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玉韻wh

    看到大家討論這個問題,我也藉此說一下我們家。我公婆五個孩子,我們是最小的一個,因為住的近每天上班前都回去看一下。五個孩子二姐有病 家裡任何事情都排她的班,孩子對父母都很孝順,可以說父母家的事情,老人都不帶操心的,吃的喝的用的都往家裡買,只要父母提出什麼要求,都儘可能滿足,每年過生日都在酒店宴請,已經三十多年了,本市的酒店都吃遍了,在外人眼裡他們應該感到幸福。可是不管子女怎麼做他們都不滿意,每次回家做飯就是我們的事情,全員二十多口,慢慢的也都習慣了 ,公婆似乎對小兒子特別的鐘愛 把兒子當閨女使喚,逢年過節早上七點就打電話讓我們早點回家,意思就是回來做飯。因為住的近我又早上包餃子包包子就送給他們。從來不給送飯的兒子一個笑臉 ,還滿口的抱怨 ,兒子感到無奈 。現在五個孩子二姐除外,四家輪值每家二天,三十是大姐,老爹打電話讓我們回家做飯,春節剛好輪到大哥,回家大哥在廚房,我們回家了,婆婆讓大兒子歇歇,叫小兒子做。其他哥姐回家都做飯,我們回家就掌廚 。疫情小區封了,老婆婆竟然打電話讓其他人別回來,讓我們回去做飯怕別人傳染不怕小兒子傳染。每週我倆還要帶他們去泡一次溫泉,車在樓下上去攙扶,婆婆還得要看心情和天氣 ,有時候真是尋思這對老人都是什麼心理。今年輪到我們給婆婆過壽,酒店都不開門,只能在家過了,剛剛烤了二個小蛋糕胚,明天早上裱花意思一下。還在酒店訂了公公喜歡的烤鴨,還有幾道酒店的特色菜。就是希望二位老人能夠開心點。不好意思家事說給大家聽。其實心裡也是有點委屈的,平時也不知能和誰說 藉此發發牢騷吧!

  • 2 # 造夢小兵

    你老了卻不知道自己老了,整體狀態越來越幼兒化,越來越任性!過了半輩子了,很多神經症爆發出來而且是不帶任何可治療的特點!離他越親近的人,越是會被嫌棄被挑刺,啊從不關心他的反而對別人感激涕零,這就是老年病態思維!他還活在自己的夢裡面,認為自己還在掌控一切!老人是非多是感覺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我你無理取鬧的方式獲得更多的關懷,沒有道德恩怨可言,心裡只有自己!

  • 3 # 劉貳大爺

    這都是人之常情。。。我母親四個兒女我最小,她老了病了我照顧了十年,最後她總覺得別人都比我好。因為我們天天在一起總有磕碰,各種打電話給姐姐們告狀。基本不管她的兒子在她心目中完美無缺!!!那又能怎麼樣呢???她走了我真的很想她我個人覺得選擇了照顧她就別抱怨!!!

  • 4 # 隋秀華111

    是啊,我也想不通這些事,所以選擇遠離。越是伺候,事越多,活都是你幹,幹什麼都成為應該,你不幹就是罪,別人都沒有罪。

  • 5 # 諾一yn

    其實不用在意這些無事生非的苛責,該做什麼做什麼,我2010年帶著我的孩子回到我父母家,這一年我的母親75歲,繼父77歲,我們的到了給這個冷冰冰的家帶來了活力,當時的母親顫巍巍說:我活著有希望了,我很欣慰她全心接納了我和我的孩子。一晃就10年過去了,父母依舊能吃能睡能自理,我的孩子2016年考上清華美院,今年本科畢業,推研成功,全力醞釀畢業設計展,這一年我的母親85,繼父87,在這十年了,我做了我該做的,陪二老慢慢老去,陪孩子德智體全面成長,兩個時代的人不用刻意攪和觀念,不去過多幹涉生活方式,我媽一生就愛吃藥,起初因為過於擔心藥物副作用,經常會強制干涉她吃藥,結果,她開始偷偷吃,我~現在我不再說什麼,她隨意,隨著年紀一天天加大她說什麼做什麼都不記得了,擔曉得吃飯,睡覺,就OK了

  • 6 # 荷200375986

    這個問題:有的家庭是這樣的,伺候老人最辛苦,付出的多,不撈好的多?反到不在身邊不伺候老人的被喜歡,沒有毛病!

    那是因為整天一起不新鮮了,煩了,厭了!

    但是不能因為這樣的老人,您委屈,您就可以不盡義務,那是錯誤的!

  • 7 # 古雨秀城

    做得多錯得多,好事沒你的份,壞事往你身上推,笑臉相迎背後淚成堆,孝無悔,不孝的結伴成堆,專攻孝順之人讓人悲

  • 8 # 瀟瀟雨1958

    不做事的永遠沒錯,多做事的才可能出錯。這理放之四海皆準,家庭單位都一樣。不幹事會說話好評如潮,牛馬乾活挨鞭子,百靈鳥只叫給飯吃。

  • 9 # RHAJE7YDQZ3SXBGC

    贍養陪伴老人……是美德,是君子。

    不在老人身邊的,應該:

    知道感恩、領情,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從心裡感激替你贍養老人的人

    他為你分憂,替你上火,讓你踏實

    由於他在老人身邊,你能睡安穩覺

    挑理的,不領情的……禽獸不如

    蒼天有眼,人在做,天在看

    一輩傳一輩……若你跑偏,

    你的兒孫一定用同樣方法教育你

  • 10 # F雙月

    有些人,又不願意付出,又怕別人說他,他就先說別人這不是那不是來掩蓋自己的大錯誤!這種人和事常有,不奇怪。少來往就行了。

  • 11 # 返鄉歸來

    謝邀。在沒有利益衝突時沒人關心老人是否生活安好,也不會對照顧老人的人有什麼要求。一但關聯到繼承或相關利益時就會集體衝出來指責照顧老人的人眾多不是,因為只有這樣能使自己利益最大化。這種人不顧親情沒有孝心只有利益,照顧老人時他躲得遠遠的,只恐勞心勞力的自己受損,一但有好處時就會指責別人提高自己。這就是孝子的悲哀,是受累不掏好的實證。

  • 12 # 北京呂海東

    首先謝謝邀請,有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養老相關知識與照護心得。

    就這個問題,我個人理解問題表述的原意應該是:在多子女家庭,為什麼照護老人的人反而得不到大家的認可!會受到更多的苛責!如果是這樣的問題,我想說,這種現象不是絕對,但是存在該現象的比例相當高!那是如何造成這種現象的呢?

    一、對養老照護缺乏瞭解

    目前,中國的養老服務的培訓普及率極低,且偏技能實操方面,目前接受培訓的人員大多數是在養老機構對老人提供服務的護理員,或醫院從事對於患者提供服務的護工,作為家庭養老的家屬,參加專業培訓的渠道很窄,且社會及自身的重視度都不足,更不要說對於衰老、殘障的理解了。所以,在對於老人的照護中往往出現很多的問題,達不到自己及家人的預期。而不參與老人照護的人呢,又缺乏對照護人的理解,不懂得換位思考,總認為照護老人很簡單。之所以做的不好,完全是照護者不用心所致。而照護者由於在照護老人的過程中會長期面臨生活、精神、體能等方面的壓力、如果家人再不理解,勢必會使其情緒更加崩潰。這樣,產生誤會、矛盾就在所難免了。

    二、經濟糾紛

    關於經濟糾紛問題,涉及到普通的長期照護、疾病治療、喪葬……產生的費用等。

    由於長期照護會產生很多的費用,天長日久,日積月累,如果在照護老人之初就對這筆費用進行明確,後期就極容易矛盾。

    另外,在中國,普遍存在對於老人過度醫療的現象,例如老人被診斷癌症晚期,家屬在接受到這種資訊時,心理基本會經歷一個價格交換期,無論多少錢都要救治,大家彼此都不計較,手段、金錢都可以忽略,但是在花掉大筆金錢後,往往會產生矛盾。凡是因經濟原因導致矛盾的,大多是不贍養老人家屬成為一派,贍養老人的一派。所以,民間一直流傳“養老人不討好""的說法。也是有案例可循的。

    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養老服務的理解,相信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少了。

    作為老人的家屬,更要理解照護老人的不容易,多多理解。變換思路、多交流,向前看,以積極心態去面對生活。

  • 13 # 姐的退休生活

    我現在家裡面,就有一位坐輪椅的婆婆,跟著我們生活,我愛人姊妹3個,各有各的原因,都有特除情況不能伺候。照顧老人可不是那麼容易,白天折騰人,晚上更不好照顧,一會喝水來,一會尿一會拉來,不是這裡不舒服,就是那裡不舒服,反正就是老人覺少,她受罪,都得跟著遭罪,伺候起來,真是太不容易了。

    所以我們家的親戚們,都誇讚我們伺候的好,沒人說三道四,哈哈!我等著他們說呢!開玩笑。

    但是,可能有的家庭,會有題目中說的這種情況,那就不要客氣了,誰有意見誰伺候,讓他們也體驗體驗,伺候老人的不容易,他們就沒有那麼多廢話了。

  • 14 # 使用者86758743382

    因為自己不幹,不知道照顧老人的辛苦,一年來看不了幾次,就覺得別人照顧的不是面面俱到。有句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 15 # 瑪麗亞666

    沒錯,我就是6O歲一個人照顧兩位年己90的老父老母,尤其是老父,整天看我不順眼,呲我,有時真想甩手走不幹了

  • 16 # 使用者9183446112723

    站著說話腰不疼,他們沒有經歷過照顧老人的苦和累。就圖嘴巴快活,想說麼事就說麼事。說和做是兩回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毛主席說過,沒有親身經歷過,就沒有發言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優秀的人是少數,但這是一個不優秀就活不下去的年代”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