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場外自由人
-
2 # 郭愛梢
我是95年入高一,我的高中是在一個閉塞的小縣城上的。雖然閉塞,但是我們那個年代上高中,課外活動卻非常豐富。足球賽,籃球賽,乒乓球賽,每年秋季的運動會,校廣播站活動,各種歌唱比賽……
記得高一那年,我們平行班一共8個,學校的操場就是土的,這也阻擋不了男生們踢球的熱情,我們年級的挑戰輪迴賽踢的火熱。
如果哪個班想要挑戰,就把海報貼在教學樓側面,應戰班級如果同意,就貼出應戰海報。班裡的女生都去操場加油助威!記得當時我們班的足球隊所向披靡,整個班非常團結。練美術的同學負責畫海報,練音樂的同學負責高歌一曲加油,其他同學負責後勤,每天開心快樂!現在想起來,感覺像是昨天的事情!
-
3 # 虎寶說個球
我的家鄉是安徽省,屬於足球欠發達省份。我就讀的高中是一所縣中學,我的高中時代足球是這樣的:
足球運動的普及率不高。全校踢足球的學生遠沒有打籃球的多,特別是我們文科班,男生也就三十來個,只能組成5人小場地,偶爾踢一次大場地,守門員、後衛這些“技術含量要求不高”的角色,也都是籃球隊的同學來客串,所以競技水平可想而知,自然結果也是踢不過理科班。
足球運動受關注度也不高。足球比賽基本上是自娛自樂,場上的同學踢的很開心,不知疲倦地奔跑,盡情的歡呼。但場邊沒什麼人看,比起籃球賽場邊女生的吶喊、加油和關注,足球比賽的氛圍相當冷清。
儘管如此,但作為一名鐵桿球迷的還是很幸福的,樂趣無窮。比如:每天就盼望著放學能去“排球場”踢一會球再回家;進個自認為漂亮的球能興奮半天;受個傷覺得無所謂,甚至挺自豪,畢竟只有主力才有機會被屢屢侵犯;踢完球后還約著好朋友去玩PS,遊戲按鍵按到手疼……
高中時代的學習壓力是巨大的,最好的精神食糧就是足球,放學路邊買一份《足球報》或雜誌,有時候會剪一些喜歡的球星畫貼在臥室。當年大家喜歡的球星有羅尼,九爺,舍瓦,亨利,巴蒂,勞爾,小貝,齊達內,內德維德……現在想想也都是球迷初級階段,都只喜歡中前場球星了。。。
高中時代一去不復返,年輕的幸福很純粹,現在雖然也不踢球了,只能選擇性看看球賽,偶爾玩玩實況,但球迷的精神幸福是一輩子的~
-
4 # 足球小生DL
要說我高中和足球的故事,那還真的可以說一說。
記得,上高中時候,迷戀足球已經到了痴迷的狀態,每當體育課取消,內心的發狂,咒罵就在心裡不停的翻滾,隨時都要爆發。所以,每週期盼一次的體育課是最開心的。
記得一場內部足球賽,我打前腰,當時特別迷戀小羅,他有一項絕技:牛尾巴。簡直帥到炸,於是我就天天模仿,這天比賽,我帶球往前有,前面防守球員過來了,在他出腳之前,我先用腳被往右撥了一下球,在對方身體左傾時,我瞬間用腳腕內側往左一撥,他瞬間被我晃了,我繼續帶球突進,一腳打門,可以被守門員沒收了。
當時,被我過掉瞬間,我聽到他說了一句話:“牛啊,這都可以,啥時候學的”那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瞬間爆棚。現在回想起來依然開心。
好懷念我的高中時代,雖然特別辛苦,但是快樂的時光也不少。
-
5 # 徐聞小z
本人喜歡的一項運動就是踢足球,踢足球不但可以增強團隊凝聚力,還可以鍛鍊身體,足球的魅力無限,踢足球就是為了喜歡,喜歡外星人羅納爾多的鐘擺過人,梅西和c羅的絕代雙驕!足球充滿著激情,讓人熱血沸騰!
接觸到足球是在讀高中的時候,年級裡經常有比賽,班級之間的競爭,學校球場只有一個大草坪,每次比賽,一群人在瘋狂的追一個足球,誰進球多誰誰就是勝利者。剛開始不懂規則,手球,發邊線球,是什麼是越位等等,單靠就是那股衝勁。後來通過了解漸漸的就喜歡上這項運動!
那時候讀高中,家裡人也不贊同,覺得高中了應該多點時間去看書學習。我心裡也明白,但為了喜歡,到了下午一放學就跑去足球場,為了看球,特別是歐洲盃比賽,三更半夜起來看直播,那時候大家對足球的熱愛那股勁兒,當支援的球隊進球了,那個時刻才是激動人心。球隊輸球了後,也會悶悶不樂……
所以在高中時候,讀書和足球的故事就這樣過了三年,到了現在我依然熱愛這項運動,每個星期都跟朋友們踢一場。足球不僅僅是一項運動,它也教會我拼搏才會有希望,不到最後永不放棄,它教會了我堅持就是勝利!!
回覆列表
我的高中在縣城的一所職高,同學都是來自鄉鎮的一幫孩子。高一第一學期開學後的頭兩個月,我每天都在動員大家踢球。那時候,每期的《足球俱樂部》是必買的刊物,買了之後就拿到教室和寢室。在那個資訊閉塞的環境裡的,這種刊物成了大家爭相閱讀的物件。
時常給大家普及足球知識。義大利隊的防守為何堅如磐石,內斯塔的盯人如何牛逼,馬爾蒂尼如何在米蘭和義大利成為傳奇,因扎吉的跑位如何飄逸,羅伯特?巴喬如何拯救義大利而又踢飛點球成為憂鬱王子……當然,還有世界盃與歐洲盃的那些經典戰例。學校裡的兄弟們聽得如此如醉,被球場上的各種傳奇故事深深吸引,也從而引發了踢球的慾望。那時候的我們每天都會在球場上飛奔,不知疲倦,那是我們唯一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