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王安石?
11
回覆列表
  • 1 # 南柯三境

    熙寧變法,爭議不休——北宋名相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號半山,諡號“文”,世稱王文公,自號臨川先生,晚年封荊國公,世稱臨川先生又稱王荊公,江西臨川延壽鄉(今東鄉縣黎圩鎮上池村)人,中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變法對北宋後期社會經濟產生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王安石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動改革,力圖革除北宋存在的積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國強兵,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在文學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時期八大家之一。​

    慶曆二年(1042年)進士第四名及第。任地方官多年。王安石認為宋代社會貧困化的根源在於兼併。因此,在嘉佑三年(1058年)上宋仁宗趙禎的萬言書中,要求對宋初以來的法度進行全盤改革,扭轉積貧積弱的局勢,立即實現對法度的變革。封建士大夫也把致國太平的厚望寄託於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臺執政。由於深得神宗賞識,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參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開始大力推行改革,進行變法。王安石明確提出理財是宰相要抓的頭等大事,闡釋了政事和理財的關係,並認為,只有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才能解決好國家財政問題。執政以後,王安石繼續發揮了他的這一見解。在改革中,他把發展生產作為當務之急而擺在頭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雖然強調了國家政權在改革中的領導作用,但他並不贊成國家過多地干預社會生產和經濟生活,反對搞過多的專利徵榷,提出和堅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張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導下,變法派制訂和實施了一系列新法,從農業到手工業、商業,從鄉村到城市,展開了廣泛的社會改革。與此同時,王安石為首的變法派改革軍事制度,以提高軍隊的素質和戰鬥力,強化對廣大農村的控制;為培養更多的社會需要的人才,對科舉、學校教育制度也進行了改革。變法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兩宮太后、皇親國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結合起來,共同反對變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寧七年第一次罷相。次年復拜相。王安石復相後得不到更多支援,不能把改革繼續推行下去,於熙寧九年第二次辭去宰相職務,從此閒居江寧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由於司馬光等保守派得勢,此前的新法都被廢除。王安石不久便鬱然病逝。

    王安石在哲學思想方面,繼承和發揚了老子的一些思想,是傳統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洪範傳》、《老子注》是他在這方面的主要著作,後者已經散佚。他的文章以論說見長,列於唐宋八大家。在詩歌方面,早年寫了不少反映社會現實的詩篇。有集本傳世,一是《臨川先生文集》本,一是《王文公文集》本,兩本都摻有他人的著作。

    王安石曾封於舒、荊,死後又諡為文,故也稱為王荊公或王文公。

    王安石,北宋神宗時名相。這位不甘寂寞的政治家,領導一場轟烈和悲壯的熙寧變法,從此這位勇士獨撐大旗步入歷史漩渦,成了歷史上最受爭議的人物。變法之前王安石被譽為“當世聖人”,變法後,司馬大罵其為欲謀朝篡位的大奸臣;後來的宋徽宗對王安石推崇備至,而到了宋欽宗那裡,竟成了北宋滅亡的魁首。朱熹斥之為心懷叵測、沽名釣譽的偽君子,陸九淵贊其為“潔白之操,寒於冰霜”;而楊慎將之數落成“古今第一小人”,梁啟超稱他是“三代以下唯一的完人”;列寧贊之為 “中國十一世紀最偉大的改革家”。作為文人的王石安,華人婦孺皆知,而作為宰相,卻爭議不休,原因何在?

  • 2 # 歷史大學堂

    北宋第一明相--文彥博

    文彥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 ),字寬夫,號伊叟 。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 。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被譽為介休三賢之一。

    天聖五年(1027年),文彥博進士及第。歷任殿中侍御史、轉運副使等職。慶曆七年(1047年),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以平王則起義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罷相,出知許、青、永興等州軍。至和二年(1055年)復相。嘉祐三年(1058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國公。神宗時,反對王安石變法,極論市易法“損國體、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累加至太尉。元豐六年(1083年)以太師致仕。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因司馬光薦,拜平章軍國重事。元祐五年(1090年),再次致仕。紹聖四年(1097年),降授太子少保,同年卒,年九十二。徽宗時,與司馬光等併入元祐黨人碑,後追復太師,諡號忠烈。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從祀歷代帝王廟 。文彥博歷仕仁、英、神、哲四朝,薦躋二府,七換節鉞,出將入相五十年。任殿中侍御史期間,秉公執法,曾成功地抵禦西夏入侵。為相期間,大膽提出裁軍八萬之主張,為精兵簡政,減輕人民負擔,被世人稱為賢相。有《文潞公集》四十卷,《全宋詞》錄其詞一首

  • 3 # 帝國的臉譜

    北宋第一明相文彥博

    若論北宋明相(不是名相),那種內心通達、上下融洽、懂得謙讓、有肚裡乘船風度的宰相,當數文彥博。

    文彥博,字寬夫,介休(今山西介休市)人。進士出身,歷任知縣、監察御史、樞密直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樞密使,慶曆八年(1048),43歲的文彥博被宋仁宗提拔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院大學士,出任宰相。文彥博輔佐北宋四朝皇帝,出將入相五十年,始終坦誠、謙讓、寬厚、包容,獲得上下一片讚揚之聲,成了一代名相。

    宋仁宗妻子張貴妃的父親曾是文彥博家的門客。張貴妃為了鞏固自己在後宮的地位,主動結交文彥博,對他以伯父相稱。當時,文彥博是樞密直學士、成都知州。有一次,臨近上元節了,張貴妃示意文彥博進獻燈籠錦,文彥博馬上安排人加班加點,趕在上元前把燈籠錦製成,並送達京師。到了上元節那天,張貴妃特意穿著燈籠錦做的衣服,去見宋仁宗,宋仁宗驚呼:“何處有此錦?”張貴妃回答說:“這是要成都文彥博織來的,他曾與我父親有舊,故以伯父相稱。不過,我怎能指派朝廷大臣呢?是文彥博主動織來獻給陛下您的。”宋仁宗頗高興,從此開始留意文彥博。不久,宋仁宗就把文彥博調回,出任樞密副使,隨後重任為副宰相。

    慶曆七年(1048)冬,貝州(今河北邢臺清河縣)王則起義,朝廷派樞密直學士、左諫議大夫明鎬率軍剿匪,過了兩三個月,賊依然未被剿滅,文彥博主動請纓,以參知政事兼河北宣撫使去貝州平叛。事後宋仁宗任命文彥博為宰相。然而,事過三年後,監察御史唐介上章彈劾文彥博,說他走“夫人路線”,用燈籠錦賄賂張貴妃當上宰相,文彥博因此貶官許州。

    那麼,文彥博拜相,決定因素是否真是張貴妃的原因呢?參照《宋史》,中間還是頗有些出入的。一是獻蜀錦是不是能得一個參知政事?二是統軍破賊到底是誰的功勞?關於第一個問題,可以作一個假設,如果獻蜀錦能謀得到參知政事,那獻山珍的呢?獻海味的呢?恐怕一天安排一個參知政事都安排不過來。文彥博進士出身,在地方工作多年,幹過行政,任過軍職,頗有政績。他任河東轉運副使,河東路下轄的麟州與西夏相鄰,運餉道路迂迴曲折,他帶人修復廢棄的故道,又在麟州屯積了足夠的糧草,後來西夏元昊率軍進攻,看到守軍準備充分,只好無功而返。尤其是針對當時冗兵、冗費過多,朝廷不堪負重,文彥博提出“淘汰冗兵、減省冗費”的一系列建議被宋仁宗採納,為朝廷解決了一大難題。所以提拔他任參知政事,應該是眾望所歸。關於第二個問題,《宋史•文彥博傳》說得明白:“貝州王則反,明鎬討之,久不克。彥博請行,命為宣撫使,旬日賊潰,檻則送京師。”具體情況是,文彥博至貝州後,經過反覆觀察和分析,決定以“聲東擊西”之法,一面讓官軍猛攻北城,麻痺敵軍,另一方面派人在南城挖地道,直通城裡。十來天,地道挖通,官軍如從天降,一舉拿下了貝州,王則被捕,起義平息。說文彥博搶了明鎬的功勞,顯然是不實之詞,這也是宋仁宗貶文彥博於離京較近的許州,卻把唐介貶至嶺南那不毛之地的原因。

    然而,在遭到唐介彈劾的前前後後,我們始終沒有看到文彥博的任何辯解之聲,無論《宋史》也好,野史筆記也好。不但如此,後來還發生了一件讓人對文彥博更加刮目相看的事情。至和二年(1055),宋仁宗思賢心切,起復文彥博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重新任命他為宰相。然而,文彥博卻上書宋仁宗說:“唐某所言,正當臣罪。召臣未召唐某,臣不敢行”(宋代邵伯溫《邵氏聞見錄》),請求宋仁宗起復唐介。於是,唐介提拔至潭州通判,隨即復為監察御史,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唐介被重任為參知政事,與宰相文彥博一同為宰執大臣,兩人“相知為深”,關係融洽如知己。

    從遭彈劾、被貶至起復過程中的表現來看,文彥博堪稱謙謙君子。人不怕有汙點,瑕不掩瑜,怕只怕有汙點時矢口否認,伺機報復。而文彥博面對唐介的彈劾,不但沒爭辯,而且坦言對方彈劾的事情有屬實之處,甚至為對方的前途鼎力相助,雍容大度,德厚流光,這就是他能輔佐四位皇帝、出將入相五十年、高位善終的根源所在。《宋史•文彥博傳》說他:“立朝端重,顧盼有威,遠人來朝,仰望風采,其德望固足以折衝禦侮於千里之表矣。至於公忠直亮,臨事果斷,皆有大臣之風……”的確是十分公允的評價。

  • 4 # 求之

    北宋名相有很多,北宋有宰相72人。首推寇準。

    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北宋名相寇準。

    寇準,北宋宰相。太平興國進士,景德元年稱相。時值遼兵來攻,寇準力排眾議,堅主抵抗,促使真宗前往督戰,與遼訂“澶淵之盟”,后王欽若陷害寇準,被罷相。寇準居官清廉,為世代楷模,他終生不蓄錢財,家中無歌伎,“有官居鼎鼎,無宅起樓臺”,是時人對他的形容。

    熙寧變法爭議不休,北宋名相王安石。

    王安石,北宋神宗時名相。這位不甘寂寞的政治家,領導一場轟烈和悲壯的熙寧變法,從此這位勇士獨撐大旗步入歷史漩渦,成了歷史上最受爭議的人物。變法之前王安石被譽為“當世聖人”,變法後,司馬大罵其為欲謀朝篡位的大奸臣;後來的宋徽宗對王安石推崇備至,而到了宋欽宗那裡,竟成了北宋滅亡的魁首。

    誰是北宋四大名相的最佳人選?調查問卷如下:

    1.趙普0(0%)

    2.呂蒙正0(0%)

    3.呂端1(11%)

    4.李沆0(0%)

    5.畢士安0(0%)

    6.寇準2(22%)

    7.王旦0(0%)

    8.李迪0(0%)

    9.王曾0(0%)

    10.富弼0(0%)

    11.韓琦2(22%)

    12.文彥博2(22%)

    13.王安石1(11%)

    14.司馬光1(11%)

    15.範純仁0(0%)

  • 5 # 清水空流

    大家都說,北宋缺將。南宋缺相。這話挺有道理的,兩宋的名相基本都在北宋,放眼中國古代名相北宋也能拿得出手。趙普。畢世安。呂蒙正。呂端。寇準。富弼。韓琦。司馬光,王安石。可以說啊,在宋徽宗之前,大宋名相輩出。雖然有的政見不同。但個人道德操守是不錯的。就我個人看法。呂端可稱為北宋第一名相。

    呂端。字易直,北宋名臣,後晉兵部侍郎呂琦之子、尚書左丞呂餘慶之弟。呂端生於官宦之家,自幼好學上進。 最初以其父的官位蔭補千牛備身。後周時為著作佐郎、直史館。北宋建立後,歷知成都府。宋太宗時累拜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至道元年(995年)拜相,同平章事,兵部尚書。為政識大體,以清簡為務。太宗稱其“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太宗駕崩後,呂端力挫陰謀,扶立太子真宗即位,以功加右僕射。鹹平二年(999年)以太子太保致仕。呂端和寇準基本是在太宗晚年時候當宰相的, 呂端拜相時,已年屆六十,太宗曾後悔自己對呂端重用太晚。

    太宗為了平衡各方面的關係,特別是對寇準的使用,恐有呂端官居相位以後在寇準之上,使寇準心中不平,就採取了一個臨時過渡的辦法,作為權宜之計。太宗讓時任參知政事的寇準與宰相呂端“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也就是說,讓呂端和寇準隔日輪流執掌相府大計,他倆平起平坐,太宗則從旁加以觀察。但呂端處事公允,經過觀察,太宗的親手戒諭:“自今中公事必經呂端、這樣就實際確定了呂端的首相的地位

    太宗病重時,宦官王繼恩暗中串聯參知政事李昌齡、殿前都指揮使李繼勳、知制誥胡旦等,並與太宗妻李皇后一起謀立太宗長子趙元佐,企圖發動政變。呂端入宮問疾。這時太宗已危在旦夕,呂端見太宗左右只有王繼恩和李皇后,卻不見太子趙恆。他擔心王繼恩別有它意,急忙回府,暗中寫信,讓趙恆趕快入宮,以防不測。正在這時,太宗已經駕崩,李皇后讓王繼恩來到中書省告知呂端。呂端知道有變,抽身出閣,反手將王繼恩鎖在中書畫閣中,並派人予以看守。他從中書省來到萬歲殿,以太宗的生前意願為依據和李皇后理論,最後擁立趙恆即位,是為宋真宗。趙恆即位後,垂簾引見群臣。呂端平立殿階,請求侍臣捲簾,他登殿審視,確認是趙恆後才退降殿階,率群臣高呼“萬歲”。[16] 真宗年間,,因呂端久病不僡,真宗下詔免去他每日朝拜的禮儀。有事靠書信溝通視事。十月,真宗授呂端以太子太保致仕。告假三百日後,真宗仍命有司供他俸祿。之後,真宗親自探望呂端,當時他已病重,真宗對他倍加撫慰。

    鹹平三年(1000年)四月初三(5月9日[1] ),呂端逝世,享年六十六歲。朝廷追贈司空,諡號“正惠”。毛主席和南懷瑾對呂端評價都很高,

    毛澤東: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南懷瑾:所謂“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這是一副名聯,也是很好的格言。呂端是宋朝一個名宰相,看起來他是笨笨的,其實並不笨,這是他的修養,再處理大事的時候,遇到重要關鍵,他是決不馬虎的

  • 6 # 蕭武

    北宋的宰相,還得是韓琦吧,他自稱第二,沒人敢說自己第一。無論工作能力還是節操,還是在關鍵時刻關鍵問題上的決斷力,都絕對是一等一的。更何況,相三帝立二主,還不擅權,算是少有的了。

  • 7 # 漢室的後裔

    北宋的宰相有很多。首推第一個的就是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後來的寇準。還有其他一些人。王安石的話做過宰相?他主持了歷史上著名的王安石變法。但卻是一場失敗的變法。後來到北宋滅亡。部分原因歸咎於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宋襄公在泓水之戰中,堅持不攻擊尚未列陣的敵軍,是一種什麼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