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納爾
-
2 # 心中的月亮5149
我還是管的。老公不休邊幅,他所有衣服包包都是我買,要買好,洗好,燙好,配好,督促他理髮洗澡。還要管他的肚子,少喝酒之類。其他不管,他應酬多,平時電話也多微信聯絡也多,管不了那麼多,有那閒心不如拿來操心自己,我有工作還喜歡打扮還要追星我也忙啊。我們的感情很好,我朋友都羨慕我們
-
3 # 使用者無我
我不翻我家先生的手機,不控制他的錢,他出去喝酒我從不會打電話。他和好友去玩,我管接送。但我知道他借過別人錢,也知道他給過誰錢。但我從來不問。我選擇尊重他的秘密。所以他不知道我知道。但婚後他所有的衣服鞋都是我買,他愛吃我做的飯,他的侄子過年時我都會送禮物。雖然我家娃沒這待遇。但我依舊。我喜歡逗他,雖然他也有很多臭習慣。他也很少和我較真。我認為人若有愛就會有責任心,就會剋制自己的行為,一切靠自覺。如果對方不自覺,誰又能管得住呢?
-
4 # 飛w鷹23
那些從來不管老公的人……後來會怎麼樣?只有一個結局。黃了……!
一個家庭,一段好的婚姻,就跟一個葉茂參天的大樹一樣,沒有Sunny雨露不去澆灌,打理,遲早會走向枯黃凋謝,死亡。家庭也是一樣如果不去經營;溝通、打理,存取情感,遲早就跟樹木一樣枯萎,凋謝。你們覺得呢?
-
5 # 明心靈空
那些從來都不管老公的女人,婚姻註定是不成功甚至失敗的。
我是管老公的,在我結婚以後,過了幾年。我丈夫的婚後存款被我婆婆要了。
然後,結婚幾年了,我就想離婚。我告訴公公婆婆說:我也跟我媽商量過了,結婚這幾年了,我沒有生活費,我丈夫的存款你們拿著不給我,我不想過了。
後來,我公公婆婆說:你結婚後幾年的存款花了,沒有了。你吃我的,喝我的,住我的,我能不找你算賬嗎?你們從今開始,自己攢錢,廚房不讓你用,吃的不讓你吃,住的先讓你住的。分家吧!
我聽了公公婆婆這樣對我,我很生氣。
我就在我媽家住了幾個月,我把丈夫幾個月工資攢了幾個月後,買了廚房的鍋碗瓢盆筷子。廚具,煤氣罐,廚房一切用具等。糧食,油米麵,菜什麼的...自己做飯吃。
過了幾年後,我攢了幾萬元,我把這個錢投資掙了錢。我公公就想要,就問我:兒媳婦,你攢了多少錢,我看看,我對公公說:沒有攢多少錢,別看了。
後來,我又把攢的錢第二次投資掙了很多錢,我就想把錢拿出來買個結婚房。
可是,我婆婆公公不讓買,我把我媽叫過來到婆家。
我公公婆婆也對我媽說不讓孩子們自己買房子,這個兒媳婦攢著錢必須給老人當養老費,老人住院什麼的兒媳婦管。
我媽說:我女兒結婚之前,你們當老人的當初答應給我女兒一套結婚房,結婚後,你們沒有給我女兒結婚房,沒有兌現。你的2個兒子都結婚買房子了。只有我女兒跟你老實兒子結婚這麼多年了,連個屬於自己的房子都沒有。你當老人的只讓那2個兒子買房,不許你這個老實兒子買房。不行,要買房哪個兒子都要有房子。我公公婆婆聽了,感覺自己沒有理,就答應我媽的了。
買房子以後本地單位破產了,我老公在邢臺市找了一年多的工作也沒有人願意用。沒有文化,沒有技術,什麼也不會。人家飯店,洗車門市都看不上我老公不錄用他。
是我在丈夫單位破產情況下,我找到了工作養他。
我幹了一年多身體透支了,得了要命的病導致耳朵二級殘疾。
然後,過了幾年,我丈夫得了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住院動手術一直從住院到出院伺候的他。
不管丈夫的女人或不管妻子的男人,從一開始便註定是一個失敗的人。
-
6 # 心安的地方便是方向
不同的人應該有不同的結果,下面分享我親身例子。
多年以前,我也像很多人一樣,對老公所有的事情百分之百的關注,並且要求老公百分之百愛我,除了工作,跟外人零接觸。
於是兩個人天天吵架,日子不得一天安寧。
平靜的時候,我也總結兩人吵架的原因,無非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
漸漸的,我覺得特別無趣,厭倦了這樣的生活。
再後來,我開始交朋友,並形成了一個固定圈子,每週約著一起出去吃飯喝酒玩樂。
再後來,我重視自己內在精神的豐富,經常讀書,寫點東西這些。
大概已經有兩三年的時間了,我每天只關心老公在不在家,其它的事一概不過問。
我關心他在不在家,是因為他在家我就不用管孩子,不用做飯。
自從我把精力從老公身上移開後,我們就很少吵架了,甚至話都很少說。大家各忙各的,互不干擾,有困難的時候相互幫忙一下。
這就是我們的現狀。
或許你會覺得這樣的婚姻無趣至極 ,我也曾有過這樣的感覺。
但是現在,我覺得婚姻變成這樣也不錯。
搭夥過日子,搭夥帶孩子,大家配合默契。
我想,除了夫妻彼此,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再難找不到比對方更適合帶孩子的搭檔。
回覆列表
那些從來都不管老公的女人,後來婚姻都怎麼樣了?
管得太緊,男人反而越逃越遠,總能從縫隙裡逃走,最後你會發現,他在外面有了別人; 管得太鬆,甚至不管不問,最後發現,你們竟然活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婚姻愈益不被信任的時代,如何管教自己的戀人或者丈夫,到底該放養還是圈養,也是姑娘們需要了解和學習的。
戀愛放養,婚姻不行 一個男人,在進入婚姻之前,成為丈夫之前,於女人而言,都還只是“身外之物”。因為你們的家人、經濟、生活習慣等,還沒有歸攏到一個屋簷下。 這個階段,戀人之間的放養,是彼此生活的觀察,以及兩人感情和信任增加的契機。 微微才貌雙全,又是出鏡主持人,有一定名氣,追求者眾多。 在誇張的追求隊伍中,她選擇了一個網際網路行業的青年才俊,雖不是最有錢的,但貴在他上進,有潛力。 微微選擇他,更重要的是他對自己的十二分在乎。工作原因,微微在戀愛過程,對他幾乎都是放養,但男友幾乎每天殷切接送上下班,微微有些感冒就送飯送藥,堪稱“二十四孝好男友”。 因為兩人各方面條件適合,男友長得也不賴,有前途,重要的是她覺得兩個人放養式相處,彼此各自信任,也很舒服,於是戀愛半年,他們便結婚了。 甜蜜期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微微發現丈夫的態度完全轉變了。比如,每天說工作忙,有時候甚至會忘記兩個人的約會;因為放養,微微基本不過問他的工作和生活,有時候小女人地問一下最近工作上的一些事,他會很不耐煩地說:“你又不懂。”當然到最後,送飯煲湯的人,變成了微微。 “女人的美貌,從來不是征服男人的武器。這種美在長久的相處中會貶值,要想真正抓住一個男人的心,不是你長得多好看,也不是你做飯多好吃,而是在相處中,讓男人有一種危機感。” 這是陸琪老師曾經說過的一段經典話,放在微微身上,也許很適合。 戀愛時,男友有危機感,所以一舉一動圍繞著她轉的,且談戀愛的放養,有時是給予對方自由和尊重,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在正式進入他的世界前,放養也是女人的自我選擇。 可婚後,他們延續了戀愛時的放養,微微變成了那個守候的人。 丈夫幾天不見人影,有時回來三更半夜,總推說工作太忙。面對這樣的婚姻困境,微微卻始終恪守她的馭夫之術: 老公和什麼朋友交往不管不問; 老公加班到幾點不管不問; 老公出差只問去哪兒不問和誰去。 可真的能不聞不問嗎?
圈養的婚姻,無法長久 有人說,既然放養不行,那就把丈夫狠狠攥在手裡,看牢了,應該就可以了吧? 可事實是,我們發現,管得越牢,丈夫越會找機會到外面,或與朋友胡吃海喝,或找了別的人乾脆不回家。 苗苗和丈夫戀愛七年,結婚一年。這一年裡,丈夫出軌過一次,於是苗苗為了掌握丈夫的每日動態,防止丈夫再次出軌,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在這樣高壓的政策下,丈夫確實不出去玩,每天兩點一線,生活宛如宅男。可同時,丈夫上網時間越來越長,每天一回家要麼捧著手機要麼抱著電腦,到半夜還在聊天,而且還遮遮掩掩不讓妻子知道和誰聊。有時候聊著聊著,丈夫還會露出像剛談戀愛的愣頭樣子。 苗苗很傷心,但她不得不承認,丈夫雖然沒出門,但在玩網上曖昧。 為了防止情況繼續發展,苗苗提出了“交換日”,就是每週週末,兩個人互換手機一天,一方面不打擾二人世界,一方面可以互相監督。 接下來,她更是開始了24小時貼身緊逼型管理方式: 不允許丈夫到外面吃飯; 任何朋友邀約必須帶她出去; 每天上網聊天只允許半小時; 回家不許把手機關靜音…… 這下子丈夫全無個人空間,除了和妻子待著,就是發呆看電視。 這樣嚴格管理的圈養,真的能管出好男人嗎? 要知道,我們嫁的是活生生的人。 丈夫最初還因為自己之前的過錯對苗苗有內疚,但時間長了,這份愧疚沒有了,長期束縛下的情緒終於轟然爆發,和妻子大吵了一架之後,離家出走了。 所以說,被圈養的前提是,丈夫願意讓妻子管,如果他不願意,立刻就會脫韁而去。 用強制性的方法來經營婚姻,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方式是錯的,最後也會挫傷兩個人的感情。
婚姻就像放風箏,飛再高線還在手上 男人是要管的,但外部管只是一種防禦,不能有攻擊性。比如像苗苗用的那種,是過度的管理,且帶有攻擊性,到最後傷害了感情甚至婚姻。 最佳的方式,是鬆緊結合,內外兼修。 什麼是鬆緊結合呢? 首先是以感情為主,無論什麼時候,我們吵架,但不能攻擊對方,逞一時口舌之快。 其次,我們要運用防禦性管理,而不是攻擊性管理。 像苗苗提出來的交換手機的方法,其實已經帶有攻擊性了;強制命令丈夫不許出去吃飯上網時間限定,帶有攻擊性了。 防禦性管理,是不損害感情,不損害男人面子為前提的方法,讓男人隱隱感覺到你一直在,去不會不舒服。 未步在這方面可謂頗有心得。她與丈夫結婚9年,與丈夫之間的默契已然到了:他今天去應酬了,和誰一起的,在哪兒,丈夫都會自覺地告訴妻子。 當然,一開始都是未步主動問的。漸漸地,丈夫便形成了習慣。 而且,每次出去應酬或者出差,到一定時間肯定會打電話回家,一來讓妻子放心,二來也是讓妻子安心。 最重要的一點是,未步會和丈夫一起去見他的朋友,進入丈夫的圈子,讓他周圍的人知道,他有這麼一個老婆在。這是宣告主權的行為,但更多的是提高男人出軌的門檻,讓他知道一旦出軌,他付出的代價將會很大。 就像放風箏一樣,丈夫無論飛得再高,但核心的這條線是攥在手裡的:你給予了他一片天空,但同時你自己又是心裡有數的。 那麼什麼是風箏線呢?不是妻子的美貌,不是兩人的感情,而是兩個人一起生活長久磨合適應下來的習慣,說白了就是默契:兩人互看一眼就知道要說什麼,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事情。 這其實也是妻子最大的優勢。 鬆緊結合的方式,其實是不動聲色的,比如我們跟丈夫定下規矩: 每天回家吃飯,要加班或者有應酬,不能回家吃飯提前通知; 所有的應酬事先打招呼,告知去哪兒和誰去,不允許單獨和女人在封閉的空間下約會; 應酬較晚,十點打一個電話,儘量不超過12點,超過要電話告知; 和朋友出去玩,帶上妻子; 回家手機沒有特殊情況不允許靜音。 …… 這些看起來很簡單,也沒有任何攻擊性,但實際上已經把丈夫每天的行程和相處的人都一網打盡。丈夫的生活仍然很自由,而妻子對丈夫的動態也清楚。 明智的方式,就是這種潤物細無聲般的滲透,“我時時不在卻處處在”。 世間夫妻,有些活成了親人,有些活成了仇人,有些活成了情人,而有些活成了陌生人。 在管男人這事上,我們需要一點“小心機”,除了生硬的管之外,我們還可以有些許軟糯的“甜”來粘合婚姻。比如和丈夫一起學一樣新東西,可以重溫那種戀愛的心動感覺,雙方也多了很多談資。 願每一個行走在戀愛或者婚姻路上的人,都能經營出兩個人感情最舒服的狀態和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