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職心眼
-
2 # 深圳梅溪郡
年齡比你稍大一點,我是吃過血虧的,將心比心分享一下
我之前在一家外資工作過10年,由於出身農村,見識眼光也短,老實,以工廠為家,實實在在,一步一步從技術員做到經理,供應商叫出去吃飯,我都不敢,生怕公司發現,別說吃回扣了!另外很少出去和公司領導玩吃飯交際,工作時間長,到了這個職位,憑的是經驗,也沒有啥衝勁可是風險越來越臨近
2008年,經濟危機,被幹下崗了!
在一個公司千萬不要以為老闆欣賞你,得意忘形,也不要以為工作時間長,有什麼資本,在老闆眼裡就是打工仔,特別是利益的位置,盯的人多,背後壞話多了,就成了事實
所以平淡如水的時候,就一定要思考萬一出去了,如何生活養家,工作,先準備好總之是件好事
以上供參考
-
3 # 銷售話術全集
正如你自己說的,這個年紀又有小孩又有房貸,想做點事情確實是挺難的。
早已不能像20出頭那樣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但我們換個角度看一下,這個年紀的人也有自己的優勢!
透過我自己的親身經歷,還有對身邊朋友的觀察,發現這個年紀的人一般有三種選擇。
1、做好本職工作你自己說升職無望,那有沒有想過到40歲了,為什麼會感到升職無望呢?
按照常理來說,如果年輕的時候稍微努力一點,到這個年紀應該都是管理層了。
但生活就是這樣,很多事情只有經歷過才知道。
年輕的時候可能不太在乎努力之類的事情,也沒有那麼上心。
但真正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可能發現已經來不及了,時間不夠用了。
所以,大多數人都只能把目前的工作做好,這倒不是說這些人的魄力不夠,而是正常的選擇。
畢竟,成功沒有一個衡量的標準,不一定非要賺很多的錢,才算是成功。
能把一個家庭照顧好,也是另一種成功。
2、自己去創業由於多年的工作經歷,很多人積累了不少的人脈資源和本錢。
於是就自己去創業了。
但創業不是那麼容易成功的,如果前期沒有多次的創業經驗,很多人是不可能在第1次就靠創業賺到錢了。
不要把創業想的那麼簡單,其實跟做題一樣,都是需要一次次的練習,才會慢慢的找到那種感覺。
如果你真的打算今後去創業,可以從現在開始做下準備。
多觀察一下你熟悉的行業裡面,有沒有能發揮你優勢的細分領域,找到之後先小範圍的測試下,驗證一下想法的可行性。
千萬不能,為了創業而創業啊。
3、兼職副業由於網際網路的普及,很多人除了本職工作之外,都可以透過一些兼職來賺錢。
最簡單的也是最初級的兼職,可能就是出苦力了,利用週末時間去賺一些錢補貼家用。
稍微高階一點就是靠腦子賺錢。
這些都是不錯的兼職方法。
但是,你具體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方式,還得根據你自己的情況來決定。
總結透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40歲的年齡,確實不能盲目的選擇。
但從整個人生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一個人最成熟的時候。
如果能利用好身邊的各種資源,完全是可以做出一番事業的。
-
4 # 一心唯公
經常有這種情況:40多歲或者50歲的樣子,也有一定的地位或者職務,是單位的副職或者中層幹部,工資待遇等都算中上,但卻再沒有了發展前途,上升空間被封死。漸漸地,從原來的優秀分子、得力干將,慢慢變成了單位可有可無的人物。年齡沒有了優勢,學歷沒有了優勢,所學的專業知識已經老化,處於被淘汰的邊緣。工作也沒有了魄力,方式方法漸漸不起什麼作用,很多事情提不起勁頭,有得過且過的思想。
和相關的領導什麼的都很熟,但真正能替自己辦事或者推自己一把的,要麼是無能為力,要麼是感情還沒有深到那個地步,或者對自己並不是非常認可。自己想再努力一把吧,一則沒有了當初的精氣神,下不了決心吃不了苦頭,經常容易幹半道就放棄,偷懶的思想日甚一日;二則是沒有魄力去投入,家庭負擔越來越重,顧忌也越來越多,經常覺得家庭比前途更重要,需要全力投入的重點不斷在轉移,比如子女教育等。
在職場上有一句話:壓死中年人的,往往只需要一根稻草。人到中年,事業到達了巔峰,無論從哪一頭走,都不可避免地在走下坡路。而同樣的,人到中年,負擔是最重的:車貸還完了,房貸還沒有還完,或者是第一套房貸還完了,第二套房貸又開始了。父母身體越來越不好,醫療費支出一次比一次數額更大,慢慢地自己兩口子身體也出了問題,也需要大筆的醫療儲備。
孩子上學要找最好的學校,擇校費只高不低,而且還要搭更多的人情,才可以如願。週末假期的校外培訓費,更是比正常教育支出高若干倍。好不容易上了大學了,各項支出不是最好的吧,最起碼不能讓孩子受委屈。畢業了,就業又會讓人頭疼,畢竟這是一輩子的事情。工作穩定了吧,談戀愛了,工資不夠用,要補貼。結婚,要房子車子結婚典禮,一輩子的積蓄被揮霍一空,還要重新背上新的債務。
好不容易這一切搞定了,日子才安穩下來,發現自己的工作出了問題,這條收入鏈一斷,影響的是一大家子,等於這個家庭的頂樑柱倒了,問題就大了。44歲高管因工作出了問題,面臨被辭退,跳樓自殺,就是因壓力太大,沒辦法接受突然發生的變故所致。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是要不斷努力。中年並不是人生的終點,還需要不斷努力學習,使自己的能力不斷增強,最起碼不能落伍,這樣才能使自己的位置更加穩固。其次是要不斷進取,中年是人生髮展過程中綜合實力最強的階段,不能因為一點困難就退縮不前,也不能因為一點成績就自滿,還需要像青年時代一樣,積極向前。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即是退,有這個思想在,人生就永遠不會走下坡路。
本人79年的,在工程單位上了十來年班,幹到了工程部長。由於不會處人際關係,上升無希望。感覺將來很迷茫,上班也就這樣了,不會有大的發展。出去吧,又感覺壓力大,又是小孩又是房貸。沒有存款。有沒有和我一樣的,可以進來聊聊!
回覆列表
為題主提供一個乾貨與“雞湯”並存的答案: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資料,“華人2019年的平均壽命在76.1歲”。按照黃金比例原則(黃金分割點:0.618),華人47歲才是黃金年齡,40歲只是人平均壽命的一半左右,這個年齡還是正當年,不應這麼早進入退休狀態。
【既名聊職場】觀點,年齡不是放棄的藉口、選擇放棄就是甘於平庸。第一,年齡不是放棄的藉口,不應過早進入暮年狀態。身在職場,會遇到很多類似題主這樣的困惑,好像晉升無望,進退兩難。自己做的工作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很多人 是40歲的心臟,60歲的心態。想跳出圍城,卻又不甘心放棄現有的收入和所有,久而久之,就更加迷茫,會進入一個惡性迴圈,導致人的狀態更加負面。
我想說的是,年齡不應是放棄的藉口,很多可能性還需要去努力一下。也許,伸伸手,我們就能夠到太陽。
舉個很勵志的故事吧。美國有個著名的摩西奶奶,1860年出生,她的前半生一直在農場工作,其實就是個農婦,為養家餬口而努力。因為愛好,58歲她創作了人生第一幅畫,76歲時開始學習繪畫,80歲時在紐約舉辦了個人畫展,轟動了當年整個美國。90歲時,她的畫作開始風靡世界,100歲時給日本青年渡邊淳一回了一封信,在她的鼓舞下,渡邊成為一代文學大家。101歲,摩西奶奶去世。
看一看摩西奶奶的年譜,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不奮鬥呢。另外,從上面這個例子可以看出,良好的心態,積極的追求,不過早放棄,對提高壽命也是有好處的。所以,解決題主的困惑,還是應該從心理角度入手,心上的問題解決了,才能有所行動,才會有所改變。
小結一下,上面主要提到了心理方面的問題,不應過早放棄努力,不應讓年齡成為制約發展前進的藉口。下面,再說另一個方面的問題。第二,選擇放棄就是甘於平庸和消極順從,可以平凡,但不能甘於平庸。人的一生難免要放棄一些東西,但有些東西是不能放棄的。比如,題主這個年齡,如果沒有很好的定位,就相當於選擇了平庸和順從,這是消極負面的。那麼,如何摒棄這些呢,有很多不錯的建議供你選擇:
在工作之餘,學會專業領域外的一項技能。40歲,上有老下有小,要操心的事情比較繁雜。最關鍵的是要管理好自己的時間,不要讓無味的時間黑洞黑掉了自己的寶貴時間。多學一項技能很關鍵,這是另一種保障,
比如,可以自學心理學知識,考個心理學證書,在現代這個社會,這是很有用的,可以做做副業。在工作之外,堅持鍛鍊身體。我們所有的一切努力都要基於一個良好的身體,40歲,不應是養生的年齡。堅持鍛鍊是必須要有的,全家老少還指著你的肩膀幫他們遮風擋雨,這是我們的責任。
鍾南山院士84高齡還在抗疫一線奮鬥,他能抗下這麼高強度的工作,就是基於他多年堅持的身體鍛鍊。在工作之外,多與家人相伴。
40歲,已經是不惑的年齡。“不惑”是什麼意思,就是說經歷了前面40年的努力,自己已經有了獨立的判斷力。到這時,很多事情都已經逐步看明白。
工作與生活的關係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項,高效工作、高效生活才是最優方案。該工作工作,該生活生活,平時多與家人相伴,陪陪老人、逗逗孩子,其樂無窮,心態還會年輕起來。
總結:本文主要從“年齡不是放棄的藉口、選擇放棄就是甘於平庸”兩個角度切入,認為:40歲還是人生正當年,不應因為工作生活中的挫折就選擇放棄;不努力就是甘於平庸,面對職場晉升無望,多學一門技術、多鍛鍊身體、多與家人相伴,會讓你心態更加年輕。
【既名聊職場】與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