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9
回覆列表
  • 1 # 曉知識

    在《三國演義》裡“三英戰呂布”寫的是妙筆生花,但是很可惜歷史上確實是沒有“三英戰呂布”這回事,而且三國志裡面,只是很輕描淡寫地說了攻入洛陽之前的關戰而已。

    《三國志·先主傳》中根本提到劉備參與討伐董卓,它所記載的劉備在這一時期的行蹤與討伐董卓無關。《三國志·先主傳》:“大將軍何進遣都尉毋丘毅詣丹陽募兵,先主與俱行,至下邳遇賊,力戰有功,除為下密丞。復去官。後為高唐尉,遷為令。為賊所破,往奔中郎將公孫瓚。”

    主要意思是劉備山東北部當個小官,後來被青州的黃巾賊餘黨打敗了,只能往北投靠老哥哥公孫瓚去了。

    而《三國志@魏志》和《三國志@蜀志》的記載裡從頭至尾,就沒提過公孫瓚參加討董卓聯軍!更沒提過什麼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公孫瓚根本就沒去,當然也就不可能有《三國演義》裡劉備三兄弟大戰呂布的故事了。

    唯一和這個類似的應該是孫堅

    當時各路諸侯討伐董卓,和呂布相拒於虎牢關,群雄皆不是呂布對手,唯有江東猛虎孫堅上前和呂布單挑,不分上下,這時孫堅賬下大將程普挺矛上前合戰呂布,仍是不分上下。

    這時惹得孫堅另一猛將黃蓋性起,持鞭加入戰團,三戰呂布。呂布逐漸體力不支,借赤兔馬敏捷退出戰團,逃回虎牢關

    根據《三國志@吳志》的記載連斬華雄的也不是關羽,而是孫堅,【堅復相收兵,合戰於陽人,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

    而且袁紹等人還在東方陣地與董卓軍相持不下時,孫堅就把汜水關打破,使洛陽門戶洞開。所以董卓才會想嫁女兒收買孫堅。

    如果劉備三兄弟真有《三國演義》裡說的那麼了不起,董卓應該欲把女兒嫁給劉備才是。

  • 2 # 利景軒逸

    歷史中無此記載,故事中為突顯呂布的勇武形象而捏造的。 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情節。但不是史實,因為據史書記載,參與討伐董卓的沒有公孫瓚,也沒有“三英”,因此小說中“溫酒斬華雄”以及“三英戰呂布”都是杜撰的。 從《三國志·呂布傳》及《後漢書·呂布傳》中也可以看出,書中的確記載了呂布抵抗關東義軍的事情,但卻沒有一絲一毫的史料與劉關張有關,更沒有關於“三英戰呂布”的記載。因此,可以肯定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三國演義寫的三英戰呂布目的就是為了劉關張出場所做的鋪墊,一戰揚名天下。其實歷史都是由勝利者寫的,按照正常理解的話,三個打一個本來就有點技不如人,人多欺負人少的意味。就是勝利了臉上也不光彩,沒什麼可炫耀的。呂布在那個時期,屬於絕世武將。這是無可置疑的,贏得了他的敵人和朋友的尊重。

  • 3 # 君不戲言

    假的,這是小說虛構的,歷史上沒有這件事。   劉備有心抱負於天下,關羽、張飛二人各自身懷絕技,一直未得到展示,此前唯有關羽斬殺華雄初顯本領,此後,劉等三人已然名滿天下。呂布雖勇,畢竟以一敵三,最終戰敗。然呂布之勇名冠三軍,無人匹敵,當下第一次遭遇對手,自然令聯軍士氣大振。   “三英戰呂布”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情節。但其不是史實,因為據史書記載,參與討伐董卓的沒有公孫瓚,也沒有“三英”,因此小說中“溫酒斬華雄”以及“三英戰呂布”都是杜撰的。實際上斬華雄,和擊敗呂布的是孫堅。

  • 4 # 靜裡水聲1

    不是歷史,是杜撰,連小說都是篡改進去的。小說原來是,孫堅戰呂布,而且孫堅戰贏了,董卓就派李儒以孫權提親為名,(和親策略)去拉攏孫堅,被拒絕了!

  • 5 # 中孚鑑

    提到三英戰呂布,就會想到東漢末年、三國時期那段混戰的歷史,在那個時代,出現了不少名將,同時亦出現了不少精彩打鬥的場面,特別是在《三國演義》中有多出這方面的描寫。三英戰呂布是指劉備、關羽、張飛合戰呂布的故事情節。

    那三英戰呂布是史實嗎?

    其實,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戰呂布的故事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情節,是為了突出呂布之勇,同時也體現了劉關張三人的情義和忠義勇。故而三英戰呂布並非史實之事。

    其實在《三國演義》,雖然和歷史有關,但其畢竟是小說。所以其中一些故事情節還是虛構而不是史實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作為一部一說,有時為了突出人物的表現,有時為了小說的文學藝術而虛構一些故事情節。

    這裡就以《三國演義》為主,簡單的說下三英戰呂布的故事。

    熟讀《三國演義》或者看過有關的影視劇,對呂布陌生,其武藝高強、勇猛過人,是公認的三國第一武將,但是他為人過人反覆、見利忘義。其曾先隨丁原,後殺丁原隨董卓,之後又因王允挑唆而殺董卓。故而呂布被稱為三姓家奴。

    因呂布勇武過人,呂布在殺丁原隨董卓後,深受董卓器重。而董卓為人殘暴,欺壓天子、亂殺無辜、禍亂朝綱,故而引起各地諸侯不滿。於是十八路諸侯組成聯軍,推袁紹為盟主,討伐董卓。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董卓當然會派人前去抵抗,他先派去的是華雄,華雄雖然武藝也不錯,但卻被關羽所斬殺。

    華雄死後,董卓就派最為勇武的呂布出戰。呂布來到陣前,連敗盟軍數將。正在呂布耀武揚威之時,惹怒了另外一個猛將張飛。

    張飛性格暴躁,武藝和呂布相比雖然謙遜一點(不過因為張飛性格暴躁,又很勇猛,所以後來呂布對張飛也曾一度忌憚),但張飛卻對呂布非常不滿和不服氣。

    於是張飛就出陣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於是呂布就和張飛交戰,雖然張飛勇猛,但以他一人之力還是不易戰勝呂布的。當然同樣作為三國第一勇將的呂布想在短時間內戰敗張飛也是不易的。

    猛張飛和呂布大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劉關張桃園結義情深義重,關羽見張飛戰呂布不下,呂布又是當世勇將,關羽擔心張飛有失,於是就拍馬提刀也加入戰團,關張二人合戰呂布。

    不過呂布雖然以一敵二,但是他仍然不懼,他們三人戰三十回合,關羽二人還是戰不下呂布,作為關張二人的大哥劉備於是也加入戰團。

    由於劉備的加入,勇猛的呂布最終在劉備、關羽、張飛的三人合力之下被戰敗。

    關羽、張飛都是武藝高強之人,但呂布還是需要劉關張三人合力才能打敗,因此三英戰呂布的故事情節是突出體現了呂布武力的強大。而劉關張三人雖然是三個打一個,但呂布畢那時竟是幫助董卓的,是不忠、不義、不仁的一方。在忠、義、仁大義面前,劉關張三個打一個也不過是小節。

  • 6 # 風顧漣漪

    三英戰呂布是演義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情節,在史書上並無記載,故非史實。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用現代的話說他是劉備,或者說是三國蜀漢政權的鐵粉。從小說中就可以看出來,什麼好事全往蜀漢的人物身上湊,其他政權的人物,不黑你都算對你好的了。

    三國演義的第一主角,非蜀漢莫屬,而蜀漢的靈魂人物,前期是劉關張,後期則是諸葛亮。為了美化主角隊,弄了個三英戰呂布,關羽溫酒砍華雄,張飛長板橋嚇死人,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趙雲單騎救主七進七出,諸葛亮借東風於赤壁料事如神。

    何等的勇猛,以及強大!

    然而事實上都是沒有的事。但羅貫中說我要有,於是就有了。隨著《三國演義》的大火大熱,於是就成真的了,起碼對於一些只看電視劇而不看歷史的朋友,那就是真的,假如你要說這些都是假的,他還會一臉的鄙視你,一副你沒讀過書的樣子。

    在三國中,我美周郎何等光風霽月之人,為了過分美化諸葛亮,硬是虛構了“三氣周郎”的故事,把我大都督說成是個心胸狹隘之人,對於羅貫中的這種行為,我非常的鄙視。

    《三國演義》是一部帶有主觀意識非常強烈的小說,而作為一部以真實歷史背景以及歷史人物而著作的小說,如此扭曲歷史真相,為美化而醜化一部分歷史人物,將其列為四大名著非常不妥當。《三國演義》的暢銷以及關注度,對於年輕人對歷史的認知是消極的,極其不利的,應將本書及一應延伸影視、小說、漫畫作品列為禁忌才對。

  • 7 # 街坊貳佰

    《三國演義》中寫的故事大部分都能在史書上找到一點影子,但“三英戰呂布”這個故事卻連一點影子也沒有,三英戰呂布完全是羅貫中虛構出來的。

    劉備是否參與討伐董卓尚在疑似之間,不能確定。目前所見,唯一記載劉備參與討伐董卓的史料見於王粲的《英雄記》:“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但根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大將軍何進遣都尉毌丘毅詣丹楊募兵,先主與俱行,至下邳遇賊,力戰有功,除為下密丞。復去官。後為高唐尉,遷為令。”這就意味著在關東諸侯討董之時,劉備還遠在青州的高唐,離討董之戰的戰場尚有千里之遙,談不上對陣呂布。

    除了劉備及關羽、張飛不在虎牢關之外,當時呂布的作戰區域也並非是虎牢關。據《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記載討董之戰爆發後,“堅討董卓,到梁縣之陽人。卓亦遣兵步騎五千迎之,陳郡太守胡軫為大督護,呂布為騎督,其餘步騎將校都督者甚眾。”這也就是說呂布的作戰區域在梁縣的陽人地區。此後,呂布又被董卓調回洛陽,其間也並無虎牢關對關東諸侯較量之事。從這個史料也可以斷定,所謂的“虎牢關三英戰呂布”並非歷史的真實。

    從《三國志·呂布傳》及《後漢書·呂布傳》中也可以看出,書中的確記載了呂布抵抗關東義軍的事情,但卻沒有一絲一毫的史料與劉關張有關,更沒有關於“三英戰呂布”的記載。因此,可以肯定這個故事是虛構的。

  • 8 # 可榮188

    三英戰呂布在正史中無記載。它的出現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小說中,羅貫中在寫這部小說的時候,一定閱讀過正史,他為什麼要加入這段故事呢?我們在閱讀《三國演義》後,大致可得出如下結論。

    小說開始時是以黃巾軍起義為背景,拉開三國的序幕,緊接著主角們紛紛登場,桃園三結義很自然地上臺了,在劉關張上場時,羅貫中對他們的威猛都不吝筆墨地讚揚一番,勾起讀者的興趣和探究的心態。

    小說在為他們三人驚豔亮相之前,採取先抑後揚的鋪墊,三人除了劉備是漢室沒落皇族後代外,關張二人皆平常之人。這寫作手法其實好比人先吸氣蘊釀,然後再強勁膨發是一樣的,想要讓他們三人驚煞群雄,一戰成名,必定要安排有名而且是強勁的對手,董卓手下名將華雄出場,華雄出場後接連吊打以袁氏兄弟為盟主的反董盟軍,在大家束手無策時,關羽上演了一場"溫酒斬華雄"的開場戲,但這華雄還不能足以襯托劉關張的威武形象,於是作者羅貫中又佈置了一場更為驚心動魄的場面,東漢末年的頂尖高手呂布也粉墨登場,"馬中赤兔,人中呂布"這是當時世人對呂布的美譽,在呂布殺得盟主公孫瓚差點命喪方天畫戟利器之下時,張飛如閃電般耀眼神現,劫住呂布殺了起來,戰了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關羽緊跟也出場了,二人合戰呂布,又戰了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劉備最後出場,於是一場"三英戰呂布"的史詩級畫面便橫空出世,劉關張在三國時代正式出道,一流高手呂布用戰敗烘托了劉關張的驍勇形象。

    羅貫中用行雲流水般的導演手法,將三國的大幕強勁拉開,註定這個故事將流傳千古!

    雖然它不是正史,但它比正史更精彩!

  • 9 # 李治亞文史部落格

    當然不是事實。

    呂布在和關東聯軍交手的時候,劉關張正在公孫瓚的大營裡效力,況且公孫瓚正在幽州一帶徵戰。

    呂布也不是天下無敵,他曾經被江東孫堅戰敗,孫堅被稱為江東猛虎,那才是非常了得。華雄也死在呂布手下。

    古人打仗,給打架的一樣,論的是陣法。

  • 10 # 空想千年

    首先明白一個概念,《三國演義》是小說, 《三國志》才是史書。

    我總結了一下,遺憾的發現,凡是評書先生濃墨重彩的地方,在史書中都難覓其蹤。

    一句話,虛構是也。

    隨便舉幾個例子,桃園結義,虛構的,關羽單刀赴會,虛構的,草船借箭,也是虛構的。

    所以我們的答案也很簡單,三英戰呂布,也不是史實。

    實際上,三英戰呂出自《三國演義》中的第五回,這個時候,大反角董卓已經出場,此時他已經把持了朝政,文有李儒,武有呂布,他甚至辦了一件許多權臣沒有做到的事,那就是廢掉漢少帝劉辯,立了陳留王劉協為帝,這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漢獻帝。

    他手握重權,隨意廢立,殘暴不仁,生靈塗炭,袁紹,袁術,曹操等人聚集在一起討伐,孫堅,公孫瓚也在討伐隊伍中。劉備,關羽,張飛隨公孫瓚的部隊而行。舞臺已經搭建,呂布,劉,關,張就要登臺亮相,這個舞臺就是虎牢關前,眾目睽睽,四人進行了一場精彩異常的表演。

    精彩,實在是太精彩了,這樣的素材,沒有哪一位作家會忍心捨棄,但是,很遺憾,還是不是史實。

    民間故事與口頭傳說的創作,可以快意發揮,所以流傳很廣。

    這一段故事於是就有了兩個結果,

    第一個結果,神勇的呂布終於敗了,雖然是三人聯手才取得的結果。但對於正義一方而言,他們進行的事業是可以不拘小節的。

    第二個結果,劉備,關羽,張飛一戰成名,成了正義之師裡面的高光人物,雖然有袁術那般唯身份地位論的人不齒,但他們還是被任人唯才是舉的曹操所關注了的。

    我們再看一下真實歷史中的與這件事有關的記載。

    東漢末年董卓在京師洛陽的倒行逆施,人神共憤,東郡太守橋瑁發出倡議,曹操在山東“散家財,合義兵”,倡導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渤海太守袁紹起兵響應,還有冀州太守韓馥,長沙太守孫堅、上黨太守張守等十四路諸侯,他們結為同盟。以河內、酸棗、南陽為基地,兵分三路,進逼洛陽。袁紹被推為盟主,面對勢力強大的董卓,眾諸侯未能眾志成城,加上盟主袁紹缺乏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能力。戰鬥打得異常艱苦,在汴水的一次戰鬥中,曹操的戰馬被射死,肩膀也中箭受傷,還是依靠兄弟曹洪的拼死相救,才逃過一劫,而劉備,關羽,張飛等人並沒有出現在虎牢關之戰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時間開始種地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