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從小一直很崇拜中庸這個詞,覺得任何事都過猶不及,但我也明白,中庸也意味著泯然眾人。所以我很想各位回答者用自己的人生經歷來描述從今天起,保持中庸的生活態度之後的生活,比如您是一位企業家,從今天開始用中庸之道工作生活,您覺得您得未來會發生什麼?當然如果您原本就一直喜歡中庸之道,也可以講述一下它對您的好處和壞處。 我剛畢業不久,人生經歷還不夠豐富,現在還沒辦法掙脫中庸之道對我的影響,潛意識還是喜歡中庸即可。很希望能透過各位的描述使我能更加靈活運用這個道理,且不會因為中庸而泯然眾人。謝謝各位。
17
回覆列表
  • 1 # 健康管理一點通

    人各有命,中庸是最好的,也是最穩定的,也不招惹是非,不左不右,不上不下,不好不差,但生活不是理想化的,是現實的,有些事,不把你逼的不偏激了不罷休,很難做到中庸!

  • 2 # 大卷觀世界

    中庸之道,並不是說平庸。中庸是一種態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古看今,古時候的精英,官員,商人,或者販夫走卒,絕大部分都是秉承中庸。

    中庸是讓我們做事規矩,本分,守法。

    不要被庸這個詞束縛了你自己,剛進社會肯定還沒從學校的那個氛圍出來,你需要快速的來適應,找出自己所追求的,或者是自己熱愛的。

  • 3 # 御風一路

    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要留給重要的人,守一瓣心香贊同這一觀點。形色匆匆,忙忙碌碌,是人們在當今社會奔走謀生的寫照。

    有句歌詞說的好: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人們渴望提高生活質量,給家人創造優越的條件,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人們寄希望於努力奮鬥,想透過打拼來改變現狀。

    社會上競爭很激烈,大多數人需要投入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才能換回想要的少量東西,比如,微薄的薪水,少量的錢財,和艱辛的生活。如何生存,如何生活的更好一點,成了人們的首要任務。

    人們受控於生活的擺佈,奔波在物慾橫流的社會,從早到晚,來去匆匆。為了生存,為了生活的更好一點,花光了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搞得身心疲憊,焦慮不堪。

    為了打拼,人們把興趣丟了,把愛好扔了,一心一意撲在事業上。時間都哪兒去了?在抱怨沒有個人時間和個人空間的同時,還要照顧重要的人的生活和情緒。

    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要把剩餘的時間和精力留給重要的人,我認為,家人是生命裡最重要的人。

    華燈初上,一方方窗戶裡透出的溫暖的燈光,召喚著晚歸的行人,不由得加快了腳步。少聚一次會,少喝一場酒,回到家裡,和重要的人團聚,多一些陪伴,多一些溫馨。

    偷得浮生半日閒,在堆積如山的檔案裡抽身,假日裡,帶著家人來一場旅行,去看山花爛漫,去看河水清澈,讓家人的歡聲笑語,洗去內心的疲憊和焦慮。

    為了給家人創造優越的條件,人們總是把自己搞的太忙太累,一味追求物質的數量,往往會失去生活的質量,與打拼的出發點背道而馳。

    生活的經驗教會人們,要在二者之間平衡,學會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才能留出一些時間和精力給重要的人。

  • 4 # 孫大聖S

    中庸絕不是所謂的平庸,也不要把它理解為中等程度的狀態,不要最好也不要最壞,差不多就得了。這些都不是對中庸的正確理解,而認為中庸之道將華人教育的很平庸的觀點更是可笑。中庸之道不是沒有原則,不是和稀泥,不是老好人。

    那麼什麼是中庸之道?

    中庸一詞最早由孔子提出“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它不同於法家的“狂者進取”,主張鬥爭和矛盾,也不同於道家的“狷者有所不為”的無為而治。它最求的是一種“不過”也不能“不及”的合適。

    《中庸》第一章寫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意思是人的情感沒有迸發出來的時候,內心無所謂過分或者不及,稱之為中,當發洩出來而保持恰如其分時,也可以稱作中。中是天下萬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將中和的道理推至圓滿境界,那麼天下萬物將各安其所,各遂其生。

    所以在孔子看來,中庸是一種特別高階的境界,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一種極致的合適。

    儒家中庸之道博大精深,我也只是將之前聽過大佬們講過的一些分享在此,如果題主真的喜歡中庸,那麼就去讀書,去研讀它,理解其真正的文化精髓。

  • 5 # 金亮雜談

    我本人就一直信奉中庸之道,我認為對我的生活是很有好處的。但是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自身條件和生活背景不一樣,即使都保持中庸的生活態度未來實際情況可能也不一樣,但總起來這是好事,可以嘗試一段時間。

    首先,不要單純地只瞭解“中庸”這個詞,中國古代四書裡邊是有《中庸》這本書的,不知道你讀過沒有,裡面所講的道理更豐富。如果沒讀過的話建議一讀。

    其次,如果你理解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不偏激不冒進的意思,信守這個原則也是好事,做人做事既不落後又不激進,過著平凡和諧的生活也挺好。我雖然信守中庸,得過利也吃過虧,原因就是脾氣太急,這是我的缺點,如果能在情緒波動的時候做到中庸就非常好了。

    最後,你才剛畢業,年齡不大,人生經驗還不多,要根據實際情況信守原則。年輕人太保守了也不是好事,該表態的時候勇於表態,該競爭的時候勇於競爭,該拼搏的時候勇於拼搏,人生才有更進一步的可能。

    總之,信奉中庸是挺好的事,但要靈活變通,未來的生活肯定差不了。

  • 6 # 小蝦說2018

    賢者過之,不肖著不及。中庸乃守正持規,而非不奮發進取。只要是為了守正理,存大道,就應該勇往直前,就不會泯於眾人,就可以卓然而立。這之間是不矛盾的。

  • 7 # 筆尖蓮心

    我也是個“中庸之道”的忠實信徒,並且致力於一生在問道於中庸踐行於中庸。“中庸之道”是一套系統的形似太極的理論體系,我理解其絕不是消極避世的處世之法,而是積極的追求自然圓潤不斷進取的經世哲學。如果自己深諳此道,那麼你就會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遊刃有餘,無往不勝。

    仔細研讀你在題中對中庸之道的理解和實踐的描述。我覺得你對中庸之道內涵的理解還有待深入。只有自己深入的領悟,你才能理順對中庸之道的困惑。

    你說:“任何事都過猶不及,明白中庸也意味著泯然於眾”。似乎你“還沒有辦法掙脫中庸之道對你的影響”。我以為似乎你有點消極的傾向和矛盾的心理。

    《論語·庸也》裡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之道包括三層境界:(1)忌虛務實,有用乃大。凡事要講實際,再好的理論沒有實用價值都是空談,也就是實事求是的原則。世間萬物“中庸(用)乃大”。(2)中規中矩,敬畏萬物。凡事取其中庸(道),凡事均不能做過,過則兩敗俱傷。輕則害人害己,重則暴殄天物遺害人間。(3)不偏不倚,持之以恆。中庸之道要“中不偏,庸不易”。就像任何交通工具一樣,只有堅持按航道行駛,持之以恆不偏不倚地行進才能到達目的地。——這是人們從高深莫測的中庸之道的道法理論中在實踐過程中體會總結出來的最精練樸素的幾點。這幾點從我三十歲後,一直作為我的安身立命擇業做事的參考。

    我三十歲之前過得很失敗,從事過老師、政府職員、做生意、包工頭等,到了三十歲都一事無成,二十八歲這年還負債二十萬,三十歲那年外債還清。我就休息了一年,這一年裡,我對我的過往進行了深度的分析和思考,想找出我失敗的原因,問題到底出在那裡。有一天到一位做中藥材生意的朋友家裡玩,看到他的案頭放了一本小冊子——《做人做事的基本法則》。雖然這本書看版面好象是地攤上的拼裝本,但是裡面談到的中庸之道,對我頗有啟發。後來我又對中庸之道的基本理論進行了學習,悟出我失敗的原因就是,思想偏激,做人極端,做事冒進,有始無終,做事只做不求效益。

    後來我又選擇了技術創業,從頭再來。根據中庸之道的原則給自已制定了詳細的法則:待人處事——不輕易得罪人。經營生意——低起點高付出,步步為營利潤適可而止。生意戰略規劃——技術至上,利益共贏,縱向發展,持之以恆。又過了八年,我成功了,一直到現在生意都很順很好。

    中庸之道的庸就是平常的意思,中庸之道的精髓就是在平常中創造奇蹟。一個真正做事的人,凡是取其中庸,沉下心穩住神,講實際不浮躁不浮誇,珍惜時間珍惜人情珍惜資源,不冒進勞命傷財,不畏縮裹足不前,穩步前進持之以恆,最後達到輝煌。

    中庸之道在社會治理及個人生活工作中都有極其廣泛的運用。

    修身養性,養生健體方面。性格要不急不躁,身體要不胖不瘦,飲食要均勻均衡葷素搭配,可謂“文武之道,一張一馳”。

    治家方面。夫妻矛盾取其中,孩子教育不溺愛不嚴苛,家庭理財要不慳吝不浪費,家庭待人不卑不亢。

    立業求職要根據自己的業務水平和能為愛好,不奢求不盲從,找到自己正確的切入點——忌虛就實,有用乃大。

    我理解的中庸之道,就是萬事萬物都要有韌勁,鋼柔相濟,曲中求直,統兩極於綿柔,攝銳銼於水滴石穿之功,大象無形,讓萬物歸於自己心中的指向。

    這些是我粗淺的理解,有不當之處望指出,一起探討。祝你在人生的大舞臺上,把中庸之道玩兒得爐火純青,引導你走向人生美好的巔峰。

  • 8 # 傳統文化活動軍師

    中庸之道不僅要從文化上理解,還要從生活中理解,生活中我們要權衡利弊擇其輕就是中庸的思想應用;這也是人成熟的一種表現,要是隻有好壞、對錯就是沒有成熟,還是小孩的心態。對於成人來說生活沒有對錯,只有權衡利弊。這本身就是中庸的現實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最終權衡也是不一樣的。

  • 9 # 微達天下

    “因”是未成熟的“果”!

    “果”是已成熟的“因”!

    “因”不異“果”,“果”不異“因”!

    “因”即是“果”,“果”即是“因”!

    如果您一直保持著中庸,那您一定會中庸到老,變成一個“老中庸”。您會平平安安一輩子,沒有大功,偶有小過;沒有大錯,偶有小善,只能這樣子了。

    如果一直中庸著,這一輩子,註定你既不敢愛,也不敢恨,即領略不到成功的喜悅,也品嚐不到失敗的痛苦,你只能隨喜一切功與過、善與惡。

    生命像大海,時而憤怒洶湧,濁浪拍岸,浪花飛逝;時而平靜如蘭,神秘安詳,親切委婉;如果,生命中庸到死,沒有變化,就如同失去浪花的大海,魅力不在,神密不現,只能蹉跎歲月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以前有些經常吃蜂蜜的人,現在不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