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透過大棚種植蔬菜,輪作倒茬比較少,土地連續使用,加上管理不當,導致病蟲害越來越多,有什麼辦法可解決這一難題?
2
回覆列表
  • 1 # 愷易物聯網

    春季,萬物生長,春暖花開,但由於春天的氣候多變,不穩定,所以春天的蔬菜容易“倒春寒”,而且春天是大棚蔬菜病蟲害最多的時候,於是春季蔬菜管理要特別留心,主要注意以下四個技術要點。

    一、溫度通風管理

    春天大棚裡的溫度最好維持在白天28-30度,夜間14-16度。春天大棚裡的溼度大,溼度過大容易引起病蟲害,所以要時時注意通風,降低溼度,維持溫度,保持大棚乾燥。在大棚白天溫度達到30度的時候大棚要開始放風,傍晚溫度降低後就停止放風。晚上如果溫度維持在15度以上,可以晝夜通風。

    二、水分管理

    春天土壤如果溼度過大,不僅容易發生病蟲害,而且蔬菜還會徒長,所以春天蔬菜在澆水上要遵循“適量適時,寧少勿多”的原則。在澆水量上,由於春天前期溫度低,蒸發少,所以不用澆太多。等到後期氣溫升高後,就可以適時加大灌水量和次數。每次在澆水後的一段時間,要封閉大棚,提高棚裡的溫度,等地溫升高後,再通風。

    三、施肥管理

    在蔬菜生長中後期的時候,需肥量增大,所以在增加澆水量的同時,也要結合澆水每七天左右衝施一次化肥。追肥要“少量多次”,防止施肥太多造成肥料浪費或者植株根部燒壞。

    種棚是很辛苦的事,溫溼度、光照都需要實時監控,需要長時間待在棚中,稍有不慎就會減產。建議大家可以配備一個監測大棚內溫溼度和光照度的小裝置,像這個“棚博士”,便宜又方便,可以直接固定在大棚中,不用接線,直接就能手機遠端檢視監測到的資料,很方便,如果棚內溫溼度異常,系統會自動報警,沒有後顧之憂,而且太陽能充電,不用擔心斷電,可以說是棚友必備的看棚神器。

  • 2 # 一庫小柯基

    土傳病害一般危害植物的根和莖,作物生長前期一旦發生病害,幼苗根腐爛或是莖腐爛猝倒,幼苗很快就會死亡,嚴重影響作物生產。土傳病害有哪些?土傳病害是指病原體生活在土壤中,條件適宜時從作物根部或莖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可以使用土傳特效藥和殺菌劑來防治。

    實行輪作這是防治土傳病害最經濟有效的措施,合理進行作物間的輪作,特別是水旱輪作,對預防土傳病害的發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病害需要輪作的年限不一樣,一定要掌握好輪作的時間才有效。

  • 3 # 三農子弟之五福臨門

    最重要的一條措施是合理輪作,避免重茬!比如茄果類一般應選擇3年以上未種過茄果類蔬菜的地塊種植。

    其二,換土,一般換土量應達到30釐米左右。

    其三,土壤藥劑處理。根據不同的防治目標選擇合適的殺菌劑處理土壤,殺死有害病菌,但需說明的是,廣譜性殺菌劑同時也會殺死有益菌,所以如使用菌肥等微生物肥或菌劑時,應避免使用殺菌劑處理土壤。

    其四,藥劑灌根或穴施。這種集中用藥形式相比之下,防治土傳病害效果還是挺好的。比較適於灌根和穴施的殺菌劑有惡黴靈`敵克松`木黴菌`枯草芽孢桿菌`蠟質芽孢桿菌等。注意使用活菌製劑必須做到防光曬,不能與其它殺菌劑混用,否則可能減效甚至無效!

    其五,培育無菌壯苗,不從疫區引進有病苗。苗好一半收。當然,防治土傳病害也是從育苗就開始的!

    其六,利用嫁接技術防治枯萎病等病害。

    其七,在種植前,使用石灰氮(氰氨化鈣)消毒。石灰氮既是一種肥料,還有中和酸性`消滅土壤中病蟲`雜草等作用。但宜用於酸性土壤。貧瘠的砂土、泥炭土和鹼性土壤不宜使用。病害嚴重時畝用量60公斤,均勻撒施後深翻土壤。起壟覆蓋地膜,向壟溝內灌水,使石灰氮分解,要求20釐米土層內溫度達40攝氏度密閉15天,或37度密閉20天。揭膜後翻地通風2天,才可播種或移栽作物。注意必須保持土壤水分在70%以上,石灰氮才能起作用殺滅病蟲。但油菜`蘿蔔等對石灰氮的毒害敏感,應注意。部分農民仍有用氯化苦、溴甲烷等密閉燻蒸處理的,但其毒害比石灰氮更大,應予注意間隔期。

    以上僅供參考。

  • 4 # 佚名教練互關

    1.什麼是土傳病?

    土傳病害是病原體生活在土壤中,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從作物根部或莖基部浸染作物而引起的病害,在發病後期,能導致作物大量死亡,屬於毀滅性的病害。

    土傳病害種類: 1.瓜類灰黴病、疫病、白粉病、根腐病、枯萎病、菌核病、蔓枯病、苗期猝倒病、立枯病和多種細菌性病害等;

    2.茄果類的灰黴病、菌核病、黃萎病、根腐病、枯萎病、綿腐病、綿疫病、褐紋病、細菌性潰瘍病、青枯病、髓部壞死病、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等; 黃瓜枯萎病;

    3.豆類灰黴病、枯萎病、疫病、根腐病、菌核病、細菌性疫病等。

    出現土傳病的原因:

    土傳病害主要因為連作、施肥不當和線蟲侵害引起。

    如何避免土傳病害的發生?

    1、土壤處理:8月棚室休閒期,切碎稻、麥草桔稈1000-2000公斤/畝+消石灰100公斤/畝或15公斤尿素,有條件的地方適量加增肥王耕翻、做畦,灌足水,然後覆蓋塑膠薄膜,同時封閉大棚,處理20天左右。

    2、選用抗病品種:選用抗病或耐病的品種,可大大地減輕土傳病害的危害程度。

    3、 輪作:這是防治土傳病害最經濟有效的措施,合理進行作物間的輪作,特別是水旱輪作,對預防土傳病害的發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病害需要輪作的年限不一樣,一定要掌握好輪作的時間才有效。 主要根病菌屬在土壤中的繁殖器官及存活年限

    4、改善栽培措施防病 1)深溝高畦栽培,小水勤澆,避免大水漫灌。 2)合理密植,改善作物通風透光條件,降低地面溼度。 3)清潔田園,拔除病株,並在病株穴內撒施石灰。 4)避免偏施氮肥,適當增施磷、鉀肥,最好增施有機肥,提高作物抗病性。 5)葉面噴施代替根部追肥,作物生長期可結合施藥噴施肥料。 6)嫁接防病,利用抗病砧木嫁接換根,可有效預防土傳病害的發生。

  • 5 # 中易購網路科技

    大棚種植蔬菜的土傳病害的防治

    大棚種植蔬菜的土傳病的解決辦法:

    1、要解決大棚土傳病最關鍵的是選擇脫毒種苗,杜絕任何病菌從外部帶入大棚土壤。在種子播種前用多菌靈、惡黴靈、活化芽孢桿菌浸泡種子或拌種,然後對播種苗床土用多菌靈、惡黴靈、敵磺鈉、阿維菌素、毒死蜱……消毒、殺菌後播種。在苗期定時防治各種病蟲害。

    2、對大棚土用以上方法同樣消毒、殺蟲後,進行栽培,並及時防治各種病蟲害。

    3、在管理過程中,把發生有病蟲害的植株及時清除出大棚並集中處理。

    4、蔬菜收穫後,把已有的各種病害、蟲害的殘株清理出棚,儘量做到棚內無病蟲害的殘留株。

    以上是對病蟲害的種源進行控制。只有做到無病蟲害種源,才能保證大棚土壤能安全生產,對後茬植物才安全。

    在種植生產中要選擇各種病蟲害無交叉感染的品種進行栽培,使病蟲害最好沒有傳代的機率,這樣對土傳病蟲害也有很好的防效。農民有句農言:“換田不如換種”。

  • 6 # 泓森槐—速生硬材樹

    預防和控制住土傳病害,是大棚蔬菜栽培成敗的關鍵。

    防治土傳病害,要做到“以防為主,綜合防治”做好以下幾點:

    1,利用大棚封閉性好的特點,在暑季室內作物換茬時,採取水淹、火燒、髙溫燜室等技術措施,剷除室內土壤中殘留病菌,防止病害侵染。

    2.嚴防帶菌肥料進入溫室;施用的有機肥料,必須經過暑季覆蓋塑膠薄膜高溫處理、加生物菌充分腐熟,並用3000倍惡黴靈藥液細緻噴灑殺菌後,方可施用。

    3.管理人員入室時,殺菌消毒,要撒石灰面消毒,嚴禁外來人員,特別是其它溫室的管理人員進入室內,以防其它溫室病害互動感染和室外病菌侵人溫室。

    4.育苗時,要選用無菌基,配製營養土,並用3000惡黴靈藥液細緻噴灑營養土,徹底殺滅土內殘存病菌。另外不少的病害,由種子帶菌,育苗前須用3000倍惡黴靈或的高錳酸鉀或10%磷酸三鈉等藥液浸種1030分鐘,殺滅病菌。

    5.秧苗移栽時,須用3000倍惡黴靈加2000高效氯氟氰菊酯藥液或2%阿維菌素藥液細緻噴灑苗床和秧苗,做到淨苗入室。栽後及時用1500倍生物菌灌根,或3000倍惡黴靈藥液灌根,每株100200毫升;增根壯秧,增強植株的抗病性和適應性能,使之減少發病或不發病。

    6.調整好植株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係,維持植株健壯長勢,提高作物的抗病性。—旦發現病害,要針對病害種類,立即採取果斷措施,下藥,堅決徹底剷除之。決不可讓其孳生、蔓延。

  • 7 # yt春暖花開

    大棚蔬菜連年種植,甚至連續幾年種植同一種作物。肥料不容易揮發和流失,長期積累造成土壤酸化、板結、鹽漬化嚴重,有機質含量低下,有益微生物無法繁殖,有害微生物連年繁殖,分泌有害物質,形成病土,侵染根系和土壤,且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很難被殺死。就會導致土傳病害如根腐病、枯萎病、黃萎病,青枯病等普遍發生。所以,要想減輕大棚蔬菜病害必須土壤消毒結合合理施肥一起進行。

    1、土壤消毒

    在上茬作物收穫後,大棚深翻,澆透水,覆上塑膠,8月份的高溫天氣進行高溫悶棚,可有效殺死病菌和蟲卵,每年進行一次。

    2、選擇無病的健康苗。育苗期間,要注重有機肥和微生物菌劑和葉面營養的使用,保證苗健壯、根系發達,也就是保證苗在移栽前無病害,抵抗病害能力強。

    3、合理施肥

    栽植壟要以有機肥菌肥打底,移栽後到緩苗期用菌劑配合惡黴靈進行灌根,提高成活率、預防土傳病害。減少大化肥的使用量,只要追肥就配合有機肥和菌劑一起,少量多次。

    綜上所述,土傳病害是土壤環境惡化引起的問題,多使用菌劑是最關鍵和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菌劑施入土壤可迅速繁殖佔位,有害病菌無法滋生,從而預防土傳病害的發生。

  • 8 # 南皇陽農業

    很多蔬菜大棚種植區,由於連茬種植,大量施用化肥,土壤內有機質缺乏等原因,大棚內土傳病害越來越嚴重。想要防治土傳病害,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嚴格實行輪作:輪作是防治土傳病害的有效措施。

    2、多施有機肥:長期施用化肥會導致土傳病害嚴重,因此為減少土傳病害發生,可多施用有機肥,減少化肥施用。

    3、高壟覆膜栽培:在整土、除草完畢後立即緊貼窪面覆蓋地膜,邊鋪邊壓土,這樣可避免田間積水,降低大棚內的空氣溼度和蔬菜土傳病害的發生率。

    4、高溫悶棚:在夏季倒棚換茬期間,對土壤深翻25~30釐米,翻地後大水漫灌,覆蓋地膜,悶棚15天左右,可有效消滅土壤中大量的病原菌。對於一些土傳病害嚴重的棚室,還可採用石灰氮結合高溫悶棚處理,可有效殺死土壤中的病蟲,防治效果良好。

  • 9 # 蔬菜植物醫生

    隨著大棚作物的連做種植,大棚土壤病害越來越嚴重,有的大棚甚至到了絕產的地步。要想改變土傳病害嚴重的情況,首先需要明確土傳病害嚴重的原因。

    導致土傳病害嚴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化肥的過量使用,導致土壤中化學物質含量超標,土壤酸化嚴重,作物在強酸環境下,根部不能適應土壤的酸化環境,導致土傳病害嚴重。

    二、土壤中有機質含量過低,導致土壤板結嚴重,有機質的缺乏,導致土壤中微生物菌含量過低,土壤團粒結構被破壞,這也是土傳病害的一個重要的發生原因。

    三、為了防治根部病害,過量使用化學藥劑,對土壤中的微生物造成影響,這也是導致土傳病害嚴重的一個原因。

    土傳病害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用威百畝等化學藥劑,對土壤進行高溫燻蒸處理,這個方法優點是見效快,殺滅徹底,有害菌有益菌全部殺滅,這個方法的弊端就是對土壤有一定的破壞作用,不宜常用,並且處理完以後,必須要補充有益菌。

    二、作物定植後,對作物根部用藥劑進行灌根處理,也可以對土傳病害有效防治,優點是見效快,缺點是持效期短,一季作物需要多次灌根。

    三、多使用有機肥,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給土壤中的有益菌創造一個好的生存環境,這也是防治土傳病害的一個重要方法。

    四、利用微生物菌劑進行土壤處理,這個方法是目前最經濟實用的方法,也是效果最好的,充分利用微生物菌劑的拮抗和寄生作用,擠佔有害菌的生存空間,達到防治土傳病害的目的,這也是治標又治本的一個方法,對作物的品質也有提升。

    土傳病害不可怕,關鍵在於提前預防,只要做好提前預防,土傳病害就能很好的預防。

  • 10 # 鄉村關中
    第一,什麼是土傳病害?防治土傳病害,須從源頭下手。做到治標,又治本,這才是關鍵。

    1、根據蔬菜病害的病原菌,可分為浸染性病害和非浸染性病害(生理病害)。土傳病害大多屬於浸染性病害,但也有部分是由土壤障礙因子引起的非浸染性生理病害。

    2、土傳病害的症狀:

    2.1各種蔬菜苗期猝倒病、立枯病。

    2.2瓜、果、豆類蔬菜的枯萎病。

    2.3茄子等的黃萎病;茄果類蔬菜的青枯病。

    2.4黃瓜、芹菜、木耳菜的根結線蟲病。

    2.5大白菜等的軟腐病;蘆筍的莖枯病等等。

    第二,土傳病害的主要危害:

    1、病原菌的習性。土傳病害的病原菌主要在土壤裡越冬(夏),依賴土壤腐殖質和殘枝敗葉殘存物質生存,一般枯萎病病菌在土壤內可存活5~6年。

    2、病原菌的傳播方式。透過土壤、肥料(有機肥)、灌溉水或流水進行傳播;不像傳染性病害一樣透過氣流傳播。

    3、土傳病害的危害部位主要是植株的根、莖,先浸染寄主植物的維管束,並向上延伸,由病原菌在維管束內繁殖,阻礙其輸送營養物質,致使植株在短期內枯萎死亡,屬毀滅性病害,很難防治。

    防治土傳病害以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充分利用大棚設施栽培的優勢,改善栽培條件,營造不利於土傳病害病原菌生存和浸染的環境,並結合科學、合理、安全、有效的藥劑防治,有效抑制和減輕土傳病害的發生和危害。第三,應採取的措施。

    1、嚴格實行輪茬換作種植。實踐證明,輪作是防治土傳病害最經濟有效的措施。

    1.1 茄科、葫蘆科作物與十字花科或豆科作物實施輪作,效果明顯。

    1.2 十字花科作物與蔥、韭、蒜類輪作,效果也顯著。

    2、大棚內要多施用有機肥。

    土傳病害的形成原因之一就是長期在棚內大量施用化肥,為了減少土傳病害,菜農田間作業時,多施用有機肥,適當降低農田化肥的投放比例。

    3、每茬果蔬收穫清棚,要對棚內土壤深翻。

    每茬果蔬清棚時,對土壤深翻20釐米左右,暴曬一週,透過風化土壤、高溫殺菌,改善土壤板結和土壤微生物生存環境,增強作物抗病能力。

    4.深溝高畦栽培

    最好進行深溝高壠栽培作業,畦面高出,棚內菜床不會積水,有利於滴灌和噴灌。

    5、每茬果蔬清棚後,整地時每畝施用適量石灰。

    因土傳病害原菌喜酸性土壤,翻耕土壤時,每畝撒施生石灰60公斤左右,調節土壤酸鹼度,形成不利於青枯病、枯萎病、黃萎病、軟腐病和根腐病病原菌生存和繁衍的土壤環境。

    6、到夏季進行高溫灌水悶棚處理。

    在夏季倒棚換茬時,在高溫天灌水悶棚10天左右,能有效消滅土壤中大量的病原菌。

    7.噴施藥物進行有效防治。

    土傳病害的防治應從灌根和葉面噴施下手。推薦使用如金種植專用(原液),該菌劑可以灌根或葉面噴施,有效增加了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有效抑制病原菌,預防各種病蟲害,極大程度減少農藥用量,對於防治土傳病害具有奇效。

    第四,大棚實踐作業經驗。

    1、對於初期土傳病,可採用以上辦法,針對性預防診治。

    2、對於中晚期大棚出現土傳病,建議菜農朋友不要再相信所謂的專家翻地、藥用等指導了,而應直接放棄當年棚種植,實現“土壤輪休”。

    3.“土壤輪休”期,要深翻棚地30釐米左右,夏天爆曬,施足基肥,緩活土地壤中微生物群,增強土壤通透性。這是根治土傳病最有效的方式。

  • 11 # 磷化工236

    一般大棚蔬菜種植時間超過三年以上就會出現土傳病嚴重的問題!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是超量施用化學肥料的惡果而引起的。土壤裡每克都包含上萬種的微生物群種,每個微生物群種都是以億個單位來計算的。植物原本就是有些些土壤裡有益原生態微生物群體吸收消化無機物和大分子有機物後轉化營養提供給植物做生長養分的。由於大量超量施用化學肥料,使土壤裡的微生物群體變得單一,土壤嚴重酸化結塊硬,原來的地球土壤微生物生態平衡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根據咱們公司生產的矽氨基酸肥產品在甘肅省靖遠縣北灣鎮冬季大棚蔬菜種植的實踐經驗:在大棚土壤低層施用經礦源黃腐酸發酵的秸稈粉末體秸稈腐植酸肥(由於大棚蔬菜產量都很高,土壤裡碳/氮比例嚴重失調,這樣的大棚蔬菜土壤應補充玉米粉做補碳的底肥(微量)。再在大棚蔬菜土壤的秸稈腐植酸肥的上層新增矽氨基酸肥(也就是偏矽酸粒子與牲畜糞便水解反應產生的矽氨基酸肥。因為牲畜糞便裡含有200餘種真細菌,細菌也是蛋白。這種有害大量真細菌遇偏矽酸粒子就產生水解反應生成植物養分氨基酸)。採用生石灰加水後反應成氫氧化鈣。再在氫氧化鈣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烘乾後就是輕質碳酸鈣,加入到大棚蔬菜種植的土壤裡。根據這種矽氨基酸肥施用冬季大棚蔬菜種植的實踐事實證明,基本上甘肅省靖遠縣北灣鎮冬季大棚黃瓜,雪芹蔬菜種植基本上三個月時間可以免施農藥種植所有蔬菜,而且黃瓜株杆莖葉,以及基本上不出現黃葉,花壘也不敗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竇太后,依靠頭腦歷經三朝而不倒的皇后,是如何做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