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RANSFORM
-
2 # 鄉村小溫
花生蚜蟲是花生產區的一種常發性害蟲,蚜蟲是花生病毒病的重要傳播媒介,除自身危害外,往往帶來暴發性的病毒病病害。因此防治花生蚜蟲有為重要,花生蚜蟲如何防治呢?
花生蚜蟲的危害我們這裡種植花生一般在陽曆4月底,當花生頂土尚未出苗時,蚜蟲就能鑽入幼嫩枝芽上危害。出苗後,多在頂端幼嫩心葉背面吸食汁液。始花後,蚜蟲多聚集在花萼管和果針上危害,使花生植株矮小,葉片捲縮,影響開花下針和正常結實。嚴重時,蚜蟲排出大量蜜汁,引起黴菌寄生,使莖葉變黑,能致全株枯死。蚜蟲危害後嚴重減產,甚至絕收。
花生蚜蟲的生活習性花生蚜蟲1年發生20~30個世代。完成1代最短為4天,最長為17天。主要以無翅胎生雌蚜和若蚜在背風向陽的山坡、溝邊、路旁的十字花科、豆科雜草上越冬,有少量以卵越冬。來年春天在越冬寄主上繁殖,4月中下旬平均地溫回升到14℃時,產生大量有翅蚜,先後向麥田、薺菜等寄主植物上遷飛,形成第1次遷飛高峰。
花生蚜蟲的防治方法①藥劑拌種。一畝用40%毒死蜱乳油10毫升,兌水1千克拌種,花生種子帶藥出苗後蚜蟲遷飛危害時,即可致死,同時還可以兼治蠐螬、金針蟲、薊馬等其他害蟲。
②前、中期噴施藥液。苗期、花針期蚜蟲發生時,可用吡蟲啉、抗蚜威等噴霧防治。噴藥時注意噴到葉片的背面,以提高效果。
花生蚜蟲危害較大,我們通過了解花生蚜蟲的生活習性,來提前預防及時治理花生蚜蟲。治理花生蚜蟲一定要及時,不能讓花生蚜蟲繁殖起來。一但花生蚜蟲在花生地繁殖起來,就會造成花生減產乃至絕收。
-
3 # 翠翠姐田園記
植物蔬菜種植的發生蚜蟲千萬別用華農東西,你那裡有蕁嘛等野生植物用來驅蟲的防蟲的?
我這裡有蕁嘛,剪碎加水嘔一夜,過濾取汁噴撒,連噴7天,效果好,也可用環保酵素加醋加水稀釋噴灌,方法多種,你試試吧。
祝你早早驅逐蟲子讓植物成長吧。
個人觀點供你參考呀
-
4 # 豫見每一天
我是做農業技術服務的,家也是農村的,種有花生。對這有些瞭解。
花生如果發生蚜蟲,對葉片危害很大,會引起減產。
對蚜蟲防治,我覺得還是預防比較好。花生播種前,用“高巧”或者“噻蟲嗪”進行拌種,可以極大減少蚜蟲發生的機率。
蚜蟲如果真的發生了,可以用吡蟲啉,兌水,葉面進行噴施,效果很好。
-
5 # 毛驢講三農
蚜蟲又名豆蚜,也叫蜜蟲、膩蟲;屬同翅目,蚜科;是最常見的一種害蟲,除了危害花生外,還危害豌豆、豇豆、菜豆、扁豆、芥菜、刺耳菜等等多種農作物,對農作物的危害很大,一般會致使農作物減產20%至30%,蟲害嚴重會使農作物減產60%以上。
1、蚜蟲蟲害的症狀識別
花生從幼苗到收穫期間,都會受到蚜蟲的危害,花生在開花期前後受蚜蟲的危害最為嚴重,蚜蟲對花生株體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嫩莖、花瓣和果針上;受到蚜蟲侵襲時,花生株體會停滯生長,葉片變小變厚,並且捲曲,嚴重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嚴重影響花生開花結果,如果蚜蟲危害嚴重,花生的枝葉會發黑、結莢很小、果粒癟小,嚴重會使整個花生枯萎死亡。
2、蚜蟲的形態特徵一種是有翅胎生雌蚜,身體呈紫黑色或灰黑色,中間帶黃白色,體長約1.5至1.8mm,觸角與身體長度相同;如果蚜蟲身體體呈黃褐色,背上有稀鬆蠟粉,是翅膀蚜根部為淡褐色。
另一種為無翅胎生雌蚜蟲,體型比較肥大,沒有翅膀,身體呈黑色或紫黑色,有較強的光澤,腹部明顯隆起,腹部和尾部和有翅胎生雌蚜相同;而蚜蟲的卵呈長橢圓形,剛剛產下時為淡黃色,漸漸地會變為草綠色,最後變會成黑色。
3、蚜蟲蟲害的發生規律
每年的春天氣溫逐漸回升,蚜蟲會繁殖有翅胎生雌蚜蟲,長有翅膀的蚜蟲會飛向附近的農田,逐漸的擴散蔓延;當種植的花生幼苗出土時,長的翅膀的蚜蟲會飛到花生幼苗上繁殖;花生農田會發生點、片蟲害;到了六月份中下旬花生的開花期,如果遇到乾燥、雨水少、氣溫高的天氣,蚜蟲會飛速繁殖,四至五天就會繁殖一代,會造成大面積蟲害;花生收購後,氣溫逐漸降低,而蚜蟲耐低溫的能力又很強,這個時候蚜蟲會尋找新的寄主,繼續繁殖、繼續危害農作物並準備過冬。
雖然蚜蟲的耐低溫能力很強,但如果空氣中的溫度溼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對蚜蟲的繁殖有很強的抑制作用。
4、防治蚜蟲蟲害採用噴灑化學藥劑和利用蚜蟲的天敵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防治;很多的昆蟲以蚜蟲為食,像瓢蟲、草蛉、食蚜蠅等等昆蟲都蚜蟲的天敵,蚜蟲天敵數量和蚜蟲的比例為1:40時,就可以有效地控制蚜蟲的危害。
如果蚜蟲蟲害嚴重,就要用化學藥劑噴霧控制蟲害的發生;可以選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者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可以選用滅蚜淨可溼性粉劑兩千倍液進行噴霧,都能有效地控制蚜蟲的蟲害發生。
-
6 # 開心美麗的兔兔
花生蚜蟲危害情況
花生“頂蓋”尚未出土時,蚜蟲即鑽入土內為害幼莖嫩芽。花生出土後,多在頂端心葉及嫩葉背面吸取汁液,始花後聚集在花萼管和果針上危害,使花生植株矮小,葉片捲縮,影響開花下針和正常結實。嚴重時,蚜蟲排出大量蜜汁,引起黴菌寄生,使莖葉變黑,能致全株枯死。一般減產20%~30%,嚴重的減產45%~55%,甚至絕產。此外,蚜蟲是花生病毒病的重要傳播媒介,往往帶來暴發性的病毒病害。
花生蚜蟲發生規律
花生蚜蟲1年發生20~30代。主要以無翅胎生雌蚜和若蚜在背風向陽的山坡溝邊、路旁的薺菜等十字花科和地丁等豆科雜草或冬豌豆上越冬,少量以卵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在越冬寄主上滋生,3月中下旬當地溫回升到14℃時,產生大批有翅蚜,先後向薺菜、春豌豆等寄主植物上遷飛,形成第1次遷飛頂峰。4月中下旬花生出土後,田間的薺菜等寄主植物延續老熟枯敗,又產生大批有翅蚜,向花生田遷飛,形成第2次遷飛頂峰。進入5月中旬,隨著氣溫的升高,氣候條件有利於蚜蟲滋生,大批有翅蚜在花生田內外蔓延,形成第3次遷飛頂峰。在乾旱、少雨、高溫的適宜條件下,蚜蟲滋生很快,通常4~7d就能完成1代,田間蟲口密度劇增。這是蚜蟲對花生猖狂危害的時期,也是花生病毒病發生的頂峰期。花生收穫後,有翅蚜又從花生落粒自生苗和菜豆上移向薺菜等寄主上危害和越冬。
花生蚜蟲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1)種植地塊選擇。宜選擇砂壤、排灌條件好的種植地。
(2)合理輪作。避免2年以上在同一地塊種植花生。
(3)覆膜栽培。覆膜花生保水、保溫、保肥效能好,實現減少病蟲害的危害,可提早收穫。覆膜栽培花生,苗期具有明顯的反光碟機蚜作用,特別是使用銀灰膜覆蓋,可以有效減輕花生苗期蚜蟲的發生與危害。
(4)加強肥水管理。花生屬喜鉀作物,故底肥可施氮磷鉀複合肥。花生田多為砂壤土,保水效能差,應適時排灌。
2、生物防治
花生蚜蟲的天敵種類多,控制效果比較明顯,在使用藥劑防治蚜蟲時應避免在天敵高峰期使用,以充分利用和保護蚜蟲天敵。花生蚜蟲的主要天敵有草蛉、瓢蟲、食蚜蠅等。
3、物理防治
(1)使用銀灰膜覆蓋反光碟機蚜。由於蚜蟲對銀灰色有負趨性,播種後出苗前使用銀灰膜覆蓋,具有明顯的反光碟機蚜作用,可有效減輕花生苗期蚜蟲的發生。
-
7 # 山野雲哥
蚜蟲,俗稱膩蟲或蜜蟲等。花生蚜蟲即 豆蚜,也稱槐蚜、花生蚜、苜蓿蚜,屬同翅目、蚜蟲科,是危害花
生的重要害蟲之一。在中國各花生產區均有發生,但各地為害程度 不同。受害花生一般減產20%〜30%,嚴重田塊減產50%以上, 甚至絕收。
花生從播種出苗到收穫期,各生長階段均可受到蚜蟲危
害,但以初花期前後受害最為嚴重。
(1)危害特點花生出土時,蚜蟲就從土縫鑽入,為害幼莖、 嫩芽,花生出土後,成蟲和若蟲就會群集在花生頂端心葉及嫩葉背
面吸取汁液,開花後為害花萼管、果針,致使花生植株矮小,葉片 捲縮,影響花芽形成,同時也影響開花下針和莢果正常發育。
蚜蟲 猖獗時,排出的大量“蜜露”黏附在花生植株上,引起黴菌寄生,使莖葉發黑“淌油”,甚至整株枯萎死亡。 因此,花生蚜蟲除直接
為害外,還是多種花生病毒病最重要的傳播介體,造成花生病毒病 的迅速蔓延,使花生嚴重減產;蚜蟲嚴重發生時,排出的蜜露有利 於多種真菌的寄生,往往加重莖、葉腐爛。
(2) 識別要點花生蚜分成蚜、若蚜和卵3種蟲態。成蚜分有
翅胎生雌蚜、無翅胎生雌蚜;若蚜又分有翅胎生若芽和無翅胎生若 蚜。
(3) 發生規律花生蚜年發生世代多,世代重疊,一年可發生
20〜30代。
主要以無翅卵胎生雌蚜和無翅卵生若蚜在背風向陽的 山坡、溝邊、路旁的薺菜等十字花科植物上越冬,部分地區以卵在 寄主作物和雜草上越冬。在華南各省能在豆科植物上繼續繁殖,無
越冬現象。北方於翌春氣溫回升到l〇°C時開始活動,3月上中旬即 繁殖為害。
先在越冬寄主上繁殖幾代後,開始產生有翅蚜,遷移到 附近的薺菜、刺兒菜等雜草及豌豆、刺槐、國槐等中間寄主植物上
為害,形成春季第一次遷飛高峰。5月份,花生出苗後,中間寄主 上產生大量的有翅蚜,即遷入花生田為害,形成第二次擴散高峰。
5月底至6月下旬花生開花結莢期是該蚜蟲為害盛期,花生蚜蟲進
入第三次遷飛擴散高峰,在花生田內、外擴大為害。 7〜8月份的 高溫多雨季節,又產生大量的有翅蚜飛向菜豆、刺槐、紫穗槐等陰 涼處繁殖為害。
秋播花生出苗後又遷入花生田為害,一直到晚秋產生有翅蚜交尾產卵越冬。在廣東蚜蟲無越冬現象。每年以5〜6月
份和10〜11月份發生較多,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24〜26°C,相 對溼度60%〜70%),花生蚜繁殖力強,4〜6天可完成1代,每頭 無翅胎生雌蚜可產若蚜1〇〇多頭,因此極易造成嚴重為害。
春末夏初,氣候溫暖、雨量適中或偏早,有利於花生蚜發生。 平均氣溫15〜23°C為花生蚜繁殖的適溫,其中19〜22°C最適。大
氣溼度和降雨是決定共生蚜種群數量變動的主要因素,在適宜溫度 範圍內(16〜25°C),相對溼度50%〜80%有利於繁殖為害,相對 溼度低於50%,特別是高於80%,其繁殖受到明顯的抑制。
一般
旱地、坡地和生長茂密的地塊發生較重。用地膜覆蓋的比不用地膜" 覆蓋的地塊蟲口密度小,受害輕。露栽花生早播、長勢好的比晚 播、長勢差的蚜蟲密度大,危害也重。
(4) 防治方法
① 農業防治避免連作,合理輪作。
前茬作物收穫後,及時
清除田間雜草和雜物,減少蟲源。 要消滅越冬寄主,剷除雜草等越 冬寄主,摘除被害葉片深埋,減少越冬蟲量,減少蟲源。蚜蟲喜食 碳水化合物,在栽培過程中,要多用腐熟的農家肥。
不能一次性施
肥太多,尤其是氮肥。
② 生物防治保護利用天敵進行花生蚜蟲的防治是一種有效
和無公害的方法。花生蚜蟲的天敵種類多,控制效果比較明顯,合 理保護和利用當地蚜蟲的天敵,當花生蚜蟲天敵佔一定比例時,不 必施藥,完全可以透過天敵來控制蚜蟲的為害。
如在蚜蟲發生時,
以1 : 20或1 : 30釋放食蚜癭蚊,12天后防效可達88%〜91%; 每平方米釋放煙蚜繭蜂415頭,防效可達90%〜95%;每隔一定 距離投放1條草蛉卵箔條,有長久的防治效果;每平方米釋放3〜
115頭七星瓢蟲類捕食瓢蟲,防效長久且穩定。
在使 用藥劑防治蚜蟲時應避免在天敵高峰期使用,同時要選用對天敵殺 傷力小的農藥品種,以保護天敵。
噴毒力蟲黴菌200倍液,防效可達95%以上;用0。6%苦參鹼 內酯1〇〇〇倍液葉面噴灑,可兼治紅蜘蛛。
直徑40釐米左右,懸掛高度1米左右,每隔30〜50米1個,誘蚜 效果較好。
也可以放置黃皿誘殺。苗期具有明顯的反光碟機蚜作用, 特別是使用銀灰膜覆蓋可以有效地減輕花生苗期蚜蟲的發生與
為害。
④ 化學防治花生苗期蚜蟲的防治,既要考慮到蚜蟲對花生
的直接為害,更要考慮到防治蚜蟲對花生病毒病的影響,所以防治 宜早不宜晚。
花生播種後每畝用2千克48%毒死蜱顆粒緩釋劑 蓋種。
花生生長前期防治蚜蟲,應選用高效、低毒、持效期較長的農 藥品種,可選用25%噻嗪酮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10%高效吡
蟲啉可溼性粉劑2000〜2500倍液,或20%阿維•辛乳油2500倍 液,或3%啶蟲脒乳油2500〜3000倍液,或50%抗蚜威2000倍 液,或50%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000倍液
等葉面噴霧,防效期達10〜20天。
花生中後期伏蚜的防治,應看天氣而定,如果預報有10天以 上的連陰雨,使平均氣溫降到24〜27°C,最高氣溫不超過31°C,
即可在伏蚜始盛期用藥防治。如24〜27°C的天氣不超過5〜7天, 透過高溫就可控制花生蚜為害,不需用藥防治。
中後期的伏蚜,可 選用低毒、高效、速效性農藥防治,如25%氰戊•辛硫磷乳劑、
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50%辛硫磷乳油等,使用濃度為2000倍 液,對花生基部噴霧防治。
也可在開花下針期用農藥燻蒸。
即在花生進入開花下針期,發 生蚜蟲為害時,每畝用80%敵敵畏乳油75〜100克,加細土
25千 克,順花生壟溝撒施。在高溫條件下,敵敵畏揮發燻蒸花生植株, 殺死蚜蟲防效可達90%。畝用藥液量為30〜40千克。
雨後初晴溫溼適宜,十分有利於蚜蟲的發生。 因此,抓住雨後 初晴進行防治,效果顯著。
-
8 # 寧寧說的話
蚜蟲是頑固蟲害,不但花生會遭殃,就連很多的農作物都“倖免不了”,那麼蚜蟲的寄生,主要集中在蔬菜上面,比如油麥菜、小油菜上面,當然還有果樹和麥地、油菜籽地旁邊都是很多的,如果您種植的花生集中在以上這些地塊跟前,蚜蟲的話那就很多了。
1、首先咱們要做到的就是在花生種植地旁邊一定要儘量不要種植或是少種植蔬菜、小麥和果樹,可以選擇種植黃豆類或者是花生,這樣就具有一個整體性,也就從生存的環境上很大程度的減少了蚜蟲的寄生與爆發;
2、還有就是在播種花生的時候,建議適當的延遲播種時期,錯開蚜蟲最活躍和最容易爆發的時期,這樣就很有利於減少和預防花生種植之後,蚜蟲蟲害的發生了;
3、現在種植花生大多數村民都選擇鋪設地膜,尤其是黑色和銀灰色的地膜,這種地膜的好處很多,不但具有保溫保溼抑草的功能,並且能夠有效的防止蚜蟲透過表面土壤鑽進花生的根部裡面,這樣一來就很好的防止了;
4、蚜蟲是可以飛的,有一部分帶有翅膀,在我甘肅農村老家裡面用方言叫做“han cheng”它們最喜歡的顏色就是“黃色系”,尤其是在Sunny晴天的下午,如果你穿著黃色的體恤衫走在花生地活著是其他地裡面的時候,這會飛的蚜蟲瞬間就會團成一團直接朝你飛過來。
那麼大家可以利用這樣一個特性,就用黃色的“粘蠅板”來進行花生地裡面蚜蟲的“物理措施”的防治,這個方法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了;
5、注意在花生收穫之後和花生播種之前,一定要把地埂旁邊的雜草給徹底的剷掉或者是用除草劑給噴殺掉,因為這個雜草叢生的環境對蚜蟲的生長和寄生髮育是很有好處的,咱們需要做的就是要破壞這個環境;
6、在發病初期和盛發期的時候就要用藥物進行防治了,我建議採用的是“病毒王”,那麼噴施的節奏在10天噴灑一次,進行2至3次就可以了,最好是在晴天的早上和下午來進行。
總結花生蚜蟲主要還是集中在預防上,從種植環境的改善,雜草的處理以及種子的選擇、地膜的鋪設等著幾個方面來做起。
-
9 # 一路奔跑的土豆
蚜蟲主要在於防。從發現周邊出現有翅蚜開始,每7-10天噴一次藥。推薦吡蚜酮,其機理與其他觸殺胃毒不同,為阻塞口器使蚜蟲餓死,用量少,安全性高,每畝摺合純品用量僅1-2克。而且可滴灌漫灌。
回覆列表
花生蚜蟲也被人們俗稱為“蜜蟲”,是中國種植戶比較頭疼的一種害蟲。
蚜蟲是花生生長期間常見的一種蟲害,能夠導致花生嚴重減產,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絕產。那麼,花生蚜蟲怎麼辦呢?為了幫助農戶們更好的防治花生蚜蟲,本文將為大家詳細介紹花生蚜蟲危害情況、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詳情如下:
花生蚜蟲危害情況在花生還在土裡發芽的時候蚜蟲就會悄悄地跑進土裡面咬食剛剛生長出來的幼芽,當花生幼芽出土後,蚜蟲就會在幼芽的頂端以及剛剛舒展開來的嫩葉背面吸食汁液,使花生植株矮小,葉片捲縮,影響開花下針和正常結實。嚴重時,蚜蟲排出大量蜜汁,引起黴菌寄生,使莖葉變黑,能致全株枯死。一般減產20%~30%,嚴重的減產45%~55%,甚至絕產。此外,蚜蟲是花生病毒病的重要傳播媒介,往往帶來暴發性的病毒病害。
花生蚜蟲發生規律花生蚜蟲1年發生20~30代。主要以無翅胎生雌蚜和若蚜在背風向陽的山坡溝邊、路旁的薺菜等十字花科和地丁等豆科雜草或冬豌豆上越冬,少量以卵越冬。
來年3月上中旬在越冬寄主上滋生,3月中下旬當地溫回升到14 ℃時,產生大批有翅蚜,先後向薺菜、春豌豆等寄主植物上遷飛,形成第1次遷飛頂峰。4月中下旬花生出土後,田間的薺菜等寄主植物延續老熟枯敗,又產生大批有翅蚜,向花生田遷飛,形成第2次遷飛頂峰。進入5月中旬,隨著氣溫的升高,氣候條件有利於蚜蟲滋生,大批有翅蚜在花生田內外蔓延,形成第3次遷飛頂峰。在乾旱、少雨、高溫的適宜條件下,蚜蟲滋生很快,通常4~7 d就能完成1代,田間蟲口密度劇增。這是蚜蟲對花生猖狂危害的時期,也是花生病毒病發生的頂峰期。花生收穫後,有翅蚜又從花生落粒自生苗和菜豆上移向薺菜等寄主上危害和越冬。
花生蚜蟲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
(1)種植地應選擇砂地、排水和灌水比較好的地種植花生
(2)合理利用種植地,避免2年以上在同一塊地上種植花生
(3)可以蓋上一層地膜,地膜以利於花生保持水分、保持溫度、保肥效能都比較好,而且能有效地減少病蟲的危害。
(4)加強肥料和水的灌溉,花生是比較喜歡氮磷鉀複合肥
2、生物防治
花生蚜蟲的天敵種類多,控制效果比較明顯,在使用藥劑防治蚜蟲時應避免在天敵高峰期使用,以充分利用和保護蚜蟲天敵。花生蚜蟲的主要天敵有草蛉、瓢蟲、食蚜蠅等。
3、物理防治
(1)使用銀灰膜覆蓋反光碟機蚜。由於蚜蟲對銀灰色有負趨性,播種後出苗前使用銀灰膜覆蓋,具有明顯的反光碟機蚜作用,可有效減輕花生苗期蚜蟲的發生危害。
(2)黃板誘殺。由於蚜蟲對橘黃色有正趨性的習性,可以在田間懸掛黃板誘殺花生蚜蟲。
4、藥物防治
花生苗期蚜蟲的防治宜早不宜晚。
1、可於花生播種時用3%克百威顆粒劑37.5 kg/hm2蓋種,花生種子吸收了這些內吸殺蟲劑,出苗後蚜蟲遷飛危害時即可致死,還可以兼治蠐螬、金針蟲、薊馬等其他害蟲。
2、花生生長前期防治蚜蟲,應選用高效、低毒、持效期較長的農藥品種,如30%蚜克靈可溼性粉劑、2.5%撲蚜蝨可溼性粉劑、10%高效吡蟲啉可溼性粉劑等,葉面噴霧防治,藥效可維持10~20 d。
3、花生生育中後期的伏蚜,應選用低毒、高效、速效性農藥品種,如25%快殺靈乳油、特殺靈乳油、50%避蚜霧可溼性粉劑等,對花生基部噴霧防治。
開花下針期可用農藥燻蒸防治蚜蟲。花生進入開花下針期,發現蚜蟲危害時,可用80%敵敵畏1 125~1 500 g/hm2,加細土375 kg/hm2或麥糠112.5 kg/hm2,加水37.5 L/hm2拌均勻,順花生壟溝撒施,在高溫條件下,敵敵畏揮發燻蒸花生植株,殺死蚜蟲,防效可達90%以上。
以上就是花生蚜蟲的一些防治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