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謎謎

    隨著資訊社會的高速發展,我們所能接受到的資訊越來越多,這是一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我們變得浮躁,喜歡一些簡單易懂,快速入門的東西,對一些有深度的東西並沒有時間去花心思瞭解,由於高效的需要,我們對京劇這種需要深入瞭解才會喜歡的東西並不會有興趣!

    可是我們要知道,真正的好東西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東西,我們不願意去花時間去欣賞了解的東西是我們國粹。

    筆者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在教育的起始~小學裡面就應該讓大家認識到國粹的魅力,只有從小培養這方面的興趣才能讓年輕一代喜歡自己國家的國粹,也才能讓年輕人傳承發揚,這也是實現文化自信的關鍵一步!

  • 2 # 男神大哥

    戲劇包括京劇都是中國的傳統國粹,沒有歲月磨歷與人生的坎坷是無法領略其深厚含義與韻味的。年輕人沒有這種人生的經歷自然是無法與戲劇產生共鳴的。

  • 3 # 亂彈影視1235

    京劇是國粹,但是藝術形式是有時間和歷史限制的。京劇的形成有他的歷史原因和條件,他符合了那個時代人民的審美和生活方式,以前是慢節奏的時代,人民有時間去欣賞並且造就這種慢工出細活的藝術形式。

    但現代的生活和交流方式已經大大加快。生活節奏快了,人們欣賞的藝術形式也會變化。藝術生適應時代的。

    京劇是一種完全成熟的藝術,能夠保留到現在說明他存在是有理由的,那句話不是說: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京劇的服裝、臉譜、唱腔、配樂、故事無不優美,也是有些上年紀的人才會體會到他的美。年輕人忙著拼搏,學習工作都時間都不夠,遊戲及網路又佔去了很多時間,如果不是對京劇有興趣的話,是很難花時間去了解更別說去欣賞京劇了。

    所以還是有很多的孩子以興趣的形式學習京劇還有其他的戲曲。就很多電視臺舉辦的戲曲比賽節目來說,參與者和觀看者還是有很多的。

    京劇會像很多的傳統文化及手藝一樣,因為他的光彩奪目,被喜歡的人傳承下去。

  • 4 # 博雅琴舍學有緣

    在資訊萬千,瞬息萬變的時代裡。幾乎一成不變的內容形式是很難適應的,不只是京劇如此,很多被稱為國粹的事物皆如此!如果只針對京劇這類藝術形式而言,消失的是她的整體形式,但其所包羅的許多藝術形式,則可能分形而存在,並以各自的新形象大放異彩。比如,京劇音樂與中國風音樂的結合,戲裝與漢服的結合等。總之,事物均有其適者生存的規律,我們也不能一味的悲景傷情,努力去因勢利導,去發現她適合時代潮流的東西,推陳出新才是符合歷史的發展觀的。謝謝邀請!

  • 5 # 夢想成臻3

    京劇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國粹,是遺產。它有著獨特的魅力。以前流行最廣,貫穿大江南北。也是世界上三大劇體系之一。它有著中華民族的濃厚傳統。

    但是在晚會上大部分青年人卻不欣賞它。也欣賞不了它。首先在節奏上,京劇的唱、念、做、打年輕人就耐不下心來。京劇的對白也不是普通話,也不是方言。它的語言叫作“中洲韻,湖廣音”。聽有時還真聽不懂,做工又慢。所以在年輕人眼裡京劇是一個古老的、過時的東西。

    年輕人本來就奔放,現在時代的腳步又在加快。他們喜歡的是激情和動感。流行音樂,快節奏的舞步。老年人不同,他們經不起這些激烈的互動,只好泡上一包茶,哼著長年累月的京劇唱詞。求的清閒和安靜。所以說在春節晚會上老年人一見有京劇劇目,就有些陶醉。年輕人呢,大部分礙著面子躲了開去。

    年輕人也不是都不願意看京劇。只是大部分人不願意看而已。老年人也不是人人都愛看京劇,也有少部分人不愛看京劇。所以春晚適當有點京劇唱段,照顧老人也是應當的。

  • 6 # 滏水漁家

    春節晚會,應以迎新春喜慶熱鬧為綱,以短小精異各具特色為目,近些年晚會的節目卻越作越癰腫,以大量伴舞攪局,以強烈的聲、光、電刺激觀眾大腦,京劇大段文唱並不適用春節晚會,小年青不罵娘就不錯了,晚會跟著形勢走是對的,但不要穿馬袿兒。

  • 7 # 午夜陽光3226

    說實在的,京劇是國粹不假,但想讓年輕人喜歡確實難度很大,這門藝術沒有點生活積累和文化素養,還真欣賞不了,在這方面郭德剛門下的陶陽,時下熱火的女老生王佩瑜,在吸引京劇年輕觀眾方面們確實做得不錯,春晚上的京劇壓根就不是為年輕人準備的,不喜歡正好去上廁所唄。

  • 8 # 陌上知味

    我喜歡李玉剛這種改良的唱法,喜歡平劇,滬劇,黃梅戲。

    京劇也喜歡一些。是因為哈爾濱房東阿姨對戲劇有研究,跟她一聊學到好多知識,尤其是京劇。

  • 9 # 智慧改變命運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京劇本身是一個小眾藝術形式,新中國建立後自身藝術形式和內容除了樣板戲的探索外,其它探索形式乏善可陳是主因。

    和普通人民距離太遠,高高掛起是另一個原因!

  • 10 # 使用者4211906027728

    太多講究:對年輕人來說就是約束。

    慢節奏:不能盡興的渲洩和釋放情緒。

    講功夫:現在人喜歡輕鬆而放縱的快意生話。

    程式性:讓人覺得不盡興,缺乏靈話性。

    逼白與唱腔:文言性,詩誦、拿腔酌調。不向流行歌樂那樣讓人適合模仿和娛興。

    但這正是他稱之謂"國粹"的文化深度,和藝術深度,更需要保護和傳程。

    現在有一好的現象,就是戲劇進校園。不僅只是戲劇應廣泛一些:曲藝、民調、地方戲……等。多宣傳,多做年輕人的互動體驗。還有從知識面,美學,藝術方面多做普及傳播。讓年輕人從美的藝術的感悟中接收並喜歡上傳統藝術。認識到它的美,享受它的美,自覺樂意的去傳承。

  • 11 # 百家不姓中

    従內容上主要是演古人,才子佳人帝王將相 ,幾百年以上的事年輕人誰懂?另外是節奏太慢,故事情節拖泥帶水,年青人沒有那奈心聽你慢慢道來,吚吚呀呀唱來,如果喜歡了不成了年青的老古懂嗎?年青人崇尚的時髦.前衛,要想抓住年青覌眾只是推出時裝現代戲,演年青人熟悉的,想往的,追求的,喚起共鳴,年青觀眾就不請自來。

  • 12 # 手機使用者52761414156

    京劇是一種慢節奏生活的藝術欣賞。她的唱唸做打形式都是有招有式的,融舞蹈藝術聲樂藝術,中國武術和漢語的抑揚頓挫韻律結合在一起,沒有慢節奏的閒情逸致你自然無法欣賞。而現在的年青人,是在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沒有養成按招式節奏欣賞藝術的習慣,這些人對藝術的欣賞限於流行音樂的韻律,越快他們越感興趣。第二,京劇的劇目多是封建社會中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離現代人的生活太遠,而且要熟悉中國歷史的人才感興趣欣賞。第三,唱的是漢語,但是咿呀咿呀喲的唱,其漢語的語音完全被拖長的音律掩蓋了,現代人很難聽懂,不像流音樂張口唱出來人家就懂了。現代京劇樣板戲為什麼有人建議重排,就是人民能聽懂,而且能跟唱。

  • 13 # 精選曲藝

    我來分享一下我的觀點吧!我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我喜歡戲曲,尤其愛聽曲劇,豫劇,再齊次就是河南墜子,黃梅戲,秦腔,但是我始終對於京劇有點不太感冒。按道理來說,不論是豫劇,曲劇,還是京劇,還是黃梅戲都是曲藝的一種形式,他們之間是有相通的地方的,但是對於京劇,我總是提不起興趣。

    京劇,給我的感覺就是它太高,太雅,我高攀不起,欣賞不動的感覺。而豫劇,曲劇這些劇種不一樣,感覺特別接地氣,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都可以接受,只有接受了你才可能會愛上這門藝術,顯然京劇沒有給我這個機會。我認為之所以會造成這種感覺,有一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日常電視節目中,京劇表演藝術家,他們總是把京劇描述成一中不是人人都可以唱,可以學,也不是你一學就可以會的,因此我覺得這是京劇給我的第一印象,不太好。

  • 14 # tsavo

    京劇早年間的繁榮,跟統治階級的偏好是分不開的。後來民國了,老百姓也沒有更多的娛樂活動,所以戲劇依然很流行。

  • 15 # 羅漢果35

    一、聽不懂一句臺詞;二、服飾沉冗,缺乏傳承的可能;三、慢拍,讓人喘不出氣來,與現今快生活節奏失之千里!一句話:再粹也難傳下去!!!

  • 16 # 六虛散人

    沒有日常的浸染。。。如果年輕人出生京劇世家肯定不一樣了。我曾經看過一期兒童節目,兩個男孩上臺,一個京劇世家孩子,一看就是精氣神,筆直身材,氣質很正派。一個跳街舞的,一副痞子形象,腰彎背佗,一對比沒法看下去了都

  • 17 # 良言諧語

    問題是普及,我單位在30年前就有一個京劇演唱愛好者集體,有老總,小青年,別說那八個“樣板戲”唱起來還真是朗朗上口,我都能唱好多段,可現在的京劇,追求“真宗”將自己束之高閣,普及不夠,群眾基礎差,其實當年的麒派,裘派不都是根據自己的嗓音特點,創立的嗎?沒那麼高大上。

  • 18 # 諸葛小豬44742021

    戲曲是要有一定文化底蘊才能夠欣賞的,不瞭解歷史典故,不瞭解中華文明,不懂各地方言,是很難聽懂戲曲的。現代人生活節奏快,而戲曲節奏慢,如京劇一齣戲要唱大半天,甚至幾天,年輕人基本上沒耐心聽完。節選片段也會因為文化差異而不被年輕人喜歡。

  • 19 # 使用者9197821213222

    其實我覺得是環境決定了現在的人不愛聽京劇,愛聽京劇的人家裡一班都是中式傢俱和裝修,比如經常到茶館茶社,裡邊放點京劇人聽著就舒服,要是放流行歌曲你在裡面聽著就彆扭,就像把自己放在中式裝修的屋子裡,裡面擺的都是中式傢俱,你坐在太師椅上,品著茶。手裡揉著核桃,這時你會選擇京劇還是歌曲~

  • 20 # 蘇俊傑1948

    本人今年71歲,人老幾代鄭州人。青少年時期在鄭州上小學初中,對豫劇曲劇越調等河南地方戲喜歡到痴迷程度。中年以後,隨著到外地上學、下鄉、工作,文學藝術知識積累,人生閱歷豐富,欣賞能力提高,對京劇越來越喜歡,是地道的陽春白雪。一些現代戲和新編古裝戲,也能使雅俗共賞。雖然近三十多年一直在鄭州工作,再看河南豫劇、曲、越調等地方戲,覺得水平高雅的少,藝術粗俗的較多,仍然擺脫不了下里巴人的位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有必要幼兒從小就開防禦知識培訓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