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刀筆傳神

    歷史上著名的紅薯盛世指的是清朝的康乾盛世。這個是對康乾盛世的戲說,封建社會執行的本質,是讓老百姓都能吃上飯,吃飽飯,畢竟民以食為天,只要能解決吃飯問題,其他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紅薯大約在1593年引入中國,真正大面積推廣種植,是在康乾時代,所以康乾盛世被稱為紅薯盛世。

  • 2 # 知行合一的小李

    紅薯在明末傳入中國!還沒推廣種植明就亡了!由於紅薯產量高,解決了糧食問題!清朝從康熙到乾隆人口增長到了三億……但清朝文字獄特別嚴重!統治者嚴重控制思想!阻礙了文化的發展!所以這個盛世有點不符其實!

  • 3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紅薯盛世便是清朝歷史愛好者眼中的康乾盛世。

    事實上,看過《康熙王朝》的朋友們都知道,裡面有這麼一句話,就是紅玉對容妃說的話,“盛世從來都是主子的盛世,而不是奴才們的盛世。”

    這一種所謂盛世,據說最早可以從明末小冰河時期說起,當時全國範圍內出現了糧食歉收的場面,甚至"百姓流亡十之六七,十畝之田只種一二畝"。 但到了康熙年間,由於戰亂平息,以及明代徐光啟引進的新大陸高產作物甘薯的廣泛種植,農作物的收成得到了保證,大清的經濟便出現了恢復性發展的態勢。

    首先,是耕地多了。康熙二十四年,全國共有耕地六億畝,到乾隆帝去世,這個數字已經達到十億畝。而耕地的增加,則意味著糧食產量的提升,尤其是南方,譬如廣東,一些地方出了早稻和晚稻之外,便增加了甘薯這第三份收成,所謂一年三熟。往北一點的江西,則種早稻和蕎麥,一年兩熟。這種多熟種植的盛行,最後結果便是每年可增產糧食60多億公斤。如果是比產量的話,大清國這一時期的糧食產量,據說比大明萬曆年間增加了一倍多。甚至是當時訪問中國,對大清國頗有意見的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也有人說,中國此時的糧食收穫率,比英國還高。

    而這裡的重點字眼,便是番薯!

    這種最早種植於墨西哥和哥倫比亞的種植物,就是在萬曆年間進入了中國。據說是一個叫陳振龍的福建人,在菲律賓看到這種“生熟皆可食,產量又高,廣種耐瘠”的塊根作物,於是立馬引進到山多田少的福建,因為這種植物來自域外,華人便稱之為:“番薯”。而稍後十七世紀初,江南水患嚴重,五穀不收,饑民流離。徐光啟當時就在上海,於是便把番薯從福建引種到上海,隨之向傳播到整個長江流域。

    到了清朝康熙乾隆年間,番薯已經傳播到大半個中國,而要特別指出的是,官方提倡非常賣力,甚至皇帝本人,親自下旨意給直隸省,“廣勸栽植”。於是番薯在中國成了僅次於稻米、麥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糧食作物。

    那麼,究竟是人口膨脹導致了番薯廣泛種植,還是番薯種植導致了人口膨脹呢?事實上,康熙皇帝自己都承認,雖然大清國自吹自擂是太平盛世,但老百姓其實連飯都吃不飽。民食不充、百姓生計大不如前,這樣的描述出現在臣子的奏章甚至是皇帝的聖旨之上,可見是真實的。

    吃不飽怎麼辦呢?皇帝便指示了:種番薯吧!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造成了各方面對所謂康乾盛世的意見差異極大,首先是在那個時代,只有乾隆皇帝,自吹自擂自己是:”國家勢當全盛”。但當時以及後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國社會的普遍認識,這是在胡扯,即扯出來的盛世,而不是真正被大眾認可的盛世,認可者僅僅是御用文人和遺老遺少。

    理由,是緊接乾隆之後的嘉慶年間,便爆發了川、楚、陝農民起義、東南海疆的蔡牽起義,最嚴重的則是北方的天理教起義,起義者甚至衝進皇宮,“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這種事,顯然不是一個盛世應該發生的。

    而且一個連糧米都不夠吃,以至於要靠番薯來充飢的時代,就算電視劇拍得再好,小說寫得再牛逼,口號喊得再敞亮,你畢竟也是個番薯王朝,要知道,同一時期的英國,已經接近工業革命的基本完成,就連被你們認為是最落魄的產業工人,也開始吃早飯了。因為工人們不在早晨吃飽飯,就幹不動半天的苦累活。所以在那個時代,英國全民正開始普及吃早餐,以吃烤吐司和喝茶為主。1782年,曾有一個普魯士人對英華人的烤吐司讚不絕口:“你拿著一片又一片吐司,用叉子叉住去用火烤,直到奶油溶化,真是美味無雙。”

    而1782年,也就是大清國的乾隆四十七年,即題目所謂的紅薯盛世,廣大華人,正在為自己能吃上烤紅薯而歌頌皇帝英明。

  • 4 # 萬總是我

    紅薯又稱番薯,最早種植於美洲中部墨西哥、哥倫比亞一帶,由西班牙人攜至菲律賓等國栽種,番薯最早傳進中國約在明朝後期的萬曆年間,分3條路線進入中國―雲南、廣東、福建。番薯傳入中國後,即顯示出其適應力強,無地不宜的優良特性,產量之高,“一畝數十石,勝種穀二十倍”。加之“潤澤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薺”,故能很快向內地傳播。十七世紀初,江南水患嚴重,五穀不收,饑民流離。彼時,科學家徐光啟因父喪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種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種到上海,隨之向江蘇傳播,收成頗佳。陳振龍的五世孫陳川桂,在康熙初年把番薯引種到浙江,他的兒子陳世元帶著幾位晚輩遠赴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廣泛宣傳,勸種番薯。據記述,陳世元在山東膠州古鎮傳授種植番薯的時候,親自整地育秧,剪蔓扦插,到秋天收穫,得薯尤多,於是一傳十、十傳百,競相種植。番薯在華北地區便很快推廣開來。清乾隆時期,不少地方都是由官方提倡栽種。在直隸、更由皇上“敕直省廣勸栽植”。由於朝野上下積極推廣,番薯很快在全國廣為傳種,併成為中國僅次於稻米、麥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糧食作物。1733年,番薯傳到四川,1735年傳至雲南,1752年傳至貴州。此後,番薯蹤跡遍佈西南。明末清初更是量產!康乾盛世是清朝人自己吹出來的盛世!而這個“盛世”的依據是:人口達到歷史之最!糧食產量達到歷史之最!餓死人口比例歷史最低!從某種意義來講,封建時期達到以上三條確實可以算得上是“盛世”。然而,世界大勢早已變化,彼得、路易十四和康熙帝是一個時代的,華盛頓和乾隆是一個時代的!而清王朝還拿著老一輩所謂“盛世的評判”來沾沾自喜,難怪中國落後,難怪落後捱打不斷!豈不知,就連清王朝洋洋自得所謂的“盛世”,也是西方大航海時代帶來的福利!至康雍乾時期,隨著糧食的不斷增產,人口也出現井噴式增長!達到了封建時期所謂“盛世”的標準。只是這“盛世”卻是閉關鎖國,不聞窗外事換來的。所以現在網友戲稱“紅薯盛世”

  • 5 # 文史閱微

    歷史上著名的"紅薯盛世"實際上指的是因紅薯(實際上還有玉米)的引種,使人口劇增的"康乾盛世"。

    番薯是一種高產作物,生產適應性強,抗旱,耐鹼,抗逆性強,並且易於種植和儲存,可作為糧食替代品。原產於美洲,後傳到呂宋,也就是今天的菲律賓。

    它在中國除了青藏高原地區以外皆可種植。

    紅薯在明萬曆年間引進中國後,由於其適應性強,產量高,被大力推廣,對清朝耕地面積的擴大,糧食產量的提高和人口的快速增長

    15、16世紀新航路開闢後,歐洲和亞洲的聯絡進一步加強,進了物種的交流。西班牙人把紅薯傳播到亞洲。

    公元1593年,明朝萬曆二十一年,祖籍福建長樂的中國商人陳振龍在呂宋(今天的菲律賓)經商的時候發現當地有一種作物種植簡單,對土壤和生長環境要求很低,種植後基本不需要多少人工打理,而且產量高,食用起來美味可口,可以用作糧食的替代品。。

    但是當時的菲律賓嚴禁紅薯出口,一經發現會被處以死刑。

    陳振龍悄悄地學習紅薯的種植方法,冒著生命危險在回國時將幾段紅薯藤纏繞於船上的纜繩中,成功躲過檢查,悄悄帶回了中國,並種植成功。郭沫若寫詩稱讚陳振龍"此功勳當得比神農”。

    由於番薯的適應性強,最土的環境要求的,所以。 在原來水稻小麥不能種植的貧瘠的土地上,都可以種植番薯,這使得中國的耕地面積一下子擴大了4倍多。

    而且紅薯的產量極高,據說當時的福建泉州漳州一帶廣泛種植紅薯,畝產量可達到3000斤。

    紅薯的廣泛種植,解決了人口的吃飯問題,推動了人口的迅速增長。

    清軍入關後,由於戰亂,順治時全華人口不超過5000萬人。到了康熙三十年(1691)人口恢復到了1億,乾隆三十年(1765)人口增加到2億。

    人們把這一時期稱為"康乾盛世",也即著名的著名的"紅薯盛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吉他下琴枕打磨上端還是下端,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