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這一時段,舊的規則與統治階層崩壞,新的統治階層將崛起建立並維護新的統治。
33
回覆列表
  • 1 # 隔夜的粥

    錢穆先生說:“中國歷史人物,似乎衰亂世更多過了治盛世,又且強過了治盛世。”

    錢穆先生採取例證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主要例子是孔子、朱熹等等名人。

    譬如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大人物。但他生於春秋末期的衰亂世,霸業已盡,時代將變。

    尤其在南宋末年,國家將亡,出一朱子。

    孔子與朱子,是中國史上前後兩位最偉大的人物,卻均出在衰亂世。

    我覺得這個結論可能有下面4個原因,簡單說是4個篩子,說明如下:

    一、 第一個篩子:寫書的人對歷史人物的篩選。

    古代人分為士農工商,寫書的人大部分屬於“士”,他們寫的歷史人物大部分都是“士”。

    士在古代就是一些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而對於“農工商”寫的比較少,這些人大部分是科學家、經濟家、技術專家。

    治盛世,由於比較穩定,容易出現人物大部分是科學家、經濟家、技術專家。

    衰亂世,比較混亂,大家都在尋找解決方案,比較容易出現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

    這樣篩選下來,顯得亂世出的人才多。

    二、 第二個篩子:文字表達對於歷史人物的篩選。

    文章似山不喜平,歷史人物處於衰亂世,則他們事蹟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寫書的人很好寫,看書的人也比較容易流傳出去。

    而處於治盛世的歷史人物,事情比較單一,情境簡單。既是功績很大,由於沒有傳奇性,不容易流傳開來

    三、 第三個篩子:國家機器對於歷史人物的篩選。

    治盛世,國家機器的控制能力很強,想出現思想家,革命家是不太可能的。

    衰亂世,國家對於社會的控制力,影響力,壓制力大幅度減弱,所以歷史人物風起雲湧。

    四、 第四個篩子:錢穆先生個人偏好的篩選

    錢穆先生身處中華民族最大的衰亂世,抗日戰爭時期。他自然希望出現更多的強人,引導大家找到解決民族危機的方法。

  • 2 # 老崔你好

    民諺說“深山藏虎豹,亂世出英雄”為什麼每逢戰亂年代,總是英雄輩出?我們可以從這幾點來分析:

    亂世中才有英雄豪傑施展本領的廣闊空間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古代和平時期,社會秩序與權力結構相對比較穩定,蛋糕就那麼大,僧多粥少。這個時候不僅靠才能,出身、朋黨、機遇等等,很多因素都能將有才能的人卡在門外。進不了權力中樞,史書上自然難以留痕。

    在亂世之中,群雄並起,自然需要大批的人才,謀士武將有了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間。在不斷的試煉中,大浪淘沙,真正的傑出之士,自然光芒閃爍。

    戰亂頻繁給了英雄豪傑足夠的鍛鍊機會

    天縱英才,也需要通過後天勤奮學習和不斷的實踐錘鍊,才能修煉成才。亂世中,各方勢力角逐,鬥智鬥勇、戰場廝殺,這些都給能人異士們提供了充分的實踐機會

    而在和平年代,人們過著安逸的生活,不肯創新,不要新事物,接受能力弱,因為他們活的“很好”,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

    亂世英雄更易讓人民共情,從而被廣為傳頌

    歷來戰爭都是權力的遊戲,飽受摧殘的總是廣大的底層人民。他們在戰爭中東躲西藏,渴望和平,憧憬安居樂業。所以對於那些能夠帶來和平,帶來實惠的能人異士更容易產生共情,從而廣為傳頌。

    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很多英雄豪傑,都是經過一代代傳頌,甚至被神話的。

    所以說,時勢造英雄,亂世出英雄。李廣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漢文帝對李廣說的話,道出了玄機:“可惜你生在今天,只能陪著我打打獵,要是你生在高祖那個時候,封個萬戶候是不成問題的。”

  • 3 # 誰是誰的菜

    有一個美國卡車司機說:“我爸爸是卡車司機,我四歲的時候就知道,長大後我也會是一個卡車司機;我的兒子最可能幹的,也是開卡車,也許他會開一間雜貨鋪,但他絕對不會當董事長或者州長。”

    美國卡車司機的這番話什麼意思呢?

    很明顯,美國兩百多年的歷史,在本土發生的大規模戰爭只有那一次——南北戰爭。美國南北統一之後,可以說本土從未遭受戰亂之禍,社會大環境穩定,社會秩序基本一成不變,人民生活相對安定,一個人的生活軌跡很難有大的改變。也就是說,和平時期絕大部分人的生活軌跡基本一成不變,甚至會延續給後代。

    處於亂世的人們則不同,他們卻有著大把的好機會來顛覆自己不如意的生活狀況。

    亂世是對正常社會秩序的破壞,對於普通人來說,社會動盪的同時還蘊涵著機會。

    在穩定的正常社會中,社會流動相對固定,而且緩慢。草根子弟上升的道路,很窄,很曲折,還常常遇到天花板,上升到一定的階段就升不上去了。所以那個美國卡車司機會那麼說。

    亂世就不同了。以往的社會流動被打亂了,遊戲規則也被突破了,甚至沒有成型的規則可言了。於是,底層子弟平白有了快速向上躍升,乃至上升到社會最高階層的機會。昨天還是販夫走卒,明天就可能封王拜將了。這一切都拜亂世所賜。

    對於一個出身貧寒的年輕人來說,在亂世中最有效改變一切的途徑就是參軍入伍,拿起武器當兵。因為刀槍才是一個人改變命運最強有力的政治資源。

    我們都知道,民國初期是一個大亂世,也是一個大戰場。那時就有很多手裡拿著刀槍的軍閥殺來殺去,你徵我伐。最終,中國近代史上都留下了他們的一席之地。

    孫傳芳、吳佩孚、黎元洪、陸榮廷、馮玉祥、齊燮元、曹錕這一些大佬都出身貧寒,到最後又都成為獨霸一方的軍閥,權盛時期,無論哪一個都堪有皇帝的威嚴。與其出道之時相比,簡直是有云泥之別啊!

    民國軍閥除了袁世凱,不是出身普通家庭,就是來自底層家庭,有著悲慘的早年。這些人往往是舊秩序的受害者,在秩序更替的混亂期憑藉槍桿子躍升而起。

    南朝劉宋皇帝劉裕的父親早逝,家境貧苦,幼年時淪落到靠賣草鞋為生。還曾因為借人家錢,到期還不上而被人吊起來毒打,明顯是底層的受壓迫者。

    後梁皇帝朱溫也是父親早逝,母親不得不領著三個兒子到大戶人家去當傭工,也是典型的底層出身。

    元末的張士誠出生於一個窮苦鹽民家庭。元朝食鹽由政府專賣,對鹽民的剝削很重,東南沿海鹽民生活無著,還不時遭到颱風侵襲,海水倒灌,生活也是苦不堪言。

    好在他們都趕上了亂世,把握住了脫離底層向上躍升的機會。但是他們之所以能夠成為家喻戶曉的“他們”,是因為他們要不惜一切代價爭取最基本的生存權利。

    劉裕受生活所迫,不得已投身北府兵,開始戎馬生涯。

    朱溫成人後,勇猛兇悍,二十五歲時投黃巢,加入了唐末的造反大軍。

    為了活命,張士誠十歲就開始和膽大的同鄉一起販賣私鹽,維持生計。不用說,販賣私鹽也是拿生命在冒險。

    舉再多的例子也只是為了說明亂世時期的一切都是瞬息萬變的。看似不可能的事,到了亂世都有可能發生。朱元璋就是個最好的例子,開局一個破碗,最後成就一個大明江山。

    身份低微、忍氣吞聲、苟延殘喘的劉裕、朱溫、張士誠、朱元璋和民國的那些軍閥一樣,是那個時代中可有可無的螞蟻、臭蟲,任誰都可以隨手捏死他們。但是他們不服輸,不認命,抓住機會,努力改變困頓的局面。反過來說,這些人也就是在亂世中才會脫穎而出,和平盛世時期還真不一定有他們的出頭之日。是亂世給那些不顯眼的,眾多的“平庸之士”提供了藉機趁勢而起的翻身機會。可能這就是所謂的“時勢造英雄”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坦沙島專案主要內容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