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鬍子大曹

    對於兒子女兒都是老人的心頭肉,老人幫忙帶一下孩子,天經地義,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是這麼做的,但一旦遇到,兒子女兒的孩子差不多大的時候,老人就出現了兩難的選擇,這時解決的方法,主要是協商和“平均主義”。所謂協商就是透過協商,看一下,實際情況,誰更需要老人幫助,從工作,生活,經濟條件全面考慮。

    ”平均主義”就是如果有一方老人的,可以每家半年或者一年,時間可以協商,有雙方老人的,可以每家一位老人幫忙帶孩子。只不過平均主義對於老人就成了候鳥,對於本應頤養天年的他們來說,有點殘酷,但有什麼辦法呢?

    當以上兩種方法都解決不了的時候,老人就應該堅定的站在兒子一邊,為什麼?因為有兒媳婦。

    婆媳關係是中國家庭關係中,最敏感最複雜的關係一,對於女人來講,生孩子,帶孩子是人生的大事,如果老人在兒媳婦最需要的時候,你沒有出現,這勢必成為兒媳婦的口中的話柄,為將來的家庭生活埋下不穩定的隱患。因為作為老人會和兒媳婦長時間的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甚至將來,臥床不起了,還得需要人家的照顧,我想你也不希望看人家的臉色吧!

    當然,現在的兒媳婦大部分都是好的,但也不能排除個別人啊!而對於女兒女婿那邊阻力就小多了!

    總之,兒子女兒幫誰帶孩子,關係到家庭的穩定,出現了這個問題,不要著急,先協商,或者平均,如果非得選擇一方的話,一定要站在兒子這邊,因為這樣,才能使您的家庭關係更穩固!

  • 2 # 陳一222

    按照傳統習慣應該幫兒子家帶,女兒嫁出去了,她的孩子應該由她的婆婆帶。

    但是,現在一切習俗都隨著時代改變而改變,社會中有多少家庭都是外婆在住家帶孩子。

    女兒和兒子都需要老人帶孩子,推了那家都不行。那乾脆二老分開,一人去一家各自幫助女兒和兒子家帶孩子。這種現象現實生活中也不少。

    到老了為了兒女還要過起牛郎織女的生活,不知是社會進步了還是什麼?……

    還有問題,二老分開兩家都想挑奶奶去,因為爺爺帶孩子沒有奶奶在行。我們小區有一家,是我老鄉他家兩兒子,哥倆為二老去誰家還鬧得不愉快。

    對此,真是無奈而無語!

  • 3 # 幸運的趙玫vlog

    幫忙也只是急事時搭把手,孩子更需要親生父母的陪伴。對於幫兒子還是女兒?應該誰需要幫就幫誰,這些都是我們自願的付出,沒有回報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成年人,不要奢望職場中有真情”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