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喵子

    但說實話,男孩子的成長,當下的應試教育,對男孩還是不太有利的,把男孩們禁錮在狹小封閉的空間,強迫他們背誦的太多太多的東西。而偏偏語言學習是男孩的弱勢,男孩子在應試教育下,被排序、被安放標籤,不利於男孩的心理健康。因此,男孩的成長既需要多鼓勵,也需要發現他們自身的長處,男孩們更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男孩的基因裡,渴望自由,因此父母儘可能的給男孩子提供心靈上、行動上的自由。

    1、首先在性格培養上,支援男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決定,給他儘量小的限制、無論是物質上還是愛上,有利於培養出男孩子Sunny、博大的性格。比如,無論男孩子在語文、英語學習上即使出現了較大的落差,父母耐心的陪伴他一句一句地讀,不挖苦不數落,就事論事,一起讀完一定要鼓勵表揚男孩子哈!

    男孩子喜歡的興趣,就支援他學,讓他感受到被父母重視與尊重;男孩子喜歡吃得東西,家裡有錢就多買,沒錢則少買,但給男孩子品嚐的機會。並且不給他們提條件,比如考試考到多少分,才能吃西餐牛排之類的,讓孩子心理上能感覺到自己始終配得上父母的愛,配得上過更好的生活,心理上不自卑;

    2、多鼓勵孩子,不要嚇唬孩子,讓孩子過有錢掙的日子。在我的家裡,只要孩子學習進步了,或者其他方面進步了,我就會發錢。因為,一是我認為金錢是對一個人表達愛最真摯的感情,二是金錢的確是個好東西,讓孩子從小懂得付出了,就得有回報,金錢是體現公平的。孩子不但沒有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喜歡,反而真的花的特別仔細,因為金錢的背後,是他的持續努力。

    孩子雖然從小有了掙錢的能力,他的性格並不怪,相反還很有同情心。比如這次孩子參加比賽得了第一名,外婆獎勵他五百元。兒子對我說:外婆年紀大了,很可憐,他不忍心要老人家的錢,要我還回去。兒子小小年齡,卻很有愛心,事情辦的比大人還好!而且給家中的貓咪做絕育,一開始是兒子付的錢,他真的好有責任心呀!

    總之,伴隨男孩子的,是父母的愛、支援、理解與尊重。當然,還有父母逐漸的放手!

  • 2 # 晨光微曉

    男孩兒的培養首先在孩子小的時候母親要給予足夠的愛。

    等孩子到三歲以後,如果有條件的話,父親可以更多地參與陪伴教育中。母親終歸是女人的角色,很多性格方面,不如父親帶出來的好。

    首先,男孩不要管得太多太嚴。我們有個熟人,小時候就是因為媽媽太強勢,管他太多,導致現在依然唯唯諾諾,婚前老媽管,婚後老婆管。

    其次,男孩可以透過看書,讀故事,培養他的勇敢、擔當、正義。男人終歸是要擔負起一個家庭的頂樑柱大任的,這些是必須的。

    第三,注重讓孩子多參與一些事情的計劃性工作,可以從一家人出遊計劃等事情開始。培養他的大局觀念。

    第四,多參與戶外鍛鍊,強健體魄的同時,性格會更Sunny。

    第五,多注意引導,不要讓他斤斤計較。斤斤計較屬於“女人心,海底針”的特別專屬,還是讓被呵護的女性來吧,比如我。

  • 3 # 萌哥哥的笑傳千里

    友人說起自家的男孩,說剛剛十歲,就和母親就有著一種難以割捨的戀情。小小年紀對父親竟然有了一種排斥感。晚上哭喊著不讓父親上床,說只允許她和媽媽一起睡。早早醒來,也會從自己的房間跑來,見到父親在會

    就會哭鬧不停。

    我們在旁邊聽後,總是一陣大笑,覺得孩子年齡還小,可能只是喜歡在母親身旁撒嬌,或許是當爸爸的沒有耐心,孩子不喜歡吧。事情能發展到什麼地步?

    又聞電視上也有一十歲男孩,幫助不會浪漫的父親策劃了在母親節給母親送禮物的一個環節,讓其父母感動得潸然淚下。

    我們很感動,反思怎麼自己的孩子就沒有這麼多的聰明來哄自己開心,一天到晚就是忙著給他們操不完的心了,怎麼這麼不懂事呀?

    我們唏噓著,感嘆著。

    旁邊坐著鄰家六十多的老大爺。

    他突然插話了,這種情況少有,從來就是在旁邊默默靜聽,好像從來他就不存在。他的開口,讓人驚奇。

    他說,男孩子,還是醒事遲好點,否則,他在世上的路走得很容易彎曲。

    他說,當年他的鄰居家一小男孩比起同齡的孩子聰明早熟。他對媽媽打感情甚於父親。每天晚上都要用小手拉住母親的耳朵才會入睡。她媽媽對孩子的這份柔情也是難以拒絕,夫妻兩個覺得兒子是多麼可愛呀。那雙較小的手拂過他們臉頰的那種柔情與愛意,稚氣的語言,那種甜蜜注入到身上的每一處,醉人呀。

    可這家的男主人漸漸就受不了啦,一開始只是吃點小醋,覺得兒子對媽媽的這種愛是他們溺愛形成的。可後來,兒子對父親有了一種厭煩感,說不喜歡爸爸,不喜歡爸爸和媽媽在一起。他只喜歡和媽媽在一起。

    男孩長到十四五了,如果晚上摸不著媽媽的耳朵,一個少男就會整晚哀哭。這讓夫妻兩個非常著急。等他們明白孩子是心裡有了變化後,已經什麼都晚了。

    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兒子拒絕談女朋友,有時間,總要呆在媽媽的身邊,不時要摸媽媽的耳朵。對母親的那份親暱,讓母親感到心慌,讓父親非常震怒。可是打罵也好,斥責也好,兒子每天不摸摸媽媽的耳朵是絕不出門的。

    好不容易,經過多少人的說和,兒子結婚了,父母鬆了一口氣,覺得有了媳婦的愛,兒子應該可以改變自己的一些行為了。

    兒子很是震驚,愛他的母親怎麼容不下他了?

    兒子沒有回到自己的家,也不再回父母的家。他在外面找了許多的女孩子,給她們親熱後,那些個女孩子的耳朵總是傷痕累累、血跡斑斑。

    父母再見到兒子時是在醫院,兒子的意識很是模糊,嘴裡反覆的話是“媽媽的耳朵好溫暖好柔軟”。

    父母傷心欲絕。那個懂事充滿愛的孩子在哪裡?

    鄰家大爺講述著,我們在周圍都瞪大了眼睛。這種結局,誰不驚訝,愛,沒有錯呀!

    大爺說,男孩子,就是男孩子的培養,不能給他過早的甜蜜,那種甜會毀了他!

    男孩子,該怎麼培養,我們感到疑惑!

  • 4 # 米小苔花73601113

    第一、不要相信所謂的窮養男,富養女之說,無論男女嚴愛相加才是正途。 自古就有“慈母多敗兒”的說法。80後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關愛和期望超越了時代本身的物質性條件,對孩子要求都是儘量滿足。稍不順他們意,立馬又哭又鬧。大多時候,父母會順從孩子的各種要求。長期下去,孩子不知感恩,相返成人之後會行成一種父母給我多少都是應該的,一旦不給就心理失衡,甚至做出傷害父母的事。所以教育男孩該嚴厲的時候還是要嚴厲的。當然這不是說要體罰孩子,這是兩碼事。

    第二、父母是鏡子,是榜樣。 孩子的第一個教育環境是家庭,父母的行為習慣,孩子是會模仿的。所以,父母在孩子身邊必需做出正確的表率。比如說,你有說粗口的習慣,亂扔垃圾的時候,孩子會學你,認為這是正常的。往後,他也會學著扔,這樣下來孩子就有了不好的習慣了。所以在孩子的面前,父母應該儘量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同時,在孩子身上你也會發現孩子身上的壞毛病也是自己平時的縮影,這時需要父母認識到自身錯誤並向孩子說明,與孩子一起改正!

    第三、在孩子面前要言而有信 不要為了安撫孩子的不良情緒或緩解矛盾做出不一定實現的承諾。孩子的對父母的諾言會一追到底,如果多次食言不反會讓孩子對你失掉信心,也會讓孩子不重承諾,今後再教育孩子將困難重重。

    第四、要從小培養孩子堅持做完一件事的習慣 要讓他像對待工作一樣對待學習。只要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完了之後才能幹別的。長期堅持下來,慢慢的他就會知道,一回家就馬上做作業。不找藉口,不拖拉,不糊弄,嚴格自律,尤其是男孩子,要從小就懂得對不良事物的認知與拒絕,這才能有效增加抵抗成人之後面對不良事物的誘惑力。

    第五、建立男人的自尊。男孩成長異於女孩,成熟期晚。要從小就讓他在生活,學習中明白男孩肩膀上天生帶有責任二字,對錯誤的事要勇於承擔。建立他男子漢的自信,自尊,遇事的沉穩有度,做事的容人之度,不斤斤計較。關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不需要樣樣精通,需瞭解生活快樂與負擔是同等付出的。培養自理能力也是建立自尊的一種手段!

    總之,男孩的教育是以自立,自尊,自強為基礎,懂感恩,明事理,會做人為過成長過程的一項工程!

  • 5 # 大愛社工

    孩子該如何培養,我們先從父母的溺愛說起。一個在母親溺愛下成長的男孩,他習慣了母親的照顧遷就,當他有了女朋友後會對其女友提出同樣的要求。他對女人也不會有充分的尊重,他也因此不容易建立滿意的感情關係。

    說完男孩,我們再說女孩。父親溺愛女兒,女兒就習慣了父親的寵愛和遷就,當她成大後喲了男朋友,她也不會尊重男朋友。她會要求男朋友做出如她父親般的遷就,兩人便不能發展出一份平衡的、充分成長的關係。她會失望地看到對方終於因為受不了她,而放棄她,或者不願放棄而欺騙她。

    為了避免這類情況的出現,在男孩的童年時期,應該讓他發展出與父親的親密關係,讓父親引導他產生對女人的正確態度。同樣的理由,在女孩的童年時期,應該把她交回給母親照顧,以培養出與母親的親密關係。受到母親的影響,她成長後便會對男人有足夠的尊重,與男人的相處亦會和諧良好,感情生活也可以滿意愉快。

    嗯,舉個例子吧。大家經常在網上看到英國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出現在公眾場合時,一定是威廉王子拉著兒子喬治王子,凱特王妃抱著夏洛特公主,就是這個道理。

  • 6 # 葉添樂

    首先:孩子在0-3歲前,這段時間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比較多。作為父親就偶爾多抱抱吧,不過別拿滿鬍子的嘴去親孩子!

    二:3-7歲之間。孩子上幼兒園了,作為父母應該積極鼓勵孩子與小朋友,老師等和睦相處,然後父母輪著接送,慢慢的讓孩子獨立。最好自己一個房間睡覺。

    三:7-12歲,孩子也已經上小學了,作為父親應該多與孩子互動,比如鍛鍊,野外活動等,平常放學問問他今天在學校學了什麼等。多關心下。

    現在的孩子被高科技產品害的不輕。作為父母就更要積極引導孩子走出去,去親近大自然。我的兒子目前4年級。我的心得經驗也就先寫到這裡。

  • 7 # 諾媽家有男寶

    男孩如何培養,是一個比較大的話題,涉及到方方面面,這裡提一個生活小建議——帶男孩去菜市場轉轉,因為你可以透過這個小事情,培養男孩以下四個方面的品質。

    一、培養一個接地氣的男孩

    “民以食為天”,吃是每個人最首要的生活內容。要讓男孩對廚房不陌生,就得從小把他推入到生活的真實情境中,要讓生活的真實氣息對他撲面而去,逛菜市場就是一個最佳的選擇。逛過菜市場,孩子也便懂得了,每一頓餐桌上的美食,都是爸爸媽媽每天從這樣的環境裡面挑選、買回來的。給孩子還原一個真實的生存環境,能夠幫助男孩成長為一個接地氣的男孩,生活在煙火味中,而不是脫離生活飄浮半空。

    二、培養一個有常識的男孩

    “生活才是最好的課堂”,菜市場就是這樣一個讓孩子活生生去了解生活的地方。在菜市場裡面關於吃的物品一應俱全,從海鮮到肉禽,從蔬菜到副食品,琳琅滿目的食材多達幾百種,光小蔥、大蒜、尖椒、燈椒、牛肉、豬肉、翅中、翅尖……就有得讓孩子去比較和辨識。這與他從百科書上去學知識,完全不同,他或許在書上透過文字和圖片,能分得清蔥和蒜的區別,但不一定能夠在生活中準確地挑選出來。只有讓孩子置身於真實的環境裡,眼睛看過,手上摸過,鼻子聞過,他才會有最深切的體會。這種生活閱歷的增長,能夠幫助孩子生活能力隨之提高。無形之中,孩子的菜市場之旅,變成了一場生活百科學習之旅。

    三、培養一個有計算能力的男孩

    孩子學認數字,爸爸媽媽一般都是從給孩子掰指頭,數樓梯開始,讓孩子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學到數學知識,也是爸爸媽媽們比較關注的方面。在菜市場,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提高孩子數學計算能力的場所。

    一塊錢長什麼樣兒,十塊錢長什麼樣,五十塊、一百塊錢又長什麼樣?不用爸爸媽媽特別去教,在家長買東西付錢的時候,在一遞一接的動作過程中,孩子漸漸也就對錢有了概念,久而久之,也對五塊錢能買什麼東西,二十錢又能買什麼東西,逐漸有了價值意識。並且,有心的父母還能夠把簡單的加減計算滲透到孩子的教育中,讓孩子拿著錢去付款,給了多少,又找回多少,多次的鍛鍊,無形中幫助孩子慢慢參透了數學計算的奧秘。

    四、培養一個有擔當的男孩

    男孩有擔當,這是所有男寶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期待,因為未來,男孩是要撐起一個家的責任,而男孩的責任心就是從小一點一滴的進行積累。

    如果,你經常帶男孩逛菜市場,當你們採購完畢,大袋小袋滿載而歸之時,如果你的小男孩第一次沒有主動提出來幫媽媽分擔著拎,沒有關係,因為他還小,我們還可以慢慢地引導他。有了一次引導、兩次引導,孩子漸漸就會有幫助父母分擔的意識。

    “你真是媽媽的好兒子!能夠幫媽媽拎這麼重的東西了!”這一句表揚會激發男孩內心的驕傲感,一次、兩次……漸漸地,孩子將主動接回媽媽手中的大包小包。試著想象一下,若干年後,當母子去菜市場採購回家,你空著手,插著口袋,他卻拎著大包小包往前走,這一個背影,多麼令人欣慰!

    就像生活中,能夠主動為女人拎包的男人,是帥氣的男人!

  • 8 # 蜜桃姐姐

    絕大多數男孩都是活躍的、大聲的、暴躁的,而且容易發生粗暴行為。生孩子之前,許多父母會夢想著孩子們安靜地翻閱書籍,或者輕輕地將積木放在一起建造一座塔。當然,一旦真正成為父母,也會很快意識到孩子會很吵鬧,而且男孩通常比女孩更有活力、更健壯、更有攻擊性。當然也有例外——不是所有的男孩都表現出同樣的行為或者可以歸因於相同的性別。對於那些可能處於困境中的父母,這裡有可以幫助撫養男孩的小貼士。

    1.監視攻擊性行為

    當孩子被玩具武器或暴力電子遊戲吸引時,會令人不安,但是父母看到的是暴力(一個假裝殺死壞人的孩子),孩子看到的是拯救世界的夢想。不管是警察和搶劫犯,還是殭屍末日,模擬遊戲包含著幻想的攻擊,對男孩來說都是理解是非的有用方式。此外,這些遊戲通常可以增進友誼和自信。當發現孩子對傷害任何人不感興趣時,可以買適合年齡的玩具。

    粗暴和顛簸的競爭性遊戲在整個童年時期對男孩來說是很正常的。如果孩子看的劇讓父母感到不安,建議將孩子重新引導到另一個活動中。

    2.展現良好行為

    即使當你對激烈的行為感到緊張時,保持冷靜也是很重要的。父母應該避免的一件事是對攻擊性遊戲的反應,懲罰攻擊性行為。儘管打屁股或嚴厲的責罵可能暫時停止這種行為,但從長遠來看,受到嚴厲懲罰的兒童實際上更有可能表現得咄咄逼人。取而代之的是,父母要變現有禮貌的行為舉止,當孩子們彬彬有禮時,一定要表揚他們。對他們的興趣表現關注,比如蟲子或機器人,並詢問他們的問題。然後,如果他們儲存了關於不同昆蟲的知識,或者如果照顧好珍貴的玩具,就適當的讚美孩子。

    3.強調仁慈和敏感

    為了培養兒子更感性的一面,解釋一下和朋友分享玩具,和寵物溫柔相處的重要性。也可以閱讀一些故事,最好是集中在鼓勵和平與平等的歷史人物身上。討論拳擊手穆罕默德·阿里如何展現出極強的力量,同時又為社會正義而工作,或者馬丁·路德·金如何領導和平和強大的示威活動以支援公民權利。在兒子與父親、哥哥、叔叔和爺爺的生活日程中,尋找機會培養積極的男性榜樣。

    4.鼓勵情感表達

    當男孩在接受他們敏感的一面發揮積極的作用時,他們可能會更容易談論自己的感受。解釋情緒有助於減少情緒爆發的可能性。家庭成員可以透過塑造表達自己情感的積極方式來幫助男孩理解情感。男孩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來培養談論他們的思想和感情的技巧,所以要耐心和鼓勵。但是,如果發現有些事情不對勁,但是兒子不想說,也不要逼他開口,不要問他問題。相反,只要給他一個擁抱,讓他知道當他準備說話的時候我們會在身邊就好。

  • 9 # 風和日麗的日常vlog

    男孩子培養,首先培養他獨立的人格和正確的三觀,在培養他比較堅強的品質。能夠接受挫折的能力,在他以後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在小的時候,不能讓他太過於一帆風順,經常面對一些困難的時候讓他自己去克服。千萬不要太過於保護,有過於玻璃心的那種,應該慢慢的去用一些疏導的方法,讓他們看看正面的那些英雄的事蹟,讓他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就像男孩和女孩子的培養,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他們都是要成人。教育的本質就是讓他們能夠成為一個要有獨立人格思考能力的,正確三觀的人。男孩子的性格和女孩子略微有些不同。就是要我讓他更堅強,更能更能夠有努力奮鬥的目標和勇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 10 # 體育老師小黑

    從前總聽別人說,女孩子要富養,男孩子要窮養。我是一個女孩子,對於上面兩句話聽了很多,不管是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的窮養富養,都沒有過太直接的感受,只能從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周圍朋友的成長經歷中吸取一部分經驗對這個問題進行解答。

    我們家有四個孩子,前面三個都是女兒,父母是那種傳統的在傳承香火方面有明確的重男輕女思想的人,所以我們家三姐妹,因為我是老大一直在父母手中養大,老二剛剛滿月就被送養,老三也不過週歲就被送去爺爺奶奶帶養,從小到大,我在家都是自由自在的放養狀態,爸媽基本沒有對我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心理問題進行過了解,甚至在我初三第一次來例假都是自己驚慌失措找同學幫忙解決的,我媽媽甚至粗心到沒有想過原來一星期20塊剛剛夠的伙食費,因為要買衛生巾根本不夠用了。所幸我爸媽也只是對千辛萬苦得來的弟弟比較疼愛,對我們女兒只是有些忽視,並沒有苛待,所以一路以來我們都茁壯成長,好歹沒長成棵歪脖子樹,三觀還比較正。接下來談談我的弟弟,由於是辛苦了四次才盼來的男丁,從小到大他都受到我爸媽的重點呵護,不敢說是溺愛,但在家庭條件允許的範圍內也是有求必應,甚至有超出家庭條件範圍內的“富養”,從來不捨得打罵,做錯了事也是輕描淡寫以男孩子頑皮一句話帶過,就在這樣的放縱下,我的弟弟從小花錢大手大腳,學習懶散成績一塌糊塗,跟同學相處衝動愛惹事,斷手斷腳多次,爸媽去學校賠醫藥費都不知道去了幾趟,初中沒有讀完便早早輟學進入社會。進入社會以後,因為不能吃苦工作換了一份又一份,還在十七八歲的年紀便成了家,現在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爸爸。早早面對家庭的重擔,我不知道他的內心是否有過後悔,但是看他現在工作辛苦不得喘氣,每每回家也是壓抑苦悶,我覺得多少他對自己的年少輕狂有過回想,也有過感悟,也在逐漸變得有擔當。但又如何,他的人生前半段已經定局,我的爸媽對這個從小疼愛的兒子也已經有了反思,反思自己對於他的養育方式到底錯在哪裡,在吃飯時看電視時也常常在我耳邊唸叨後悔從小到大對他的縱容,但孩子的成長已經定型,再後悔也於事無補,我的家庭,在他三個嗷嗷待哺的孩子長大之前,在我弟弟成長起來之前,註定還會有一段漫長而艱苦的歲月。

    說完自己弟弟,再說說我伯父家的孩子,我伯父家有三個小孩,前面兩個兒子,最小的女兒是在結紮以後意外有的。我的堂爺爺退休前是我們鄉鎮的教辦主任,也算是對於教育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從小到大我伯父家的三個孩子,所享受的教育都是一視同仁,甚至對於男孩子還更加嚴厲,比如妹妹可以不用去農田幹活,但哥哥一定要,對於男孩子,伯父家一直教養的是他們的三觀,傳統美德中所要求的,們兩兄弟幾乎都有過明確的體驗,我映像最深的,是小學四年級時候,我和伯父家第二個兒子一起調皮,把河邊別人家的香蕉樹推倒,偷了把香蕉,農村孩子幾乎都做過這樣偷瓜摘果的事情,大部分家長的處置方式也比較簡單,最多就說教幾句,我爸媽當時對我連說教都沒有。而我伯父卻用牽牛用的長棕繩把他二兒子反綁起來,在家打了一頓以後丟到祠堂跪了一中午,就是在這樣嚴厲的家教下,他們家三個小孩都以無比正直而Sunny的姿態成長著,都順利考上大學,跳出農門。

    所以從上面我的弟弟和伯父家孩子成長經歷的對比,讓我深刻的認識到,不同的家庭對於養孩子有不同的方式,但不管何種方式,父母首先要做好孩子的參照杆,自己的品德要端正,這能夠讓孩子不管如何調皮頑劣,但最起碼得品德不壞,三觀較正。其次在物質上的給予要根據自己的家庭條件,不過分放縱,也不過分苛刻,過分的放縱會讓孩子覺得一切都得來太輕易,不珍惜不在乎甚至自私自利自我為中心,過分苛刻則會讓孩子過於自卑內向不自信。最後是在成長過程中孩子所犯錯誤面前,有一算一有二算二,不能用孩子還小犯錯也正常來輕描淡寫的帶過,要疼,也要教育完以後疼,應該打完以後抹藥膏,不然孩子對於錯誤沒有概念,容易錯上加錯。

  • 11 # 國學義工雙媽

    男孩子怎培養?從育兒園說起。你要培養他。吃些營養的東西。讓他營養跟上去。啊,學習就沒問題。接送孩子要擔心。是當,接送孩子的時間。不然孩子等著。孩子等著太著急。剛找到好育兒園。哦,出到小學了。嗯,好的培養他。哦,小學侯老師。嗯,對,按照他吃早餐,蔬菜水果。營養豐富。到初中了,他學好智力。不用大人操心。他自然而然地按時間去學習。大人是孩子的老師。要給孩子做出榜樣。哦,高中營養更得跟上。啊,學期腦袋才夠用。多吃魚。核桃讓他學好人。讓他有。帶豐富。讓他學好資訊有事業心。大人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嗯,他有事業心。工作能力。對於同志好。對朋友熱心腸。總幫人的心理。孝心老人。尊老愛幼。要對每一個同志,好!對於大家好。大家才對你好。哦,學習傳統文化。統文化裡面內容好多。裡面姑娘到西河到婆婆到。中國營銷事業。讓他有。至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得讓她吃好。按點兒去接。。就沒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一個異性朋友(比較正常)相處有了一點點無新鮮感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