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吳業火

    春節將至,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集金卡、集福字的時候。很多家庭都在自家大門上貼“福”字,還以為“福”字是要倒貼的,取“福到”之意。可這種貼法究竟對不對呢?實際上朋友們務必要牢記:不管是在單位大門上,還是家中的大門上,“福”字,從來都是正貼的。 

    大門(正門)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納福”之意。家中大門是家庭的出入口,是莊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貼的福字,須剛正不阿,端莊大方,故應正貼。如果把大門上的福字翻倒過來,則必頭重腳輕,不恭不正,有失正氣,有悖於中國“門文化”與“年文化”的精神。

    那將福字倒著貼難道是做錯了嗎?其實也不盡然。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傳統位理學民俗中確有倒貼福字的說法,取其“倒”和“到”的諧音,意為“福到”了。

    民俗傳統中,倒貼福字主要在幾種場合:

    一是水缸、米缸、垃圾筒等處。福字倒貼在這些地方,是因為水缸、米缸和垃圾筒裡的東西要從裡邊倒出來。為了避諱把家裡的福氣倒掉,便倒貼“福”字。這種作法是巧妙地利用“倒”字的同音字“到”,用“福至”來抵消“福去”,用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二是在屋內的倒福斗方之處或是櫃子上。一來有福入廳堂之意,二來櫃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貼“福”字,表示福氣(也是財氣)會一直來到家裡、屋裡和櫃子裡。  

    還有就是為了討口彩故意將“福”字倒貼。比如家中有才認識字的小兒,家人就故意將“福”字倒貼,喚過小兒問:咱們家“福”字帖得對不對?小兒說出“福倒(到)了”的話,可得糖果一枚;如小兒不幸說錯,大人掏出預先準備好的草紙,將小兒嘴巴擦上一擦。寓意:剛才那句話不是嘴講的,不算!而且,事後立刻將“福”字正回來。 

    由此可知,“福”字堂而皇之,在大庭廣眾之下倒著貼,實在是無知之至。不過也有人考證:“福”字倒貼的習俗還有個十分可愛的傳奇故事。

    據說一次過節期間,朱元璋喬裝打扮,在京城街頭微服私訪,走到城南的一處集市上,看到一幅年畫前有不少人在圍觀。於是朱元璋也走上前去看個熱鬧。只見年畫上畫的是一個赤著大腳的女子,懷裡抱著一個西瓜。這幅年畫本來是表示百姓豐收的喜悅情景。但朱元璋看了並不這麼想,因為馬皇后是大腳,又是淮西人,“懷西”與淮西諧音,朱元璋便暗暗想道:這準是百姓在恥笑自己的皇后大腳。

    朱元璋十分生氣,回宮後便叫手下的人到處打聽是誰畫的這幅年畫,一定要查清楚,並且將圍觀年畫的人全部抓起來,好好審問,然後以“福”字作為暗記準備殺人。馬皇后得到訊息後,為了消除這場災禍,便偷偷下令,叫全城百姓在天明之前都要在門上貼上“福”字。當時馬皇后的威望很高,老百姓對這位皇后一向敬愛有加,她的旨意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貼上了“福”字。

    第二天,朱元璋派人上街去抓人,士兵發現家家戶戶都貼了“福”字,一時間無從下手。但是有一戶人家不識字,將“福”字貼反了。朱元璋聽了稟報後勃然大怒,眼見找不到其他人,就下令要將那戶倒貼“福”字的人家滿門抄斬。一旁的馬皇后急中生智,勸阻道:“那家人知道您今天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不就是“福到”的意思嗎?”

    朱元璋一聽樂了,雖然知道皇后是在為那家人開脫,但這個“福到”的意思不錯,於是就赦免了那家人,年畫之事也不再追究了,一場大禍就此消除。從此以後,當時的人們在貼“福”的時候都會將“福”字倒著貼,一來是求吉利,二來也是為了紀念馬皇后。

    故事歸故事、傳說歸傳說。朋友們還是要記牢, 貼在大門的“福”字必須正著貼,寓意開門迎福,福氣臨門。如將大門上的“福”字倒著貼,可就把福氣倒在門外,跑到別人家裡去了喲!大“福”字也得順著貼,這才能起到正福臨門的寓意,否則把“福”字打倒了,福氣可就溜走了!

  • 2 # 靜水無濁

    按老風俗貼“福”字還是有很多講究的,比如迎壁牆上要正貼,糧倉.櫥櫃可倒貼。這其實都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祈盼方式。世間的福報哪是貼個“福”字就能到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楚喬傳和甄嬛傳,究竟哪個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