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粵ok

    所謂脾氣暴躁的孩子,是指稍有不如意就會發脾氣,甚至會對小朋友大打出手的孩子。發生這種情況,大多數是因為家庭生活中的不和諧造成的,家長的不良情緒常常會反映到孩子身上。因此,若要改變孩子的壞脾氣,就必須要營造家庭的和諧氣氛。當孩子再發脾氣的時候,溫和地加以阻止,告訴他這麼做不好,並在生活中為他做出處事的榜樣。如果孩子開始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一定要表揚他,經過一段時間以後,他就會自然而然地成為脾氣溫和的孩子了。

    孩子脾氣暴躁,對瑣事無辜發脾氣,強詞奪理,可能是由於孩子感覺統合失調引起的觸覺防禦和腦神經生理抑制障礙。

    一般四歲左右的孩子開始有獨立願望,並萌生自我意識。開始對父母的擺佈產生反感。當大人不能滿足他的要求時,他們就會把內心的不滿毫無保留地發洩出來。孩子不善於用語言表達,有些事情他們還說不清,因而在大人堅持要他做不願做的事,或大人堅持不能允諾他們的要求時,他們就會用發脾氣來宣洩其壓抑的情緒。

    人小脾氣大的孩子,除了脾氣倔之外,還有點“小聰明”。他們能摸透大人的心理,也掌握了一套規律,只要先撒嬌,再磨纏,最後向大人發一通脾氣鬧一番,什麼目的都能達到。

    孩子發脾氣、耍賴,原來作為要挾大人的手段,並不希望太過火。可是,脾氣一發,失去理智,只顧撒野,一點餘地不留。過後,雖然願望達到了,但對自己發脾氣時摔壞心愛的玩具的行為,也會感到後悔,甚至內疚。

    因此對大發脾氣的孩子,家長應堅持使用兩個方法:一是消退法。消退法是透過漠視不予理解等方法,逐漸消退該行為的方法,一般這種方法很有效。二是隔離法。當孩子出現不適宜行為時,將孩子隔離於強化物較少的地方,如小房間或角落,從而逐漸減少孩子不適宜行為的方法。一般隔離的時間為一歲一分鐘。如5負隔離5分鐘,隔離地點應該是安全的,可以觀察到的地方。

    另外,要堅持兩個原則:

    一是絕對不要斥責或打罵孩子。

    二是緊緊拖住孩子,不要讓孩子撒野毀物和自毀。

    第一個原則是很重要的,因為斥責等火上加油,適得其反。特別是家長火冒三丈,怒不可遏的樣子,等於是孩子發脾氣的“榜樣”。須知,柔能克剛,而剛卻克不了柔。

    第二個原則的著眼點,在於用骨肉之情和善良的願望,幫助孩子控制難以自制的情緒,讓他一動不動地呆上五分鐘,爆發的情緒就會平息下來。待孩子發過脾氣後,應同孩子談心,教育孩子認識發脾氣的危害,學會以理智控制感情。平時,對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應主動地給予滿足,不合理的要求堅決不能滿足,怎麼撒野也不行,讓孩子明白:凡事必須講道理,無理寸步難行。

    對人小脾氣大的孩子,除及時接受感覺統合訓練外,父母教育口徑必須一致,切忌南轅北轍;教育務必堅持,堅持一段時間,情況就會好轉。

    面對暴躁的孩子,專家的建議如下:

    1.父母要調整認識。你的孩子並非故意和你作對,故意不順從,就像孩子不願意自己有多動症一樣,他們是因為在適應力和挫折承受力方面有了障礙,他們力不從心。這些障礙的形成是由於一種神經生物化學的易患病體質引發的。

    2.為孩子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在這個寬鬆的環境裡,父母感受他的困難所在,在他“情緒惡化”之前就幫他一把,而不是像以往一樣因“嚴格要求”而最終導致他“徹底崩潰”。實際上,在他情緒開始惡化的時候,已經沒有理智可言,這時父母的管教常常變成“火上澆油”。

    3.“幫他一把”。原則是:不能接受的行為要堅決制止,但不能多,要謹慎選擇;可以放孩子一馬的地方要寬容,這些行為可以幫助你改善親子關係;培養孩子提高適應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比如,孩子在外邊玩,你呼他回家吃飯,可是,孩子說:“別人都還在玩,我們家吃飯太早了。”那麼,你就問孩子他還要玩多少時間。如果孩子回答他需要20分鐘,你可以要求他10分鐘。孩子如果不願意,你就要求他折中,“15分鐘,大家都讓步5分鐘。”這樣的討價還價,可以逐步培養孩子理智地解決問題,改變過去動輒“發脾氣”的行為模式。

    多做些親子游戲

  • 2 # 小陳靜

    在生活中,特別是孩子面前要注意建立和善、大度、容易溝通的形象。凡是多和孩子商量,不要一味的發號施令,遇到孩子有不同想法的時候,注意聆聽孩子的聲音,並且耐心的與孩子交流想法。

    不要打罵,交流最重要。語言溝通是建立和諧關係的前提,也是讓孩子充分理解他人、改變倔強性格的關鍵。透過言語交流,讓孩子不要固守某一種想法,知道完成一件事情有很多選擇。

    先讓孩子冷靜下來。孩子開始鬧脾氣的時候通常會吵鬧,這時候嘗試與孩子溝通是沒有效果的,家長故意可以不理睬孩子或者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待其脾氣緩和、冷靜下來的時候再和孩子溝通、講道理。

    適當讓孩子嚐嚐倔強脾氣帶了的後果。孩子脾氣倔強,執意要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家長在判斷沒有危險的情況下,讓他嘗試一下,如果失敗或者造成後果,讓孩子體會脾氣倔強造成的損失,打壓打壓孩子的銳氣。

    對年齡較大的孩子要注意換位思考。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到了一定的年齡,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這時候你就要注意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了,在孩子溝通的時候也要注意加入你換位思考的內容,讓孩子知道你也考慮了他的想法。同時,家長將自己的立場、觀點表明,讓孩子清楚理解家長的想法。

    要堅持原則。通常給孩子劃定的底線不能輕易破除,不能向孩子妥協。如果家長沒有原則,就會讓孩子出現混亂的情緒。假如某一次孩子意外發現吵鬧讓你沒有堅守底線,下次他會採取同樣的方法逼你就範。要知道堅持原則是讓孩子主動放棄“倔強”的最佳方法。

    對孩子倔強的錯誤行為要明確制止,並給予懲罰;但是,對孩子放棄“倔強”,願意傾聽他人意見、做出改變的時候,要獎勵。

  • 3 # 7姐兒的小歡喜

    四歲男孩子脾氣倔強要怎麼教育?

    您好,我是7姐兒,是一名天賦分析師,4歲孩子,受原生家庭影響應該還不是很大,脾氣倔強也有先天的性格特質,人的性格分成9種性格特質,每種特質都有天賦的一面,沒有那種性格更好,如果您有意願可以私信我,幫助孩子做一個天賦分析,看一下屬於那種性格特質,免費的,也在以後的教育上有所幫助!

    那從家庭教育的角度看性格倔強的孩子,會有以下幾種方法,家長做參考

    1:倔強的孩子,都是比較有主見的孩子,最好讓他自己做主,公式是——先確認孩子的想法,家長再給予2選1的問答引導。比如,孩子非想要出去玩兒,家長可以這樣互動:寶貝,媽媽特別理解你,老在家裡都沒意思了,你特別想出去玩,出去會有被傳染的危險,你選擇吧,是在家不會生病吃好吃的?還是出門會被傳染吃藥藥?

    孩子自己選擇的,她自己會分析承擔,家長如果一味阻止她,等於在替孩子承擔,孩子就會鬧脾氣,因為她認為家長不懂她!

    2:倔強的孩子,有的是因為家長缺乏鼓勵和讚美,孩子在給家長提示,也是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不過他認為的方式只有一種發洩的方式,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告訴她,情緒有正確的表達方式,和孩子共情,認知當下她的情緒,比如不高興,被冷落,被誤會……家長要多學習,要有耐心,引導孩子表達情緒,孩子只要唄認同,就不會固執倔強了,這只是她的一種行為表現而已!

    3:倔強的孩子,也有可能人家長缺乏用心陪伴,比如家長陪伴的時候不用心和她互動,孩子對家長不滿,就會發脾氣,家長在提出什麼意見,都不願意配合,所以家長要讀懂孩子

    所謂的方法,其實都是一些理論,能不能落地利用,考驗的一定是家長,家長的改變會引導孩子的變化,還是那句話,家長改變1%,孩子改變100%,持續的正面確認,持續的關注孩子所是的部分,就可以。

    正所謂一個手掌,有收心和手背,手心多大,手背就有多大,多看孩子所是的部分,正面的部分就會越來越突出!

  • 4 # 好奇人生彭琪皓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聽話的現象非常普遍,父母要孩子往東,孩子偏要往西,當孩子倔強時,很多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動不動就是責罵甚至動手!這樣不但達不到教育的目的,更會令孩子產生叛逆的心理,令親子關係僵硬化!

    當孩子不聽話時,父母要找出原因,理解孩子,瞭解孩子的真正想法,才能對症下藥!

    1.不能過於心急,找出孩子不聽話的原因,是故意為之還是受生理、心理的影響而造成的無心之過,然後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孩子自然就會聽父母的話!

    2.孩子叛逆,是成長的規律,當孩子進入叛逆期,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對孩子進行強力壓制,要找到其中的根源,適當引導孩子!

    3.要尊重孩子,孩子也有自尊心,當孩子倔強時,不要急著當從批評孩子,這樣會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巨大的創傷,令孩子更加叛逆!而應該把事情先放一放,等孩子平靜下來時,私下與孩子分析事情的利弊,這樣既能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又能讓孩子接受意見!

    4.多陪伴孩子,當孩子進入叛逆期時,代表孩子的思想也漸漸成熟,對事物有了判斷能力,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但由於孩子的經歷,見識常淺,很多見解處於探索階段,無法分辨對錯,處於迷惑時期,這時候他們需要父母的支援、理解和指導。父母應該抽空陪伴孩子,多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內心思維,引導孩子明是非,分對錯,這樣孩子才能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身心才能健康成長!

    教育孩子是一件難事,但只要找到孩子與父母分岐的根源,難事情也會變得簡單!

  • 5 # 小小小林呀

    孩子的性格取決於家長,隨著小孩子慢慢長大,每個人就都會有自己的性格了,或內向,或外向,或著性格倔強,對於孩子來說也一樣,但讓父母頭疼的就是有些孩子很不聽說,倔強的很,怎樣正確對待這樣的孩子呢?說起喜歡什麼樣的孩子,一般家長都會說“當然是表現很乖、也很聽話的孩子”。但是,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一些孩子總讓父母感覺與自己對著幹,想要讓孩子幹這吧,孩子又偏是不幹,任家長說破了天也不改變,甚至對家長不理不睬的,為此父母對此很是苦惱,認為自己養了個如此不聽話的孩子,真是倒黴。 事情也並不是這樣的,家長們看到孩子不聽話時,就會大發其火,甚至“家法伺候”,將孩子痛打一頓,好像和孩子鬥氣似的。其實,孩子的某些倔犟的行為是有理由的,做家長的一定不要一概而論,要了解清楚,自己保持淡定。有關專家說,因為孩子在心理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我意識,在他用自己稚嫩的思維試著理解大幹世界時,總免不了作出自以為是的判斷。這時,如果家長認識不到這些,而是將孩子當成對手,與其大吵大鬧,顯然是太不冷靜,也太不應該了。因此,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應該做的首先是要平息自己的情緒,頭腦冷靜地處理問題。 當然,脾氣倔強的孩子,一旦與父母較起勁來,也的確使父母們感到很心煩。但是,這時的家長一定要穩住,應該首先斷然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另一方面也要給他以應有的尊重,這才是比較理想的管教方式。反之,如果家長對孩子大聲斥責,說出許多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不但無法達到管教的效果,反而會破壞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而孩子也可能會更不聽話,結果,這種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產生出的是相反的效果。 所以,要正確對等性格倔強的孩子,其有效方法是:大人們要以慈愛的態度、和藹的話語和他交談,瞭解他的行為動機是什麼。在這種建設性的談話氣氛之下,孩子一定會改變無理取鬧的態度,將他的心裡話說給你聽。 還有一些情況,比如在實際生活中,父母對於孩子的一些無關緊要的日常瑣事,如穿哪件衣服等等,家長不必一定要孩子聽從家長的意見,只要把你的看法和孩子說清楚,給他一個自己做決定的機會,他就不會再鬧了。假如家長總是不分青紅皂白地否定孩子的任何要求,孩子一定也以不講理的態度來對抗家長,久而久之,不但家長越來越無法忍受孩子,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犟,嚴重影響親子之間的關係。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家長對孩子的任何要求都給予無條件的滿足,那麼就會走入另一個極端了。 現在社會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生活在優越的條件下的,幾個老人再加上父母一起來疼,對孩子千依百順的,很容易就養成孩子的倔強的性格,不管大人如何解釋都聽不進去,想要的東西一定要行到才,這在一現在的很多獨生子女身上十有八九會發生。所以說,性格倔強也從別另一方面表示出孩子的“小皇帝”架式,反事都要依著他,對於這樣的孩子,家中的老人尤其要注意了,不要等到孩子大了難改了、犯錯了才知道自己的教育有問題,也就後悔莫及了。

  • 6 # -闖她心房佔心為王-

    孩子有主見是一件好事情,所有的孩子都會有自己感興趣的方面,家長不妨試著在日常生活注意觀察孩子的興趣傾向,從興趣著手。

  • 7 # uxfjncr

    孩子出現倔強、反抗的行為時,父母應避免使用權威的口語或方式來教訓孩子,而應拿出一點“辦法”來。首先深呼吸,不要讓自己跟隨著孩子的生氣情緒,然後試著和他講道理,教他學會尊重別人,並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 8 # 超級朋友

    不管新來的兄弟,還是發起回答的朋友,千萬別聽樓底下說,不能慣的!

    這種人我一定是另眼相看的!

    我來舉個例子,你四歲你知道什麼?你說不能慣!是什麼意思?充滿暴力,充滿粗俗!讓我想到就想離你3米遠!

    語言代表心理。

    四歲孩子,啥也不知道。不知道社會現在是個啥情況。你呢,細心教導他,為什麼呢?他什麼不知道,你如果指責,等他長了了,很有可能有增值叛逆行為與自卑行為。等等。

    然後記得誇獎,他做了沒信心事。如果有誇獎在,他成功機率就大!

    多陪他玩玩,他也許也挺孤獨的。記住,等他大了,也許2.3年不在你身邊。雖然你跟他,沒利益,但是有時候,你會從他身上發現啟發的。

    不說那麼多了,自己想想吧。祝你吉人自有天相!

  • 9 # 風離舊巷

    父母應該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多鼓勵孩子,而不是打壓、責備。你要很快改變這個孩子的脾氣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是一個情緒的反應,而且可能先天有些孩子就是比較倔,不是特別願意改變。這樣的孩子你如果跟他較勁的話你適得其反,這種情況下有些事情不是很重要妥協一下其實不會有大問題,減少跟他的衝突,把他跟較勁的力量放到重要的不得不做的事情上,這樣效果會好得多。

  • 10 # 觸兒教育果媽說

    感謝邀請。四歲的孩子已經從嬰兒期進入了幼兒期,此時叛逆情緒也隨之到來。這個時候的家長會有厭煩情緒,很容易和孩子發火,大聲的說話甚至喊叫,試圖用這種方法來讓孩子聽話。起初的時候也許還有效果,可是慢慢的孩子似乎不那麼害怕了,有些家長就開始了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實踐。

    而此時孩子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他(她)開始不願意接受家長的意見或指令,嘗試著“自己當家做主”。孩子的隨心而為使他(她)大機率的會做出錯誤的事情,這時家長會糾正孩子的錯誤,孩子心生牴觸情緒,家長大聲喝止,孩子情緒急躁……,“羅生門”開始了!

    孩子天生的本性是想每一件事都按照正確的方式去做,不想做錯一件事情,所以他們開始尋找錯誤的界限、邊緣,這就需要家長們做出正確的引導了。首先讓孩子信任我們、崇拜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和孩子“打成一片”,家長可以和孩子盡情的玩,玩到嗨,玩到瘋!讓孩子不再牴觸你,不再認為你和他是對立的關係。瘋完以後抱著孩子談談心,透過“朋友的建議”給孩子正確的引導。

  • 11 # 使用者24014819035

    一個四歲的男孩,脾氣很大、很擰。我是這麼認為的,孩子剛出生是一張白紙,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長大,家長的態度和周圍的環境會形成他的個性。小孩子具有可塑性,怎樣去改變他的這種怪脾氣,關鍵要看釆取什麼方法去引導。平時要跟他多進行互動,要善於跟他交朋友,要言必信,行必果,要跟他講道理,說話語氣要溫和,要跟他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識識數,念念兒歌,教點禮貌性的知識,要隨時掌握他的心理動態,興趣愛好,一旦他發脾氣,你不能大發雷霆,不能棍棒相加。要想辦法轉離他的注意力,最不能的是先打後揉,一個打一個護。別看孩子小,他在哭鬧的時候就是想有人護著他,長此以往,他的脾氣就會越大、越犟。為什麼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就是這個道理。家長如何教育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誕生。我的觀點如何,大家共議。如果覺得不錯,請點贊。

  • 12 # 炯兒心語

    對於中國孩子來說,一個不被打擾的童年是多麼奢侈的一件事!

    試想一想,如果他完完全全聽了你的話,完成了你需要他做的事情,他不就成為了你嗎?或者說是你的人生的複製不走樣!?這些都不他的,他有自己的基因,有自己接受的外界的事物,所以他會有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決定。

    其實小朋友並不是故意搗蛋,不聽話,而是在這個時候有他自己想做或不想做的原因!家長這個時候應該蹲下身子,在跟孩子能平視對方的高度,進行一番對話“你不想做這個嗎?那麼你想做什麼呢?”“讓媽媽陪伴你一起做好嗎?”讓孩子的內心充滿自主和力量,做一個睿智的跟隨型的媽媽,透過對話試著去了解孩子。

    國外做過一項調研:兩組家庭一組的孩子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平等的待遇,長大後這樣的孩子的人格很健全,它能夠很充分地融入社會,如果遇到挫折,他也會做自我調整後繼續前行。另一組家庭的孩子是在被限制被管制的嚴苛狀態下長大的,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性格乖張不善於與人交往,一旦遇到問題容易偏激。

    換位思考、平等溝通,拒絕單方面灌輸。要想幫助一個人,首先要了解他。不是嗎?

    真正的童年是各種元素的混合,不僅有好奇、興奮和幻想,還有恐懼、憤怒和悲傷。這才是最完整的!

    按照魯迅的說法,文化就是限定,就是讓人在一系列的規則下待人接物。只要不脫離大方向即可!

  • 13 # 秋未涼

    孩子脾氣大,又倔強家長應該怎麼辦呢?下面是自己幾點淺顯的見解。

    一,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做好孩子的榜樣。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夫妻之間遇到分歧,產生矛盾時,要冷靜處理,透過溝通交流解決問題。對待孩子也應如此。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庭是影響孩子最深的地方!

    二,不要過分溺愛孩子。對孩子有求必應,想方設法滿足孩子各種要求,造成孩子稍有不如意就大發雷霆,不達目的不罷休。父母愛孩子是沒錯的,愛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要讓愛孩子變成害孩子。

    三,孩子發脾氣時,要冷靜處理。孩子正在又哭又鬧,切不要與他針鋒相對。先不要理會他,等他安靜下來給他耐心講道理,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發脾氣是不能達到目的的。幫助孩子疏導情緒,讓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是合理的要求適當滿足,不合理的堅決不能答應。

    四,四五歲時是孩子的一個叛逆期,孩子的獨立自主意識也越來越強烈,家長要給予積極正確的引導。多陪伴孩子,尊重孩子。以平等的方式多跟孩子交流,讓孩子訴說自己的想法。孩子的成長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家長付出很多的努力。

  • 14 # 金幣愛心

    00

    鵬鵬愛心團隊

    剛剛

    請大家關注渭南繼母虐待孩子案件:新浪微博:@呼喚鵬鵬,就知道中國虐童方面做的多麼不到位了。

    編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消毒水很緊張,可以用寵物消毒水來為家裡消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