的“物”。
所以,格物致知的意思就是研究物事的本末終始,搞清楚事物發展、成長的全過程,就可以知道事物的發展規律,就“知”“道”了。
簡單地說,格物致知就是嚴格“物”的先後本末,直至“知”了隱藏其中的道理。格物致知就是“格物”從而“知道”。
具體怎麼去“格物致知”呢?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有自己“格物”的方法。
我認為新時代下“格物致知”的方法就是到人民群眾中去、到實際生活中去做調查研究,就是“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就是在實際的事件和客觀的事物中尋找規律、尋求真理。
-
5 # 錒大
以前看到一本道士的傳教書關於格物的解釋:
“格”是去除的意思
“物”從簡單講就是物質方面。複雜講,萬物有五類,和佛家講的色(物質,指眼看到的東西)、聲(耳)、香(鼻)、味(舌)、觸(身體觸碰的感覺)有點類似。古人為什麼重視格物,《道德經》提到“五色使人眼盲、五音使人耳聾”,古人認為沉迷萬物會導致人健康方面的衰老、退化,所以《道德經》提倡“萬物並作,吾以觀復,歸根曰靜,靜曰覆命”,這種狀態是消除了利慾的引誘和外界的紛擾而得到的空明寧靜,追求長生不(衰)老為目的。
-
6 # 二O二一牛牛牛
見解分歧很多,我是這麼理解的。格物就是使物格,格是什麼意思?不如拿現在大家的理解來看,格不就是格子,為什麼叫格子?有橫有豎。圖畫寫字都可以打格子,放東西可以有格子架,住房有格子間。所以格子就是透過一種手段對位置進行一定分割和固定。看起來好像和儒家這一套沒啥關係,當然你也可說把物體放在架子上確定位置,但感覺還是要走遠一點。就從橫豎開始,古人又會怎麼稱呼呢?我想到兩個,第一個是縱橫,第二個是經緯。這兩者都可以有關係的。縱橫,考察研究事物從縱橫向進行分析是可以講得通的,可以理解為同類對比,不同類對比,也可以是歷史時期前後的對比。經緯,把事物看成是整體的區域性或者區域性的整體來分析,也是說得通的。
-
7 # 曉君讀書會
格物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探究萬物的規律、推究事物原理,格物即格“規律”之意。
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宋蘇軾《謝兼侍讀表》:“恭惟皇帝陛下聖神格物, 文武憲邦。”
明王鏊《震澤長語·經傳》:“蓋知物之本末始終,而造能得之地,是格物之義也。
《大學》中所言“格物”極為重要,人若欲修齊治平、明德於天下,“格物”是基礎是前提是根本性的功夫,是“大學之道”的基石。“格物”不當則“致知”不明;物有所未格,則知有所不明。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物之理”的學科。
格物為儒家思想之精髓。
-
8 # 山有德
格物致知這句話理解意義甚多,不一而足。社會上關於“格物致知”的流行詮釋是根據南宋朱熹學說的部份觀點,認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獲得知識、道理。
我認為,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必須兼顧《易經》學說去加以理解。《易經》這部書是四書五經之首。是其他學說的辯證法。《易經》這部書本身就是對大自然一種探索。作為當時的儒家,也是站在天人合一的觀點去看世界,分析世界。透過格物,人們懂得了人的身體生命執行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從而逐步發覺社會事務與這些也息息相關。然後透過《易經》象傳,逐漸發覺一些事物可以透過《易經》進行推算糾知,從而推算事務的發展規律。
怎樣格物?古人除了運用正常的數學運算認知世界萬物,還用觀察方式獲取規律的方式認知萬物,如古人透過觀察大自然的變化認知大自然四季分明,從而根據天象進行農耕活動。這些認知只是表象的認知。更深層次的認知古人透過《易經》演算的方式窮糾天理,認知大自然,從而推算萬事萬物的發展規律,從而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做到為人類服務,為社會服務。如《易經》中說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易經》所說丕極而泰,泰極而否。
-
9 # 十八齋
年輕時的王守仁為踐行朱熹的“格物致知”學說,曾經“格”了七天的竹子。這裡的“格”就是觀察。格物的解釋應該是觀察“事物”——可以是一件有形的物件,也可以是種無形的事或現象。
格物的目的是致知——達到充分理解事物內在的原理,進而洞徹世間種種潛在執行的規律,這種規律便是“道”。
在世界上,任何一種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各自原理和法則,它們本身無論如何宏大如何細微,都體現著“宇宙規律”,即“道”在世間的執行。萬事萬物無不如此,所以這個世界上有以書畫證道的——如王羲之吳道子,也有以刀劍證道的——如宮本武藏,有人透過體會自然以獲得頓悟天機的,也有人靠著經歷種種磨難達到洞悉世事的……所以說條條大路皆可上“洛”。這正是莊子說的,道在“螻蟻“、”稊稗“、”屎溺“中的原因。
至於如何”格物“,竊以為只需平心靜氣下來,透過細緻入微的觀察,全心全意的感受,便自然能從事物本身具有的特質或其在環境中所產生的變化,來體出宇宙間執行的“道理”。
-
10 # 星輝650
格物致知,是文言,白話就是分門別類,劃分類別,
古代國學,四庫,經史子集,
書架分格,知識分類。
-
11 # 我行吾素2019
先秦經典的真正含義早已失傳。我覺得儒家的格物和道家的玄同是一個意思。格是分類,就是透過合併同類項,最終達到源頭的致知。玄同,玄是把同類的事物合併在一起,仍然是合併同類項。最終目的都是達到原點,就會無所不在無所不知,道家叫道,儒家叫致知,佛家就叫無上正等正覺。
-
12 # 皮皮143536687
“格”,就是定義,尤其是可量化的定義,通常方法是平均法,分幾何“平均法”和代數平均法,如幾何“平均法”,把地球格致為經緯劃分,每格一地區每點一經緯度。代數平均法就是熟知的所謂比值法,如a=F/M,加速度或啟動速度正比於平均到單位質量所受力大小,代數平均值的目的是定義一個可衡量比較的值(即量化方法),而幾何“平均法”的目的是定義一個可確認可比較的空間的點或面(點構成線面),即劃化方法。此即格物之法,事物不格之則不能精密表述和把握之,而格物則致知也。
回覆列表
什麼是格物致知?
一場秦火,讓儒家這四字心法失傳了。
《大學》裡唯獨缺了這四字的部分。
現為聖賢補上:
格物,即格除心物。致知,即致良知,即復天性,即明明德。其中,格物的“物”字為關竅所在。《陰符經》雲: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所以,格物的真正操作就在這句話裡。
性本虛靈,動而為心。心本清淨,染物而濁。濁則為意,意驅為念。而要點在於物能亂心。所以,不讓心亂於物,也就是不生死於物關鍵是“機在目”。
機=觸發,目=六根,所以其實是“機在目耳鼻舌身意”。所以,入手的方式就是這“六根”。
因此才有《論語》裡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道家則是“慎汝內,閉汝外,絕汝知,收視返聽,外三寶不漏,內三寶自合”。
佛家則是“修持身語意而三密相應,善哉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登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從此入手,《大學》中殘缺了千年的格物致知四字真諦終於真相大白。
《火鍋歌》
一鍋雖小煮天地
破迷顯正立真宗
諸子真言做寶鏡
離幻返真赴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