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晨舟0312

    三國志·蔣濟傳》:“關羽圍樊、襄陽。太祖以漢帝在許,近賊,欲徙都。司馬宣王及濟說太祖曰:‘于禁等為水所沒,非戰攻之失,於國家大計未足有損。’”(司馬宣王即司馬懿)《三國志·于禁傳》裴注引《魏書》:"昔荀林父敗績於邲,孟明喪師於殽,秦、晉不替,使復其位。其後晉獲狄土,秦霸西戎,區區小國,猶尚若斯,而況萬乘乎?樊城之敗,水災暴至,非戰之咎,其復禁等官。"

    按理說既是魏文、晉宣二帝認定水淹七軍與關羽無關,吾等市井小民本不該多言,只是已有“孤燒船自退”一事在先,卻也怪不得我在此胡言亂語了。要說可以確實證明是否是“關雲長放水淹七軍”的證據,我是一件都沒有的,所以我所談的盡是“捕風捉影”的事了。不過,把水淹七軍歸結為于禁等人不識地理和無船是極不負責任的。如果說曹仁、于禁、龐德自北而來不識此地天文地理尚可解釋,而滿寵久居汝南,並且曾經駐紮在當陽,汝南距樊城不過數百里,他不識此地地理是說不過去的。況且樊城也並非僅此四人,說水淹七軍是因為于禁等不識天文地理可謂是沒什麼道理的了。說到這裡想必已不止一人想用溫恢的“天氣預報”打我臉了,

    《三國志·溫恢傳》載:“恢謂兗州刺史裴潛曰:‘此間雖有賊,不足憂,而畏徵南方有變。今水生而子孝縣軍,無有遠備。關羽驍銳,乘利而進,必將為患。’”

    然而溫恢並沒有預測有大洪水,他只是說“水生而子孝縣軍無有遠備”,這種擔心實則類似於“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僅是對曹軍在水生時戰鬥能力的擔憂,對本題的討論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同時把水淹七軍說是曹軍無船造成的也是沒什麼道理的。襄、樊正是水路縱橫之地,豈能無船?不過想是沒有什麼像樣的水軍,否則龐德也不必乘小船回營。然則導致水淹七軍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三國志·龐德傳》:“仁使德屯樊北十里,會天霖雨十餘日,漢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德與諸將避水上堤。”《三國志·于禁傳》:“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三國志·曹仁傳》:“關羽攻樊,時漢水暴溢,于禁等七軍皆沒,禁降羽。仁人馬數千人守城,城不沒者數板。”

    暴雨十餘日之久,若事先有洪水徵兆,于禁等何不早做決斷以求應對?可見曹軍事先根本沒有意識到發生洪水的可能性,水淹七軍真正原因即所謂“暴溢”,洪水的突然到來使曹軍猝不及防,且據《三國志·龐德傳》,龐德於堤上“自平旦力戰至日過中”,可知漢水溢大致在凌晨。關羽能在凌晨突然到來的洪水面前,不但自己不受影響,還能馬上組織起對敵軍的進攻,其中緣由想比不須我多說了,我實在想不出除了“洪水就是關羽策劃的”之外更合理的理由了

  • 2 # 馨悅經典

    水淹七軍是三國時期發生的一次著名戰役,此役關羽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走到了其人生的巔峰!

    受《三國演義》等的影響,很多人會認為水淹七軍是關羽主動放水,為何羅貫中會這麼創作呢?個人猜想是為了突出關羽的統兵作戰能力!所以羅貫中設計了這個故事情節!

    但正史記載關羽並沒有決堤水攻,而是發生了大雨這樣的自然災害,使于禁等陷於水災!

    既然提到正史,那麼什麼是正史呢?正史是指以紀傳體、編年體、國別體、政書體(典志體)和紀事本末體為編撰體例的史書。代表史書有紀二十四史。其他紀傳體體裁的也可稱為正史。比如:《漢書》、《資治通鑑》等等!

    特別強調一下:正史並不一定是歷史!往往會帶有國家意志和民族的情緒,有時為了政治等的需要,並不一定會將真實的歷史事件如實記載!但總的來說正史的可信度最高!

    那麼對於水淹七軍正史中是如何記載的呢?

    《三國志·于禁傳》記載: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長安,使曹仁討關羽於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龐德不屈節而死。

    此外《三國志·關羽傳》等相關各傳也有記載!此處就不一一列舉了!

    綜上所述,既然題主問正史上的水淹七軍是否是關羽放的水,答案就很明確了:不是關羽放的水,是自然災害!

    但還是要重複那句話:正史並不一定是歷史!所以真實的情況到底是什麼只能慢慢的探索研究才有可能找到真實的答案!

  • 3 # 擇日啟程

    不是,是自然災害。

    《三國志·于禁傳》記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太祖在長安,使曹仁討關羽於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龐德不屈節而死。

    這場戰爭是諸葛亮早已設計好兩路進攻曹操的戰略,西路劉備在漢中打了勝仗,就得乘著這個勢頭,再從東面的荊州直接攻打中原。

    關羽接到劉備命令後,(當時是七八月間)安排兩個部將留守江陵和公安,自己親率大軍向樊城進攻。樊城曹營守將曹仁趕快向曹操求救後,于禁、龐德兩員大將率七支人馬前去支援。曹仁(北方人,不熟悉季節特點,犯下了兵家大忌)讓他們屯兵在樊城北面平地上,和城中互相呼應,使關羽沒法攻城。正在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樊城一帶下了一場大雨,漢水猛漲,高出地面一丈多。于禁的軍營在平地上,四面八方的大水衝來,把七軍的軍營全淹了,于禁和他的將士不得不泅水找個高地避水。

    關羽(常年在南方,熟悉季節特點)早就抓住了于禁在平地紮營的弱點,他趁著大水,安排好一批大小船隻,率領水軍向曹軍進攻。他們先把主將於禁圍住,叫他放下武器投降,于禁被圍在漢水中一個土堆上,逼得無路可退,就垂頭喪氣投降了。

    龐德帶了另一批士兵避水到一個河堤上,關羽的水軍向他們圍攻,船上的弓箭手一起向堤上射箭,龐德手下有個部將害怕了,勸龐德投降。龐德大怒,拔劍把他砍死在大堤上,士兵們見龐德這樣堅決,也都跟著抵抗。龐德不慌不忙拿起弓箭回射,他的箭法很好,射死了不少蜀軍。雙方從早打到中午,又從中午打到午後。龐德的箭使完了,就叫士兵一起拔出短刀來搏鬥。他對身邊的將士說:“我聽說良將不會為了怕死而逃命,烈士不會為了活命而失節。今天就是我的死日了”

    這時候大水越漲越高,堤上露出的地面越來越小,關羽水軍的大船進攻更加猛烈,曹軍士兵紛紛投降。龐德趁著亂哄哄的時候,帶了三個將士,從蜀軍中搶了一條小船,想逃到樊城去,不料,一個浪頭襲來,把小船掀翻了。龐德掉在水裡,關羽水軍趕到,把他活捉了。將士們把龐德帶回大營,關羽好言好語勸他投降,龐德罵著說:“魏王手裡有人馬100萬,威震天下;你們主人劉備,不過是個庸碌的人,怎和魏王相敵。我寧可做國家的鬼,也不願意做你們的將軍!”

    關羽大怒一揮手,命令武士把龐德殺了。關羽消滅了于禁、龐德七軍,乘勝進攻樊城,這時候,陸渾百姓孫狼發動起義,殺了縣裡的官員,響應關羽,許都以南其他響應的也不少,關羽的威名震動了整個中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題材的影視劇中,有沒有用錯稱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