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農人鄭二妮
-
2 # 海藍ok
青枯立克:中草藥製劑,具有**性高、傳導性好、作用廣譜、營養復壯等特點,內含殺菌成分(綠原酸、小檗鹼等)及營養復壯成分(多糖、多肽、氨基酸等),能殺菌、抑菌,能為植物補充營養物質,提高其抗病抗逆能力,同時還有修復傷口,減少病菌侵入途徑的作用,以及輔助生根增強生長勢的作用,連續使用無抗藥性。
、下種時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500-600倍噴定植溝,著重噴種塊。
葉果部病害;靚果安一瓶500ml一件20瓶
土傳病害:青枯立克一瓶500ml一件20瓶
增效劑:大蒜油一瓶100ml一件40瓶
微生物菌劑:地力旺一瓶500ml一件20瓶
中藥葉面肥:沃豐素一瓶500ml一件20瓶
甲霜惡黴靈一瓶100克一件40瓶
-
3 # 微涼如夢輕如煙zhang
生薑是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料,多吃生薑可以驅走身體上的一些疾病,大家是眾所周知的,生薑在幼苗期的生長時間較長,其最主要是還是要抓住以下幾點!
1、土地的選擇
生薑生長期長,產量高,因此需要大量的肥料,由於根系不發達,根的數量少,分佈淺,需要良好的土壤環境條件,“不是肥田不栽姜”生,姜地要深翻30~40釐米。同時,我們必須選擇Sunny燦爛的日子來耕種,努力使土壤變白風化,造成有利於根系生長的疏鬆肥沃的環境。深度轉彎後,汽車被開啟,一般寬約100釐米。為了及時消除姜田漬水,廂溝深度應在70到80釐米之間。
將姜地整平後,築溝,將姜種在溝中,土壤用於作培土。因為土培土高,根莖會長出脂肪,產量高。一般來說,姜埂築髙33~40釐米,溝底寬10~13釐米,底寬30~35釐米,面寬15~20釐米,刺壁陡峭,一面傾斜,姜埂應該被壓實,以便田間操作和避免雨水沖塌。
2、施肥
生薑生長期長,需要大量肥料,生薑生長過程中,根莖逐漸增大,需要不斷從土壤中吸收氮、磷、鉀、鈣、鎂等各種礦物質養分。因此,生薑想要高產,除了使用足量的基肥,還需要進行分階段追肥,以滿足生薑生長的養分需求。
(1)施肥時間
不論採用何種栽培方式,生薑有兩個較大的側枝時,側枝與主莖(即三枝)的高度相似,經過這一時期,上面的地面和地下的根莖都進入了一個生長旺盛的時期。主要效能是提高生長速度。一方面出現了大量的枝幹,葉的數量也相應增加。另一方面,地下根莖也迅速擴大,大量養分累積形成產品器官,對肥料水的需求較大。
為保證生薑的高產,應增肥。此時施肥稱為“三叉肥”或“轉折肥”,這種增肥對促進發棵和根狀莖的生長有重要作用。根據不同的栽培方法,從7月初到8月初,施肥時間一般是適當的。只要姜達到三個階段的標準,就應該施肥。一般來說,天棚比小拱棚早,小拱棚比地下室早,地下室比外露的地面早,施肥前去除姜遮蔭草。
(2)施肥方法
在這一時期,化肥的數量應該是大量的,加上土壤的種植,再加上使用有機肥料和更持久的肥料和速效肥料,或者使用有機無機複合肥料,每667平方米施用優質有機肥等有機肥)80至120公斤,高氮高鉀優質複合肥100至120公斤;或25%(12-4-9)有機無機複合肥160至200公斤。
按照“先小後大”的順序,即七月五日至二十日追施總量的1/3,然後再進行一次培土;在秋初前五至十五日,然後追肥剩下的2/3,並進行一次培土,此時追肥施用有機肥,既能改善土壤,又能保證生薑在生長後期不脫肥。
(3)足夠的追肥
為了促進生薑發棵和根莖的擴張,秋季應該是“大追肥”。施肥標準為:腐雞糞3000公斤,餅肥70-80公斤,每畝硫酸銨20公斤(蛋糕肥可由熟熟的黑豆或大豆75公斤代替,而硫酸銨可以用尿素代替)。對於被追肥的“二銨”和尿素的地塊,雞糞可以補充灌溉水。在姜苗有6個以上的分枝時,再進行一次育肥,硫酸銨(或尿素)施於20公斤,硫酸鉀為10公斤,以防止過早衰變。
3、看天氣澆水
當生薑有大量的分枝和根莖時,所需的水量顯著增加。為了滿足這一時期的水分需求,水應根據天氣條件及時供應,然而如果澆水過多或過多,也會導致腐爛的根、莖和葉過早老化。因此,一般每隔4至6天澆水一次(種植在果樹下的姜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少澆水或不澆水),以保持土壤溼潤為原則。
4、及時除草
姜的幼苗期在高溫雨季,雜草叢生,長期水肥條件好,雜草叢生現象也很強烈,如果除草不及時,草和姜苗爭奪肥料、水和Sunny,姜苗容易發育不良。因此,有必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以防止雜草引起的姜苗植株早衰。
5、適時培土
生薑的根生長需要黑暗和潮溼的條件,為了防止根莖擴大和露出地面,必須及時進行土壤栽培。初秋,將第一次土壤栽培與除草、“大追肥”相結合,將溝后土置於植物基部,溝槽變成山脊;後再配合澆水進行第二、三次土壤栽培。兩次土壤栽培的時間間隔為10至15天,每次土壤為5至6釐米,山脊表面厚度逐漸擴大,為根莖的生長創造適宜的條件。
6、葉噴肥
在生薑生長的中後期,可利用肥料、菜肥、尿素水溶液進行葉面噴灑,延長葉的光合作用時間,提高光合效率,促進植物生長髮育,防止葉早衰。尤其是生薑幼苗生長不良(包括弱苗和黃黃的姜苗),可提前施用葉面噴施肥料,可增加噴灑肥料的次數。
7、輕提種姜
根據市場情況,生薑可以在長期收穫種姜出售(又稱“扒老薑”)的過程中進行採收出售。方法是沿播種方向開啟土層,露出生薑,用左手按住生薑幼苗的莖,用右手輕輕舉起生薑。把它和植物分開。注意,不能搖動生薑幼苗,以防止根過早衰老,取出種姜後要及時封溝,對弱小的姜苗不宜取種姜,以免造成早衰。
8、扣棚保護
為確保生薑的生產,應在初霜前進行屈曲植物,以延長其生長時間(根據相關的專家研究和實際經驗),生薑的收穫期每推遲一天,每畝可增加約50公斤)。拱棚的溫度在白天控制在25°c~28°c,夜間控制在15°c~18°c。一般不用水,而是要注意風害,防止有害氣體的破壞。這樣,生薑的生長期可以延長約20天。
-
4 # 蜂果仁
生薑是人們最常用的調味料,同時兼備一定的藥用效果。在我們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或多或少種植有生薑。雖然同樣是種植生薑,由於種植的環境各不相同,他們的產量也是千差萬別的。根據觀察發現,生薑種植要想高產,都離不開以下三點要求。
生薑的生長習性生薑的種植密度生薑的施肥用量生薑病蟲害防治1.生薑的生長習性要想種植出高產的生薑,必須要清楚生薑的生長習性也哪些,只有適合生薑生長的環境,才能利用生薑的健康生長。
根據我們這裡大多數人長期的實踐種植經驗來看,生薑最喜歡生長在陰涼的環境裡,比如說在果園裡面套種,或者在其他的農作物裡面套種,只要不是一天到晚被暴曬就可以。從這裡可以看出,既然是喜歡陰涼的環境,那麼也說明生薑也是喜歡相對潮溼的土壤生長,因為陰涼的環境往往都是土壤比較溼潤的。
由於生薑的價值主要是在地下的塊莖,所以如何讓塊莖生長更大是關鍵,根據長期的經驗來看,生薑適合種植在有機質較多的土壤裡面,包括沙質土壤,所以種植的地方產量高的,往往都是農家肥比較多的土質。
當然,現實中大部分生薑是種植在大田裡面的,由此這樣的生薑你要想生長更好,那你就要搭一個防曬網進行防曬,同時還要澆水保持合理的溼度才行。
2.生薑的種植密度單知道生薑的生長習性還不能完全保證高產,因為合理的密度也是密不可分的,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時還起到土壤防曬減少水分蒸發,利於維持土壤的溼度促進根系生長。
生薑的種植密度多少合適呢?根據我們的經驗來看,種植的株距是30公分,行距是35公分為宜。
3.生薑的施肥用量除了上面所說的種植密度以外,密度越高需要的肥料就越多,其中的農家肥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各種草木灰或者紅灰土,比如說果園裡面的樹枝焚燒剩下的灰土就是最好的生薑生長肥料。
具體肥料用量如下,發酵腐熟的農家肥每畝在3000斤左右,沒有可以不用,或者土地的有機質含量高又肥沃,那麼也可以不用有機肥。其次就是種植時要高含量磷鉀複合肥每畝40斤均勻施用,在此後每兩個月追肥一次,每次分別撒施40斤高含量磷鉀肥,相隔一個月左右施一次,具體還是根據生長情況決定施肥。
4.生薑病蟲害防治生薑的整個生長過程中,常見的病蟲害有兩種,主要是姜疫病(姜瘟),以及地下的根腐病。
姜疫病的特點:在種植生薑的過程中,疫病是最常見的,尤其是連作的農作物都普遍存在種這種現象,生長都中期的時候,遇到高溫多雨的季節發病率特別高,嚴重時超過50%的死苗率,葉子逐漸發黃枯萎,一直蔓延到根部腐爛,這就是所說的姜瘟。
防治方法:對於姜疫病,可以使用按照以下的用藥用量:可用36%霜脲氰·72%錳鋅可溼性粉劑和50%的烯醯嗎啉可溼性粉劑搭配使用。36%霜脲氰·72%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噴灑病害部位連續噴2-3次,隔7-14天一次;50%烯醯嗎啉可溼性粉劑每畝用量45克兌水45千克噴霧或者用1000倍液噴霧,噴霧次數同霜脲氰一起使用。
生薑根腐病的特點:除了疫病以外,生薑的根腐病也是發病率比較高的,在土壤含水量高的地塊容易得根腐病,主要原因是土壤含水量高造成土壤裡面的空氣通透性差,根系的生長也是要氧氣的,對於這樣的生長環境,根系就會窒息死亡,然後根系腐爛甚至還導致生薑的大面積腐爛。
防治方法:灌根:在發病前或初期開始灌藥,一般使用10億活芽孢/克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灌根,順莖基部向下澆灌,每株需要澆灌藥液150~250毫升。10~15天1次,需要連灌2~3次,可防治病菌侵入植株並殺死作物表面的病菌。當然,還有很多的藥物可以使用,比如說根腐靈等等。
除了用藥防治以外,及時改善生長的生長條件,提高土壤裡面的通透性才是消除根腐病的源頭,正所謂治標要治本。
總結:生薑種植要想高產,除了有充足的養分供給生長以外,還要提供良好的土壤環境,這是防治病害的根本,當然,出現了病害,相應的防治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回覆列表
生薑是人們生活中十分重要的調味品,在我們農村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有種植。而且最近的生薑價格也是很高的,很多的菜農也紛紛選擇種植生薑。生薑的種植也是十分考驗經驗和技巧的,下面二妮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生薑的高產種植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種植生薑怎樣才能高產?生薑的種植每一步都十分關鍵,選優良品種、播種時間、整地施肥、田間管理、收穫等等每個環節都需要姜農自己把控,高產穩產是一個經驗活兒也是一個技術活兒,下面二妮就按照這幾方面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
一、選種姜首先,種植生薑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選種。選擇優良的品種對任何菜農、果農和養殖戶來說都十分關鍵。俗話說“良禽擇木而棲”,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大姜喜溫暖、溼潤的氣候,姜種應該選擇耐旱和抗旱能力強的品種。以北方姜為例,魯姜一號、山農大姜1號、山農大姜2號都是比較優良的品種。
二、播種時間南北方的生薑種植時間是有一定差異的,以山東地區為例,一般在清明前後就可以覆蓋地膜栽種大姜了,這個時候地溫一般會達到16℃左右,最符合生薑的播種環境。
三、整地施肥大姜對肥料的需求要求很大,一般會先給土壤整地施肥保證土壤肥性。
大田裡一般每畝施優質土雜肥4~7立方,然後灌水澆地,後面就需要對土地深耕了,一般深耕30釐米為宜。然後每畝地施撒雙效中微素50kg,大姜專用氮磷鉀有機肥100kg,撒完就可以開溝待播種了。
開溝標準:一般大姜的開溝控制在溝距55~60釐米、溝寬25釐米、溝深20~25釐米為宜。然後在溝底施撒大姜專用腐殖酸氮磷鉀有機肥100kg,等待播種即可。
四、播種播種前先澆一遍地,然後把浸泡處理過的姜種掰成70g左右、每塊上留一個芽的種塊,按照株距25釐米播種,表面覆蓋2~3釐米的細土。
播完種以後,噴一遍除草劑,然後需要覆蓋地膜的可以覆蓋地膜。
五、田間管理1、出苗期管理
播種後大概25天左右就會出苗,這個時候需要及時的給地膜打孔通風,然後準備好遮陽遮蔭,保證幼芽安全生長。出齊苗以後,需要膜下灌水一次,小水灌溉為宜。
如果發現地老虎危害時,需要灌水每畝衝灌辛硫磷2~3瓶就可以有效的殺死地老虎害蟲了。
2、幼苗期管理
幼苗期大姜對肥料的需求很大, 一般可以分以下幾個時間段:
①一般姜苗長到20~30釐米的時候,就需要給大姜灌溉兩次有機肥。灌水的時候一次每畝衝施雙效有機水肥20kg,間隔10~15天,一共灌溉兩次;
②大姜長到兩個分枝時,可以把覆蓋的地膜揭開了,然後施撒大姜專用氮磷鉀有機肥80kg,灌水一次。這個時間段需要注意姜螟、葉蟎、跳甲等害蟲。
除蟲方式:防治江明衝可以噴施滅蟲斃,葉蟎和跳甲可以用阿維菌素加增效劑,假如上面這幾種蟲害同時出現時,可以混合噴灑。
這個時間段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防治方法:滅菌斃和雙效二號噴灑植株,七天一次,可以噴2~3次。
3、生長期管理
大姜進入生長期,對水肥的需求更大了,這個時間段對大姜的穩產高產十分重要,管理的好的話,可以有一個好的收成。
首先順背可以施撒大姜專用腐殖酸氮磷鉀有機肥50kg、氮磷鉀有機肥50kg,溝底再撒施氮磷鉀有機肥100kg,灌大水一次。
這個時間段的病蟲害主要有:食葉青蟲和葉斑病。防治方法:蟲害用滅蟲斃,病害用百託,病蟲害同時發生可以混用。
六、收穫和貯藏大姜採收前3~4天需要灌水,這樣收穫的時候就比較輕鬆了。採收的時候需要把姜塊和潮溼的泥土一塊採收,這樣便於貯藏。
貯藏的時候需要注意蛆蟲的危害,一般姜塊需要用病菌劑伴砂培姜,為了防止姜塊發芽可以用抑芽劑伴砂貯藏。
上面就是二妮對種植生薑高產的一些簡單介紹。其中也穿插介紹了各個時間段的施肥施肥量和要求,希望可以給姜農朋友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