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智慧的人
-
2 # 良人執戟2
曾國藩,初名子城,字滌生,湖南湘鄉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進士。
李文安是李鴻章父親,一位遵循儒家道德和治略的官僚士大夫,戉戍年進士,與曾國藩同朝為官。而日後影響近代中國程序的兩大巨頭,就是李文安帶著李鴻章去拜見的曾國藩,並且應同僚李文安的請求,收李鴻章為門下學生的。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譭譽參半的一個極為複雜而又極為重要的人物,對當時的歷史程序發生了極其重大而又深遠的影響。要了解和研究中國近代歷史文化都無法避開曾國藩。
本文關於曾國藩的成就和過程,就一筆帶過,應問題要求回答兩人的權謀誰更勝一籌?
在圍剿太平天國的作戰中,李鴻章憑藉後起的淮軍和外國洋槍隊助戰,與忠王李秀成在蘇州和上海血戰到底,在打蘇州的戰役中,正在圍攻天京的曾國藩立即調撥兩營湘軍給李鴻章助戰,這時的曾國藩簡直就是自己永遠頂禮的大神。
蘇州被李鴻章攻下後,太平天國運動轉入低潮,李鴻章隨即佔領無錫、常州,太平天國只有天京一個孤城了。
清廷詔令:封李鴻章太子少保,賞穿黃馬褂,並且下令:率領淮軍部隊大舉進攻天京。
作為清廷後起之秀的“少壯派”領袖,李鴻章血紅的雙眼急迫再立新功,但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圍攻天京任務的還有曾國藩、曾國荃兄弟。
李鴻章伸直高大的身軀長嘆一口氣:“我李少荃戎馬數年,屢建奇功,有了今日之顯赫,這是恩師栽培的結果,這次要我與恩師同破敵軍,勢在必行,我咋個敢跟恩師搶功喃?我若畏首畏尾,又有欺君之罪,哎,真叫我左右為難”!
幕僚郭嵩燾反對與曾國藩爭功,消極跟進為宜。
陳鼐反對:“以曾氏兄弟的勢力,此時不圖進取,以後將永無出頭之日。”
手下幕僚爭吵不休.....
幕僚丁日昌語出驚人:“我們的矛盾在於打與不打,依我之見,我們在功勞上不打讓手,必須爭!而打卻可以不打......”
有這等好事?李鴻章大喜,與丁日昌私聊一陣後拍板:“好!就這樣辦,不愧為我的好師爺“。
第二天大營畫過卯後,眾人正在帳中喝茶,一個快遞衝進帳門口,一個單腿下跪打千口稱:“曾大帥有書,以六百里加快送到。”
快遞員躬身退下,李鴻章扯出信箋用手一抖展開,閱讀後哈哈大笑:“丁師爺乃神人也”。
乃修書一封,命令:“以六百里快遞火速進京交聖上(慈禧)閱目”。
李鴻章淮軍大營按兵不動達半個月,而湘軍卻正在緊張攻打南京的太平軍大營。
李鴻章委婉回信:“不敢近臠而窺臥榻”!意思是說:“曾老師,學生不會搶功,你隨意!”
但是在給慈禧的秘函中卻大倒苦水,把抗旨不出兵的責任推給曾氏兄弟,但是又給朝廷一個“定心丸”:“一旦局面膠著不堪,在危難時刻一定派兵,請聖上安享清福,東南局勢在我掌控中”。
六月,戰事吃緊,李鴻章立即派出劉銘傳、潘鼎新、周盛波大隊人馬會攻天京。
曾國荃豈能讓出頭功,這位軍事才華傑出的副帥立即召開湘軍將領大會,他操著濃重的湖南湘鄉口音慷慨激昂的說:別個的隊伍就要打過來囉,我們已經打了兩年了,就差這最後臨門一足,立即勝利到手,絕不允許別人染指戰事......
眾將領立即血竄上臉,狠狠摔碎茶碗,率領如狼似虎的湘軍衝向南京城牆!
李鴻章的淮軍在路上一邊優閒的“著花還看花,渡水復渡水......
南京城陷落,風風雨雨二十年的太平天國運動劃上句號。
曾氏兄弟和李鴻章共同赴京,老奸巨猾的曾國藩為李鴻章的“江湖義氣”大加讚賞,他想:李鴻章這次寸功未立,皇上如有怪罪,我一定要為他美言。
慈禧太后京腔京韻十足的發話了:“李鴻章“:“臣聽到的”!“這次打天京你為何遲遲不發兵啦?”“下官失職,未能排程好淮軍人馬,加上打蘇州後部隊急需休整,卻不料曾大帥威武,彈指間己滅了天京,下官不勝惶恐!”
“曾大帥,你咋個說喃?”
曾國藩卒不及防,立即順口而言:“李鴻章淮軍的確是疲憊,整修半個月方才出兵,所言具實!”
“這樣說來,李鴻章沒有抗旨囉!”
“太后,李鴻章的確是因時制宜,是個帥才,不應以抗旨論處,應該嘉獎!”
慈禧太后面目肅然:“李鴻章,今封你為一等伯,名為肅毅。”
李鴻章聞言大驚,自己一介巡撫,一下封侯,只比曾國藩低一級。接過太監送來的雙眼花翎,李鴻章跪拜謝恩。
曾國藩緩緩說道:“太后是嫌我權利太重,要故意找個人鉗制我。”
其實曾國藩早己洞悉一切,他是兩江總督,江淅皖贛四省軍務部辦,擁兵30萬。的確已經達到事業頂峰。“自古據兵權而兼竊利權無一不兇於國而害於家“。
曾國藩認為,李鴻章總還是自己人,自己急流勇退的確已到時候。
於是,李鴻章從此登上中國清未的政治舞臺,此後大辦學堂,派出少年到國外留學,詹天佑就是其代表人物,成立北洋水師等等,李中堂成為漢族在大清帝國時代的最後傑出人物。
-
3 # 使用者638883浪雞添鴨
他兩人都是清朝後期重臣,權位身份都在一個級別,只是所管理的政務不同,但論謀略曾國潘就比李鴻章強多了。
例如:當時的太平軍是被曾國潘帶兵剿滅的,一個能夠指揮軍隊的首領,必須要軍事謀略出眾才能勝任,從而可以證明曾國潘的謀略比李鴻章強。
曾國潘剿滅太平軍,讓清朝壽命得以延長,國家民族利益才能有所發展。至於結局如何,存亡興衰自有天意,天生萬物都有自然規律,任何人都改變不了這個規律。大家怎麼看呢?
-
4 # 船到橋頭直—3586FQI
論權謀,曾國藩首先是討厭官場權謀,他多次告誡文化人不要染上“官氣”,但在晚清官場這個大“醬缸”裡,不使用權謀就無法在官場生存,因此曾國藩的權謀是不得已而為之,曾國藩剛入官場是鋒芒畢露,甚至上書直指皇帝的“毛病”,引得皇上很不高興。但經過一系列的挫折和磨鍊,他的崚角磨掉了不少,慢慢才悟到權謀的好處,當然他的權謀手段也是爐火純青、拿捏有度;李鴻章則與曾國藩不同,他對官場有狂熱的追求和迷戀,他熟悉官場的“潛規則”,充分利用官場“潛規則”,為他後來在官場呼風喚雨打下基礎,也為他後來的貪汙腐敗、賣國投降創造了條件。
回覆列表
答:對外李鴻章更勝一籌,對內曾國藩更勝一籌。剿滅太平天國穩定地方,有效提高當地GDP穩步提高,但是消滅太平天國大勢所趨,沒有曾國藩也會有李國藩、張國藩。對外外交李鴻章雖然代表清政府簽訂了很多辱國的合約,只是那個年代誰來談判誰來籤合同,都是由外華人指定的,外華人只認李鴻章,誰來也不好使。其次,李鴻章透過個人魅力向國外銀行借貸了很多資金,幫助洋務運動穩步開展。扶持近代很多洋務部門正常發展。相對晚晴社會發展李鴻章的貢獻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