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逸風三農
-
2 # 陌上花開且緩歸
導語:農諺說“小雪不見雪,大雪漫天飛”,“小雪”、“大雪”均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按農諺所說,如若小雪節氣不下雪,大雪節氣就一定會大雪紛飛嗎?
今日,11月22日,農曆十月初八,正逢2020年小雪節氣。小雪是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冬季的第2個節氣,這個節氣的時間是在每年公曆11月22或23日。而大雪節氣則是緊跟小雪節氣之後的,冬季的第3個節氣。
中國古代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每個節氣都表示著時候、氣候、物候,這“三候”的不同變化。
老百姓們透過掌握節氣規律來指導農業生產,安排日常生活等,所以透過經驗總結,流傳下來的關於節氣反映天氣變化的農諺、俗語也就非常的多。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於小雪節氣的其中一句“小雪不見雪,大雪漫天飛。”
“小雪不見雪,大雪漫天飛。”有它一定的道理。節氣上的“小雪”,和我們天氣預報中所說的“小雪”是有明顯區別的。小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表示的是小雪節氣期間降水與氣溫的特徵。進入到這個節氣之後,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日漸頻繁,天氣會越來越冷。而天氣預報中的“小雪”則是指雪量較小的雪。
小雪節氣期間,雖然溫度已經大幅下降,但是南北方氣溫還是有很大差異的。北方多地氣溫降至零度以下,有些地方已經開始降雪。而南方地區此時才見霜,像福廣一帶,白天溫度還在二十度以上。
古人之所以將這個節氣命名為“小雪”,是因為“雪”代表著寒冷,小雪時段,天氣已進入到寒冷期間,但又未大寒,故名“小雪”。至於這天會不會下雪,北方有可能,而南方則罕見,具體還得看當時當地的天氣。
大雪節氣也是一樣,它也是反映氣溫和降水的一個節氣,進入大雪節氣之後,降溫更快,雨量更多,降雪的條件更加具備,所以這個節氣期間,比小雪期間更易下雪。
小雪節氣期間沒有下雪,那就說明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有所延遲,或者強度還不夠,所以還達不到降雪的條件。那麼再過些時日,也就是在大雪節氣期間,氣溫再降一降,就該雪花漫天飛了。就恰好應了俗語“小雪不見雪,大雪漫天飛。”
“小雪不見雪,大雪漫天飛。”更適用於北方。這都是老祖宗們根據氣候變化總結得出的,古代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天氣觀測技術,人們只能靠日積月累的觀察、總結,並將這些經驗再運用到日常農作和生活中。
在以往的自然環境中,這類經驗都有大機率的準確性。但是農諺也好,俗語也好,都是有很強的地域性的,像“小雪不見雪,大雪漫天飛。”這句俗語,就更適用於北方。
因為在南方多地,別說小雪節氣不太可能見到下雪,就算是大雪節氣,也難有雪天。尤其是歷經了千百年的山川變遷、氣候變化,再加上如今的全球氣候變暖,南方地區的降雪是越來越遲,甚至整個冬天都很少見到雪了。
冬天下雪對農業有利。俗話說“瑞雪兆豐年”,對於務農的人來說,當然是希望冬天能夠下場大雪的。因為下雪,也就意味著氣溫足夠冷,這就可以凍死在地裡越冬的害蟲、病菌,從而減少來年農作物遭受病蟲害的機率。
都說“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厚厚的積雪猶如一床溫暖厚實的棉被,覆蓋在大地上,可以讓越冬農作物免受凍害,又能給它們的生長補充足夠的水分。
而且,冬天雪下得足夠,也就意味著今冬不是個暖冬,那就不用擔心來年春天寒流會殺個回馬槍,導致“倒春寒”天氣,那對農業可是個致命的打擊,不管是越冬作物,還是春播作物都難逃厄運。
點右上角“關注”,看陌上花每日給您帶來各種農村趣聞雜談和農事資訊。
-
3 # 容姐花語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意思是說小雪過後,天氣寒冷了,如果再出現降水,就會有小雪出現。但是在小雪時節,天氣還沒有真正的太過寒冷,因此有農諺說“小雪不見雪,大雪漫天飛”,那小雪不下雪好不好呢?
小雪不見雪容姐是河北石家莊晉州農村人,在容姐這裡,每年的小雪節氣,氣溫就會明顯的下降,就好比這幾天我們這裡的氣溫,如同做了過山車一樣一路下滑,高溫只有7~8℃的樣子,低溫也只有2~3℃的樣子了。突然出現這樣的溫度,讓我們這裡的人們有些措手不及,因此紛紛從秋裝,一下子過度到了冬裝。
雖然說氣溫下降很快,但是因為低溫還在零上,因此前兩天出現降雨也只是小雨。今天容姐這裡雖然出了太陽,但是出門時明顯的感受到了寒意,風沒有了之前的溫和,變得寒冷起來。這樣看來,在不久後得幾天,就會出現零下的低溫,因為容姐看天氣預報了。到那時就會出現地凍天寒的情況了,所以在容姐這裡還有一句俗語,叫“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大雪漫天飛到了大雪時節,天氣變得更加寒冷起來,再出現降雨後,就會成為雪花,而且會容易出現大雪的,因此說大雪漫天飛。
雖然說大雪漫天飛,但是距離真正的寒冷,還要等到三九,因為在每年的冬至時節,才會數九,也就是三九中的一九的開始。在容姐這裡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因此說到了三九四九,才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刻。因此也有“冷在三九,熱在中伏”的說法。
小雪不下雪好不好?有利於農作物生長
小雪不下雪,說明天氣還不太冷,不下雪有利於人們出行,也有利於農作物再生長一段時間。就好比容姐這裡,雖然有“立冬不砍菜,莫把老天怪”的說法,但是如果不出現降雪,大多數的人們家的白菜,還是不會砍回來的,因為不下雪,就說明天氣還不太寒冷,大白菜還可以再生長一段時間。
除了大白菜,還有我們這裡的蔓菁,紅蘿蔔,也都可以再生長一段時間,因此說小雪不下雪,還是有利於農作物再生長一段時間的。
有利於出行
小雪不下雪下雨,道路很快就幹了,不至於出現道路結冰的情況,再有雪後路滑,容易摔跤,因此小雪不下雪,對出行還是很有好處的。
結語“小雪不見雪,大雪漫天飛”,小雪過後下雪,對於農作物來說是很好的,尤其是小麥,在容姐這裡還有“麥子蓋上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說法。意思是小雪過後,土地上凍以後,下雪對於小麥生長時很有好處的,你們那有這種說法嗎?〔圖片來自網路〕
-
4 # 阿豪視界
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節氣前後,大山裡的氣溫驟降,農村農戶家裡紛紛都生起了火爐取暖。刺骨的寒風打在臉上猶如刀割一般。農諺“小雪不見雪,大雪漫天飛”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小雪不見雪,大雪漫天飛小雪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幾個節氣,步入小雪節氣後,下雪的機會就會增多,下雪對於農作物的生長也是有一定影響的。
農村一直流傳著一句諺語:“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意思是說,雪下得越厚,對於小麥的冬季生長越是有利,來年也會取得大豐收。過去農業生產力低下,人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經過對天氣變化的總結得出的經驗,一直在指導和影響著人們日常的農事活動。
在小雪節氣前後,降雪越厚對於北方小麥安全越冬就越有利。今年11月22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節氣,在我們豫西地區,這天還是降雪了,積雪厚度也達到了10釐米左右。這對越冬的小麥來說是比較有利的,雪水可以使躲藏在土壤裡準備越冬的害蟲凍死,明年開春小麥返青之時,就不會遭受害蟲的侵襲,而影響到小麥的產量。
當然,若是到了小雪節氣不下雪,那麼,等到大雪節氣之時,就會出現大雪漫天飛舞的情形,這也是農村老人們常常被提起的天氣變化規律。
農諺:“小雪不下雪,大雪漫天飛”這句話是農村老農們,在長期的農耕勞作中,對於天氣變化規律客觀經驗的精闢總結,具有一定的道理,也長期指導著人們農事活動的開展。尤其是在古代,沒有天氣預報,靠著這些人們總結的農村諺語老話,年復一年的開展著農耕勞作,已經成為老農心目中“普遍的真理”。
回覆列表
明天就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小雪”了。這幾天北方也確實大風降溫了,最高溫度從20℃左右,下降到了現在的十一二度,大有下雪的趨勢。但是天氣是莫測的,到了“小雪”節氣會不會下雪誰也不知道。民間關於“小雪”節氣的諺語也有不少,其中就有“小雪不下雪,大雪漫天飛”農諺。那麼“小雪”節氣不下雪好不好呢?我認為“小雪”節氣不下雪才好,如果下雪了反而不好。具體分析請往下看。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小雪”節氣如果不下雪,等到了“大雪”節氣時,雪就會下的漫天飛舞,也就是說雪會下的很大。先不說這句農諺到底準不準,我們先了解一下“小雪”節氣的真正含義,就知道“小雪”不下雪到底好不好了。
“小雪”節氣和天氣預報中的小雪不是一個概念,小雪節氣只是形容氣候特徵的節氣,而天氣預報中的小雪是真的要下小雪了。從“小雪”節氣開始,冷空氣、寒潮、大風降溫天氣開始越來越頻繁,溫度會越降越低,有時會下降到零度以下,當溫度降到一定程度就會下雪。也就是說,小雪節氣是在為大雪節氣後下大雪作準備呢。古書《群芳譜》中有一句話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意思就是說,小雪節氣氣候逐漸寒冷,降水幾乎停止,將要下雪。但是由於溫度和其它下雪的條件還沒達到下雪的條件,所以不會下雪,或者最多下個零星小雪。
由上可見,“小雪”不下雪才是正常的天氣。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都已經習慣了“小雪”不下雪。下雪是需要溫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的,如果“小雪”節氣真的突然下了大雪,那麼本來溫度相對“暖和”的小雪節氣溫度會下降很多,就會突然打破動物和植物的這個“習慣”,動物和植物就會因為溫度的突然降低不適應,動物會生病,新播種的農作物會影響紮根生長,而導致來年減產。
所以說“小雪”不下雪是非常正常的情況,無論是對動物,還是對植物都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