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靜待書香花開
-
2 # 欣寶貝兒智慧屋
第一,一定要選擇高品質、正版繪本,圖案精美,環保,沒有任何安全隱患。之前我曾經在地攤附近發現很多寶媽圍著挑選,拿到手裡看了一下,全是盜版的繪本圖書,使用的油墨不安全,關鍵還有錯誤,這對於小寶寶的健康和成長無疑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一定要在寶寶合適的年齡閱讀合適的繪本書籍。比如說,對於低於一歲的幼兒來說,最好選擇安全、容易清潔又不容易撕爛的布書,布書可以幫助寶寶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順便滿足寶寶口欲期的需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證布書的清潔與完整,讓寶寶可以在安全的範圍放心的啃書或者翻書;當寶寶一歲之後就可以選擇好玩的洞洞書系列,這類書籍一般寶寶們都特別喜歡,可以充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與想象力;等寶寶再大一些,就可以結合寶寶的意見,選擇寶寶喜歡的繪本進行閱讀,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嘛!
第三,不一定拘泥於繪本本身,充分挖掘寶寶的想象力。寶寶在看繪本時要給他們留有足夠大的想象空間,因為寶寶在閱讀繪本時,總會有各種奇思妙想和“為什麼”,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適當擴充繪本,將繪本的意義擴充更大。因為繪本的圖案都比較精美,在親子閱讀時可以引導寶寶觀察所看到的圖案與情景,讓寶寶充分發揮想象去編小故事。一方面可以鍛鍊寶寶的語言組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鍛鍊寶寶編故事的能力哦!
第四,給寶寶營造一個溫馨的閱讀環境。爸爸媽媽一定要做好表率,營造可以讀書的安靜環境,讓寶寶可以靜下心來安靜、開心的讀書!
-
3 # 寧媽育兒
首先是明確讀繪本的目的。讀繪本並不完全是為了讓孩子學到知識。我覺得最主要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在親子關係融洽的基礎上,孩子很好溝通也易於管教。二是培養孩子的能力,比如審美,想象力以及表達能力等。 其次,在明確了目的後,接下來就是選書啦。繪本最好由孩子選擇。為什麼呢?基於以上的目的,要讓孩子有興趣讀,就要把主動權教給孩子。當然,對於一些很小的孩子,媽媽們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幫孩子選擇一些適合年齡段的大師級的經典繪本,孩子也會喜歡。然後,開始讀繪本啦。讀繪本過程中,請不要要求孩子正襟危坐,怎麼舒服怎麼來。可以讓他賴在媽媽懷裡,也可以躺在媽媽腿上,也可以趴著聽故事。孩子的注意力是很短的,舒服的姿勢會延長他的注意力。 讀繪本過程中,可以試試不同的方式,把故事唱出來,或者演出來。比如《從頭動到腳》這本繪本,全程都可以模仿動物的動作,還可以加上動物的叫聲,孩子們會很喜歡。 最後,繪本不僅僅是本小小的書,它承載著我們對孩子的愛和期望。用我們的創意把它演繹給孩子看吧。
-
4 # 小王子愛上狐狸
如果單純的是親子閱讀,那就注重親子互動,引導孩子作為閱讀主體,激發他的閱讀興趣即可。
如果是舉辦類似故事會的這種群體活動,則需要好好謀劃一番。包括主題分享、場景佈置、互動遊戲環節,以調動整個故事會的氣氛,讓每個參與者都主動投入。因為這類活動其實也分為多種風格,各自會對參與的家長和小朋友有所要求,比如年齡和人數的控制等等。要掌控全域性,提前部署好,再加上組織者的臨場應變能力,相信每一次都會呈現不一樣的精彩。
-
5 # 魚兒愛上貓6
繪本閱讀的關鍵就是調動孩子的閱讀積極性,和孩子多多互動。千萬不要對孩子提額外的要求,把閱讀繪本當作任務。這是很多家長都會犯的一個錯誤。應該以指導孩子看懂畫面,鼓勵孩子大膽表達為主體,讓孩子把閱讀當作樂趣。這是繪本閱讀最大的價值,能夠循序漸進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
6 # 白羽234
好多家長會說,這麼小,看這些書,有什麼用啊?我和孩子讀繪本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孩子的經驗和見識,而不是所謂的知識。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體驗式學習非常重要,所以家長平時要多帶孩子接觸自然,幫助他們從生活中積累經驗。體驗式學習不只是體驗生活、體驗風景,還是應該和書本的閱讀結合起來,因為有些東西我們是沒有辦法一一體驗或者直接觀察的,有些體驗的後果,我們是承受不起的。
比如:在山區的孩子,一時體驗不到海的感覺;在城市的孩子,平日很少能看到農村的牛羊和拖拉機;而對於走失這樣的情況,相信我們每個人都不希望有真實體驗。
爸爸媽媽如果既熟悉孩子的日常生活,又熟悉繪本,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幫孩子在這兩者之間建立起聯絡,孩子的日常經驗就能和繪本故事的經驗相互印證、產生共鳴。 在學中玩,玩中學,這個“玩”和“學”的內容其實很廣泛,而且殊途同歸!
關於繪本和親子閱讀,我想說,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不要為閱讀而讀,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興趣就好。閱讀不是萬能的,我們要客觀對待,不要把它想得太神奇。而且,不是每個小孩都喜歡看書,每個孩子都不一樣,都有自己的特質,所以家長要因材施教。
育兒資料、理念、別人的經驗,可以借鑑,但不能照搬,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自己的寶寶身上。小孩的特質只有當父母的最清楚, 只要用心,一定可以發現。
-
7 # 為你踮起腳尖
我覺得繪本閱讀過程中,最應該注意的問題就是:父母的心態。很多父母都是懷著功利的心態來給孩子買書,讓孩子去閱讀。尤其有的家長說讓孩子認識多少多少字的心態更不應該有,閱讀就是一件盡心灌溉,靜等花開的事情,回報會有,但是立竿見影。
-
8 # 幸福像花兒154409428
讓孩子閱讀繪本我們家長不要一味的就要孩子學到知識,我們需要的是讓孩子能愛上讀書,讓他對繪本的閱讀產生興趣,幫著他讓孩子自己去理解。和還有在於孩子共同閱讀期間,我們可以多和孩子互動,孩子不能理解的我們可以幫著給他解答,不要覺得這是孩子的任務,就不管不顧了。
-
9 # 娃兒伴
繪本是許多孩子接觸的第一本書,而這本書中不僅有文字,還有最吸引孩子眼球的圖畫。繪本與一般的故事書不同,繪本善於利用一些淺顯的故事來闡述一些道理,再者,繪本能給幼兒帶來視覺的衝擊,培養美感。繪本中圖文結合的關係能激發孩子的興趣。繪本的閱讀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有自主閱讀,也有親子閱讀,還有集體閱讀。自主閱讀和親子閱讀較為常見,進行親子閱讀時家長要做好引導工作。 1、發現 (1)封面。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繪本時首先要從封面看起,讓孩子透過封面的圖畫和文字來猜猜內容,這樣能激起孩子的閱讀興趣。比如《猜猜我有多愛你》封面上有兩隻大小不一的兔子,小兔子抓住大兔子的耳朵彷彿在說話,可以讓孩子猜猜他們在做什麼。 (2)環襯。環襯是封面與書蕊之間的襯低,它並不只是裝飾圖案,很多時候它與正文故事息息相關,有時也會提升主題。 (3)扉頁。扉頁就是環襯之後、書芯之前的一頁,這個頁面會寫有書名以及作者的名字,從這一頁可以告訴孩子誰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時還會講故事。 (4)正文。孩子的思維與大人的不一樣,他們總能發現正文內隱藏的神秘內容,也總能講故事讀出意想不到的意思,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不同感受,要積極鼓勵孩子邊發現邊猜想故事,鼓勵他們融入故事中去。 (5)封底。讀完正文的內容,合上書本並不意味著繪本就已經看完了,有時候封底會有故事的延續,並且與封面相呼應,所以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在合上書本後認真看封底的內容,或許能讓孩子繼續發揮想象力。 2、思考 在閱讀完繪本之後,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再現情節,讓他們說出自己看完這本書的感受,以及對故事中感興趣的人物的理解,從而逐漸引導他們聯想到自己的行為習慣或者周邊的生活環境。 3、表達 閱讀繪本,能給孩子創造表達的舞臺。繪本不僅能讓孩子學習語言,還能讓孩子豐富自己的表達。比如讓孩子重述看過的故事,進行講故事演故事或者是續編故事,又或者是讓孩子改一改結局或者是情節,這些都能激發出他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力。
-
10 # 凱瑟琳老師對你說
首先,要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選擇合適的繪本。
比如對於特別小的孩子,我們可以選擇字少、畫面大、色彩豐富、質地比較硬的繪本書。因為這時候的孩子,視覺發育不完全,可以透過鮮豔的顏色刺激他的視覺細胞。同時,孩子喜歡用手卻觸控、抓取物品,所以薄一點的紙張很容易被撕破。硬麵書或者布書都比較耐撕。
慢慢地等到孩子開始認字了,就可以適當地買帶文字多一些的繪本,培養他的識字能力和自主閱讀能力。
其次,注重對繪本寓意的講解。讓孩子不只是讀完一本繪本,更要讓他理解背後的意義。
第三,要讓孩子能夠用自己的話複述故事。這是其口頭表達能力的一種有效訓練。
-
11 # 育兒不迷茫
陪孩子一起讀繪本是很好的親子活動,在讀繪本的時候,不要把繪本當成識字的工具,孩子主要是看圖,從圖畫中讀故事,而不是文字,也不要不停的拷問孩子,繪本閱讀確實需要和孩子進行互動,但是如果提問過於頻繁,會造成孩子失去閱讀興趣,影響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
-
12 # 遇健207815708
陪孩子一起讀繪本是很好的親子活動,這是千百萬父母和孩子實踐後得出的“真知”。不要把繪本當成識字的工具,在父母和孩子分享繪本的前提下,需要掌握方法和技巧,瞭解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會讓孩子的閱讀變得更加有趣、難忘。
-
13 # 品智女人
經常親子閱讀,練就了我看圖說話的能力
寶寶從1歲多開始親子閱讀。這個年齡已經算是晚的。
我一直以為孩子開始對什麼感興趣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閱讀這件事一直在順其自然。直到1歲半,孩子仍然沒有閱讀興趣,我開始意識到也許我該干預一下了。
我開始買各種圖畫書,先從經典的童話故事買起,還買了知名的《小熊寶寶繪本》。聽人家說不到一歲的寶寶看到《小熊寶寶繪本》都很喜歡,但是我家寶寶卻不感興趣。
我一點一點摸索著如何才能把寶寶的注意力放在書上,如何才能讓寶寶愛上閱讀。
最後我發覺,要想讓寶寶愛上閱讀,首先要讓寶寶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寶寶的閱讀樂趣和大人不同,寶寶是把閱讀當成遊戲看待的,只要讓在在這個過程中有樂趣就行。
慢慢地,我發現“指讀”是最好的閱讀方式。這裡的指讀不是讀字而是讀畫。說到什麼就指什麼,讓寶寶的目光跟著我的手走,同時也教會寶寶如何看圖畫。
自從我這樣閱讀後,寶寶閱讀的時間越來越長。有時候能看半個小時。
-
14 # 書香潤童年
繪本閱讀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我家很早就開始親子閱讀了,來說說我的個人看法,不一定都對,僅供參考。
第一,堅持。堅持每天親子閱讀,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集中力,孩子學會專心專意做一件事情,對孩子的性格有好處,以便於孩子今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
第二,融入。要融入到繪本里面去,哪怕故事情節非常簡單,或者沒有文字只有圖案,也要講給孩子聽,千萬不要照書念,要誇張的語氣,模仿裡面的人物或者動物角色。
第三,根據寶寶年齡或者自身認知發育情況選擇合適的繪本,不同年齡段不同繪本。小寶寶可以看布書,洞洞書,大一點就是繪本,帶文字的。
第四,除了自己買繪本,自己給寶寶讀繪本,也可以帶寶寶去繪本館,多接觸不同的繪本,和更多小朋友一起讀繪本。
-
15 # 親子閱讀說來聽聽
繪本閱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點很多,這裡講幾個常見的問題吧。
1、講故事過程中孩子是主角,在親子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家長時刻要牢記,孩子才是主角,各個環節都要圍繞孩子來進行。選書環節,不是說經典的就一定是好的,不是說大部分孩子都喜歡的就是好的,適合孩子當前年齡當下狀態的才是最好的,即使是經典之作,如果孩子表現出不喜歡,也一定要停下;講故事環節,翻頁的頻次,講的速度也都跟隨孩子的節奏,有的頁面孩子興趣不大,很可能很快翻過,有的頁面孩子感興趣了可能爸爸媽媽已經講完了,孩子還會繼續看,不要急,跟隨孩子的節奏,她可能體會到了你沒有體會到的細節。
2、不該問的問題不要問,哪些是不該問的問題,比如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麼?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這個作者想說明(表達)什麼等等,類似閱讀理解的標準問題都最好不要問。可是有些爸爸媽媽就是想知道如果孩子對繪本故事的理解程度,怎麼辦呢?建議和孩子聊細節,比如地上有大衛的腳印,他是不是去游泳了呀?相信孩子一定會跟你具體講他觀察到了什麼,他判斷大衛到底做了什麼等等。
3、不要給孩子的閱讀加標籤,有時遇到孩子階段性不聽故事,這只是一時的,千萬不要講我家孩子不愛看書,不愛閱讀等等,孩子的閱讀是需要引導的,合適的時間選擇合適的繪本,相信孩子們都會喜歡的。
4、注意選擇繪本的範圍一定要廣,不要給孩子的閱讀範圍設邊界,儘量給孩子選擇更多範圍的書,不同的題材,不同的主題,不同國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出版社的繪本都可以嘗試讀給孩子聽,讓孩子涉獵更廣的內容。
-
16 # 小晗晗愛閱讀
我們給孩子讀繪本最大的目的,就是讓孩子感到愉快,這種愉快的體驗會激發他對閱讀的渴望和熱情,從而走上閱讀的道路。一切讓孩子對閱讀感到厭煩的行為,我們都要注意。結合我和孩子三年親子閱讀的經歷,以及身邊媽媽們分享的一些經歷,大家在給孩子讀故事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這些事情:
1、不要只選你認為有用的書:一定要結合孩子的年齡和喜好,選擇合適的書,而不是我們認為有用的書。孩子會因為不喜歡你選的書,而去討厭聽故事這件事兒
2、不要把圖畫書當成教科書,也不要把自己當成語文老師,讀個故事,不是孩子回答問題,就是讓孩子複述,這樣的行為也會讓孩子再也不想聽故事了
3、不要為了讀故事而讀故事,非要強迫孩子安靜的坐下來聽。幼兒的專注力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坐不住事典型特徵,這很正常。這是需要一天一天的去培養的。當孩子真正體驗到這件事情的快樂時,當他養成習慣時,專注的時間自然會長。逼迫孩子安靜的聽故事,只會讓孩子反感
4、不要用讀故事來威脅孩子。比如說你不聽話,今天就不給你讀故事,你不好好吃飯就沒故事聽。讓孩子覺得書就是你限制他的武器時,他也會討厭書
5、讀的時候要根據書的內容,調節自己的呼吸,語速,語調,語氣,讀出喜怒哀樂的感情。不要把所有的書都讀的像白開水一樣。
6、讀的時候就專注的讀,不要總是去看手機,這樣也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
17 # 育兒不迷茫
閱讀繪本既能增進親子關係,同時透過閱讀繪本也能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和性格。閱讀繪本需要注意的是,繪本選擇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不可選擇超過孩子年齡認知的難度太大的繪本,那樣會使孩子失去對繪本閱讀的興趣,繪本閱讀帶給孩子的是真善美,閱讀繪本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不要把讀繪本單純的當成是一種識字方法。
回覆列表
1、鼓勵孩子給你講
兩三歲的小朋友其實已經有了一定的表達力。有些讀過很多遍的繪本,不妨鼓勵他給你講,也許寶寶並不能完整地講述一個故事,但是家長可以以提問的方式,引導他逐漸把整個句子說完整,慢慢地這些句子組織起來,就是一個簡短的小故事。這是鍛鍊孩子表達能力的一個好方法。
2、孩子喜歡重複讀一本書。
很多家長會發現,給孩子準備了很多繪本,但是某段時間內,他最喜歡的就那麼一兩本,會反覆讓你講。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千萬不要覺得無聊,事實上,重複讀的過程,也是加深認識的過程,也可能這本書當時正好契合了寶寶的心靈需求,只要寶寶不煩,講哪本不是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