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tanley061410

    可以集中起來耕種土地,這樣需要的人不多!不需要所有人都會種地!你看現在幾個人會殺豬,我們還不是照樣吃豬肉!

  • 2 # 肥嘟嘟與瘦咕咕

    賴年輕人不種地?剛刷到一個影片,講的是俄羅斯的農民居然是極其富有的人,他們子女是名副其實富二代。而我們忙活一年,一斤麥子還買不了一瓶礦泉水,你還賴年輕人失去基本意識!年輕人表示不背鍋

  • 3 # 鄉下人1個

    希望你不必擔心,因為你的擔心來自不正確的定向思維,以為吃的糧食一直要靠農民種出來。

    其實不然,幾千年來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種出糧來供別人吃喝的歷史必將一去不復返!時下農民已經不肯再傻到去種那一畝三分地,為別人提供糧食,然後沒有養老金,去度那個什麼都無法確定的晚年,還要受公知王福重之流的噁心,以及社會上不少人“農民般的無素質“和“農民式的狡猾“之類的冷嘲熱諷!

    那末飯從何來?別急,且聽我解釋。

    先從回顧最近的歷史說起。中國農村歷來是男耕女織家庭。1949年後,許多農民的衣服鞋襪,還全靠著家中主婦的針線活,(我的家鄉就是如此,座標上海郊區)衣服自縫,鞋襪自做,都是自家或聯合幾家自織土布,裁幾尺洋布的極少,普通人家只在女兒將嫁時請個體裁縫做幾件新衣,也有無錢"不做的。孩子們盼新年的盼頭之一便是穿新衣,戴新帽。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姑娘定親後,必為夫婿縫製一雙新鞋,新婿穿出去給親友鄰居欣賞評價姑娘是否手巧或針線活如何。姑娘的這雙鞋,所以一定用盡渾身解數爭取做得耐穿好看。

    然而到了八十年代,這一切全變了樣!農民們的老小所有穿著,全部花錢去買來,自制不復存在,那些花色飄亮的土布,全部壓在箱底,只被撕來做尿布,新世紀後,尿不溼流行,土布完全退出歷史舞臺。男耕女織家庭的歷史終於終結。

    回到吃飯問題。二十年後,自有隨著科技發展形成的新時代農業,糧食由國有農企職工操作各類農機生產出來,可能不再有農民,只有農企職工。

    年輕人不是不願當農民麼,沒關係,我只希望你們學成後關心農業科技或去當農業工人或技術員,或者農業科學家,象袁隆平那樣最好。

  • 4 # Chenhaomo

    全民提高教育,那麼低端靠苦力的人工的工資才會提高不是嗎?農業可以自動化,機械化的,只有落後國家才一堆人去種地。

  • 5 # 張永平3060

    每次皇朝更替,土地均平,重新分配,大約七八十年後:,遂漸行漸遠,土地開始慢慢的開始兼平,慢慢的落入豪強的手裡,然而就喚起了新一輪的皇朝更始。在當前的情況下,二十年後吃什麼,吃肯定吃的是糧食,是糧食肯定是有人種的,不管科技如何發達,土地總歸是有人去打理的,但關鍵是誰去打理土地,誰生產糧食,糧食又有誰在控制,現在的豬肉價格好像被人家控制了,原先我以為"魯花”是自己的,不久前看到"魯花”也有別人家的股份了。在下淺見,誰生產糧食不重要,重要的是誰在控制糧食生產。

  • 6 # 三農一姐

    現在年輕人對農業已經失去了基本的常識,這種說法未免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了,其實現在農村很多年輕人依舊是掌握著對農業種地的最基本的常識,而且到農村田野裡去看一看,可以說是四海無閒田。

    現在種地的農民是少了好多,年輕的農民已經外出打工賺錢,賺到了錢就安家落戶到城市裡面,這既方便了工作,還方便了孩子的上學,照顧家庭,這就是中國推行的城鄉一體化的建設。

    讓農民走出家庭,走出大山,走進城市,成為城市的一分子,這是中國在改變農村發展農村的一個基本的模式,畢竟農村人口基數大,讓更多的農村人變為城裡人,這才能夠使得農民發家致富,有更好的生活。

    對於提出質疑,現在年輕的農民掌握不了農業知識,對於20年以後人們吃什麼來生活?

    這個答案非常簡單。無論任何一個時代,無論農民種不種地,但是人們吃的還是糧食,還要靠糧食來生活,這一點毋庸置疑,幾千年來都是這麼走過來的。

    中國在第2輪土地延包到期時間為2027年,在二輪研報到期以後又持續延保30年不變,也就至少到2057年中國的土地依舊歸農民所擁有徒弟的使用權。20年後的今天也就是在2040年,也就是中國的土地包乾到戶還沒有到期。農民依舊還種植著土地,所以不要過分的去擔心沒有糧食去吃。

    種地或許就是農民的本能,或許就是農民天生就會種地,其實現在種地比以前要省事的多。因為現在大部分是用機械化機械化種植,沒有必要再考慮到那些原始的種植模式。

    當然現在種地比以前要豐收很多,因為現在有科學化的管理技術,而且很多農業服務站或者是服務企業上門指導服務,畢竟他們賣的生產資料比較昂貴,所以也沒有必要擔心未來年輕的農民不會種地的做法。

    總之,現在農村很多年輕農民都是種地的好手,而且現在農村的土地根本沒有出現多少撂荒的現象,土地撂荒是由很多原因製造成的。對於未來20年以後,我們一久還是吃著糧食,而且20年以後的糧食還是非常充足的,因為20年以後中國的人口還在不斷的下降,而耕地面積沒有減少。現在全球糧食出現了價格上漲,預示著一些地方出現了糧食短缺的現象,所以我們一定要節約糧食。

  • 7 # 遠山的風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看看農村的現狀,我居住的村莊,300戶人家,人口總數800人,可耕種面積2300畝,以農業收入為主要的經濟來源的不超過10人,大部分都是自給自足,生產的糧食基本不出售,在家務農的平均年齡超過65歲,50歲以下的在家種田的基本為零。

    這就是農村目前的現狀,假如再過20年,現在種田的基本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那個時候,他們可能已經沒有精力去種地了。到了這個時候,,農村的人口必定銳減,村裡不再有年輕人了,無人耕種的土地更多了,大片的土地已經荒蕪了,那麼這個時候,我們的糧食從何來?

    不管是什麼年代,民以食為天,這是不變的,國家為了引導農民的種田積極性,必定會出臺很多的優惠政策。比喻農民種田超過10年就可以享受和企業職工一樣的退休待遇,如果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透過保險公司的積極理賠,來減少農民的損失,或者規定,農民超過六十歲,就可以免費,或者半價得到一棟住宅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些借錢不還錢的人,打電話不接,發信息不回,到底是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