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邵一山
-
2 # 胡楊看世界
這要看什麼事情,如果有關國家興旺、於國、於社會於多數人有益的事,這忠就比孝重要;如果無關緊要的瑣碎事,孝就比較重要。
-
3 # 觀史以明智
忠與孝並不矛盾,所謂的忠孝不能兩全不過是電視裡的演義罷了。對國家盡忠,與對父母盡孝,兩者沒有絲毫衝突。
比如現在說自己很忙,可能遠離父母,沒有辦法照顧父母。但孝並不單單僅僅指你的行為,更看中的是你的心。平時忙,總不至於連個打電話的時間都沒有吧,平時多打打電話,關心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不能在父母身邊照顧他們,總有家人親戚朋友吧,平時多拜託他們照顧一下父母,哪天回來的時候感謝人家一下就行了。
所以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沒法做,而是看你有沒有心去做,如果有心,總能有辦法盡孝。所以,不要總把什麼忠孝不能兩全掛在嘴邊,很多時候往往是自己找的藉口。
-
4 # A自愈
自古忠孝難兩全。
但如果心裡面一直想著自己的父母。即使難以全面,也會有所付出。只要不忘初心。孝隨時都在身旁。
烏鴉且反哺,羊羔且跪乳。
因人而異!
-
5 # 鏌鏌899
太平盛世忠孝可以兩全呀,就算是去當兵,也可以多打電話問候,還可以回家探親的。去外地工作,給父母打點生活費,郵寄他們需要的東西。不管在哪裡,你心裡有父母就好。
-
6 # 中諦彿陀
忠孝難兩全,這是人生路上特殊時期的矛盾。盡忠盡孝,才是人生路上普遍時期的矛盾。
讀一讀毛澤東的《實踐論》和《矛盾論》。
-
7 # 鄭鄭有錢
看到這個問題,我便想起了關於忠孝不能兩全的歷史典故,《梁書·庾黔婁傳》說,他的父親庾易疾始二日,醫雲:欲知差劇,但嘗糞甜苦。 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
古人尚且忠孝不能兩全,何況是現代人?
一來就高尚的選擇說我要選擇孝,百善孝為先?這話,放在土地沒有下放前大家還在靠著集體工分為生的年代,或許還有一點可信度。
至於現在,農村都是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城市裡年輕人已經習慣到自己長大的城市遠一點的地方工作,現在所謂的孝,基本上體現於三無兩個月一個電話,偶爾問家裡要點錢,或者是打點錢,就算是盡孝了!
所以在我看來,這是一道無解的選擇題。
不負責,誰都可以選擇孝,而如今的社會,忠孝不再是難兩全,不會生活的人,可以說兩者都不沾邊,對自己人生不忠,對自己雙親不孝比比皆是。
客觀的說,在這個生活壓力巨大,又磨人的時代,想要盡孝,得先學會忠,忠於自己的生活,事業,情感。恪守和忠於自己的人,才能過得穩定,只有自己穩定了,才能顧家盡孝。
所以,如果讓我來選擇,我會選擇忠。
先中後孝,我覺得這是最佳的選擇!
-
8 # 舟姐悄悄話
這個要看是在什麼情況下了,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是很有道理的。
孝不是愚孝,孝敬父母和長輩,一定要讓他們知道你的心,你的所做所為是在為他們著想,並不是一定要弄的個家裡雞飛狗跳才算是孝順。
忠是忠於,忠於國家,忠於工作,忠於愛人,無論那一種忠,都是一種信念,做好這種信念,告訴長輩你的想法,相信自己的信念,我想忠與孝既使不能兩全,也不會有太多的違背。
-
9 # 夏季戀上風
人定勝天,沒有如果老天安排一說,只能說某些人忠於某一事業,忠於……什麼!他願意去做,忠於去做,聽命於人民!沒有誰能阻止他的思想和信仰;孝,是人們自發的從事敬意之舉,行由心導,行有大善之為。俗話說一掌只按五條印,雖然說是忠孝不兩全,忠於事業也可以盡孝,只是方式不同而已,解放當初也許現在也有一小部分人常年不在家或者幾年不在家 ,為了人民的利益和祖國的發展,不得不這樣做;但是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他們的功德!他們的家人我相信國家理應給予一定的安排,只是這樣的“孝”不同人罷了!如果用等量代換來說不近人情,但意義大同小異而已;一定意義上說行孝為自己所為,那麼忠孝不兩全也無可厚非,那麼在這樣的基礎上,十人十一個難!很糾結!誰都是父母的心頭肉 ,行孝是我們人的最好的智慧,禽獸尚有跪乳之恩,何況我們知靈知性的人,一方是人之常情,血肉之恩!一方父母帶我們來這世上不是為了自己晚年的生活,只是讓我們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我們一邊要感恩,一邊要做事,在特定的環境裡,我們不能違背父母的意願,不能放棄大我而顧小我,三國裡徐庶的母親上吊身亡,罵的就是徐庶,不應該為孝而不顧忠,不應該違背母親的心意,這也是世上父母的大愛!所以說特殊的時間裡我們應該忠,忠不是說不孝順,是最大的孝順,只是有些人的看法不同,認為親身在父母跟前端吃端喝才算是孝順,如果每個父母都和徐庶的母親一樣,你就是最大的忤逆之輩,談不上孝順,當然了這是特殊人;像我們這樣的老百姓,只能說怎樣行孝,談不上兩難的事。謝謝!
-
10 # 高佬1612
多謝你的邀請:古語有話:”忠孝兩難全”,共步到位是最好的,但有人生必須為生活,為人生,為發展,為社會多多少少都有得有失。在父母身邊是孝子,我們不能不去工作,坐食山穿。對嗎這個問題對於我來說,我也覺得非常矛盾,更不知如何才有更好。聖人都是這樣說了,何況我是平凡的人。多謝你的邀請。
-
11 # 桃源民51215238
忠與孝也許並不矛盾,不過事實卻難免有忠孝擇其一而從的局面,所以古人多有感嘆“忠孝難兩全”。
如果非要用文字脫離實際訴說沒有營養的什麼忠孝並不矛盾,即把自己標榜的忠心聖人,又要當得孝子第一,行!沒營養的吹罷了。誰就都知道的把戲,就像菜市場買塊肉,新鮮,重量等等因素完全一樣,但是一個價格要5塊,一個價格賣10塊,誰都知道該買那一個的肉。
所以還是正視一下兩者孰重孰輕吧。孰重孰輕各有各禮,都不算對,也都不算錯。
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一次大宴群臣,突然心血來潮問群臣:君與父同換絕症,今有藥丸一顆,卿救何人?結果意料之中的群臣大表忠心,多言舍父救君者。而且意料之中的一個比一個煽情,真個是滿殿郭莫諾。唯有一人一言不發,名字忘記了,好像叫邴原吧。小曹點名問他,他說“臣當然救父”。
這個“臣”字放開了說,那是沒有迴避君臣關係,這個“當然”說的坦然自在理所當然。這才是真豪士,一個題外比喻罷了,又不是今天真的老父親和他曹皇帝都躺在床上,他手裡拿著這顆藥,做那個真正的決斷取捨,幾句馬屁罷了,他不懂還是不會?不過啊,別人有底線,做人做人做了“真人”。結果小曹呢,他也不傻,知道自己這個問題問的很傻,沒有因為那個“說真話”的人而不高興,沒有把他怎麼樣,而且他也知道滿殿堂的都是阿諛奉承罷了,當不得真。
瞧瞧人家兩千年前的皇帝當的,多開明,認識多深啊。兩千年後的現在都越活越活去了。不見其他成長,偷換概念到是耍得不來,忠孝不衝突,可以兼得,做忠臣還能做孝子嘛。
呵呵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好,自古忠孝兩難全,世代傳頌孝為先。
在我看來,我可以理解為兩層意思:
其一:這是古人為了給國家盡忠,而不能在父母床前盡孝,而發出的一種感慨!能夠千古流芳者,從古至今,並無幾人。但是在我眼裡,千千萬萬的普通百姓不正也是為國家盡忠,還能在家盡孝嗎?
生為華人,死為中國鬼,此生入華夏,終生也無悔,,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的為我們的國家做著或多或少的貢獻,都說國將不存,小家何在。但在和平年代,沒有千千萬萬的小家,又何來我們這個繁榮昌盛的大家呢!!
其二:為了給國家盡忠,而不能盡孝,,這其實是單方面的意願。什麼是孝?對於國家的中流砥柱,國家棟梁來說,奉獻精神,奉獻精神的傳承,能夠把這種奉獻精神傳承下去,發揚光大,就是大孝;而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很簡單,就是以順為孝,讓父母開心,就已經是最大的孝道了。。
三國時期,徐庶為了給母親盡孝,毅然離開劉備,趕往曹營,事實上,他的母親在看到他身在曹營時,斷然選擇上吊自盡。。徐庶的這種做法,只能說是可悲的,並不可泣,這樣的孝,還有什麼意義?所以順從母親的意願,跟隨劉備建功立業才是徐庶老母親心中最大的孝道!!
最後我想說的是,其實不管我們是國家棟梁之才,還是平凡無奇之人,只要心中有家,有大家,有小家,努力使我們的大家和小家都能國泰和民安就是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