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莊宇長春子
-
2 # 山澗一清泉
生活中的我們因為境界不夠,整日財米油鹽,大多隻專注於“有形之物”,覺得把握世間一切有形的就是王道:錢財、玉石、房產、名車、美女等等,而實際上世間一切“有形”皆來源於“無形”。我們只有把握住萬物後面的“無”你才能真正掌握萬物的“有”即形。否則對於我們來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切的有形之物都會成為我們的累贅,也是我們無盡煩惱的根源!老子說的無
從哲學上本體論的角度看,老子說:世間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無是一切萬物的初始狀態,可稱之為鴻蒙之氣或者說混沌之氣,是形成萬物的基本粒子,老子那個年代無法用肉眼去觀察,故而只能將之稱為“無”。為什麼要用無這個字呢?老子開篇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老人家所知的猶如樹上葉子是活的,一旦他說出來就成了他掌中的葉子是死的。今天亦是如此,沒有什麼絕對的,因為說出來寫下來就將之固定了,而其實我們說的寫的並沒有真正認識清楚。一是萬物在變二是今天的能力依然有限!這也是在認識世界萬物上“無”字的妙用!佛家後來說的“禪可悟不可傳”也是這個道理!
社會大學遠比校園更能檢驗一個人的智商與情商也是這個道理,否則社會那麼名人傳記、那麼多成功學,可成功的為什麼沒有幾人呢?
老子說的反老子主張人應該“行天道”,不走人道,而“反”就是老子告訴我們行天道的具體方法。通俗點說,生活中的我們不論什麼事,若從你自身的慾望出發那基本就是“行人道”,若忘了你自己那麼你的一切行為基本就是“行天道”。我們可以看出從你的慾望和忘記自身這兩個角度出發,你的行為基本是相反的,所以老子講“道者反之動”。比如老子說:天之道損有餘以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大道甚夷而人道好徑;天道利而不害,人道害而不利;從人自身的角度看,財要多、物要大、人要美且總是沒有止境,總之怎麼有利於自己怎麼來。可老子卻說柔弱勝剛強,無有入無間,上善若水善處下!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什麼呢先秦其他諸子百家皆是以“人”為中心來思考,今天的科學之路則是以“物”為中心,唯獨老子是以“世間萬物”為參考。我們雖然不能說他的思想是最高明的,但可以明確的是他的思想是力求於在一切問題出現之前去化解他,而不是如其他思想一樣是在問題產生以後去解決他,他重在治根其他則是治表。故而他說,關於世間問題最高明的是“治之於未亂,為之於未有”!從人類發展的歷史看,我們的社會問題是越來越多即可以看出老子思想是要高出一籌的。今天我們學習老子的思想,要以“無”的心態面對世間萬物,如此方可不做萬物的奴隸;要以“反”路徑走向未來,方可化解人類的問題,以共享美好生活。
-
3 # 為啥名字要求唯一
無是指事物的起點,即未做任何增減的初始狀態。比如,孩子新生,在其人生視角這就是“無”;比如您現在拿這100萬打算創業,開始籌備的那個瞬間就是“無”。老子說有無相生,孩子新生,下一秒就要開啟人生,創業者下一秒就開創事業,一旦變化就是“有”;孩子張開嘴要吸奶,這是新的“無”,創業者寫了份計劃,這也是新的“無”。這是“有無”的概念。
反是指事物的執行規律,如前文說的“有無”轉換,再說“大小”、“強弱”等等,也都是相對概念。比如大小,三歲孩子和嬰兒比一定是大,但其與成人比則一定是小,長大了也發現自己渺小了,這就是大小的“反”。因為我們知道永遠會有更大的存在,也永遠會有更小的存在,因此大小的“反”是永續的。“強弱”亦是如此。因此老子說,“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動”。
讀者要注意區分道佛的差異,佛家的“空”與道家的“無”是不同的。“空”是無指向性的,而“無”則明確為正向。道家不講“生滅”,因此“反”也不是講生命週期的“盛衰”。
-
4 # 方甲子
《道德經》的精髓是道與德,以道為體,以德為用,道以養德,德以顯道,所謂的“無”“反”只是對道德互化的解讀而已!
-
5 # 問道黃老
“無”是道的根本存在方式,“反”是道的執行變化狀態及其規則。無是萬有之源,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無相生的迴圈往復過程就是“反”。
道 恍兮惚兮,無名無狀,寂寥虛空,本無其名,強名曰道,即假借之名,姑且名之曰“道”。道體無名無相,空無至虛,實不可言說。但他化生天地萬物,成全了有名之萬物,有名之萬物便是道的體現,因此天地萬物無不是道,一枝一葉一瞬間無不是道,此所謂一物一太極,一花一世界之謂也。而一切事物的“有”,全都緣於“無”。
《道德經》第一章被稱為老子思想的總綱,他首先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切可道之道,可名之名,都不是他要闡述的“道”,他要說的道是虛空卻派生天地萬物的那個“道”。老子:“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一章裡,老子說的很清楚,透過觀“有”而知,萬物不是“有生有”,而是從“無”中漸次成長之過程;透過觀“無”而知,虛無之中,含有造化生物之妙道。“有”與“無”,不能自生,是互生互化的關係,因“無”而生“有”,因“有”以顯無。‘無’與‘有’並非分割的兩方,而是共同作為萬物存在的始源,故云“同出而而異名”。
因此,“無”是道的根本存在狀態,它與“有”互化而存在,以自己的存在方式來彰顯對方的存在方式,互生互化,生生不息,二者同出於道,”
“反”是老子哲學思想的全部秘密所在,我們所理解的“道”的全部秘密,他的執行規律與法則,全在一個“反”字上。在40章,老子揭示了道的執行規則和作用方式:“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即:迴圈往復,是“道”的運動規則;柔弱,是“道”的作用方式。
因為“道”是不依賴任何外物為生存依據的,他是宇宙萬物的唯一,至尊至高無所依,故云“獨立不改”;它的執行規則就是迴圈往復,“周行而不殆”,故能生生不息,四時更迭,日月盈仄,春風夏雨。
“反者道之動”簡化就是“反動”,萬事萬物的執行變化規律都是“反動”的,即反向運動和往返運動。日出月落,迴圈往復,週而復始的,物極必反,這是老子揭示的萬物生生不息的自然規律。
-
6 # 熱帶雨林的午後
“無”和“反”,可以算《道德經》的精髓。這個“無”,就是客觀存在的系統和系統關係。這個“反”,本意是“復”,“觀復”的“復”,是指事物和人的活動合乎於系統屬性和規律的運動,是由背離系統的本身到實現迴歸系統本身的運動。這個系統,就是道。《道德經》實質上是中國古代的系統論。
無,作為哲學概念,中國歷史上是由老子的《道德經》第一次提出的。
這個無,是道本身最根本的屬性。老子用當時能用的有關概念來描述它的狀態,它似有若無,恍恍惚惚,不能直接去把握,直接去認識,而只能間接地追尋它。
恍惚來恍惚去,至今為止,我們認為能和這個道的屬性完全吻合的,就是現代人提出的“系統”和“場”的概念。我們日常感受到的事物,向內部分析,幾乎無限可分,物理學家認為的基本粒子,屢屢被更基本的粒子替代。由此,人們醒悟到,這個構成實際存在的可感世界的,不是實體粒子,而是一個統一的“場”,即一種系統。這個系統看起來沒有實體,但實體卻由 它組成。我們能夠受到的東西的都不是場本身,而是場的現象,都出自這個感受不到的系統和關係場。
同時,這個道,在老子這裡,還有“自然而然”的規律的意思,相當於系統的演化和運動規律。
老子道論的重要性,就是在很早的時代,提醒人們要學會系統思考,要人們認識到,真正支配這個世界的,不是能夠直接感知的實物,而是實物背後的系統和系統無窮無盡的變化。日常生活中,也是一個道理,人們看到的往往是事物變化的表象,追求的往往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由系統的規律,引出了辯證思維。凡物,都是相對而存在,一個事物的對立面,也是支配事物的不可分離的方面,甚至是決定性的方面。
務虛很重要,務虛式的思考很重要。不過老子把道的性質絕對化,認為道就是“無”,由此推論出柔弱、虛無、靜順才是人們應當追求的方向,這是有片面性的。比較全面的辯證法,提倡“生生之道”,也就是《易經》和《易傳》提供的重視陽剛和進取精神的積極辯證法,而不是隻追求無、靜、虛的目標。
“反”是老子辯證法的重要概念。既然道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據,老子提出,事物一經產生,就具有遠離道的趨勢。但遠離道又不是能夠長生久視的,要長生久視必須秉持道的屬性,事物在遠離道的趨勢中,必須倒過來向道復歸,實際上就是以道的屬性作為價值標準,才能得到道的生養。
道不離人,道不離物。道就是我們永遠身處其中的系統。和這個系統保持屬性一致,我們就能和這個系統一樣長存。這就是之所以要“反”的原理。
老子從易經的天道觀得到啟示,已經認識到世界的系統本質,但是,他當時還沒有這樣的語彙來表示,所以自己也說了,暫且把它叫做“道”吧。老子的口氣,顯然是提示人們,他所指的道,和人們一般理解的道是不一樣的,但自己也沒有更確切的稱呼來表示它。直到有了“系統”的概念,有了辯證的概念,我們才發現,老子的道,實際上指的是事物的系統關係,物理學假設中,把它叫做統一場。系統本身就是聯絡,這個宇宙的本質就是由系統構成的,一切實體,都是這個系統的具體表現。這就是從“無”生“有”。
實質上,如果把道,理解為事物的現實規律,科學規律,老子關於反的根本原理,是符合事物生存法則,符合事物生存的規律的。這是很有科學理性價值的觀點和方法。但是,在向哪裡“反”,向什麼樣的狀態“反”,老子是有他的偏頗性的。
從人們的經驗可知,具體世界是由陰陽、有無交織的複雜關係構成的,我們可感可知的具體的規律,很難用道的本質來代替這些規律。憑人們的日常經驗,人們直觀地認為剛強、佔有、盈滿這些狀態是好事,是天道給予人的好處,思考問題就直奔這些方向而去,顯然這種直線思維方式,是簡單化的片面化的思維。
老子的可貴之處,在於教人們認識到,和人人可見、直觀喜歡的並非是真正需要的東西。但是老子也有另一種片面性的問題,他反過來,把這些人們忽視的方面,如“無”、“虛”、“缺”、“柔”、“弱”等屬性,看做是道的本質,也是人們應當追求的方向,形成了“看不到的才是有用”的固定看法。老子把道的本質和事物變化規律完全等同起來,認為“無”、“虛”、“柔”、“弱”等屬性優先於有、強、進取等屬性,就把《周易》主張的陽先陰後、尊崇進取的價值觀變成了崇陰貴弱的價值觀,把人們的社會價值標準消極化了。
由這種認識和價值觀,推匯出守柔貴無的政治、倫理、養生方法論。如果不分條件地濫用這種方法論,顯然又違反了歷史事實和現實經驗。比如,你不蓋房子,不挖窯洞,就不會有房子裡的空間,沒有“有”,就不可能有“無”。在兩個人比武時,實際力量,還是比技巧更關鍵,蛤蟆無論如何是難於挑戰大象的。這明顯說明,在可感的實現世界,有無相互為用,道的抽象的本質屬性,和它在可感世界的具體存現,是有一定的區別的。
因而老子關於“反”的論述,對遵循自然規律是有科學性的,但如何反、向哪裡反,則有明顯的侷限性。
-
7 # 易城PS
《道德經》雲:“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可見任何形式的存在都會迴歸道的本體,也就是那無形的、深不可識的`大主宰"。大多數人容易犯"住相"的毛病,就是隻看到眼前一點,執著於一些人、事、物,而沒有認識到萬事如幻,時光流逝情境會變。不可能有一塵不變的事物,我們這個地球也會有一天壽命到頭!經上又說:“反者道之動",指道又會讓事物返回到本體。人出生,嬰到幼到童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到死即迴歸本體。草春青冬枯,日出日落,花開花謝,寒來暑往皆是反也!(此`反"通`返")
-
8 # 明貞
無是一切的根源,這個無可了不得,是全知全能。反是事物的另一面,反者道之動,假惡醜敗壞人人惡之但卻欲罷不能,一如生死,莫不欲生生不息,死卻不期而至。
二元對立世界的根由是什麼?如何超脫?人類並萬類解決不了這問題,走不出自我和慾望,難渡生死苦海。
-
9 # 趙日金141
無與反,是不是《道德經》的精髓,值得探討。
無。很好理解,不是什麼也沒有,而是無序狀態。道,能說什麼也沒有嗎?老子言的很清楚,“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惚恍”。道不是什麼也沒有,而是與看到的物不一樣,無形無狀無象,渾沌狀態。
渾沌,無規律可言。故,道法自然,道自身的樣子。解作道法自然規律,是錯誤的。“百姓皆謂我自然”,百姓都說我原來就是這個樣子。能解作百姓都說我是自然規律嗎?
反。適得其反。越是追求的東西,結果越是相反。儒家講仁義,智慧,忠孝。越是追求這些,結果卻相反,社會越是不穩定。故老子言:“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
10 # 太行山下小小強
這兩個字的確概括出了《道德經》的精髓,道德經算是古代哲學思想的一個新高度,在短短五千字裡面,老子試圖給我們解釋這個世界的本源,但是限於當時人們的認識“天花板”,導致老子的這本書玄妙的成分有很多,那麼用今天的新思維,來看待《道德經》的精髓,或許會更加的有趣。
下面跟我一起來解讀這本“神書”吧!
1、《道德經》精髓之“無”,有何玄妙?不玩虛的,咱們直接上“硬菜”。
《道德經》第四十章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上面就是道德經的原文,咋一看的話,這道菜的確“硬”,我幫大家“消化”一下。
老子當年,想必也是一個閱歷十分豐富的人,也是一個十分愛思考學習的人,他看見世間的萬事萬物,感覺非常玄妙,於是老子也開始思索人類的終極難題——“我到底是從那裡來的”或者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但是研究了半天(這個不能怪老子,畢竟當年的科學家或許都不知道地球是個圓的),發現大自然的奧秘,他老人家是無法解釋的。
但是眼見為實,至少我知道“雞”是從“雞蛋”裡面出來的,這便是“天下萬物生於有”,“有”就是現成的東西,我們用的東西,吃的東西,至少都能找到出處吧,這個倒是很簡單,沒什麼技術含量,就算是普通老百姓也知道“萬物生於有”。
但是老子的高明之處,他發現了“有”來自那裡?
這就相當於在構建最基礎的世界觀,開始探究世界的本源,一直以來都是哲學家喜歡“幹”的事情。
“無”不是說沒有的意思,而是指“未知”的意思,就是像假設一個條件,就像當年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所設想的“以太”一樣,雖然是未知的,但是作為“聖人”,“俺們也是會歸納猜測的”。
當然上面只是玩笑話,之所以做出這種解釋,主要受限於當時的科學水平,而“無”這種思想會貫穿《道德經》的全部,能成為《道德經》的靈魂,就是因為當時有很多老子解釋不了的東西,只能用“無”這種玄妙的東西來解釋。
2、《道德經》精髓之“反”,有何玄妙?不玩虛的,咱們還是直接上“硬菜”。
《道德經》第二章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有人會說,你這個“硬菜”太“硬”了,但是這也不能怪我,《道德經》本來就十分的短小精悍,別小看上面很少的幾個字,卻是老子思想的另一個“精髓”。
這句話的意思,大概就是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對立面”,簡單來說,如果人類沒見過其他動物,沒有拿自己和其他動物對比,估計以為地球上只有自己一種動物,還有你說,某人長得矮,那是因為你和高的人對比之後才能得出結果。
你要是不服,認為自己2米5的身高天下無敵,那是因為你沒有去“大人國”,去“大人國”一趟,你就會明白自己是多麼的挫。
這就是“反”的意思之一,在老子的思想裡面,“反”還有另外一種意思。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說:“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意思是,人老了,就會死亡“重生”成為嬰兒(當時的人認為是有輪迴的),水流到了一定的高度,就會再折返回來,樹枯了,會有再綠的時候,總之萬事萬物發展到一定“極限”的時候,就又會重新開始,週而復始,生生不息。
其實,老子的這種“反”的思想,就是現代哲學思想中的重要“思維”,就是“矛盾總是在相互對立中轉換,也會相互統一”。
總結:不管怎麼說,老子都是在為探究世界做“先鋒”,只可惜當時的科技水平有限,所以整部《道德經》的核心思想其實就只能這樣“玄妙”的解釋,只可惜後人把他的著作用來“煉丹修仙”,這完全是人類曲解了老子的意思,如果老子還活著,一定會對煉丹者說:“打死你個龜孫!”
-
11 # 玄妙小有書舍
《道德經》中的“無”,老子有自己的定義——“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馬王堆帛書甲本《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無為至無不為。”——《道德經》我認識“無”是一種初始狀態,是隱性並存在的,也就是本質上的天性真性而不足以形容的道性自然性。是本質的規律也是規律的本質。關於“反”這個字,《道德經》中這樣說“反也者道之動。弱也者道之用。”我認為“反”——是適應性,是讓我們自己或萬物去適應“道”的屬性或者叫規律;也是人為性,人為的去適應——就必須要“動”,適應的目的是與之和諧、和合。與“道”相適應,是最好的動“動”。“弱”——就是和諧性、和合性,與道同頻同步即為和諧,與道合二為一即為和合。與“道”和諧、和合,是最大的“用”。
-
12 # 雜經易說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無為”,都在說一個“無”字。
“無”是指一種狀態,這種狀態就是道:“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這種狀態是一種雙態模式,不是“無”也不是“有”,是一種“有沒有”的狀態,這種狀態可以生“有”。
當然,老子沒有說的是,其實種狀態也可以不生“有”,但是不生“有”就是“無”,老子又把這種狀態叫“無”,所以大家不好理解。
“一陰一陽謂之道”“孤陰不生,孤陽不長”也是在說,陰陽是同時存在的,陰和陽之間並沒有一個明顯的界限。
“無為”也不是說什麼也不做,而是用這種“無”的狀態去處世。
“無”就是最原始的一個狀態,這個狀態是一個雙態模式。類似於量子力學中比較火的一個實驗“盒子裡的貓”的狀態。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這裡老子說“道”就是天地之母,“大”的含義在我所著的《認識大學》中有闡述,在這裡就不細表了。
他執行不止不息,執行不止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又迴歸本原。
“反為道之動,弱為道之用”。結合上面的,可見老子是透過觀察四季更迭,事物的往復變化,發現道是在不停運動的。
“反”即為“迴圈”,這個“迴圈”不僅表現在事物上,也是在思想上,所謂“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同樣是山,山已經不同了。正所謂“返璞歸真”。
-
13 # 靈雲子
《道德經》裡這兩個字“無,反”,可以稱之為精髓。
首先我們得知道,什麼是道?
《易經》中有解釋:“一陰一陽之謂道”。不僅如此,陽中有陰,陰中有陽。
一 道體虛空,為無。
無,不是沒有,是存在。只是,它無聲無像無形的方式存在。
二 道是運動的。是向相反方向運動的。
比如:月亮初一到十五的變化,從虧到滿。十六圓滿時,已經開始虧了,再到三十的虧。迴圈往復,週而復始。
再比如:事物的發展變化,也是從未知一點點的變化到有知,上升到大,大到了頂峰,開始下行進去衰退。
人的生命也如此,幼少壯老一個輪迴。
草木一生,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萬事萬物皆如此。
願安好。
-
14 # 文加TOYISETING
無形生有形,是反。道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即復歸,返回,也是反。
無和有是對立和統一的,對立在一陰一陽。統一在兩者相互轉化,本事同根道!反屬於道,無和有次之。無和有由於道的作用,兩者相互轉化,反正好能精美闡述轉化,被打破的一瞬間。
回覆列表
無,不是真無,是有的存在之始,只不過,看不到聽不到模不到,在表面上被稱為無。反,是辯證法中的對立的統一的矛盾存在與轉化,如禍福,△禍之福所伏,福之禍所倚,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之問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轉化。
關於這方面的道理,在人事上多有體現,如陰符經裡講到的恩生害,害生恩,火藏於木,火發必克,奸藏於國,奸發國潰;;有如兵法論述的絕逢生處,置死地復生地,以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所以,為此,也引發智者產生了,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的認識和思想。
可見,老子提到的反字,也就是返之意:所謂物極必反,在事物對立轉化過程中,包含著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像一壺水在加熱的條件下,從冷到沸的過程一樣。但是應知道,在未全部到達沸點時,從量變同時仍包涵區域性的質變,最後就是否定之否定,從有聲轉入到無聲,倏然變成嘩的一聲沸了,這就是區域性質變數量增到一定量,即度的時候,就是到達了老子講的那個反之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