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上善如水1974
-
2 # 這樣就好XC
電動汽車確實有輻射的,但是化學圈有一句名言在這裡也一樣適用“一切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其實行業內早有了電磁輻射EMC的標準(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電磁相容性電磁相容性:是指裝置或系統在其電磁環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對該環境中任何事物構成不能承受電磁騷擾或傷害的能力。)所有電路都要滿足這個標準才能上市。
相比傳統車輛而言,現代汽車由於電子產品,尤其是無線電子產品更豐富,輻射汙染源更多,輻射控制技術更復雜。由於有標準的限制,從整車開發角度,主流車輛企業均會制定本企業整車和零部件的EMC規範。
當然,如果在完全沒有保護的狀態下可能會對人體造成些微的影響(萬物都有輻射)但是遠遠沒有可以實際上的影響健康的程度(高壓輸電線都不會)。另外所有可能產生能量傳輸的位置都有電磁遮蔽,簡單理解就是給電線或者傳輸/轉化電能的位置蓋上金屬護板。再極端一點來點鉛護板(電機外殼)。電動車輻射最大的位置是十幾寸的螢幕,和你的手機差不多。
-
3 # 朱老師初中學科課堂
電動車原理就是利用電能驅使車輛的行進,輻射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就像手機一樣,手機我們現在也長期使用,但是輻射很小的。即使有輻射對人體也不會有傷害,所以,長期開電車,不必擔心對身體造成人體傷害!
-
4 # 重慶娜娜妹兒
隨著新能源市場的發展,現在純電車型也越來越普及,但是每當有新事物出現的時候,相關的一些負面新聞也就隨之擴散,有些新聞確實是有些根據,但是也不乏有些無稽之談。其中就包括純電車對人體有輻射這種論調。
就拿電動車的輻射問題來說,沒錯,電動車是有輻射,這個論調經得起推敲,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幾乎所有東西都是有輻射的。輻射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輻射的劑量過了安全範圍,如果在安全範圍之內,輻射就是沒有問題的。有關電磁輻射電磁場的安全標準聯合國國際衛生組織有著明確規定:電場輻射安全標準為5000V/m,磁場輻射安全標準為100μT,而中國環境評價標準也將限值定為了100μT,也就是說,輻射低於100μT的對於人體來說都是安全的。
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呢?目前絕大多數的電動車的實測輻射值均低於10μT,也就是連標準規定的十分之一都沒有到,對於人體的影響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這個輻射水平甚至比我們日常用的手機還要低,因此我們根本沒必要對電動車的輻射有任何擔心。
從目前各家電動車的表現來看,長期駕駛電動車幾乎和長期駕駛傳統燃油車一樣,除了會對腰部造成一定的損傷之外其他地方很少會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
-
5 # 小元vlog
要問電動汽車有沒有輻射?答案是:有!其實我們生活中的電磁輻射無處不在,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電場和磁場的互動變化產生電磁波,電磁波能量在空中傳播的過程叫做電磁波輻射。人體對一定範圍內的電磁波輻射是可以吸收化解的,所以並不是所有的電磁波輻射都對人體有害。首先來看我們身邊的電子產品,以作為電動汽車的橫向對比參考。根據一權威機構測算,日生活中,膝上型電腦的電磁輻射大約為10.69μT,手機看影片時的輻射為18.37μT,映象管電視機為2μT,液晶電視機為0μT,電吹風后部為9.32μT,接線板插座為2.97μT,西門子電冰箱為0μT,電飯煲為0μT,微波爐面板為19.78μT(正面輻射量爆表)。從測試結果看,每隻儀表測算的結果和產品的品牌、測算時間、地點都有一定關係,但數值大致如此。對於電動汽車來說,以普通常見的江淮iEV4和比亞迪e6(引數|圖片)車型為例,對充電樁的電磁輻射測試結果是:江淮iEV4配套的充電樁工作時的電磁輻射為4.78μT,充電槍頭與汽車充電插口的電磁輻射為5.52μT,雖然均高於比亞迪e6車內的平均值,但也在WHO的安全值內,且在20釐米開外便為降為0了。
汽車對人體的輻射,其實大部分時候在汽車行駛的過程中。測算結果顯示,iEV4純電動車測試結果平均值為0.597μT,低於大功率的e6的2.95μT水平,但是,比亞迪e6無論最高時速抑或續航里程均大大超過江淮iEV4。測試結果也證實:功率越大的電動汽車,電磁輻射的確也越大。然而,無論是比亞迪e6的2.95μT,還是江淮iEV4的0.597μT,均大大低於國際衛生組織(WHO)和中國、瑞典的100μT的電磁輻射警戒標準。這樣的數值對於不太懂物理的我們來說其實不太容易看出什麼,再來回看生活中人人都會接觸到的手機輻射的情況:看微信時電磁輻射0.20μT,發微信時的電磁輻射為0.45μT,而播放影片時的電磁輻射高達19.00μT,後者大約是比亞迪e6純電動車的6.44倍,是江淮iEV4純電動車的31.82倍!由此可見,手機雖小,因為有發射功能,因此輻射比“大塊頭”的純電動車厲害得多!
實際上,真正給人體造成傷害的主要是“電離輻射”。電離輻射是波長小於100nm的電磁輻射,它是一種波長短、頻率高、能量高的射線,人體暴露在這種射線下幾分鐘就能斃命,而產生電離輻射的前提是要有巨大的能量釋放,而新能源車所產生的能量遠遠達不到標準。在日常生活當中,普通人很難有機會接觸到“核輻射”,而至於“醫療輻射”也是在特定流程下面完成操作,影響並不劇烈。至於手機、微波爐、電吹風等“輻射”,也並不是“電離輻射”的範疇,他們屬於“電磁輻射”或者“非電離輻射”,對於人身體的傷害微乎其微。根據聯合國國際衛生組織關於電磁輻射電磁場的安全標準,其中電場輻射安全標準為5000V/m,磁場輻射安全標準為 100μT。也就是說,普通家電只要低於5000V/m和100μT的資料,其輻射值均在安全範圍內。測試表明,電動車的輻射遠沒有一臺膝上型電腦輻射大。況且,新能源汽車生產製造過程中也已經考慮到電池輻射的問題,對於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包等都進行了相關的防護措施。
-
6 # 使用者4036247975117
隨著新能源市場的發展,現在純電車型也越來越普及,特別是特斯拉Model 3的中國產以及蔚來和理想等自主造車品牌新車的大量交付,也帶火了電動車。但是每當有新事物出現的時候,相關的一些負面新聞也就隨之擴散,有些新聞確實是有些根據,但是也不乏有些無稽之談。其中就包括純電車對人體有輻射這種論調。前不久在Model 3等電動車的論壇裡,出現這樣一種論調,那就是“電動車對人體有輻射,長期開電動車容易掉腿毛”。好在多數人是有理智的,其中最精彩的一句回覆就是“汽油車對人的傷害更大,我開車十年,頭髮全白了。”很明顯,後面一句話大家都聽出來了是戲謔的,但是前面一句話為什麼就有人當真了呢?每當有新事物出現的時候,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不是接受,而是本能的拒絕,這本無可非議,畢竟對陌生的抗拒是人類的天性。但是我們不應該用一些我們自己的想象去對新鮮的事物進行一些莫須有的指責。就拿電動車的輻射問題來說,沒錯,電動車是有輻射,這個論調經得起推敲,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幾乎所有東西都是有輻射的。輻射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輻射的劑量過了安全範圍,如果在安全範圍之內,輻射就是沒有問題的。有關電磁輻射電磁場的安全標準聯合國國際衛生組織有著明確規定:電場輻射安全標準為5000V/m,磁場輻射安全標準為100μT,而中國環境評價標準也將限值定為了100μT,也就是說,輻射低於100μT的對於人體來說都是安全的。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呢?目前絕大多數的電動車的實測輻射值均低於10μT,也就是連標準規定的十分之一都沒有到,對於人體的影響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這個輻射水平甚至比我們日常用的手機還要低,因此我們根本沒必要對電動車的輻射有任何擔心。如果對於資料不是很敏感的話,我們也可以從道理上來說一下,很多人說特斯拉車內的大螢幕對人體也有輻射,但事實上這塊螢幕再大也大不過電視,也沒有臺式電腦的顯示器大,為什麼你會認為手機電腦和電視是安全的,而車上的大螢幕就有輻射呢?再說了,如果電動車真的有脫腿毛的功效的話,可能不需要大家說,有很多愛美的女孩子就會趨之如騖的,畢竟拖腿毛這麼麻煩的事情只要坐會兒車就好了,這對於愛美的女孩子來說豈不美哉。從目前各家電動車的表現來看,長期駕駛電動車幾乎和長期駕駛傳統燃油車一樣,除了會對腰部造成一定的損傷之外其他地方很少會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當然,特斯拉的電動車如果長期駕駛的話對駕駛者還是有一點損害的,那就是再也開不慣燃油車了,這對於曾經是燃油車粉絲的駕駛者來說無疑是一種“不可逆傷害”。
-
7 # 行之御風
目前電動汽車與燃油汽車最大的區別就是動力系統,而汽車電池組是電動汽車的核心元件之一。那麼大容量電池組對人體有沒有危害呢?我們首先要了解電池組有哪些種類。
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三元鋰電池,三元鋰電池之所以被成為三元鋰電池,就是因為其正極材料採用了包含鎳、鈷、錳(或鋁)三種金屬元素的三元聚合物。三元鋰電池中三元指的是包含鎳(Ni)、鈷(Co)、錳(Mn)或鋁(Al)三種金屬元素的聚合物,在三元鋰電池中做正極;鋰指的是電解質主要為六氟磷酸鋰的電解液,而負極材料一般為石墨。三元鋰電池在容量與安全性方面比較均衡,是一款綜合性能優異的電池。三種金屬元素的主要作用和優點如下:
Co3+:減少陽離子混合佔位,穩定材料的層狀結構,降低阻抗值,提高電導率,提高迴圈和效率效能。Ni2+:可提高材料的容量(提高材料的體積能量密度),而由於Li和Ni相似的半徑,過多的Ni也會因為與Li發生位錯現象導致鋰鎳混排,鋰層中鎳離子濃度越大,鋰在層狀結構中的脫嵌越難,導致電化學效能變差。Mn4+:不僅可以降低材料成本,而且還可以提高材料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但過高的Mn含量會容易出現尖晶石相而破壞層狀結構,使容量降低,迴圈衰減。
其中的鈷是比較少聽說過的一種自然元素,它很多同位素,只有鈷59是穩定的,不具有放射性。其它如鈷60、鈷58、鈷57等具有放射性。但是自然界中只有鈷59,通常的在三元鋰電池中的金屬鈷是不具有放射性的。
所以鋰電池組中是沒有放射性元素存在的,對人體也就沒有危害,其他如磷酸鐵鋰電池、鎳氫中也不包含帶有放射性的元素。與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差異。
除此以外,電動機和其他電器裝置的電磁輻射也存在,這一點與燃油車是基本相同的。總體來看電動汽車對人沒有潛在的長期性危害。
回覆列表
微乎其微的影響,就像手機一樣,汽車的防護措施已經做的很好了。任何電器都會有輻射,大自然裡也有,量少沒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