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郭小津的秀
-
2 # 長川君
學前兒童較為常見的問題有:
1.打架
2.咬人
3.蠻不講理
4.爆粗口
5.人來瘋
6.任性
......
其實有很多的
-
3 # 老毛說我是好人
1.
語言發育異常 若孩子到了3歲仍不會講話,或詞彙特別少,用詞混亂錯誤等,則可能是智力低下、孤獨症、耳聾、特殊性語言發育遲緩等疾病。
2.
吃手指和咬指甲 3—6歲兒童還有吃手指現象,也可能是某種心理問題引起的,如缺乏母愛、不被人關注、受到挫折失敗、恐懼不安或寂寞無聊等。
3.
口吃也叫結巴 孩子口吃時可能還伴有擠眉弄眼、歪脖子、搖頭、揮臂跺腳和呼吸急促等表現。主要由遺傳因素、腦損害、受驚嚇、過度緊張、父母關係緊張、突然變換環境以及模仿等造成。
4.
抽動 有些孩子出現不自主的眨眼、聳肩、抽動鼻子、搖頭、皺眉等習慣性行為,稱作兒童抽動症,多見於男孩。造成的原因有過分緊張,也可能是因為眼角膜炎、氣管炎、脖子扭傷、落枕等未能及時治癒而導致
-
4 # 夢想星空分外藍
學齡前會出現很多情況,比如從年齡小往年齡大來說,亂投東西,爬出小床,吮手指,恐懼行為,不肯洗澡,不肯洗頭,刷牙、洗臉,孩子不肯分享,孩子到處亂塗亂畫,孩子過於依賴,破壞東西,穿衣服磨磨蹭蹭,尋求過多注意,不愛整潔,在公共場所搗亂,不聽話,發脾氣,罵人,孩子咬指甲,行動慢吞吞,孩子說謊,孩子“輸不起”,挑食,焦慮行為,孩子不講禮貌,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坐不住等等眾多情況
學齡前兒童在性格上相對突出的特點是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好提問題、易衝動、自制力差、易受暗示、模仿性強。針對兒童的特點,家長應正確引導,努力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環境,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
5 # 雲哥147038573
學前兒童較為常見的問題是:一是對父母依賴性強,離不開;二是頑皮,喜歡多動;三是注意力不集中,什麼都按他的想法去做;四是有偏食現象;五是什麼都感到新鮮,好奇心強。這些都是學前兒童常出現的問題,關鍵要因勢利導。
-
6 # 九月風滿樓
一本書都講不完的內容,您這太為難人了。
只講一點:安全。
要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比如
① 不進廚房,有火
② 不動插座、電源,防觸電
④ 在外必須保持在家長視線內
⑤ 無論男女,任何人不能觸碰背心短褲蓋住的身體部位
⑥ 所有說不讓告訴父母的,都不是好人
⑨ 一旦走失,呆在原地不亂跑,看見警察等穿制服的求助打電話等
-
7 # 農人365
學前兒童較為長見的問題有那些?
前面的朋友講了安全這裡就不講了,學前兒童是六週歲前的小朋友,這個階段小朋友正是費心的時候。
0到6歲的小朋友正是性格情感的形成時期,6歲前的小朋友正是學東西的時候,孩子出生時就是一張白紙,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長大,同時跟著大人學會了很多東西。
3歲後就要開始養成一些好的習慣,一些好的理念慢慢灌輸,同時制定一些規矩,要讓孩子習慣,將來孩子大了發現問題再去改變就不好改變了,要讓孩子有禮貌,有教養,有規矩,這些都是6歲前要教給小朋友的。
個人見解希望對大家有用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真的是比較廣泛了。
其實大概可以分為一下幾點:
1、語言
2、人際交往
3、自理能力
4、情緒表達
5、運動能力
6、自我保護能力
7、運動企劃能力
8、自我評價是否定位準確
9、思維力
10、自我掌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