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太陽系八大行星圍繞太陽公轉,軌跡各自不同,飛行器從一個行星飛抵另一個需要很長時間,現在的探測器都是一站站飛,固然可利用引力加速,但飛行距離也加大了,為什麼不能沿著一條直線的最短距離飛出去呢?
12
回覆列表
  • 1 # 深空電報

    飛行器飛出太陽系為什麼不走捷徑?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走捷徑的目的是什麼,肯定是為了快速離開太陽系,目前沒有這個必要。快速離開太陽系可以做到,但是目前沒有哪個探測器是以離開太陽系為第一目的,而是經過多個行星,對其進行觀測後再離開探測器。旅行者一號和二號都是如此,即便是冥王星探測器也路過了其他行星,並且進行了觀測,這樣可以實現任何的多樣化。

    第二,走引力通道更加經濟,快速離開太陽系沒有必要,因此利用行星之間的引力通道就可以達到離開太陽系的經濟性。旅行者一號和二號探測器都使用了幾大行星的引力通道,這樣可以大大節省燃料,這樣的軌道計算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時旅行者一號和二號也花費更多的時間在深空航行上。最後就是動力問題,旅行者一號和二號使用核動力,那麼未來離開太陽系的探測器最好是使用核聚變,不過,核聚變或許並不是人類在這個地球上唯一能讓我們離開星系的能源。

    核聚變雖然比現有的所有能源都更有效率,非常適合在太陽系內部使用,透過核聚變技術,我們將可以更加高效地探索太陽系。但是,核聚變的效率畢竟有限,面對恆星間那幾光年的距離,還是顯得力不從心。因此,如果我們想要飛出太陽系,或許還需要比核聚變更加高階的能源。

  • 2 # 艾克思武備

    在渺茫的宇宙面前,我們只是一個小小的螞蟻,我們和自然的關係完全可比類於螞蟻和我們的關係,我們對宇宙知道的越多,就愈發覺得自己渺小。

    對於未知的探索必須鼓勵,這是人類進步的唯一原動力,但需要一個度。

    問出這樣的問題,還有各種看起來高大上專業的回答,在我看來都是傲嬌的表現,一步一個腳印,把銀河系的事搞明白後再說。我個人反對這種不切實際的探究,不僅無益,恐將致害,當一個白蟻出現在護堤員眼裡時,他會毫不猶豫地摧毀整個蟻巢。

    想在晚上趁著涼快實現登日者,戒!

  • 3 # 刁博

    從甲地到乙地可以走多條路,最近的路和最快的路不一定是同一條路,最近的路和最快的路也不一定是最經濟的路。在宇宙航行中,探測器要沿著曲線飛往目的地,不會沿著最近的直線向前飛行。嫦娥五號奔月的過程中需要繞地球和月球轉動很多圈;將旅行者號送出太陽系時需要多次利用引力彈弓對飛船加速。若是要讓探測器走直線從地球飛到月球,或者是走直線飛出太陽系,需要一直為探測器提供動力。

    發射探測器時,火箭內絕大部分空間儲存的是燃料。儘管如此,那些燃料大部分在火箭點火後不久就會耗掉,以便使探測器獲得足夠大的速度。平時經常說的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就是在最節省燃料的情況下計算出的速度。比如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每秒,是指在地面附近給物體的初速度大於7.9千米每秒就能使物體繞地球無動力飛行。如果讓一個探測器始終以1米每秒的速度接近月球,只要有充足的能量,物體也能抵達。只是這種情況下消耗的燃料會多得驚人。

    探測器在絕大部分飛行時間中是在做無動力飛行,在星球引力的作用下探測器的軌跡呈現為曲線。儘管探測器走的路徑是彎曲的曲線,但這彎曲的曲線恰恰是探測器飛往目的地時的捷徑。第三宇宙速度是16.7千米每秒,意思是在地球上將探測器送出太陽系至少需要有16.7千米每秒的發射速度,這是藉助了地球繞太陽公轉速度30千米每秒後的速度。而實際上人類發射的能夠飛出太陽系的旅行者二號、旅行者一號等飛船,它們的發射速度都沒有達到第三宇宙速度。因為它們在經過土星、木星等星球時可以依靠引力彈弓加速,這是不將探測器以垂直於太陽系平面發射出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人們往往對太陽系外有著一絲神秘的嚮往,有不少人更樂意關注的是飛出太陽系的旅行者號等飛船。其實飛出太陽系只是旅行者號完成太陽系探測任務後的最後一個使命,其最主要的工作是探測太陽系中的木星、土星、天王星等星球。以旅行者號等飛船的飛行速度,在接下來數萬年裡要經過的區域都是一片荒蕪。沒有探測任務,這樣的探測器沒有意義。更何況旅行者號飛船上攜帶的電池只能工作幾十年,待電池停止工作後不會再給地球傳送資料。目前人類還不會單純地為了飛出太陽系而發射探測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RNG2-0擊敗LNG保住晉級季後賽的希望,RNG今天表現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