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空通訊
    這是一個對天文常識毫無瞭解的問題。這個問題起碼有兩個毛病:一是木星大氣層是“點不燃”的;二是木星怎麼燒都變不成地球。

    為什麼這麼說呢?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木星是個什麼樣的星球。

    首先,木星是我們太陽系行星大家族中的老大,這個老大不是大一點點,是名副其實的超級老大。

    木星的質量佔有了太陽系整體的0.1%。別看這點質量佔比很小,但要知道我們太陽系光是太陽就佔有了整個質量的99.86,而八大行星,幾十顆矮行星,200多顆衛星,無數的小行星彗星,還有星際塵埃加起來才佔有整個質量的0.14%。

    這個0.14%被木星老大就分走了0.1%,其他七大行星以及所有的天體才佔有0.04%,也就是說木星老大一顆行星就佔有其他所有行星等天體的2.5倍。

    而地球在這裡面才分得了0.0003%。

    木星質量為地球的318倍,體積是地球的1300多倍。知道了這些,還覺得木星燃燒後會變成地球嗎?

    現在我們來說說木星上的大氣。

    木星本身就是一個氣態行星,它不像我們地球是一個有岩石圈外殼的行星。因此木星沒有固態表面,整個星球幾乎都由氣體組成。

    當然,這些氣體並不是完全氣態的。由於其體積巨大,赤道半徑達到71492千米,隨著大氣層深度的增加,在距離表面約5000千米的深處,高溫高壓的環境導致了氣態相變成液態。再往下深入,還會變成金屬態。

    木星中心有一個由矽酸鹽和鐵等物質組成的核區,那裡的物質密度、壓力、溫度都很高,溫度約35000℃,壓力達到地球海平面4000萬倍。

    木星大氣主要有氫和氦組成,這兩種元素也是宇宙中存在最多的元素,其比例與宇宙比例相近。也就是按照體積或者氣體分子比例來看氫約佔88~92%,氦約佔8~12%。

    也許有朋友會問,這不都是氫和氦了嗎?難道就沒有一點其他的元素?

    不是的,只是其他元素很少,在1%一下,所以沒在這個比例中留一點餘地。但如果按照質量來劃分,氫元素佔比約在75%,氦佔比約在24%,剩下的1%左右就是其他元素了。

    這些元素包括:微量的甲烷、乙烷、氨、碳、氖、硫、硫化氫、磷化氫、水蒸氣等。

    因此,在木星大氣深處,主要是液態氫和金屬氫狀態的相變物質。

    看到了這樣的大氣組成,稍有點化學知識的人都應該知道木星為啥無法點燃了吧?

    稍微有些化學知識的都知道,燃燒有兩種,一種是有氧燃燒,一種是無氧燃燒。

    有氧燃燒所具備的條件是:要有可燃物,比如天然氣;要有助燃物,比如氧氣或氯酸鉀等氧化劑;在前面兩個條件具備前提下,有一定的溫度,也就是點火。

    無氧燃燒是指沒有氧氣的情況下燃燒。比如鎂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燒;氯與鈉化學反應也可在無氧狀態下燃燒等等。

    我們看看木星的條件,有可燃物氫氣,但沒有氧氣和氧化劑,也沒有無氧燃燒的物質存在,怎麼燒的起來呢?

    《流浪地球》這部科幻電影有過這樣描述:當逃亡的地球被木星巨大引力拉扯,即將墮落到洛希極限(引力潮汐導致天體破碎的臨界點),被木星強大的引力潮汐所撕裂的危急關頭,人們依靠點燃木星爆炸的衝擊波,把地球推出險境。

    這個場景的設計為什麼能夠點燃木星呢?

    看過並看懂了這部電影的人都明白,木星本來是沒辦法點燃的,是因為當地球靠近木星時,地球大氣被木星吸走了很多。地球大氣中富含氧,當木星大氣中有足夠的氧,或者某一個區域區域性有足夠氧的時候,理論上是可以點燃的。

    這樣,電影中就有了這個情節。到底被吸附了多少氧,點燃了多少木星大氣,電影裡並沒有交代。畢竟只是一個科幻作品,並非科學研究,不要求那麼嚴謹精細準確。

    如果在現實中真的出現這種狀況,是不可能辦得到的。

    對於地球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墜落木星之勢與爆炸威力推離的力量,是非常難以把握的。這種方法的結果最大可能就是兩種,要麼毫無作用,要麼把地球摧毀,還能優哉遊哉的去流浪?

    人類現在的力量是很渺小的,地球掉到木星上也只有一個比大紅斑小若干倍的疤瘌,還幻想拿根火柴去點燃木星?

    那麼有沒有什麼力量和事件試過能不能點燃木星呢?

    當然有,而且天天都在試著。

    你知道木星的風暴有多大嗎?木星上不間斷的雷暴有多大嗎?你見過比地球還大的雷暴嗎?

    有人說木星雷暴比地球雷暴大10000倍,其實還是遠遠低估了。木星一個小小的雷暴就秒殺人類所以的氫彈原子彈了。

    據有關資料統計,人類現在所有的大大小小氫彈原子彈加起來,不過約14000顆,80億噸的當量,把它全扔到木星上會怎麼樣呢?

    我們來參考一下1994年一顆彗星撞擊木星的情況。

    這個叫蘇梅克-列維9號的彗星,在接近木星時被其引力潮汐撕裂成21塊碎片。

    1994年7月17日4時15分到22日8時12分的5天多時間內,這些碎片以時速21萬千米的速度分別撞上木星,所釋放的總能量相當於40萬億噸TNT炸藥的威力。

    這個威力是人類擁有核彈總量的5000倍,其中最大的G碎片,僅一塊的威力就達到6萬億噸,是人類擁有核彈總量的750倍。

    這次事件,讓人類首次觀測到了太陽系內這種遙遠天體撞擊事件。這個事件在木星上留下了4個直徑幾萬公里的深坑,每一個坑都可以裝下幾個地球。當然,由於木星是一個氣態行星,用不了多久,這些深坑就煙消雲散了。

    但爆炸閃光之後,並沒有點燃大氣,爆炸的閃光只是由於溫度太高,能量的釋放。

    幸好木星上沒有文明,否則這次也將受到滅頂之災。

    幸好有木星的存在,它就像一面巨大的盾牌,為地球擋住了多少天體撞擊。

    因為木星巨大的引力,將經過附近的流浪小天體都吸引過去了。如果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在了地球上,地球就是末日重啟,生態世界將完全改變。

    這是題外話,就不多扯了。

    結論:木星是無法點燃的,人類這點微末之力更無法點燃木星,即便假設木星真的燒過後,也不會成為地球。

  • 2 # 宇宙v空間

    首先感謝邀請。我們的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大爆炸,如果沒有那場大爆炸,今天世界將不復存在,你我也不會出現。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的飛速發展,我們人類在太空探索的道路上走的是越來越遠。還記得《流浪地球》嗎?很多粉絲喜歡較真兒,他們認為電影中所展示的是真實的木星可以被點燃,那麼依靠人類所有的能力真的能將木星點燃嗎?今天我們來回答這個問題。

    實際上的木星是無法被點燃的,科幻電影畢竟是科幻電影,你不拿電影和現實中去作比較,木星它是一個超大的氣態行星。其質量和體積排名太陽系第二,但是想要將木星點燃,我們就需要將它壓縮,只有在引力的壓縮下,木星內部的溫度和壓力會變得越來越高。那麼問題來了,由於木星本身的質量就無法構成巨大的引力,因此它想讓引力將它壓縮,它必須具備有足夠的質量,準確的說,就是還需要75顆木星的質量。你可以想象一下,有人類的能力能找到75顆木星。並且將它們帶到木星上嗎?

    這是不可能的。不過呢,木星它未來確實在一定質量的情況下,它會變為一顆熱木星或者說是褐矮星,當它的質量達到75顆木星的質量之後,它內部的溫度和壓力已經可以促使其中心的原子發生鉅變,在這種情況下核聚變就會發生,而木星的也會被點燃,最終形成一顆褐矮星。什麼是海星呢?簡單的說就是,又著恆星發光和發熱的原理,但是其實質量卻沒有達到恆星的標準。

    所以啊,即使木星燃燒之後它也不變,不會變成一顆地球,它會變為一顆褐矮星,或者說是熱木星。這就是木星的歸宿,可能木星的命運非常的悲哀,因為本身原始的太陽系就沒有具備足夠大的質量而形成第二顆恆星。所以木星的質量和體積雖然說排在太陽系第二,但是它和真正的恆星仍然差距非常非常大的距離。簡單的說,這個距離就跟地球上的天與地一樣。所以啊,清太陽系的所有力量,也無法使木星燃燒變為第二顆恆星,更不用說成為地球了。

  • 3 # 核先生科普

    在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大致可分為三類:即類地行星、類木行星和遠日行星。

    類地行星是離太陽比較近的四顆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類木行星是位於中間的木星和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遠日行星。

    燃燒本身是一種劇烈的發光發熱的化學反應,不管物質處於地球還是木星,燃燒滿足的條件都是相同的,即需要可燃物、氧化劑、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先來看看除地球以外的七大行星上的大氣構成。

    水星由於質量太小,引力過小,因此沒有大氣層,而且水星距離太陽最近,即使有少量的氣體也會被太陽風帶走。

    金星的大氣層比地球更為濃厚,大氣壓是地球表面大氣壓的九十多倍,大氣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導致火星溫室效應嚴重。

    火星大氣層極為稀薄,表面大氣壓不到地球的1%,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約佔到95%以上,還有約3%的氮氣,含量1.6%的氫氣。

    木星表面是濃厚的大氣,大氣壓比地球略高,越往內部,壓力越高,沒有固態表面,表面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氫氣,含量在90%以上,氮氣含量約佔9%,其餘是氨氣等氣體。

    土星表面的大氣壓力約是地球的1000萬倍,主要成分也是氫氣和氮氣,含量分別佔到了92.4% 和7.4%。

    天王星離大球較遠,平均溫度大約-224℃,大氣壓極為稀薄,不到地球大氣壓的萬分之一,主要由83% 氫氣和15% 的氮氣構成。

    海王星也離地球較遠,平均氣溫在零下170℃左右,大氣同樣很稀薄,大約是地球大氣壓的萬分之二,大氣成分中85%是氫氣,13%是氦氣,其餘主要是甲烷等氣體。

    從以上可看出,木星上雖然氫氣含量很豐富,達九成以上,但是卻缺乏氧化劑,因此我們現在的科技無法將木星大氣點燃。

    實際上,儘管木星擁有濃密的大氣,大氣移動過程中摩擦會產生靜電,木星表面閃電異常頻繁,但是因為缺少氧化劑,木星上的氫氣才無法被閃電引爆。

    要想把木星點燃有兩個方法:

    一、送氧化劑上去,比如直接送氧氣上去,但是木星的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20倍,即使把地球上的氧氣全部送上去,都無法讓整個木星上的氫氣燃燒起來,只能區域性點燃,但是木星上大氣移動劇烈,一個漩渦就比地球還大,因此運輸上去的氧氣會被很快稀釋,這個方法不可取。

    二、聚變反應“點燃”

    氫原子是聚變反應的原材料,但是需要極大的壓力和溫度,雖然木星比地球大的多,但是仍沒有達到聚變反應的壓力,這個目前也無法實現。

    如果木星被點燃,和氧氣發生反應產生水,水是孕育生命的前提,對於孕育生命是有好處的,但是成為第二個地球還是非常難的,畢竟木星和地球差別太大了。

  • 4 # 花牛泥香

    大環境沒變,木星外平均溫一50度互一100度,你怎樣燃,她燃不燃,是太陽說的算,地球沒有權,除非,地球長到大於木星。

  • 5 # 兔斯基聊科學

    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依靠人類的科技力量是無法把木星點燃的,不要覺得木星的大氣主要成分是氫氣就想玩火。再說木星燃燒後怎麼會變成第二個地球呢?木星又不是木頭做的。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它的質量非常大,是太陽系中其它所有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更是地球質量的317倍。木星的主要成分是氫和氦,和太陽的主要成分差不多。因此有人認為木星很有可能會“燃燒”起來,演變成為太陽系的第二個太陽。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為什麼呢?科學家研究發現,木星要引發內部的核聚變反應,成為一顆能夠發光發熱的恆星,質量就必須至少增加75倍,達到太陽質量的7.5%。然而木星的質量雖然在八大行星中最大,但是質量只有太陽的0.1%,還是太小了。即使另外的七大行星想幫助木星大哥一把,把自己的物質合併到木星上,也只有只能達到太陽質量的0.14%,距離木星變成第二個太陽的目標還遠著呢?在太陽系中,太陽是絕對的老大,它霸佔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木星沒有任何的機會。

    目前人類的科技和以前比較是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遠沒有達到科學家設想的卡達爾舍夫等級的第一等級文明,尚未充分利用地球上的所有能源。現在人類發射的最快的木星探測器飛到木星需都要5年的時間。那麼有什麼能力把木星的大氣層點燃呢。難道向木星扔幾顆氫彈嗎?蘇梅克列維9號衛星撞擊木星產生的能量相當於地球核武器總和的750倍,也沒有把木星怎麼樣的。

    因此以人類的力量來點燃木星是不現實的。當然木星也不永遠不會變成第二個地球的。不知道大家贊同我的觀點嗎?

  • 6 # 心有乾坤8

    恆星是核聚變反應,氫彈是利用裂變來完成爆炸反應的,其條件是高溫高壓。而木星因質量問題而構不成核裂變的高壓條件,所以人類只有雷管而無炸藥無法引爆木星。

  • 7 # 九九途鴨科普

    在自然條件下,氣體星球發生核聚變,需要具備足夠大的質量和壓力,因為就足夠質量,才能讓恆星核心的區域,原子核與原子核之間的距離達到足夠小,從而產生核聚變。那麼,多大的質量是這個臨界值?

    目前認為質量在太陽的0.08倍以上,據科學家觀測,發現有記錄以來的最小質量的,這顆恆星位於銀河系,編號EBLM J0555-57Ab,距離地球600光年左右,大小和土星差不多。

    如果質量小於這個值會出現什麼現象呢?那就變成褐矮星,一種介於最大行星和恆星之間的天體,即使瞬間發生的核聚變,也無法長時間維持,最終會逐漸暗淡下來。所以,褐矮星被稱為失敗的恆星。

    地球是太陽系8大行星中最為特別的一顆行星,因為這裡房價高哇,哈哈。

    太陽系中類木行星有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天體表面是氫、氦、水等氣體的天體,無固定形狀。而水星、金星、地球是以矽酸鹽石作為主要成分的行星。

    就木星而言,一般認為它的內部結構分為3層:內層、外層、中間層。內層為岩石核,約佔木星質量的5%~15%,約為地球的15~40倍。

    以上是關於木星的一些基本情況,現在我們來看題主的問題:

    我們人類的科技力量能夠去把木星的大氣層“點燃”嗎?答案是肯定的,只需要丟一顆原子彈,甚至丟一塊相當質量的隕石,就能把木星點燃。這點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恐龍滅絕的故事,並且在20年前,一顆彗星撞擊了木星,據估計這次撞擊產生的能量為10億個廣島原子彈,留下幾倍地球大小的深坑,木星燃燒了很長時間。

    現在我們假設,木星持續燃燒,燒盡所有氣體,只剩下內層核心,顯然它的大小也是地球的15~40倍。

    好了,現在假設木星一直燃燒,最終只剩下核心,請朋友們計算一下,按照現在地球人口為基數,人類移民燃燒後的木星,能養活多少人,能修多少房子?

  • 8 # 醉花音

    謝邀。可以肯定地說,把木星點燃的情節只能出現在小說電影中,題主所說問題的關鍵就是怎樣把木星上的氫氣消耗完,我們知道木星的大氣層主要是由氫和氦組成的,其中按分子數來算,81%是氫,18%是氦,剩下的百分之一是其他氣體,是一個富含氫元素的巨大倉庫,並且在距離木星核心表面一千米的地方,高溫高壓使得液態氫出現,高層大氣中以氣體氫存在,所以要把氫氣消耗完,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個是依靠星球內部的高溫高壓促使氫氣進行核聚變,但是由於木星質量太小,只有太陽質量的千分之一,因此只能在內部形成金屬氫(質子與電子分離共存),矽酸鹽以及鐵。所以依靠核聚變不能把木星上的氫氣消耗完,方案一失敗。

    第二個方案就是把氧氣送入木星,讓木星上的氫氣與氧氣完全混合,然後點燃木星,但是大家都知道的,地球大概只有木星一個大紅斑那麼大,就算把地球上的所有水分子中的氧提取出來,也只能是杯水車薪,氧氣濃度根本不可能讓整個木星燃燒起來,能出現小範圍的燃燒都已經很不容易了;所以這個方法也是行不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現在男朋友挺失望挺頭疼,不想繼續下去但是自己習慣了有他在,而且他父母都對我很好,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