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冷雪霜
-
2 # 王老師語文微課堂
這個問題你提的非常好,目前學生在家進行線上學習已經有一週了。從這一週所反映出來的情況看,大多數學生家裡都有手機,電腦或者平板,都有比較暢通的網路,當然農村的孩子可能條件要差一些。總體上來說,學生作為少年兒童他們,還是比較喜歡這種網路背景下的全新的學習方式,充滿好奇心,興趣很濃厚,參與意識很強。
第二種就是老師讓學生下載了“一起學”這樣的APP,學生可以憑藉免費的賬號,登入收看裡面的網路課程。這些網路平臺裡有很多豐富的資源和各種型別的訓練題目,對於學生來說還是很有用處的。
第三種,就是透過樂課之類的網路線上課堂,教師和學生透過線上的互動課堂開展教學,這種效果應該說更好一些,但是對於電腦、網路這些硬體的要求更高,當然對於掌握這其中的操作技能來說要求也很高,所以很多老師暫時還不能夠用這種方式來線上授課。
以上三種都取得了不少效果,但是也暴露一些問題,比如說網路上學習畢竟和老師同學在一個教室面對面的進行教學交流,直接批改學生作業來說,還是要差一些。同時學生長時間的盯著手機或電腦的螢幕,對視力也有不小的傷害。
但總體上來說,在當前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在現有封閉隔離的環境下,能用這些方式來組織學習,我們認為已經算盡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實效。
-
3 # 贏在高考
很高興可以回答你提出的問題,我是一名高中數學教師,並任班主任,在疫情期間我們也是響應“停課不停學”,在釘釘網上直播,最近和班裡的同學們交流,同學們十分感謝老師們的辛勤付出,讓他們在家感覺和在學校一樣每天可以正常上課,收穫頗豐。只是有時自己還不夠自律,不能集中注意力,分神,看的螢幕時間長的話眼睛受不了。
下面結合我的上課的感受講一下;
萬事開頭難,我們開始做準備工作了,學校給我們下發檔案,要求我們下載了釘釘app,下午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培訓我們,這對於我們來說也是第一次,怎樣建立班級群,怎樣加任課教師,怎麼加學生、家長,怎麼樣進行直播,我們在家透過收機註冊的釘釘進行了學習。接下來我們準備直播的相關工具,如手機支架,家裡沒有,自己想辦法,看看我的手機支架怎麼樣,是不是很棒啊。還有膝上型電腦等一切的必備物品。
我製作的手機支架
下面就是認真的備課,我們先準備複習一下上一學期的知識,必修1的《函式》部分,因為函式是我們高中階段的重點和難點,好了‘萬事具備開始直播上課吧。
早上8點15分我開始了第一節的數學課,我開啟釘釘app,學生們陸續進入了直播間,螢幕上顯示班級的人數,我先檢測了一下裝置是否正常,聲音是否可以聽到,螢幕是否可以看到,一切正常之後,我開始按開啟的課件開始了講解例題、難點。但是這種教學看不到每一位學生。播完課下來之後感覺還可以,就是網不是很好,斷斷續續的‘。這種教學很新鮮,不像以前在一個教室,老師站在同學們的面前諄諄教誨,怎麼樣思考,怎麼樣學習,都需要靠學生們自己。
這就是我在疫情期間的生活,非常的充實,將自己的知識透過線上教育傳授給學生。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能教會我們教科書無法教給我們的東西,理解了責任與擔當,大家可以看到人家百態,但是也體會到人性的美好,大家能夠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讓我們一起加油,同時希望這次疫情趕快結束,讓我們重新回到我們熱愛的學校。
-
4 # 馬橋子英語坊
如果是高中學生特別是高三的學生可以參考如下建議:高三學生可如此安排學習無法集中到校統一學習,對於高三學生的學業而言,卻未必是壞事。
這一結論,並非傳統的辯證法“一分為二”式的結論。其一,作為一個面臨高考的學生,你的動力是比較充足的。想一想,短短4個月的時間,規劃得當、執行得力,可使自己跨越一個學習水平層次,考一所理想大學,為自己贏得一方更好的發展平臺,想想就會幹勁十足。
其二,歷經十幾年的學校訓練,高三的你,自主性已經很強了。自主安排的事情,通常比被動的事情做起來順手、順心,效率更高。
停課不停學期間的具體學習建議如下:
1. 嚴格要求自己按照平日作息時間起居、學習。
尤其不要晚上熬夜、早晨不起雖然看上去一天的睡眠、學習時間“差不多”。
2. 把省出的上學、下學路上的時間,用於戶外體育活動,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3. 自覺把各科的學習時間跟北京市統一安排的高考時間吻合。培養自己大腦在該時段的興奮點。
比如,化學是下午開考,那我就努力把化學學科的學習時間安排在下午開始。這一點,在學校統一學習是受排課限制,做不到的。所以我們才說,停課不停學未必是壞事。
4. 開始學習時,收好手機等移動通訊工具。也許有人認為,手機和網路是移動的“方便字典”隨時需要,但要明白,即使成年很難抵制各惑。
本來查閱資料的,結果查著查著忽然來一資訊,自然就順手點開…,不知不覺就轉到朋友圈,一眼看到籃球巨星科比布萊恩特直升機失事,於是情緒波動,再就想發表感慨,於是順手發一條朋友圈…半小時寶貴時光,隨風而逝,思緒、學習的神情都跑遠遠的了…當遇到比較困難的學習任務時,尤其容易發生此類連鎖反應。
5. 做一份題目(試卷)前,先收好答案。
切記,你是高三學生啦!不可做一題、對一道答案。
雖然教育心理學裡有“及時反饋”這一規律。這個比較適合於小孩子,而非高三學生。
再者,反饋有正反饋、負反饋。如果你是一個特別沉不住氣的人,你將很難連續付出巨大努力做成一件事情。
試想,在高考考場上,我們能夠得到及時反饋資訊(題目做對了還是做錯了)嗎?
還有,有些同學對答案時,喜歡在自己的卷子上畫一些大大的“紅對勾”以此“讓自己看了高興”一個接近成年人的高三學生,你就靠這個維持學習,是否有點太幼稚了?
一份卷子集中精力一氣呵成地做完,還可以看看自己的時間節奏掌握得如何,同時可訓練自己連續思考、大腦進行來回思維轉換的能力,更為重要的是訓練自己學習的意志品質。
6. 雖不希望如此,但萬一此次停課時間較長,建議你自己獨立研究一下北京歷屆高考真題。
為什麼要研究高考真題呢?因為一般而言,高考命題組人員組成相對穩定,題目考查的知識點、能力點是有側重的。換句話說,高考命題跟其他任何事物一樣都是有規律可循的。而根據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這些規律都是可以被人認識、利用的。
眼下的所有模擬題,都模的過去高考真題。而這些模擬題的命題水平,大多是低於真題的。做10道模擬題,不如做1道真題。
模擬考試題、練習題都是老師們研究高考真題後編造的。
自古以來,弟子不必不如師。老師研究中沒有注意到的點,你也許可以看見。那麼你就賺大了。
當然,停課不停學期間,來自學校、老師佈置的任務量也許會比較大。即使你自制力稍微不夠,相信也會把自己留在書桌前。
如果你的確是這樣的人,在學校、在圖書館也會是一樣的。即使找根綁豬的繩子,把你捆在課桌前椅子上,也很難保證你會學得下去。這種人很難有大的作為。
-
5 # 山人教育
在這個特殊的時間裡,我們相信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困難是暫時的,黎明很快會到來,中國加油。
同學們在家裡透過網路在線上學習己經有一週的時間了,孩子透過電視、平板電腦和手機等來觀看空中課堂直播課,同學們的受益還是很大的。
1.網路上的直播課都是主管部門嚴格把關,層層稽核才能上直播,教師的教學水平是比較高的,質量上也比較優秀。
2.邊遠山區學校近年來教師緊缺,很多學校教師配備不夠,受經費的限制只能自請一些附近的村民代課,沒有受過專業培訓,課堂教學相對來說沒有那麼優秀。
3.透過空中課堂受課使更多邊遠山區的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4.空中課堂帶給孩子們更多神秘感和新鮮感,使他們體會到科技的力量是多麼強大,激發了他們努力學習。
-
6 # 蘇浩聖澤智慧父母
沒有想到孩子的網課更讓人尷尬與糾結人生誰都有第一次但是網課的第一次特別讓人糾結,也讓人尷尬,因為這個第一次讓不少人什麼都不懂,特別是小孩子的網課,很多父母要參與進來,那麼父母就要有一人在家陪讀。是孩子父母在家陪讀的還好,有的是老人家在家陪讀的就傻呆了,很多智慧類的東西不會用,很多問題無法幫助孩子回答。
-
7 # 陽子愛生活
停課不停學,我透過網課已和學生們共渡十餘天了,由最初的興趣盎然,到現在的常態,這是意料之外的,孩子家長都投入了極大的精力,雖沒有學校課堂有效,但付出肯定是有回報的!加油!
-
8 # 奮鬥者4285
透過調查問卷,多數學生認為還是不錯的。學生可以利用手機和電腦收看老師講課的影片,課上可以與教師進行互動,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老師可以在群裡佈置作業,課下學生可把自己做好的作業發給老師檢查,感覺整體還是不錯的。但與在學校學習還是有區別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
1.學校安排一天課程較多,有的學校一天上六到七節課,學生一直在看影片,感覺眼睛及身體有點疲勞。
2.有的老師講的太快,個別學生跟不上老師的節奏,交流互動存在問題。
3.有的學生說,家長總是在一旁監管,感覺不舒服、不習慣,影響聽課的精力。
4.有的學生說,老師佈置的作業太多,完成很困難,感覺一天很累的。
5.有的學生家庭條件跟不上,不能進行正常學習。
不知道你的學生有什麼感覺,也請你來分享一下。
-
9 # 教培創意運營策劃
停課不停學是國家政策,目前反饋的效果不是特別理想,第一很多老師從線下轉線上沒有任何經驗,效果不好,孩子的參與度不高,加上全國同時都在做這塊,平臺伺服器超負荷,網絡卡頓,畫面延遲。效果確實不理想。國家教育部最近又要求公立老師線上網課不準錄播,所以目前三累。老師累,家長累孩子更累。但是有總比沒有好。不然很多孩子都會是吃零食玩遊戲看電視了,這只是暫時的疫情期的過渡.本月17號國家開放雲教育平臺相信會緩解很多目前網課弊端。資源也更加完善!
-
10 # 郯城愛尚託管
封城不封愛,停課不停學。原本開學的日子,現在在家裡上網課,因為疫情防控措施,這是我們家長可以理解的,我覺得要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在家裡多督促孩子,多給孩子一些陪伴!這樣特殊的時期,這樣特別的家教,亦不是一件壞事,支援打贏疫情戰役!
-
11 # 曉陸老師
孩子正好在四年級,我也一直陪著孩子見證學校“聽課不停學”的每一個歷程:
第一 學校準備充分,接到延期開學的通知,教育局和教研室就組織全區教師網上備課,探討上課方式,選擇優秀教師集體教研
第二 動態調整上課方式。比如開始兒子一天要上四節課,以語文 數學 英語為主,後來調整為現在的兩節課,而且一節課中間還要休息十分鐘,這樣有利於保護孩子的視力。
第三 逐漸豐富課程內容,鑑於“野味病毒”的存在,孩子們鍛鍊很少,兒子的學校就組織了體育教師帶領大家線上做 眼保健操、廣播體操、少年拳等鍛鍊身體,還讓家長一塊參加。
經過兩個周的上課,兒子慢慢適應了現在的學習方式,雖然老師和家長和孩子們都付出的很多,但結果是好的,希望疫情趕快過去,讓孩子們早日重返校園!
回覆列表
我是一名小學英語老師,這裡我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我看了下英語的上課影片,覺得老師上的課挺好的,課的質量也優,但是孩子們收到的效果確實參差不齊的,兩極分化很嚴重,優生會更優,後進生會更差,因為在家裡,有的孩子沒有人督促,他們不會認真的去學,還有一些山區是沒有網路的,孩子們根本無法學習,導致這些孩子著急,原來大家一起學習的環境沒了,大家的積極性也沒有那麼高,甚至有好多孩子都無法認真按時地完成作業,老師孩子都好煎熬。我覺得,開學後,有必要讓孩子們吃吃“回鍋肉”,課文還是要再來講上一遍才行,特別是我們這樣的小縣城,網上的老師上課都是說英文,而我平時講語法時是說中文的,我們班有好多娃兒就適應不了了。而與此同時,我的兒子現在正在讀三年級,我為一名教師的同時,也是一名家長,我也希望等到疫情過去,上學讀書時,孩子的老師能夠好好的給孩子複習一下網路上上課的內容,讓孩子們更好的掌握。其他的老師和家長們認為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