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電腦一本書大小

    子彈炮彈打出去可控的,炸了就沒事了,而生化武器是不可控的除非很久不進入那個地區,你要製造無人區報復,它也是雙刃劍,日本鬼子731部隊當年在我們東北搞試驗,製造無人區有時他們自己也死人,因為還不能有效控制武器,生化武器特性就是傳播方式受氣象形象很大,倒黴到邪風吹回來自己人享受了那不完犢子了??!二戰德軍作戰常規武器各種變態瘋狂高大上發展,還真是罕見在正面戰場使用邪惡的生化武器,再說了你用我也用,不單單你有啊

  • 2 # 世界史圖鑑

    二戰時期化學武器已經不是秘密,德國也一定掌握了使用化學武器的方法,並且也知道化學武器的作用,但是為什麼在整個二戰時期,德國寧可犧牲也不願意使用化學武器呢?而同時同為侵略者的日本帝國主義,卻可以在戰場上使用化學武器,並大規模研製呢?

    這並非是因為德國的道德水平高,也並非是德國看不上化學武器。而是德國與日本所面對的戰場有根本區別。我們先來看日本日本為什麼敢動用化學武器呢?因為日本知道他所侵略的國家當中沒有人會研製化學武器。

    實際上並不是被日本侵略的國家不想研製,而是沒有那個能力,所以日本才可以毫無忌憚的使用化學武器。因為他不會因化學武器是否使用,而遭到被他侵略國家的報復。但對於德國而言,所面對的國家都是當時的發達國家。德國會用化學武器,其他國家也可以迅速研製出來。所以德軍寧可避免化學武器,寧可在戰場上消耗掉大量的軍隊。因為這一先例自己絕不能開。

    在當時條件下,化學武器是被禁止使用的。化學武器追本溯源,在戰場上使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最早的一次是在1915年德國與英法聯軍在比利時的一場戰役當中,德國使用了180噸的毒氣,在15公里範圍內鋪開,造成1萬多人中毒,此後化學武器一直在戰場上頻繁出現。各種化學毒氣,共計40多種,直接造成了130萬人的死亡由於化學武器太過殘忍,所以一戰以後的1925年世界30多個國家聯合簽署了禁止化學武器的使用,其中也包括德國和日本。

    在二戰時德國不僅有化學武器,而且還有不少。尤其是在1938年以後,德國研製出的化學武器可以迅速使人喪命。更可怕的是在二戰結束以後在清點德國化學武器存量的時候。盟軍發現了,可以殺死數百萬人的毒氣。如果當時希特勒真的使用了,那麼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各國將深受其害,但是化學武器的使用最終被拒絕了,即便戰場形勢已經十分不利。

    在二戰之初,德國不使用化學武器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對於希特勒和納粹德國而言,他們有信心達到自己的軍事目的。同時化學武器相比閃電戰而言,見效比較慢。希特勒也未必將化學武器作為自己的殺手鐧,在他看來核武器的研製才是重要的。雖然德國在1938年就已經研製出高致死率的化學武器。

    在1943年。丘吉爾曾發表宣告如果在戰場上使用毒氣,那麼英國及美國將以同樣的方法對德國進行報復。這也說明在當時盟國也擁有大規模的化學武器。所以在當時每一個有實力的國家都會研製化學武器,這在客觀上也造成了一種戰略平衡,雖然每一個國家都有,但是每一個國家也不願首先使用。因為這一事件的國際影響太大,必然會遭到其他國家的反對。盟軍絕不可能首先使用,很容易反法西斯同盟的分裂。

    而法西斯國家也不會使用化學武器,因為這會坐實自己的罪過,使得尚未加入反法西斯同盟的國家鐵心加入同盟對自己作戰,而且在化學武器問題上雙方也相互潑髒水。

  • 3 # 兵說

    1939年6月,日軍經過短暫的修整以後,對正面的蘇蒙軍再次發起攻擊,主力雖然還是23師團,但是卻從後方調集了大批支援型部隊,其中包括唯一的戰車師團,四個飛行團,以及臭名昭著的731部隊,又稱關東軍防疫給水部。

    7月13日,在一名少佐的帶領下,22名日軍將細菌武器投入了哈拉哈河。出乎意外的是,蘇蒙軍並未遭受化學戰的困擾,依然保持著強大的戰鬥力。等到蘇蒙軍反擊的時候,不明真相的日軍由於缺水,反而喝了哈拉哈河被汙染的河水。整個諾門坎戰役期間,總共有1300多名日軍被自己人發起的化學戰所殺傷。

    由此可見,化學戰可不能輕易的發動,因為細菌缺乏敵我辨識能力,往往殺敵還未過百,自己損傷上千。除此之外,日軍敢肆無忌憚的在中國戰場釋放細菌,還因為中國缺乏應對化學戰的能力,比如缺乏防毒面具,以及沒有製造化學武器的能力。

    換到歐洲戰場,那就大不同了。德國能夠製造化學武器,發動細菌戰,英國、法國、蘇聯也具備這樣的能力,後者甚至更強。化學武器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旦開啟,很難就被關閉了。

    早在一戰時期,歐洲各國軍隊就遭受過化學武器帶來的災難。1915年4月的伊普爾戰役,德軍向正面的法軍釋放了180噸的毒氣彈,許多法軍士兵死於其中,即便被救下來,也終身落得個殘疾。

    根據不完整的說法,希特勒也曾吸入過少量的毒氣,導致他的大腦神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傷。如果當時希特勒要是吸入過多的毒氣,就此犧牲在戰場上,那麼二戰將會改寫嗎?可惜的是,歷史不容假設,也不許如果。

  • 4 # 曉曉曉

    1,英法這些國家也同樣具備研發製造化學武器的科技和工業能力。時,也馬上用化學武器報復德國。從此交戰雙方計程車兵也離不開了。所以二戰時,雙方都不敢打化武的主意了。2,德國魏瑪共和國時期,德蘇雙方進行了為期10年的軍事合作。其中就有德國在薩馬拉省為蘇聯建設了生產軍用瓦斯和毒氣得化學工廠,後來在,梁贊和喀山又幫蘇聯建立了三個大型化學武器企業。蘇聯在鎮壓反集體化農民暴亂時第一次使用了毒氣,當時就有德國專家在現場指導。所以德國深知蘇聯也具備使用化學武器的能力。所以在東線戰場也始終沒用。整個二戰,只有日軍在戰場使用過化學武器,就是欺負中國沒有報復手段。可等到了太平洋戰場,日軍就不敢使用了,因為在化學武器方面,只比日軍強,一旦報復,日軍也受不了。

  • 5 # 鐵桿軍迷

    隨著時代的發展,戰鬥也在不斷的升級,在戰場上各種的新式兵器不斷出現,使得戰鬥變得更加殘酷。其中化學武器,就是一種殺傷力非常恐怖,規模也非常大的新式武器,通俗點來說這就是毒氣,早在一戰的時候,化學武器就已經被拿出來使用了,在戰場上它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這種武器是非常不人道的,受到它攻擊的人就算是沒有被毒死,機體也會遭受重大的打擊,從此就活在痛苦中。

    二戰時期的德軍,身上揹負的單兵裝備種類繁多,每一個德國兵幾乎就是一個行走的軍品小店,而在這些五花八門的裝備中,有一個背後背的大個子鐵罐,貌似看起來很不起眼,好像也挺折騰人力,但是這東西在關鍵時候能救德國兵的命。

      這就是二戰期間德軍普遍裝備的防毒面具罐,這裡面放置了一整套防毒面具裝置。

      眾所周知,一戰期間,雙方陣營對對方都使用過化學武器,據一戰後統計,在戰爭中,雙方總共進行了146次毒氣攻擊,使用了15萬噸毒氣,雙方有上百萬士兵受害,其中9萬人死亡,而德軍作為一戰中率先使用化學武器的國家,一開場僅僅5分鐘就消滅1200名法軍,使得法軍第73步兵團整個戰壕的人都死光了。

      早在二戰爆發前8年,希特勒上臺後,在積極擴大國防軍的同時,也不忘自己曾經被毒氣傷害的經歷,特別要求在德軍士兵的單兵裝備中要保證防毒面具等裝置,從1930年代初開始到1945年,德國一直都在生產這種防毒面具罐,給每個士兵都配備上,以避免自己計程車兵白白喪命。

      有個說法是,元首因為對毒氣攻擊的陰影回憶,所以一直不允許在德軍的行動中使用化學武器。

      不過,靠譜的說法如下:

      因為一戰時的毒氣戰本身由德國發起,從而招來了協約國的報復性毒氣襲擊,最後演變為雙方手裡的常用武器。

      但是毒氣這個東西不可控,尤其在那時候的戰場環境中,很容易因為天氣或者人為的因素而不可控地蔓延,反而會經常讓施放毒氣的人受害,而德軍在一戰中就受夠了毒氣的傷害。

      一開始德軍是沒有必要使用這種武器的,在二戰開打的時候,他們一路打得非常順利。

    德軍採用閃電戰的方法,迅速就橫掃了整個歐洲,他們的戰法是不允許自己在這個時候使用毒氣的,因為用毒氣往往是在落入陣地戰的時候,可德軍的閃電戰是強調部隊的機動能力,在最快的時間內拿下敵人。

    初期的勝利,也讓他們沒有必要去用毒氣,這樣反而會拖累自己部隊的進攻節奏。可在二戰的中期,局面就被改變了,德軍被各個戰線拖入了消耗戰,失去了之前的機動優勢,只能是落入陣地戰和其他的敵人打下去,此時他們才會真正有了用化學武器的機會。

    可這個時候德國卻有了更大的顧忌,那就是他的對手們也擁有著化學武器,各個國家為了能夠打贏,都在不斷研究各種的化學兵器,英法當年也是化學武器的受害者,自然就明白這種兵器的威力,美國和蘇聯同樣非常重視這種武器的研究,因此德軍後來沒有使用這種兵器,就和現在的國家不用核武的道理是一樣的。大家都擁有了這種殺傷力更大的武器,就沒有人敢隨便用了,畢竟你要是使用了,對手也必然會使用。

    這種兵器一旦使用了就不會停下來了,到那個時候雙方就會爆發化學戰,化學兵器的投入和使用會不斷升級,沒有人敢冒這個險,元首自己當初就體會過這種兵器的威力,他就算是再瘋狂,也不敢去做這個罪人。

    因此德軍手上的化學兵器,就成為了一種威懾,雙方都有著這樣的武器,就沒有人敢隨意使用。還有一點也非常關鍵,當時德軍在戰場上和對方對峙,可他們並沒有使用化學兵器的經驗,這種兵器還不好熟練控制,在戰場上隨時可能誤傷到自己人,要真的放開用,估計德軍內部也不會有人同意這個選擇的,他不敢去冒這個險。

  • 6 # YCBX絲達琳JYSX

    化學武器只是工業國對沒有報復能力的農業國使用 就像日本對我們經常使用化學武器一樣 兩大工業國都有完備的醫療體系 用化學武器 就會遭到瘋狂的報復

  • 7 # 草民879

    用不著美化德軍。唯一原因就是英國、蘇聯、美國都有化學武器。一戰中敵對雙方在戰場上互相使用化學武器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且希特勒本人有過在一戰中為化學武器所傷,眼睛曾一度失明的痛苦經歷。二戰時期,日本人之所以在對華戰爭中敢於對中國軍民使用化學武器,因為中國沒有化學武器。在太平洋戰爭中之所以不敢對美軍使用化學武器,則是因為美國也有化學武器。

  • 8 # 行駛在鋼鐵大道上的人

    二戰中,德國是使用化武最多的,用化武殺人最多的國家,幾千萬人死於德國的毒氣,不知道不要亂說,你想為納粹抹白?

  • 9 # 鴻哥iouyh福小鋪

    使用了會更慘,畢竟交戰雙方都擁有使用化武的能力。

    就是因為如此,所以便有禁用公約。

    當然啦,公約也是相對的,遵守與否在於有能力相互摧毀、使用的雙方。

    至於弱者,無使用能力的,擁有化武的就不會刻意去遵守。

    比如德華人建的集中營裡的毒氣室,小鬼子打的毒氣彈等等。

    所以,不是素質問題,而是相互威懾力罷了。

    再順便說一下,化武算是二戰期間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如今也被稱窮人的核武器。

    如此需要嚴控的武器豈能隨便使用,必定掌控在高階軍官手中。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德軍寧可犧牲也不使用化武,關鍵是前線德軍沒這個權力啊!

    更關鍵是有權下令使用化武的軍官也不敢,畢竟下了此令要負責任的,直接戰俘變戰犯,況且那些擁有權力的軍官很少戰鬥犧牲在前線,更不可能下達送自己上絞刑架的命令。

    因此,即便戰爭到了尾聲,希特勒寧可自殺,格林、希姆萊之流寧可逃亡也不敢下這樣命令,就算敢,恐怕底下軍官也不會執行,很顯然,輸都輸了,沒必要輸個底掉,把自己也賠進去。

  • 10 # 手機使用者53141448805

    不可否認,德國的文明水平在那時就非常高,比如對待被佔領國的婦女也仍然保持足夠的尊重,因此電影上也有反抗者利用這點透過女人收集傳遞情報。

    所以對使用化學武器這種極不人道的手段,德軍內部也是非常反感和抗拒的。

  • 11 # 風暴熱點

    在二戰中,殺傷力最大的武器就是化學武器,就像今天的核武器一樣的地位,但是化學武器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有時候毒不到敵人,反而自己受害,在一戰的時候,德國使用過化學武器,而二戰又不用?第一、敵方一樣擁有。在一戰的時候,德英法三國都有化學武器,所以到二戰了,如果繼續用化學武器,那麼就同樣遭到敵方的無情報復。德國的在一戰之後,在軍工業的快速發展下,經濟也快速發展,而德國有但是也研發了塔崩這種化學武器,而且蘇聯也有同樣的能力研發化學武器,如果一旦先使用,那麼英法蘇也同樣使用,兩敗俱傷並不是希特勒希望看到的局面。第二、希特勒有陰影。在一戰的時候,因為希特勒受到化學武器的毒害,眼睛暫時性失明,這一次給希特勒給很大的影響,因為他的看不見,導致他不到戰場的情況,不清楚戰爭的走向。第三、不符合戰術。在一戰的時候,德國的閃電戰聞名世界,就像現在以前NBA納什時期的快攻戰術一樣,幾秒就能把推進到前場了,利用的就是機動性,快速傳導,而德國的閃電戰就是這種戰術,但是如果用化學武器,那麼就阻礙德軍快速推進,這個不符合閃電戰術,而且自己也會受到化學武器的毒害,我們都只能德國都有人手一個放毒面具,但是戴久了,那麼就會降低人的靈敏度還有機動性,那麼就失去了閃電戰術的核心價值。第四、蘇聯領地多。蘇聯是世界上領地最大的國家,如果使用化學武器,那麼化學武器達不到最大作用,很容易毒氣就稀釋了,而且當使用了時候,遇到下雨,特別是颳風的時候,風向的不不確定性,隨時都可能刮到自己這邊來。蘇聯的的秋冬下雪很嚴重,如果一投入化學武器,如果一下雪,那就浪費了。化學武器使用最好使用,是對方沒有化學武器,這樣才能達到作用,不然兩軍相互使用,那麼勝利就是看老天保佑了,老天不開眼都死光。

  • 12 # 漁耕樵讀

    當然不是因為德國道德水平高,事實上這個事和核武器差不多。當然出於人道主義只是一小部分原因,主要原因還是沒人敢開這個頭。

    當然日本除外。日本之所以敢用,那是因為日本確定中國沒法用化學武器反擊。而德國之所以不敢用,是因為美,英,蘇可以用化學武器反擊。

    一戰後化學武器被禁止使用

    化學武器廣泛應用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最早的一次是在1915年4月22日,德國與英法聯軍在比利時的一場戰役中。德國使用了180噸氯氣,在15公里的範圍內鋪開,造成了一萬多人中毒。

    在此之後,化學武器就在戰場上頻繁出現。主要有氯氣、光氣、雙光氣、氯化苦、二苯氯胂、氫氰酸、芥子氣等40多種。直接造成了數130萬傷亡。

    鑑於化學武器太過殘忍,在1925年美,英,德,法,意,日等三十多個國家簽署了《日內瓦議定書》,規定禁止使用化學武器。

    二戰時德國化學武器的狀況

    德國有沒有化學武器呢,很明顯有的,而且還不少。1938年,德國一名化學家施拉德在研製殺蟲劑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一種毒氣,沙林。沙林可以迅速的瓦解神經系統,可以迅速使人喪命。他被納粹軍方獎賞了5萬馬克。

    而在二戰結束時,在德國發現了大約12000噸沙林,至少可以殺死數百萬人的毒氣。據說有軍官曾向希特勒建議使用化學武器,但是被希特勒拒絕了。

    在二戰之初,德國不使用化學武器可以理解,因為這完全不符合德國的戰略。德國閃電戰要快,而毒氣的滯後性也會拖慢這種步伐。再加上希特勒盲目高傲的性格,也不屑於使用這種手段。但在後期為什麼還是沒有使用呢?

    在1943年,有訊息說德軍可能會頓涅茨盆地使用毒氣時,丘吉爾隨後就發表宣告稱:“如果德國對俄華人使用毒氣,我們將用同樣方式對德國進行報復”。而羅斯福也向盟軍表態,盟軍將對任何有毒氣體的使用進行報復。(這些缺德的盟軍,難道就看不到日本在中國戰場使用了?)總之這些宣告都直指德國。

    德軍連到達美國本土能力都沒有,如果要報復的話,美國可以肆無忌憚的報復。最後吃虧的一定還是德國。至於為什麼希特勒沒有在最後階段選擇魚死網破,使用化學武器那就不得而知了。

  • 13 # 不正經的軍棍

    沒必要,用了,可能起到一時的效果,但後果很難說。

    整個二戰期間,德軍幾乎沒使用過化學武器去進行戰鬥,德軍手裡是有大量化學武器的,然而並沒有用。相反,德國的盟友日本是大量使用化學武器的,只要打不動,立馬把化學武器搬出來。

    德軍不用化學武器,基本就這麼幾個原因。

    戰爭形態改變,和戰術不符

    德軍從戰鬥初期對波蘭開戰,到進攻蘇聯,是非常順利的。德軍的閃電戰,高速推進,毒氣根本就沒用。機械化作戰中,快速突破,和一戰時期的塹壕戰完全不同。一戰時期,兩個戰壕對射半年,打不出個結果,最後沒辦法就開始用毒氣。而二戰德國的戰術中,塹壕戰根本就不在了。

    而且,德軍的芥子氣,主要在地面進行持續的毒染。殺傷敵軍的同時,德軍自己的前進速度也受到制約。代價太大,得不償失。

    互相制約,後果嚴重

    化學武器這個東西,德國有,盟軍也有。這點很關鍵,本身化學武器就是禁止的,誰先用誰就不討好,對方就名正言順的開始用化學武器。一旦,盟軍報復在柏林扔幾個,到時候德國老百姓罵盟軍的時候,肯定先罵希特勒。

    防護措施

    日軍之所以大量使用化學武器,這是因為國軍根本就沒什麼能防治化學武器的裝備,損傷慘重,很正常。但是盟軍不一樣,盟軍打過一戰,毒氣啥模樣他們最清楚了,防護措施非常到位的。就是你毒氣打過去,也不一定有什麼好的效果。

    運輸問題

    二戰期間,德軍的後勤補給從來都跟不上,到了蘇聯,基本是崩潰了。連補給都送不上去,就更別提什麼毒氣了。一旦在自己營地,盟軍玩個破壞,那代價更大。

    德國之所以不用化學武器,原因很多,總之,用了之後,不一定有效,而且可能遭受更嚴重的後果。這東西,根本就發揮不出來了。

  • 14 # 果汁kuk

    很簡單啊,英美的化學武器比起德國只多不少,你用了,付出的代價更大。同理適用於日本,日本對中國生化武器都用了,因為日本知道中國無力報復,日本對美國就不敢用,因為它知道美國有能力十倍百倍報復。

  • 15 # 減速機電機油泵真空泵

    呵呵,為啥戰爭一開始英國不炸德國的水壩!因為怕德國報復!同樣道理,打起仗三峽大壩很安全,放心吧,等到敵人敢炸三峽大壩的時候中國已經輸了!!!

  • 16 # 七追風

    誰說德軍沒用化學武器?用了呀!

    1942年5月,德軍曾經在克里米亞半島使用了化學迫擊炮彈,二戰有記錄的德軍戰場使用化學武器,僅此一次。當然,納粹集中營裡,就大肆使用了毒氣。

    化學武器在戰場是是個很特殊的存在,雖然殺傷力巨大,但因為過於殘忍,很多國家都堅決抵制。

    一戰期間,是化學武器在戰場上使用最多的時期。當時氯氣、光氣、芥子氣等40多種化學毒劑出現在戰場上,總劑量達到了12萬噸,造成了130萬人的傷亡。可以說,一戰給歐洲各國造成了深深的陰影,化學武器成了一種禁忌。

    所以,一戰結束以後,美英法德日等37個國家簽署了《禁止在戰爭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氣體和細菌作戰方法的議定書》,很多國際公約也明確禁止在戰爭中使用化學武器。

    不過,日本人就完全不理會,在中國戰場大量的使用毒氣,殘忍至極。

    至於納粹德國為什麼不大規模使用化學武器,原因還是很複雜的。

    首先,一戰過去並沒有多久,化學武器的陰影還籠罩在歐洲人頭上。包括希特勒,也在一戰中中了招,導致暫時性失明。所以,他也很反感化學武器。

    當然,希特勒最擔心的,就是使用化學武器會招致其他國家的一致譴責,並且以同樣的方式報復。化學武器戰一旦開打,整個戰場就沒人能控制的了了。

    其實二戰期間德國一直在生產化學武器,其中沙林毒氣到二戰結束生產了12000噸,幹掉幾百萬人都沒問題。但是希特勒不敢用,他害怕報復。

    1943年的時候,有傳言稱德軍將要對蘇軍使用化學武器。丘吉爾得知之後就表示,“如果德華人對俄羅斯人使用毒氣,我們將以同樣的方式對德國城市進行報復。”

    羅斯福也明確表示,如果德國使用化學武器,盟軍會用相同的方式進行報復。

    那個時候,很多國家手裡都有化學武器,希特勒必須慎重。

    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德國的作戰方式已經不適合化學武器的使用。

    眾所周知,二戰時期的德軍主要使用機械化部隊進行大縱深推進,也就是以“閃電戰”為主。在這一點上,最重要的就是時間!要快速,要非常快。

    但是,化學武器並不滿足這一要求,除了要選擇適合使用化學武器的地形、天氣,還要考慮對德軍繼續推進的影響,相當的複雜。

    一戰當中主要是塹壕戰,雙方人員位置長期固定、集中,毒氣可以達到最大殺傷效果。到了二戰時期,這樣的戰場形態已經基本不存在了。

    其實,德軍自己不用毒氣,還擔心別人用呢!

    大家看德軍背後的那個大鐵罐子,其實裡面裝的就是防毒面具。(所以一戰中化學武器的使用,陰影太大了。)

    總結,這東西不好控制,還是不用為妙。

  • 17 # 浴火

    這個問題的關鍵不是德華人不想用,而是德華人不敢使用。

    別看德國在化學研發與生產上走在全球的前面,在一戰之後受到了,相關領域受到嚴格的管制,化學武器發現受到限制,德國重新建立自己的化學武器庫,時間相當短。

    德國對於自己的化學戰能力是有一定認識的,不認為自己佔了什麼便宜,也許德華人在化學技術方面更為先進,可以研究更為先進的化學武器,但是在規模上,德國佔不了優勢。英國,法國,蘇聯等國實際上都用了大量的化學武器,在整個二戰期間,德華人從來不認為自己佔據了化學戰的優勢。

    如果打化學戰的話,對手也許會用利用數量優勢對德國佔據便宜,應該說,德華人沒有信心能夠打贏這場化學戰,單純的質量優勢抵消不了數量上的劣勢。

    德國對自己化學戰能力的評估可能有點低,但是也反應了實情,對手們都擁有不弱的化學戰能力,德國更憂心自已打化學戰不能取得勝利,反而會可能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當中,再說了,使用化學武器也改變不了戰局,自然也就不是不敢使用。

  • 18 # 雲中史記

    二戰時期的德軍,身上揹負的單兵裝備種類繁多,每一個德國兵幾乎就是一個行走的軍品小店,而在這些五花八門的裝備中,有一個背後背的大個子鐵罐,貌似看起來很不起眼,好像也挺折騰人力,但是這東西在關鍵時候能救德國兵的命。

    這就是二戰期間德軍普遍裝備的防毒面具罐,這裡面放置了一整套防毒面具裝置。

    眾所周知,一戰期間,雙方陣營對對方都使用過化學武器,據一戰後統計,在戰爭中,雙方總共進行了146次毒氣攻擊,使用了15萬噸毒氣,雙方有上百萬士兵受害,其中9萬人死亡,而德軍作為一戰中率先使用化學武器的國家,一開場僅僅5分鐘就消滅1200名法軍,使得法軍第73步兵團整個戰壕的人都死光了。

    早在二戰爆發前8年,希特勒上臺後,在積極擴大國防軍的同時,也不忘自己曾經被毒氣傷害的經歷,特別要求在德軍士兵的單兵裝備中要保證防毒面具等裝置,從1930年代初開始到1945年,德國一直都在生產這種防毒面具罐,給每個士兵都配備上,以避免自己計程車兵白白喪命。

    有個說法是,元首因為對毒氣攻擊的陰影回憶,所以一直不允許在德軍的行動中使用化學武器。

    不過,靠譜的說法如下:

    因為一戰時的毒氣戰本身由德國發起,從而招來了協約國的報復性毒氣襲擊,最後演變為雙方手裡的常用武器。

    但是毒氣這個東西不可控,尤其在那時候的戰場環境中,很容易因為天氣或者人為的因素而不可控地蔓延,反而會經常讓施放毒氣的人受害,而德軍在一戰中就受夠了毒氣的傷害。

    二戰後,考慮到德軍是一拳對敵多手,為了避免遭到盟軍的報復,德軍在戰場上就沒有使用過化學武器,但是為了防備對方使用化學武器,德軍強制要求每個士兵必須裝備好這個防毒面具罐,如果士兵在作戰時被發現未攜帶防毒面具罐,會受到一定的懲罰。

    為了更有效地保護好自己計程車兵,德國為了預防芥子氣的傷害,還給士兵們配發了防毒布單,與防毒面具配合使用。一旦敵方使用芥子氣,士兵可以迅速地把防毒布單披在身上,可以保證自己裸露在外的面板免受傷害。

    不過,雖然戰爭打了好幾年,但是德軍一次也沒遇到敵方的化學武器攻擊,德華人準備預防了好幾年,這個裝備純粹地成了擺設,成了德軍士兵的累贅,但是考慮到安全起見,因為也害怕突然遇上毒氣攻擊,德華人即使從來沒遇到,也一直堅持把它背在身上。

    而德華人在二戰中大量使用的化學武器主要針對集中營裡的猶太人和戰俘,在集中營裡,死於德華人毒氣攻擊的猶太人和戰俘數以百萬計,極端的慘絕人寰,這也是德華人永遠抹不去的歷史汙點。

    從這個方面講,德國兵老揹著防毒面具罐,頗有些“做了虧心事,也怕被報復”的感覺。

  • 19 # 使用者367743747519

    本來戰爭就應該是公平進,使陰招真的不道德,像什麼細菌戰都是對敵方很傷害的做法,特別是現今人類科學比以前更上一層樓,很多化學武器更是厲害,所以最好是沒有戰爭,共享和平!

  • 20 # 啟聿肇始

    以事論是,一戰中是德華人首用化武,為何二戰中不用。這是受條頓騎士文化影響,這文化一直到今天亦存在德華人的骨子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飛機的窗戶上會留個小孔,難道不怕氣流把窗戶震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