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怎樣判斷自己有沒有心理疾病?怎樣去調整心態呢?
4
回覆列表
  • 1 # 乤酒菜

    心理疾病,是一種病,是指一個人由於精神上的緊張,干擾,而使自己思維上、

    情感

    上和行為上,發生了偏離社會生活規範軌道的現象。心理和行為上偏離社會生活規範程度越厲害,心理疾病也就愈嚴重。長期過度緊張可能會導致一系列的心理疾病。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可能使人產生精神病變。

    可根據不同的標準或其嚴重程度分類,可分為

    感覺障礙

    知覺障礙

    注意障礙

    記憶障礙

    思維障礙

    、情感障礙、意志障礙、

    行為障礙

    意識障礙

    智力障礙

    、人格障礙等。

  • 2 # 康馨心理諮詢

    心理疾病專業知識

    一:心理疾病的分類標準;

    國際標準ICD-10.

    美國標準 DSM--3

    中國標準 CCMD-4

    1:器質性精神病 ;生理原因造成的痴呆,先天愚型;

    2:頭部外傷所致精神性疾病

    3物質濫用{毒品、酒精、菸草

    4、化學物質中毒,煤氣(一氧化碳)中毒。其他如莨菪類中草藥、重金屬中毒}

    4腦腫瘤;腦部異物,

    5其他生理疾病;

    如:甲狀腺亢進、甲狀腺機能減退

    二:重性精神病

    1精神分裂症;以一類基本性格改變,思維情感的改變,精神活動與環境的不協調為主要特徵的常見精神症候群

    症狀:

    1思維鳴響,思維插入,思維播散,思維被撤走。

    2 明確軀體或四肢運動或特殊思維行動被控制或被動妄想,妄想性知覺。

    4 與文化不相稱且根本不可能其他型別持續性妄想

    5 伴轉瞬即逝或未充分形成的無明顯情感內容妄想 或伴有持久地超價值觀念 或數月 數週,每日均出現任何感官的幻覺

    6 思維斷裂或無關的插入導致言語不連貫或語詞新作

    7 緊張性行為 如興奮擺姿勢或臘樣屈曲 違拗 緘默 木僵

    8 陽性症狀 顯著的情感淡漠 言語貧乏 情感反應遲鈍或不協調常導致社會退縮及社會功能下降

    9個人行為發生顯著而持久總體性質改變 興趣喪失 缺乏目的 懶散 自我專注及社會退縮

    1-4至少一個或5-8至少兩組十分明確的症狀

    第二;偏執性精神病

    1 偏執狂 2 偏執狀態 3急性妄想發作 訴訟狂 誇大狂 色情狂

    三 情感障礙

    抑鬱。心境低落,思維遲緩。精神運動性抑制

    雙相 {抑鬱和燥狂};心境高漲 思維奔逸 精神運動性興奮

    抑鬱呈現症:

    1對日常活動喪失興趣或無愉快感。

    2 精力明顯減退或無原因的持續疲憊感

    3精神運動遲滯或活動明顯減少

    4自我評價過低 自責 或內疚感

    5 聯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顯著下降

    6 反覆出現死亡念頭或自殺

    7 失眠或早醒 睡眠過多

    8 食慾不振或體重明顯減輕

    9 性慾明顯減退

    四 神經症 焦慮障礙

    恐懼.強迫.驚恐發作.泛性焦慮軀體形式疑病.應激後障礙.除驚恐障礙外至少3個月以上時間

    恐懼:社交恐懼 赤面恐懼{擔心自己臉紅}

    特定物恐懼{動物.植物.物品.聲音.血.注射.傷口}

    廣場恐懼:境遇恐懼{交通工具.密封的環境.隧道.飛行}

    五 強迫

    強迫行為:{洗滌 檢查 儀式性動作}有意識的強迫與被強迫並存 二著強烈的衝突 導致體驗到焦慮與痛苦 社會功能受損

    強迫思維 {懷疑 窮思竭慮 聯想 表象內心衝突}

    心理疾病不容忽視,早發現早治療。

  • 3 # 鵜鶘心理陳小康

    瞭解心理疾病前,我們先要知道什麼是心理障礙。心理障礙指的是心理異常各種表現中的一種型別,是心理病理學的範疇,表現為心理狀態、心理能量的衰退或喪失,以及心理能力下降的表現。心理障礙有感覺障礙、知覺障礙、注意障礙、記憶障礙、思維障礙、情緒障礙、意志行為障礙、動作行為障礙、意識障礙和智力障礙等。而心理疾病是多種心理障礙的集中或綜合的表現。一般的心理障礙有以下幾種:

    (1)焦慮症。焦慮症患者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同事伴有明顯自主神經功能的紊亂。包括廣泛性焦慮症和驚恐障礙等。

    (2)恐懼症。恐懼本來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但恐懼症則不是。恐懼症指的是對某些特殊情境、物體或與人交往時產生的不合情理的、異常的、強烈的恐懼或緊張不安的內心體驗,並出現不必要的迴避。包括社交恐懼、廣場恐懼和單純性恐懼等。

    (3)強迫症。強迫症患者重複出現不合情理的觀念、情緒、意向或行為,雖然盡力剋制,但又無法擺脫。

    (4)抑鬱症。抑鬱症是一種以持久心境低落的狀態為主,經常伴有焦慮、軀體不適和睡眠障礙的神經症。經常以情緒低落、興趣和愉快感缺乏、思維緩慢、言語動作減少等為主要臨床特徵。

    嚴重的心理疾病也有很多,如精神分裂症等,在此不一一贅述。其實心理疾病是精神障礙的另一種表述方式,並不是有些人認為的,心理疾病比精神障礙程度輕。

  • 4 # 我的底線是誠信

    主要是心理承受力弱造成的,如:焦躁不安,更年期綜合症,抑鬱症,精神分裂症。一個人有什麼想不開時,有必要學學流氓無賴。那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相當的強大,所以在他們那類人中,是不會有抑鬱症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

  • 5 # 三清心理感悟

    心理疾病包括一般心理問題,嚴重性的問題,神經症,神經症多數就是我們常見的神經衰弱,焦慮症,恐怖神經症,強迫症,疑病神經症,抑鬱症,還有精神分裂和雙向情感障礙,這些都是屬於心理疾病。

    那麼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心理疾病呢?一般心理問題的判斷標準,該求助者睡眠不好,需要進一步瞭解醫學史,以排除器質性病變。 情緒性質與強度和現實處境相符合,有良好的自制力,也有求知慾望,心理活動協調一致嚴格,沒有發生明顯變化,心理狀態正常,沒有出現精神病性症狀,可排除精神病性問題。心理衝突是常形衝突,可排除神經症性問題。該求助者的焦慮情緒僅限於與現實的關係沒有泛化。可排除嚴重心理問題,情緒反應在正常範圍內,持續時間一個月,沒有嚴重影響社會功能。

    嚴重心理問題的判定標準,該患者情緒性質和強度與現實處境相符合,有良好的自制力,也有求知慾望,心理活動協調嚴格,沒有發現明顯變化,心理狀態正常。內心衝突具有現實意義,患者不良情緒已經泛化,

    神經症性問題。病程不到三個月,為短程評分一分,三個月到一年為中程評分兩分。一年以上為長程評分三分。精神痛苦程度,輕度病人自己可以主動擺脫評分一分。中度病人自己擺脫不了,需要藉助別人的幫助或促進的改變,才能擺脫評分二分。重度病人幾乎完全無法擺脫,即使別人安慰開導她,或陪她娛樂修養也無濟於事,評分三分。社會功能按照工作學習,以及人際交往,只有輕微妨礙者評分一。中度社會功能受損者,工作或學習效率顯著下降,不得不減輕工作或改善工作,或者只能部分工作評分兩分。重度社會功能受損者,完全不能工作學習,不得不休假或退學,或某種必要的社會交往,完全迴避評分三分。如果總分為三克,因為還不夠診斷為神經症,如果總分不小於六,神經症的診斷是可以成立的,4到5分為可疑病例,需要進一步觀察確診。需要說明的是,對精神痛苦和社會功能的評定,至少要考慮近三個月的情況才行,評定涉及的時間太短是不可靠的。

    神經症病人追蹤12年,發現70%的人有人格障礙,而對照組外科病因有嚴苛障礙的只佔25%。所以很多的心理疾病都是交叉或同時有幾種疾病存在。

    精神疾病主要是沒有自知力,出現幻聽,幻視,幻覺,有監聽和被害妄想。社會功能受損程度,精神功能受損程度,精神痛苦的強烈程度。

    怎麼改善這種情況呢,首先作為有心理疾病的人,都是一個爭強好勝的人,更多的人是完美人格。這樣的人總是要自己堅強,要自己Sunny。他們不允許自己的恐懼,焦慮,脆弱,不允許自己的懶散,他們只會工作,不會享受。所以針對這些問題,要改變自己非黑即白的理論,允許自己堅強,也允許自己脆弱。允許自己Sunny,也允許自己抱怨。這樣自己的心理問題就會慢慢變好,一個人就會越活越輕鬆。否則總之,我們有十分力氣用十二分,自己早晚會崩潰。聰明的人自己有十分能力用七分,這樣做什麼都會遊刃有餘,自己給自己鬆綁才是解救自己最好的方法。

  • 6 # 精神科藥師小池

    您好!心理疾病,就是指一個人在情緒、觀念、行為、興趣、個性等方面出現一系列的失調,亦稱心理障礙和心理問題。心理疾病不完全等同於“精神病”,首先,心理疾病患者可以清楚地感覺到自己某方面的不正常,許多行為能夠自我控制。透過下面的介紹,你可以對照自己是否患有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特點。

    (1)病人病前均有相應的性格缺陷。

    (2)起病有一定的誘發因素,常在某一精神打擊或心理壓力下患病。

    (3)患者能感覺到自己正一步步走向“誤區”,但常常難以擺脫

    (4)病人本身十分痛苦,且疾病本身不為常人理解。

    (5)大多數患者的主動求治慾望強烈。

    (6)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付出一定代價,即主動與醫生配合方可徹底治癒。

    (7)患者的自知力比較完整。

    心理疾病的常見症狀

    身體不適是件讓人痛苦的事,如果患了感冒大家都能意識到去內科看病,面板疼去看面板科,而有些不適,如失眠、精神不振、莫名疼痛、全身不適、煩躁等,卻不知該去哪裡治療,於是四處奔走、檢查、找中醫,猶如患了疑難雜症。其實,這些症狀很可能就是心理疾病。心理疾病複雜多樣,與大家所知道的精神疾病有所不同。

    一旦發生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應如何正確對待呢?首先要消除兩種錯誤認識,一是對心理疾病過分地害怕和恐懼;二是認為心理疾病“可恥”,讓人笑話、厭惡。正是這兩種錯誤認識會使心理疾病越來越嚴重。要治癒心理疾病,必須克服這兩種思維。

  • 7 # 大家醫聯醫生集團

    導讀:“心理疾病”是一種病,是指一個人由於精神上的緊張、干擾而使自己在思維上、情感上及行為上發生了偏離社會生活規範軌道的現象,那麼心理疾病有哪些呢?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往往是由於多種原因綜合作用導致,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焦慮症:是常見的情緒障礙,往往找不到具體病因,查體多正常,患者常出現過分擔心、緊張害怕,但緊張害怕常常沒有明確的物件和內容,還常伴有頭暈、胸悶、心慌、呼吸等軀體方面的症狀;驚恐症:是一種急性焦慮發作障礙,主要表現為突然出現的緊張、害怕、恐慌、氣短、出汗、全身發抖、頭昏等明顯的植物神經系統症狀,發作突然,迅速達到高峰,一般持續幾分鐘到數小時後自行緩解,發作時頭腦清楚,緩解後一切如常;社交恐懼症:又稱社交焦慮症,是一種對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緊張的焦慮障礙;上述心理疾病都是我們比較常見的,要想避免這些心理疾病的發生,除了自我調節外還可以多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多結交朋友,這些都是預防心理疾病的好方法。

  • 8 # 賴仲達

    目前研讀心理學,對於目前接觸到的大量案例,以及《變態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的結論基礎,把書中的結論做成一張表,這張表目前是幾個常見心理疾病比較循證的一個心理學結論,大家對應的,可以嘗試根據疾病形成原理尋找解決方法。同時發現世界上的心理疾病多由恐懼、不自信、傷害產生,不知道是不是一個問題。

    ①抑鬱症:一個較為強大的勢力,給患者造成的嚴重傷害,患者受到傷害後,理解TA的人,遠遠低於反對TA的人,患者強大的憤怒(死本能)無法向外投射,只能投射給自己。這種病同時具有神經上的問題可能,跟單胺神經遞質的失常有關。解決方法需要一個發洩渠道,和大量支持者恢復自信,要麼是強烈的發洩渠道,要麼是長期的慢慢發洩。同時需要吃藥配合。

    ②強迫症:患者不信任自己做了某件事,所以反覆的重複做,不自信的症狀,說明經歷中有斷斷續續的輕度傷害或打壓。強迫症追求完美人格,因為不完美對應著缺陷,缺陷可能引發問題,他們害怕問題的出現。對應著解決辦法自然是不斷的提升自信。輕度無需吃藥,重度需要心理諮詢。

    ④焦慮症:焦慮症是恐懼症的一種,是潛意識中的恐懼,在有特定刺激下,短暫性、少量的發作,產生不知緣由的恐懼(它和恐懼症的區別是不知緣由,通常是過往經歷中一些潛在記憶重疊引發,如看見某物品突然害怕)。解決辦法同樣是增強自信,不過這塊比恐懼症輕,但需要透過心理諮詢挖出恐懼源頭,再做認知行為療法,再增強自信。

    ⑤性衝動障礙(性癮):過往經歷中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傷害,沒有得到妥善心理安慰,恐懼反向形成強烈性衝動慾望。解決辦法:需要極強大的安慰和自信提升,以及生理治療。

    ⑥抽動症:抽動症目前在心理學治療上循證,在神經學上解釋為腦基底核的多巴胺超敏,但並沒有發生病變。抽動症的發病原理與焦慮症類似,是潛意識內部的恐懼,但和焦慮症過往經歷存在不同,這種恐懼是慢慢一點一點形成的。解決辦法同樣是消除恐懼、不斷提升自信。

    ⑦潔癖:對疾病的恐懼,要麼是自身體弱多病,要麼是接觸的病人很多(如醫生就多有潔癖)。密集恐懼症發病原因類似,但是對重大疾病的恐懼。密集、骯髒、能讓人害怕的東西結合起來,多是疾病或者重大疾病。

    ⑧網路成癮:網路成癮,目前確實沒有統一結論,但從心理學分析和案例分析的話,我們可以採取心理動力學的結論:一種精神寄託的動力作為成癮源頭,形成網路成癮。一般而言,在父母雙方感情淡薄、巨嬰心理嚴重、比較大的家庭傷害、孝道氛圍嚴重等情況下,孩子尋求不到情感或者自信力的寄託(即父母愛和鼓勵的寄託),便透過網路尋找精神寄託,如遊戲排位;網戀;網路創業。00後早戀成群現象也是因此產生。解決辦法:網路成癮,先治父母,其次確實可以用戀愛治療,但要懂得如何去愛。

  • 9 # 小小QQ66

    你知道有那些心理疾病?我的人的經歷,有很多的內容,可想幫助患者得到緩解,不受任何環境影響,需要有信心,可以得到康復,一般的患者,透過查體多是正常的,……患者常常出現過分擔心,會發現頭暈,胸悶心慌呯吸……這個時候應該是發病的原因之一,,患者如果知道自己要發病了,你是否懂得怎樣控制自己,平時的時候有沒有正能量,如果有,透過禱告,幹走負能量,一般十分種半個小時以上,得到輕鬆愉快……該吃藥的時候還是需要和醫生一起溝通方式……這是各人的選擇。

  • 10 # 弘一書童瘋狂兔不死鳥

    列舉一些我知道的:疑病症,露陰癖,戀物癖,囤物癖,心理畸形,奇裝異服(以引起注意)。 抑鬱症,焦慮症和強迫症這些則都不是心理疾病,此類病患有的有心理問題有的並沒有。

  • 11 # 蕪欄

    第一類是和器質性病變有關的精神障礙,第二類是精神分裂,第三類是情緒情感類,第四類是藥物導致的精神障礙,第五類是物質依賴性的心理障礙,第六類是發育障礙導致的先天性的智慧低下,第七類是後天感染引起的心理疾病,第八類是癔症,第九類是心理相關心理障礙,第十類是身份性別的自我認同障礙。

  • 12 # 婚姻家庭諮詢師

    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礙、抽動症、多動症、強迫症、抑鬱症、焦慮症、神經症、創傷性應急障礙、社交恐懼症、疑病症等。

  • 13 # 一杯子一輩子99

    看了好幾個回答感覺都是醫學上定義的疾病!我感覺這是事實病!心裡疾病我認為,是心理有問題思鄉比較偏激,導致自己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例如,看誰都不像好人,每個人都對他圖謀不軌。或是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看到別人比自己好了就要想辦法破獲!總體來說就是做一些損人不利己的事!

  • 14 # 艾嘉仁

    心理疾病又叫精神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種類很多,表現各異,根據不同的標準或其嚴重程度分類,可分為十大類,如感覺障礙、知覺障礙、注意障礙等。也可以分為輕型的心理障礙和重型的心理障礙,輕型的心理障礙包括焦慮、抑鬱等;重型的心理障礙寶庫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等。

  • 15 # 醫道之窗健康

    包括:行為 性格 情志 思維 睡眠 情感之性等心腦肝意識形態功能障礙或失調。

    也是自身個體特色、差異性與社會群體意識、認識功能性心理特徵變化變異。

    可分為感覺、知覺反映失調、功能力記憶力障礙、思維情感特異化、精神智力失調、意志行為無主化、人格文化障礙等因素層次面。

  • 16 # 魂德傷心

    造成心理疾病的因素很多,包括家庭條件,家庭環境,家庭關係,社會關係。以及來至於工作,或者生活壓力,身體疾病。

    主要反應在,思想,意識,行為,都與正常人,存在一定區別。

  • 17 # 小荷醫典

    心理疾病包括哪些?

    心理疾病指由於精神緊張或干擾,使個體的思維、情感和行為發生偏離社會規範的異常心理現象。

    人的精神心理活動是豐富多變的,人與人之間也有很大的差異,心理狀況是否良好一般需要參考兩個標準。一個是主觀體驗,即個體是否有明顯痛苦感。另一個是社會功能,即個體是否能夠適應當前環境,完成當前社會角色,並向自我實現的方向發展。

    如心理活動本身或繼發的結果只是帶來一過性的痛苦體驗,而社會功能沒有受到明顯影響,那多數情況下可能只是心理層面的矛盾和衝突,即通常所說的心理問題,如恐高、失戀後的痛苦,追求完美的性格特點等等。這種情況下即便不干預,由於問題的影響範圍相對侷限,人們大部分時候生活還是可以正常進行,如果希望改變可以透過心理諮詢或治療逐步改善。

    如果既有強烈的痛苦體驗又影響了社會功能,比如抑鬱障礙、焦慮障礙、強迫障礙、社交恐懼等,則需要考慮診斷為疾病,並建議接受專業系統治療以緩解痛苦改善功能。

    還有一類情況,患病個體可能並沒有明顯的痛苦主訴,但社會功能嚴重受損,例如精神分裂症、精神發育遲滯、痴呆等,這類往往屬於重性精神疾病或腦器質性疾病,更需要積極的治療或密切的護理照料。

    本內容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精神科 副主任醫師 曲姍稽核

    點這裡,檢視醫生回答詳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是如何省錢的?有什麼省錢技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