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致力精誠
-
2 # 銀河流嵐
出自《易傳,文言傳,坤文言》指修善積德的個人家庭,必然有更多的吉慶。作惡壞德的,必有更多的禍殃。同時警視人們,一些微小的不良現象的萌生,應儘早警惕釆取措,如任其發展,危害和後果十分嚴重。
-
3 # 大美農村綠水
這句話出自《周易.坤.文言》
這句話的意思是:
如果一個人積德行,做善事,就會給他的子孫留下了福報,惠及子孫。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一個人不做善事,沒有德行,那災禍就會殃及他的子孫們。
這樣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就是言傳身教的做用也是很大的。
子孫會模仿他的父母爺爺們。積德行善的事萬世稱讚!做惡多端遺臭萬年!
這樣就惠及或殃及子孫了。這不用玄學理論也好解釋啊。
不知道我的理解,朋友們認可嗎?
-
4 # 往事如歌99518
這句話出自《周易.坤文言》。這是一句警世名言,他告誡我們,為人要多行善。只有多做善事,才為後輩子孫積攢陰德。否則,會禍及子孫。
-
5 # 一頁譜坊
出自《周易.坤文言》。他告誡人們,為人要多行善。只有多做善事,才為後輩子孫積攢陰德。否則,會禍及子孫。反應了古代對德行的重視程度,禮樂制度的影響。
-
6 # 嗚211544326
《周易》坤卦初六爻爻辭:履霜,堅冰至。孔子或其弟子為明確爻辭意思,著《易傳·文言傳·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即出於此。意思:積德行善的人家,必定會有先輩遺留的福澤,能造福子孫;積累惡行的人家,必定會有先輩留下的禍患,會殃及子孫。積善行惡雖是個人一時的行為,但會影響到子孫後代。
-
7 # 伯平11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此句經典名言出處<周易:坤:文言>。
積是積累,善是善事,餘慶是指先代的餘澤餘福,積不善就會惡,惡是壞事,就會有餘殃,就會有多禍。總之,積善人家就會有多的吉慶,作惡人家就會有多的禍殃。這裡閘述一件事物的循序漸進由量變到質變,這也警示人家對一些不良現象一旦萌生,我們就應及時糾正,不能任其發展,才會有好的結果。
綜上所述,我們應得到這樣一個結論…惡有惡報,善有善報,只要時間一到,必然應報。
-
8 # 甲子56737060608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句話出自《周易.坤文言》裡。意思是說:積累善行善德的家族,必然會有福報,家族的後代也會承受福報;常常作惡多端的家族,必然會多生災禍,甚至連累下一代。
禍福無門,惟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身。一個人的壽夭、貴賤、吉凶的定數,完全取決於自己的所作所為。行善者多吉,施惡者多厄。一個人的善惡功過,自有神靈明察決定獎懲,所以飛來的橫禍,意外的福祿,看似偶然實則為功過報應的必然體現。
何謂陰陽?凡做善事被人知道了,則為陽善;做了善事沒有被人知道,就是陰德。
袁了凡寫過一部《了凡四訓》,其中“立命之學”,告訴人們要多做善事,多積陰德。有個算命的人,算袁了凡53歲那年的8月13日丑時會逝世,算他縣考童時應考中第14名;府考第71名;提考中為第9名。第二年考試,三處考試名次都被算命的說中了。但唯一沒說中的,是袁了凡的陽壽,實際上袁了凡活過了69歲。那麼,為什麼算命先生沒算準呢?原來袁了凡一生做了很多善事,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9 # 大道無名無形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是漢語俗語,這句話出自《易傳·文言傳·坤文言》,原句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意思是指修善積德的個人和家庭,必然有更多的吉慶,作惡壞德的,必多更多的禍殃。
《易經》告訴人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這表明了“為善得福,造惡得禍”的原理。
做善事好事是有“技術指標”的,如果不知道這個指標,也許是做好事反倒做了壞事,事與願違,亦或是所做好事沒“達標”,而力所不逮。
因此我們做好事善事前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搞清楚“陰德、陽德”的概念,這樣才能有的放矢。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有人說“積陰德”,這個說法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積德---做好事的事情任何人都會去做,但是,為何又有積陰德和積陽德的區分呢?
什麼是陰德?
凡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這句話用現在語言述說就是:陰德指做了好事善事不被人知道,即所做所為不是為了自己的某些個人利益而刻意去做的善事,做了善事、好事而沒有刻意去告訴別人,這就叫「陰德」,這樣做的善事所獲得的福報才是最大的、可以蔭及子孫後代,家庭祥和幸福。陰德就是無所求的成就好事,面對他人的冷漠、奚落、歧視,心不罣礙。
什麼是陽德?
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陽善享世名。
陽善即陽德。是做好事讓周圍的人們、乃至社會上更大範圍的人都知道,得到很多群眾、社會上的稱讚而享有社會上的盛名。
如我們經常見到的或者是媒體上的。說某某名人明星捐款某某事項,他們這些舉動就是陽德陽善。
陰德是隱藏的德行,與陽善的公開行善是相反的。道教經典中說:陰德是做好事而不為人們所知道,上天會加以賜福;對於陰德,民間稱之為“陰騭”,如道教《文昌帝君陰騭文》。無論我們做好事或壞事,都會影響到自己及親屬的,正是“近在己身,遠在兒孫。”
一言以蔽之:做好事,而不沽名釣譽才是陰德。做善事好事最重要的是,出於真誠而無所求,這是真善。行善為人所知是陽善,為善不為人知就是陰德。
《太上感應篇》說“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是有其道理的。想想做好事就會多交好朋友,而造惡為非則會樹立冤家敵人,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真朋友多才是好事。
積陰德是“給予人”,但為人卻不被人所知。陰德就如播種,只要播土下種,就不怕將來沒有收成的機會。道教《太上感應篇》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積陰德的方式
古人的「憐蛾不點燈,為鼠常留飯」是積陰德、分粥賑饑是積陰德、築橋鋪路、鑿井引水、點燈施茶、捐棺義葬、急難救助是積陰德;功成不居、不稱己善、不揚人過更是陰德。
見人危急,勇於搭救,甚至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使人不致滑倒,也是陰德,乃至於給人喜悅的面容,令鬱悶者一笑解千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心、用心,讓領導者安心、同事們歡心,等等都是積陰德。
陰德陽德的辯證
我們先看看《呂氏春秋》中子貢贖人”和“子路受牛”的故事。
原文如下: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魯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見之以細,觀化遠也。
上文的大意是說:魯國法律規定,如魯華人在國外淪為奴隸,有人出錢贖回來,事後可由國家報銷贖金。孔子的學生中有個叫子貢的,是商界成功人士,一次他到國外商務旅行,順便響應國家號召,贖了一個同胞回來,事後卻拒絕了國家支付的贖金。孔子的另一位學生子路救了一個落水者,人家送一頭牛謝他,他老實不客氣地收下了。子貢贖人而不肯要按照法律應得的獎金,孔子說:唉,從此不會再有人替魯華人贖身了。子路救人後欣然接受了別人送給他的牛,孔子知道後很高興,說:從此這樣的救人的事情會更多。
這個故事就是陰德陽德對立統一的典範。孔子之所以批評子貢是因為子貢看問題只看到了“小我”的一面,而沒有看到“大我”的那面。子貢他這個做法,實際上妨礙了更多的奴隸從魯華人被贖出來。如果這個人回來後沒有去報帳,將來別人看見做奴隸的魯華人,本想贖他出來,又想,我贖了以後,如果去報帳,別人就要議論:以前某某人不報帳,你去報帳,你的品格不如他。這樣,這個人就可能裝作沒看見,不去贖人了。所以,子貢不領賞金這個做法就妨礙了更多的魯國奴隸被人家贖買出來,是很有害的。
子路救人後接受了被救者家屬的感謝,要了給他一頭牛,孔子知道了,卻表揚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得對,這樣以後會使更多的落水人能被救。因為救了人之後,人家給錢,是可以收的,於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願意去救。所以要看是陰德陽德要從更深層次的社會影響方面,如人心向善的影響力等客觀的社會效益去衡量,而不能“盡信書”,不知道靈活變通。如果人人都這樣想這樣做,那麼移風易俗、社會上的正能量就會上升,整個社會風氣就會越來越好!
總之凡是積德,不分陰陽,總是好的!比如,企業家們的慷慨捐贈救災,或者出錢修建學校等。比如,我們自願做好事,為他人的生存或幸福出微薄之力,都是積德。都能使自己和家人延年益壽、幸福人生。
-
10 # 燁軒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大家都誤以為這句話出自《易經》,這是一個大眾對於國學的天大誤解。實際上,這句話並不出自《易經》,而是出自於《易傳·文言·坤》。
這裡我就要說一下“經”和“傳”的區別了。“經”,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教科書,被古人認為是絕對真理。而“傳”,就屬於教輔書,幫助我們分析解釋闡述“經”裡的含義。
就好比如《春秋》,孔子所作的《春秋》就屬於“經”,而《轂梁傳》、《公羊傳》、《左傳》(統稱“春秋三傳”)就是“傳”,“三傳”圍繞著《春秋》做出解釋。“春秋三傳”各有各的特點,解釋也不同,所以經常相互攻擊。
說回《易經》和《易傳》,
《易經》才是現存的最原始的文獻,而《易傳》則主要是戰國時期的一些學者為《易經》所作的解釋和闡發,在時代上至少也要晚於《易經》幾百年。……我們可以把《易經》和《易傳》的關係想像成:明朝人寫了一本教科書,從清代到我們現代,很多人都給這本書編寫了不同的教輔,然後,教科書和這些教輔被合編在了一起,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周易》。所以,我們在讀《周易》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把《易經》和《易傳》分開來看。《易經》的內容很簡短,全是占卜的話,而《易傳》卻藉著占卜闡發了很多哲學思想。
(熊逸《周易江湖》)
比如大家都知道清華大學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很多人也認為這句話出自《易經》,其實並不是,嚴格來講這句話是出自《易傳》,更嚴格來講就是出自《易傳》中的《大象》。
《易傳》一共有十篇文章,分別是:《大彖》、《小彖》、《大象》、《小象》、《繫辭上》、《繫辭下》、《文言》、《說卦》、《序卦》、《雜卦》。這十篇文章統稱“十翼”,“翼”是“羽翼”的意思,有“輔助”之義。
在很早以前,《易經》和《易傳》是分開的,後來才被人混編在了一起,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周易》。如果有興趣學習《周易》的小夥伴,鄙人在這裡提個醒,讀《周易》時,一定要把《易經》和《易傳》分開看,要不然會混淆的。
接下來容鄙人說一句題外話,很多人都把《易經》和《易傳》混為一談,他們沒有專業知識,這也就罷了,就連現在那些所謂的“國學大師”也分不清《易經》和《易傳》,這也算是“國學大師”?鄙人有時候真是搞不懂,他們是來搞笑的吧?
OK,說回“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很多人在解釋這句話的時候都扯上了佛教的“因果報應”,“因果通三世”,認為這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麼,這個說法正不正確呢?我們先按下不表,看完這篇文章,答案自然就出現了。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句話我們一定要看仔細,這句話是以什麼為單位?
答案是“家”。
我一直都在說周朝和秦漢以後的朝代不一樣,周朝是一個封建制的社會。周天子往下分封自己的兄弟和重臣(通常會有聯姻關係),現成諸侯國。而諸侯繼續分封自己的親戚和重臣,就是卿大夫。卿大夫繼續往下分封,直到貴族的最後一級,士。在春秋時代,只有貴族才可以參與戰爭,士,也就是士兵一詞的來源。
封建制讓周天子到士都成為了一家人,大家之中有小家,也可以說是宗法制,大家族嘛。
《國語·晉語八》叔向為韓宣子歷數的欒氏家族的故事也是“餘慶”與“餘殃”的極佳例證:欒武子身為晉國正卿,土地不足百頃,祭器也不齊備,一心發揚美德,贏得了諸侯的愛戴與戎狄的歸附,使晉國得享安寧。所以當欒武子弒殺晉厲公,犯下弒君這樣的大罪,卻未被華人責難,自身安然無恙。及至欒武子死後,其子欒桓子一改乃父之風,驕橫無度,貪得無厭。以欒桓子的所作所為,實在應該招致滅頂之災,然而仰賴父親欒武子的美德餘蔭,竟然得以善終。到了欒桓子的兒子欒懷子,不效乃父而效乃祖,行事常以美德善念。照理好人當有好報,而欒桓子當年種下的惡因在兒子身上結成惡果,致使欒懷子被迫逃亡楚國。
《國語·晉語八》同樣記載了欒懷子被迫逃亡的前因後果,而此事的主謀,晉國大夫陽畢,所給出的理據恰恰與叔向的上述邏輯如出一轍。其時晉平公憂慮於兵患頻發,大夫陽畢為之籌劃一勞永逸的定國之策說:“籌劃的關鍵在於教令明確,教令明確需要有足夠的權威,樹立權威則在於君主您自己。您不妨選拔那些世代有功於國而後代衰微的世家子弟,給他們安排官職,把前代奸臣的後人找出來除掉,這就會提高您的威望,使您長保君權。……欒氏欺瞞晉華人已經很久了,欒武子就是敗壞宗族的罪魁禍首,他當年弒殺厲公來增加自己宗族的勢力。您現在只要誅滅欒氏,人們就會畏服您的權威;您只要選擇瑕、原、韓、魏等功臣的後人,給他們官爵和賞賜,人們就會感念您的恩德。恩威之施恰到好處,國家自然安定。”
(熊逸《治大國:古代中國的正義兩難》)
上面這個故事裡,爺爺(欒武子)一心發揚美德,贏得了諸侯的愛戴與戎狄的歸附,使晉國得享安寧。因此當爺爺弒君時,未受到該華人民的譴責。而爸爸(欒桓子)一改乃父之風,驕橫無度,貪得無厭。以欒桓子的所作所為,實在應該招致滅頂之災,可卻得到了善終。而孫子(欒懷子)不效乃父而效乃祖,行事常以美德善念,卻因為爺爺和爸爸的過錯而莫名其妙躺槍,被國君趕出國。爺爺和爸爸種下的惡因,孫子得到了惡果,這個故事很好的體現了當時的宗法制社會,也就是所謂的“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這個制度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父債子償”,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很難理解這個制度,但是在社群主義立場和家族視角下,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秦漢以後,宗法制解體,但是還存在著一些小家族,“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現象還存在著。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相信這句話大家都聽過。最近去世的二月河先生筆下的雍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雍正還在做四阿哥的時候,有兩個包衣奴才他特別器重,一個是年羹堯,另一個是李衛。在雍正繼承皇位之後,這兩個人也“雞犬升天”了。年羹堯的最高官職做到了平西北大將軍,而李衛則是兵部尚書、浙江總督等職。
歷代恩蔭以宋代為最。趙翼《廿二史劄記》有一節專論宋代恩蔭之濫,提到當時恩蔭最濫時,一人入仕,則子孫親族俱可得官,甚至連門客和私人醫生都有官做。
(熊逸《治大國:古代中國的正義兩難》)
與恩蔭相反的則是連坐,既然恩蔭可以名正言順惠其家人,惡報為什麼就不可以呢?大家可能對“連坐”這個詞很陌生,但是,看過古裝電視劇的人都知道,某個人犯了什麼錯,於是皇帝就要把他株連九族,要把無辜的人一起殺掉,這就是“家”的概念。
是的,如果先人的親、能、功等等可以蔭及家族與子孫的話,那麼罪過是不是也應當適用同樣的原則呢?也就是說,是否連坐、滅族之類的殘忍手段也和“八議”享有同樣的道德依據?事實上即便是鼓吹仁政的孔子也提出過支援連坐的主張。在以往被認為是王肅偽作的《孔子家語》裡,孔子對弟子冉有如是說:“大罪有五種,殺人是最輕的一種。這五種大罪及其相應的懲罰是:逆天地者罪及五世,汙衊周文王、周武王者罪及四世;逆人倫者罪及三世,謀鬼神者罪及二世,殺人者罪及自身。”(《孔子家語·五刑解》)
(熊逸《治大國:古代中國的正義兩難》)
不止是連坐、滅族,有的祖宗犯了事,就連其子孫也不能到朝廷做官。
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有“禁錮奸臣子孫”一條,羅列掌故,如唐太宗下詔,禁錮宇文化及、司馬德堪、裴乾通等人的子孫,不許他們做官。至德年間朝廷大赦,惟不赦安祿山黨羽及李林甫、楊國忠、王鉷的子孫。宋高宗即位,詔令稱蔡京、童貫、王黼、朱勔、李彥、梁師成、譚稹皆為誤國害民的奸佞,子孫不得做官,章惇的子孫也不可仕於朝廷。明太祖也有詔令,稱宋末蒲壽庚、黃萬石的子孫不得仕宦。
(熊逸《治大國:古代中國的正義兩難》)
在宗法制的大家族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才得以真正體現。
還有一件事值得一說,就是很多朋友逢年過節回家,七大姑八大姨可能就會圍著你問,哎呀女朋友找了嗎?哎呀孩子準備生了嗎?你可能會覺得她們是多管閒事瞎操心,這明明是你一個人的事。其實在她們看來,事情並不是你想的那樣。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她們不是在多管閒事,她們認為,你的事並不只是你的事,而是整個家族的事。我們這一代人,是以個人為中心,認為這是我們的私事,可是上一代人卻不同,她們沒有擺脫家族制的那種思想。所以說,逢年過節回家,理解下她們,不要嫌煩。
所以說,中國宗法制下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和佛教的“因果通三世”是格格不入的,一個是以家族為單位,無論是好事壞事都會波及到子孫,而佛教是以個人為單位,“因果通三世”的這個“三世”並不是指三代人,是指三次輪迴轉世,你上上輩子種的因,可能這輩子才得到果報。
什麼?一定要讓這句話在現代社會中有用途?好吧好吧,那也不是不行的。假如我在黨政機關中有一官半職,官場新人來找我幫忙(行賄),我來者不拒(受賄),而且還主動幫忙,等我退休了之後,這些官場大爺都念著我的好,都來主動幫我兒子,於是我兒子便在官場中平步青雲,一飛沖天!
當然了,如果你按照我說的這樣做,可能會被當成腐敗份子抓起來,到時候請不要來怪我哈!
OK,關於“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事先說到這,下面我藉著這篇文章來說一說《周易》的幾個問題。
首先,《易經》是怎麼來的?
傳統的說法是:伏羲創作了八卦,周文王把八卦兩兩重疊,發展出了六十四卦,這就完成了《易經》。
我們學歷史的都知道,凡是伏羲時候的事,三皇五帝啊什麼的,壓根靠不住;周文王雖然時代晚了不少,可情況其實也是一樣。所以說,這些事情根本不必當真。
那麼《易經》到底是怎麼來的?
近年來,中國出土了許多甲骨文,那些可都是珍貴的考古資料。所謂甲骨文,就是殷商人拿烏龜殼占卜。占卜的方法是燒烏龜殼,從燒出來的裂痕看占卜結果,然後再刻在龜殼上。周人也不起烏龜殼怎麼辦?沒關係,我們用蓍草(專門算卦的一種草)。所以,《易經》很可能就是周人取代甲骨占卜的一種簡化的方法!
那麼,用《易經》算的卦準嗎?
準!百分之兩百的準!
我舉個例子,今天我出門之前有位大師給我算了一卦,說我出門會有血光之災,可我不聽勸,硬要出門,出門之後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這就代表著《易經》不準嗎?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假如我一輩子都過的順風順水,安享晚年,得以善終,這就可以蓋棺論定了嗎?不行。假如我的兒子一輩子也過的順風順水,這隻可以蓋棺論定了吧?還是不行。直到我子子孫孫不知道多少輩,終於遇到了事情,這才應驗了當年的鐵口神算!
畢竟,我不是代表我自己,而是整個家族。
這並不是在笑話它,事實確確如此!
那麼,《易經》到底是怎麼算卦的呢?
用《易經》算卦,需要用到五十五根蓍草。當然,我們找不到蓍草,用圍棋子代替也行,沒有圍棋子用火柴也行。要算上一卦,就必須要經過多次的演變和推算,平均算一卦要花費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所以說,什麼子平八字、諸葛神算、邵康節的《皇極經世》、梅花易數、陳摶老祖的河圖洛書、京房和焦贛、等等等等,都不是周易正宗。除了周易,上面說的這些東西都是很靠後的,越附會越複雜,也就越讓人找不著北。記住,以後遇到算命的,只要他問你生辰八字,就不是正宗的周易!只是周易的名號最老,招牌最硬,他們都愛打著周易的名號到處忽悠人。
呃……說句實話啊,其實《易經》的真正算卦方法已經失傳了,現在我們的這套方法是古人半蒙半猜搞出來的。有多古呢?只有宋朝那麼古,而且還是朱熹搞出來的!
沒辦法,有總比沒有的好。
當然,這種方法是不靠譜中最靠譜的一個。
-
11 # 帝國的臉譜
這句話出自《周易·坤》,原文為:“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
意思是說:一個多年持續做好事的家族,必會給家族積累福廕,澤被後世;一個持續做壞事的家族,必會給家族積累禍患,殃及子孫。凡事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正如做臣的謀殺其君,做兒子的手刃其父,皆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往往是日積月累,由量變轉化成了質變,最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凡事要見微知著,防患於未然。
無論什麼時代,家族最重要的就是對家族成員的言傳身教,身體力行作表率,以善良、善心、善行的積累,來成就一個家族的良好口碑,來成就一個家族的家風傳承。一個家族,一人善能帶動一家善;一人惡,也可能帶動一家惡。所以,有美德的家長,常常帶出一個家族的美德;一個作惡的家長,常常帶出一個家族的惡行。為富不仁者,必有紈絝子;為官不義者,必生“高衙內”。
比如,宋朝薊州人竇禹鈞,富甲一方,卻特講仁義。某個元宵節的晚上,竇禹鈞去寺裡進香,在臺階邊撿到一個包裹,內有銀二百兩、金三十兩。竇禹鈞拾金不昧,第二天一大早,再次來到延慶寺,專門等候失主前來認領,隨即就見一人哭哭啼啼跑到寺裡來找失物,對證無誤後,竇禹鈞完璧歸趙。
他家曾有個僕人,盜用了竇禹鈞一大筆錢,後來心有愧疚,給竇禹鈞留下張字條說:“永賣此女,與本宅償所負錢。”然後遠走他鄉。竇禹鈞看到後,立刻燒掉了字條,收養了這個可憐的女孩,將她撫養長大,又自貼嫁妝,為女孩嫁了個好人家。逃跑的僕人聽說竇禹鈞如此仗義,趕快回來謝罪,竇禹鈞欣然接納,如同什麼事也沒發生。
竇禹鈞為人厚道,仗義疏財,貧困的親友,他常常主動借錢給他們做生意,幫助他們發家致富;親朋好友中有人去世,無錢下葬的,他總是損錢幫助,由他出錢辦喪事的親友,多達27人;遇到辦不起嫁妝的,竇禹鈞也慷慨解囊,由他置辦嫁妝出嫁的女孩多達28人;竇禹鈞建了一個學院,歡迎四方寒士前來讀書,凡有志於學的,他都免費提供食宿,因他資助而成才的寒士很多。
竇禹鈞的言行,也給自己的孩子們樹立了榜樣。他的五個兒子,個個勤奮好學,品格優良,且全部考上了進士,後來個個身居要職。他的長子竇儀官至任工部尚書,次子竇儼任侍郎,三子竇侃任起居舍人,四子竇偁任參知政事,五子竇僖任左補闕。歷史上著名的“五子登科”,說的就是竇禹鈞培養孩子的故事。
孩子們之所以個個有出息,得益於竇禹鈞數十年如一日的積德行善。不僅孩子們感激竇禹鈞,就是那些得到過他幫助的人,也對竇禹鈞感恩戴德,他去世時,有些得到過他幫助的人,甚至為他守孝三年。所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真是一句至理名言。
回覆列表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周易》“餘,造字本義:名詞,單柱、無壁的尖頂茅屋,一種最簡易的建築,用於存放一般農資、雜物。”——《象形字典》
從後世的字義多為過剩的、剩留的、多出的、零頭等含義,筆者認為:將其本義解釋尚未使用的庫存更為貼切(在古代橫樑常用來懸掛多餘的食物)。
“慶,造字本義:動詞,手持財禮,眉開眼笑前往祝賀。 “殃,造字本義:動詞,活剮或絞死。”——《象形字典》我們看到,“慶”和“殃”都體現了客體對主體的作為。
這句話的意思是:積累善的家(族)一定有尚未發生的好事降臨,積累不善的家(族)一定有尚未發生的災禍降臨。
在古代,家(族)比現在更加獨立、緊固,它作為社會關係的基本單位,家(族)成員間存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族滅。
所以,這句話的主體可以推廣為相對獨立、緊固的事物,比如社會團體。
善的、惡的作為,人乃至萬物的一切作為都會在自身的結構上留下沉澱,這沉澱就是對原來狀態的改變,定向的改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迎來量變到質變的變遷,質變就是產生了新的特徵的變化。
電磁相互作用是發生在帶電粒子之間,或帶電粒子和電磁場之間的相互作用,一個粒子從不帶電實現了帶電的質變,它就會與其他帶電粒子或電磁場發生相互作用。
不帶電的粒子,可能與其他物質發生其他的相互作用,但就是不會發生電磁相互作用。
事物的結構特徵產生了事物的性質,性質是事物與外界產生相互作用的內在根源。一個事物會與那些事物發生哪些相互作用,根源於它的結構特徵。
事物的結構特徵是事物歷史的相互作用的沉澱,是事物歷史作為的結果的累積。
所以,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無辜的,每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有一個內在的原因,正是這個內在原因招致了相應的事情。換句話說:在自己身上發生的一切,都是自己招致的。
一個人、一個系統、一個團體想在未來實現什麼、避免什麼,在於從現在開始到事情結果出現的每一個作為的定向積累,因為過去的已經無從改變,改變只能發端於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