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吃貨張大鵬
-
2 # 江山有多驕
餈粑是一般在最為隆重的一個節日時間吃,哪一個節日呢?那就是中國最流行的中秋節,中秋節不但要打慈粑還要買月餅,因慈粑和月餅形壯是圓形的,它們二者之間的圓是來踮記這個中秋節,中秋節正好是八月十五,八月十五的月亮是圓的,月亮上住著一個可愛的嫦娥,所以人們為了念記這個嫦娥,就常常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月亮圓的那一天就家家戶戶打餈粑買月餅,餈粑和月餅外形也要給月亮一樣圓,以表示人們對它的誠意和忠心!因為天空中有了它象一盞透明的燈照耀著地球,這個地球那簡直是太完美了,它的光是那麼柔和還不燒人,也是那麼好看,也給這個世界增添了無限的樂趣!月亮在人們心目中是最美的一盞燈,因此每年在八月十五中秋節,中國基本上在各個地方都要準備打餈耙和買月餅!這樣才能體現出給中秋節這個節日帶來快樂!
-
3 # 弄尾爺們
在四川民間一些地方,在餈粑中加入桂花搗製成月桂餈粑,蘸上炒黃豆麵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別具一番風味
-
4 # 釀酒匠雨
餈粑,我們雲南人又叫霜降粑,以前沒有機器,都是用人工杵的,就是把蒸熟的糯米飯倒到一個石槽裡,幾個人拿著很粗的棒子杵,杵到細糯,就是餈粑了,餈粑的吃法很多,最常的吃法是包上炒好的笆山豆,很好吃,包不完的就做成幾個大的無心的餈粑,閒暇時,用刀切成二釐米厚的塊,放到火上烘,看著它慢慢的鼓起來,是就熟了,烘熟的餈粑,蘸上蜂蜜,真的是一絕。
-
5 # 薩拉同學
餈粑是湖北,湖南,安徽,江西這邊的節日美食,在湖北叫餈粑,在江西叫年糕,主要材料一般都是糯米,有的地方會加一些輔料,比如玉米粉等,口感都差不多。一般都是糯且甜,消化不好的任儘量少吃。
-
6 # 重慶餐飲人
餈粑在大半個中國都有,都是要在重要節日的時候才做,因為做起來很麻煩,小時候就喜歡過中秋節,因為我們這裡中秋節才吃餈粑!
1將糯米放在水裡泡一會。
2將泡好的糯米放在蒸鍋裡。
3用筷子攤開。
4蓋上蓋子大火蒸熟。
5將蒸好的糯米飯盛出,把糯米飯放在破壁機裡打碎。
6帶上手套將糯米飯捏成團。
7用保鮮膜將糯米糰包起來。
8放進冰箱冷凍半小時左右。
9將糯米糰切成小片。
10起鍋燒油至油熱。
11依次放入糯米塊。
12邊炸邊用筷子翻動。
13炸至金黃色。
14出鍋裝盤一份美味的餈粑就做好了。
-
7 # 失去的不能從來
餈粑,南方各族小吃,流行於中國南方地區。貴州、重慶、四川、江西、湖南、福建、湖北、廣東、廣西、陝西等省市都有,又以河南潢川、江西九江、福建武夷山地區最為盛行,其中又以廣西梧州的做法最為特別。安徽南部也有,主要是在重陽節的時候,作為節日食品供客人品嚐。餈粑[1]是以糯米、土豆為主料,清浸泡後擱蒸籠裡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裡舂至綿軟柔韌,趁熱將飯泥製作成可大可小的團狀,擱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黃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裡滾動,即可取食。口感香甜。現街頭商販多用腳踩三輪車叫賣,飯泥用保溫效能好的特製鐵桶裝放,搖動把手,飯泥從圓孔鑽出。但凡有喜事,當地人都要做紅糖拌餈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
客家
餈粑
在廣東梅州、福建龍巖、福建三明等客家地區,每逢傳統節日或家庭喜慶,都有做餈粑的習俗。餈粑的製法是:取上等糯谷,最好是殼薄質軟的紅谷糯,經加工成白淨的糯米。用清水把糯米浸透,放進木甑裡蒸糯米飯,放進石臼裡,用杵槌舂制而成。因此,客家人叫“打餈粑”。舂餈粑的杵槌,要用光滑的木杵,糯米飯粒便粘不住。經過用力舂搗,使之成羹狀,然後做成如雞蛋般大小的餈粑。蘸上炒米、花生、芝麻、黃糖等配製的佐料粉,吃起來柔韌鮮滑,香甜可口。客家農村有句俗話:“十月朝,餈粑粄子碌碌燒。”說的是每逢農曆十月初一,家家戶戶做的餈粑熱氣騰騰[2]。
閩清
福州閩清製作餈粑
在清代古民居薈萃的福州閩清坂東鎮,餈粑,是當地人用當地優質糯米經水泡後,放進飯甑蒸熟後倒進石臼,一人用木杵舂,一人翻動,一下一下,直舂到米飯粘稠如泥狀,挑起不斷為止,民間俗稱“打餈”。然後裝進盆裡,加香油點潤,用手搓成塊,搓成丸,放進裝有炒熟磨細的芝麻、花生、豆、糖的碗中滾過沾滿後即可食用。味道清香,甜潤可口,舒氣和胃,多吃不膩。考究的吃法是將餈粑搓成丸子,和肉片、菜梗、香菇、墨魚、大蒜、辣椒等一起拌炒,香辣可口,是餐桌上的一道好菜。
從前,福州閩清鄉下家家戶戶都備有木杵、石臼等打餈粑的工具,逢年過節,每家都會打餈粑。這時,孩子們歡天喜地圍看大人們打餈粑,直看到大人把打好的餈粑放在盆裡,搓成丸子,香噴噴的金黃透亮的餈粑真饞人,恨不得馬上吃到口。做好的餈粑要先拿來奉祖宗,並且燒上根香,等香燃完了,大家才能開始吃餈粑。吃餈粑真得費一番工夫,餈粑又粘又稠,沒法掰開吃,偏偏鄉下人喜歡大塊吃肉,大口喝酒,自然也喜歡把餈粑丸子搓成巨型,吃起來才有味道,這苦了溫文爾雅的城裡人,面對這巨型餈粑丸子,真是又想吃又怕粘,更怕吃相不雅被人笑。不過廚師想到了這點,把傳統的餈粑碩丸細化,做成蘋果大小的小丸,但還是能掰開吃,仍不失原來特色。不過,要想品出吃粘餈粑味,最好是試試吃大餈粑丸,佐以大塊豬肉,大碗的燒酒,體驗農家生活,別有情趣。
信陽
信陽餈粑,為信陽傳統名吃,主要產地有商城、新縣、潢川、光山等地。“殺年豬,做米酒,打餈粑,醃臘肉!”打餈粑是信陽流行的年俗。 對於信陽人而言,打餈粑的象徵意義甚於物質
餈粑意義。打餈粑往往與殺年豬“兩盤同開”。吃著新鮮的豬肉,就著新鮮的餈粑,那份新鮮勁把整個一年都能照亮。如今信陽的傳統年俗正在流失。
潢川綠豆以糯米、綠豆為主料,將糯米蒸熟搗成粘糊狀,分成小糯米糰再捏成薄片,包上煮熟的綠豆餡,製成橢圓形的半成品,經油炸而成。新出油鍋的綠豆餈粑,色澤透黃髮亮,兩邊佈滿油泡,吃時香柔甜美,食後餘味無窮,為早點佳品。[3]
打餈粑是江淮一帶的舊俗。餈粑曾是信陽老百姓過年家家戶戶必備的食品之一。年前,家家戶戶打餈粑,親戚鄰居都來幫忙。在打餈粑之前,先將糯米淘淨浸泡兩三天後,放入木質蒸籠大火蒸熟。“為防止蒸鍋水燒乾,要不時地沿鍋邊向蒸籠里加水”。
將蒸熟的糯米拿出來放到“地窩子”裡,“地窩子”是用紅石頭做的,有80釐米見方,中間掏成半圓,男人們用棗木棒不停地搗地窩子裡的糯米,糯米太黏搗著費勁,往往是一群男人,一邊轉圈搗一邊唱號子歌。等到糯米全變成麵糰沒有米粒而且很黏時,就打好了。剛打好的餈粑,冒著熱氣、聞著清香、摸著柔軟、看著潔白、吃著滑嫩。
將整團的餈粑都拿起來放在一張大門板上,平整成大約5釐米高的樣子,等餈粑慢慢變冷變硬後,用刀切成塊,用瓦缸或桶裝新鮮的冷水浸泡。春節時可以將餈粑油炸、火烤、打湯等,來招呼客人或自己食用。
餈粑可烤,可煮,可煎,可炸,尤其是春節期間,親朋好友來訪,最好的見面禮便是煮上一碗荷包蛋餈粑。若將餈粑包上各種餡料,油炸烤煎,風味更加獨特鮮美。包餡的餈粑不宜久存,切成塊狀的餈粑久放乾裂,可用清水泡之,勤換其水,可儲存3個月以上。
桂林
製作餈粑
餈粑製作工藝精細。把上好糯米蒸熟後,用力杵打,直到糯米飯全融,像棉團狀,然後再取出糯漿做成圓團,放入蒸籠蒸熟而成。水餈粑多放內餡,如豆蓉、蓮蓉、芝麻桂花糖等,質地細膩柔韌、 潔白晶美,如趁出籠時熱氣騰騰,再裹上點白糖或熟豆粉,更是色美味鮮,口感細滑沁甜。為桂林名小吃之一。
貴州
餈粑
納灰村,位於貴州黔西南州興義市郊萬峰林風景區下五屯,是一個布依族聚居的村寨。納灰村的遊客不多,隨意去村裡任何一家都可以學習到打餈粑。當地人說如果要做餈粑,頭天就要把精選的糯米用清水泡在桶裡,等完全泡漲了,就裝到專用的蒸飯器具——甑裡去蒸。甑是用厚厚的木片箍成,直徑通常在半米左右,上寬下窄,下部置一竹篾片編成尖頂斗笠形的隔板,既可以使米不沾上鍋裡的水,又方便蒸汽進入。
製作餈粑
濃濃的米香已經開始不斷地從廚房溢位,蒸到九分熟的時候,起鍋,將蒸好的糯米飯倒進石臼裡。打餈粑看起來容易,打起來還真不簡單。一般初學者的木棍不是一會被糯米黏住,提不起來,就是一會相互“打架”,沒多久就會感到手臂軟綿綿地沒有力氣。當地村民結實說打餈粑其實是個技術活,講究快、準、穩、狠,這樣糯米才能打得均勻,打得瓷實,黏糊糊的有韌性。
湖南
用當本特產的大型香葉包餈粑
1、用糯米蒸成米飯,
2、用石器將糯米飯打成粘狀。
3、從山上採來當地特產的一種大型葉類植物的葉子, 雙手掌大小
4、將葉子洗淨, 把粘狀糯米包成單手掌大小, 餈粑做成。
製作餈粑
5、放置陰涼處, 可儲存15天到30天左右。 可能與葉子的特殊作用有關。
6、吃的時候, 將粑浸水片刻,再埋到灰火堆裡,10分鐘取出。
此時將外面的葉子撕掉, 餈粑鬆軟,香氣撲鼻。 與葉子的香味有關。
湖南紫鵲界——水車打餈粑逢春節來臨,農曆臘月末,家家都要打糯米餈粑。據鄉土志書記載:“糯米飯就石槽中杵如泥,壓成團形,形如滿月。大者直徑1尺5,尋常者約4寸許,3至8分厚不等。”
糯米曬乾了,洗淨了,放進木甑,上了氣蒸。蒸到九分熟的時候,起鍋,兩個人提了甑把,疾步走進院落,兜頭倒進一個巨大的石臼裡。兩條粗壯漢子舉起手腕粗的棗木大棍,呼兒嘿喲地打起來。這打餈粑很有講究,追求“快、準、穩、狠”四個字。兩個人圍了石臼,各站一方,手中的木棍下去要快,收起也要快,糯米粘性太強,免得棍子和米粘在一起;準頭要足,兩根木棍此起彼伏,都要打在同一個地方,這樣糯米才能打得均勻
製作餈粑,打得瓷實;穩說的是握棍的手要緊,用力要均勻,不能前面噼裡啪啦賽疾風驟雨,後面力氣用盡了,軟綿綿的跟不上趟,那這臼糯米就算廢了;狠不用說,當然是手腕子、臂膀的力氣要繃得足,散得暢……如此這般,漢子們一身汗,那臼糯米被打成了粘乎乎得一個團,兩支木棍架起來,擱上撒麵粉的案板,分成大小不一的小團,塞進刻花的木模,那餈粑就成形了。
剛做好的餈粑是軟的,從木模裡拿出來後,手腕一抖,餈粑在空中轉上幾個圈,圓圓地落在曬席上,再蓋上被單,溫度降下來後就好了。做餈粑很講究,手粘蜂蠟或茶油,先搓坨,後用手或木板壓,做得光滑,美觀。小餈粑做完後,由心靈手巧最會做餈粑的婦女,再做幾個大餈粑,小則三五斤,大則十多斤。這叫“破籠粑”,象徵“五穀豐登”,又顯示農家人大方。
湘西土家
土家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說法。打糯米餈粑是一項勞動強度較大的體力活,一般都是後生男子漢打,兩個人對站,先揉後打,即使冰雪天也要出一身汗。做餈粑也很講究,手粘蜂蠟或茶油,先搓坨,後用手或木板壓,要做得光滑,美觀。
餈粑,湘西一般在的冬日裡才能吃到,吃它的方法很多。最過癮的吃法,就是烤餈粑,冬日的湘西陰寒潮溼,為了作熱取暖,一般人家都會燃起火爐火桶。餈粑便是放在其中的火盆木炭上烤炙的,火盆通常有鐵架,沒有我們就用火鉗作支架。似乎有倔性的餈粑,讓它軟化可不容易。烤餈粑的過程,最考驗人的性情,性急的人是吃不上的。餈粑得放在微微明滅的炭火上慢慢烘烤,火氣不能太
特色製作餈粑方法大,要不然外皮烤焦,內裡卻是生硬的。而且要不停的翻邊倒面,使它兩面均勻受熱。受熱後的餈粑可不是好對付的,熾熱的高溫黏著你的手指燙,燙得人幾乎斷了想吃的念頭。但一想入口綿軟香甜,又不得不就範。餈粑在火氣下催的漸漸鼓脹,表皮微微隆起,像一個大包子似的餈粑就大功告成了。此時將表皮弄破,會有一股白氣升騰,可見內裡雪白,拿在手裡軟乎乎的,心裡升騰起一股征服的快感。此時可就別太心急,以免燙了口舌。
具體做法
糯米洗淨蒸熟。
茶油中放入黃色的蜂蠟,加熱融化,塗抹在桌面、門板、石臼、木槌等用具的表面。
餈粑做法
把糯米放進石臼中,用丁字型的大木槌用力捶搗。糯米粘性很強,一般是兩個強壯的男人來,一上一下地“打”。大冬天的,光著膀子還要流汗。
糯米搗成泥以後,取出放在桌子上,乘熱揪出拳頭大的米團,壓扁成餅,再用門板加重物壓住,等糯米涼了就成型了。
餈粑可以存放很長時間,如果放在大水缸裡,用水浸泡,定時換水,可以吃到六七月份。
烤好的餈粑可粘糖,或將糖灌入餈粑中,等其中的熱度將糖溶成糖水,此時餈粑入口甜香無比。糖是常見的白砂糖,如有土製的紅糖片,那就更好。也可將餈粑中裹入豆腐乳(湘西叫黴豆腐),薄薄的鋪上一層,如有廚房裝置,餈粑亦可用油煎熟吃, 切塊用甜酒煮熟吃,各有風味。
四川--打餈粑一般都是中秋節,四川涼餈粑色香味俱佳,糯軟醇甜,入口涼爽,沁人心脾。
把蒸熟的糯米匯入石舀裡,用蘆竹把糯米搗碎,再撒上少量糯米粉,趁熱壓成大的圓餅。其中農村多用火烤,俗稱燒餈粑,非常香脆。
剩下的多餘餈粑可以留到日後加雞蛋或者醪糟(也叫甜酒,是用糯米做成的米酒
餈粑)煮來吃,比較甜。
製作方法:
1、把糯米淘洗乾淨,用溫水泡二三個小時,控幹水後裝入飯甑內,用旺火蒸熟,然後,將熟米飯放入石礁窩內。舂茸成餈粑,用熱的帕子搭蓋。
2、把芝麻粉、蜜桂花、白糖、食用桃紅色素拌勻,製成芝麻糖。再把黃豆炒熟,磨成粉待用。
就著豆沙糖吃的香煎餈粑
3、餈粑放在案板上晾涼後,分成兩半,一半放在撒有黃豆粉的案板上,攤開壓平成片,將“洗沙”均勻地抹上。將另一半餈粑成大小、厚薄差不多的片,蓋在其上,再把芝麻糖撒在面上,切成塊就可以了。
雲南
餈粑稍大,直徑20cm左右,可任意切成小塊,用炭火加熱,之後蘸蜂蜜或把蜂蜜放入餈粑,也可以用紅糖白糖代替蜂蜜,ps:要吃快一點,蜂蜜會從固體變成液體,餈粑會從燙手變成硬塊。
回覆列表
餈耙在南方地區較常見。屬於傳統節日食品。由糯米、黃豆、芝麻等食材製作經過石臼搗爛而成,味道甜香。 各地製作餈粑,差不多都是由糯米,黃豆,芝麻做成,根據各地的口味,在製作材料上或多或少。口感都是差不多的主要就是糯米,軟膜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