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都火雞
-
2 # 澹奕
巴西曾經是葡萄牙在美洲唯一,也是最大最繁榮的海外殖民地,19世紀初,葡萄牙王子佩德羅在巴西建立了巴西帝國。也由此,巴西竟然在一位葡萄牙王子的帶領下正式脫離了葡萄牙。
佩德羅作為葡萄牙的王子,為何在巴西自立門戶呢?
第一,葡萄牙王室流亡巴西時期,巴西得以升格,擁有了與葡萄牙同等地位;第二,巴西局勢無法逆轉,脫離葡萄牙勢在必行。1807年,葡萄牙受到拿破崙帝國攻擊,其王室被迫集體流亡海外,而目的地就是巴西。
在葡眾多殖民地中,以巴西面積最大人口最多,也最為富有繁榮。對葡王室來說,即便將來無法返回,也可以另闢樂土。葡萄牙王室定居在里約熱內盧,使得這裡成為葡萄牙殖民帝國實際上的首都。而葡王室這一流亡,就是好幾年。
作為葡萄牙帝國實際中心,葡王室賜予了巴西很多其他殖民地所沒有的各種權利,1815年更是將其升格為王國,巴西獲得了與宗主國同等的地位。當時的葡萄牙模仿英國的形式建立起“葡萄牙—巴西—阿爾加維聯合王國”,巴西擁有了與葡萄牙相同的地位。
隨著歐洲的穩定,葡萄牙王室決定返回歐洲,然而當時的若昂六世深深感覺到不安——巴西是因為王室在這兒獲得了權利,如今王室離開,議會必然要巴西重新服從里斯本的統領,這必然是巴西不肯接受的。
當時的拉丁美洲烽火四起,各殖民地紛紛拼命脫離宗主。為以防萬一,若昂六世留下了自己的兒子佩德羅,讓其成為了巴西王國的攝政王。同時告訴佩德羅,如果巴西的局勢不可阻擋,那麼他就在巴西稱帝。
這麼一來,即便將來巴西脫離了葡萄牙,但佩德羅終究是葡萄牙的王子,巴西與布拉幹撒王朝之間的聯絡仍舊無法中斷。
果不其然,葡萄牙議會後要求巴西聽從里斯本號令,讓巴西非常不滿。更何況這些年巴西也習慣了有本土的君主,無法再重新聽遠在歐洲的命令聲。在這種局勢之下,佩德羅一世以順應巴西意願的名義,脫離葡萄牙建立了巴西帝國。
葡萄牙的王子在巴西建立帝國,實際上這是葡萄牙的一種權宜之計。當時的形勢無法逆轉,葡萄牙的王子在殖民地稱帝,實際上也還是為了維持葡巴之間的聯絡而已。但權宜之計終究不能持久,巴西帝國很快分崩離析,巴西也徹底脫離了葡萄牙。
-
3 # 趣觀歷史
▲拿破崙在戰爭前線
19世紀初,法蘭西帝國在歐洲光芒萬丈,拿破崙麾下的軍隊更是所向披靡,葡萄牙王國也在1808年被法軍佔領。無奈之下,葡萄牙王室成員逃亡殖民地巴西,1809年更是宣佈遷都里約熱內盧,建立巴西王國,從殖民地成為和前宗主國平起平坐的存在。公元1815年,葡萄牙國王正式宣佈改國名為“葡萄牙-巴西-阿爾加維聯合王國”,顧名思義,巴西和葡萄牙乃是同一個國家的組成部分,均為王國。
▲葡萄牙國王若昂六世畫像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葡萄牙國王若昂六世率王室重新遷回里斯本,不過留下王子佩德羅為攝政王繼續治理巴西。說起來,佩德羅治理巴西期間非常負責,完全拿出建設自己家園的熱情來治理這片土地。又是修改鹽稅,又是重整機關,還給予人民更多自由。在他的治理之下,這片原始落後的土地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和發展。然而到1821年9月,事情陡然生變,葡萄牙議會決定廢除巴西王國名號,並宣告巴西各省直接由位於里斯本的中央政府直接管轄,要求佩德羅王子回國,隨後又派遣軍隊進駐巴西。佩德羅得知後拒絕回國,並在接見請願代表時宣佈:“為了大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幸福,我將留在巴西。”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夜景
隨後,佩德羅宣佈組建以若澤·博尼法西奧·德·安德拉達(被譽為“巴西國父”)為首相的新政府,強烈要求葡萄牙駐軍撤出巴西。不過光是呼籲譴責並不能改變什麼。同年2月,葡萄牙駐巴西的軍隊開始採取武裝行動。佩德羅以王子身份勒令軍隊後退,對於跨海而來的葡萄牙援軍更是不允許其軍艦入港。可惜的是,他的力量還是太過弱小,不可能保證所有人安全和局勢穩定,很快各地就有當地武裝分子和駐軍發生衝突,出現大量流血事件。
在巴西人看來,王子為使巴西不再淪為殖民地費盡心血,堪稱是巴西的保護神,因此授予他“巴西永世捍衛者”的頭銜,但這一行為在母國葡萄牙看來,無異於叛國行徑。同年8月,葡萄牙廢除佩德羅的攝政王職務,並組織討伐軍討伐巴西。既然葡萄牙如此無情,佩德羅也不再心存眷戀,於公元1822年9月拔劍宣誓“不獨立,毋寧死!”,正式宣告巴西獨立。
▲巴西皇帝佩德羅一世畫像
10月12日,佩德羅宣告自己成為皇帝,並在12月1日加冕為佩德羅一世,建立巴西帝國。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已經不再是王室內部矛盾,完全是兩國交戰了。由於巴西帝國實力弱小,佩德羅一世花重金聘請英法兩國軍隊助戰,在建國第二年就把葡萄牙軍全部趕了出去。後來英國又出來當了回和事佬,再加上兩國統治者同屬布拉幹薩王朝,最終三方達成協議,英葡兩國均承認巴西獨立。
▲巴西帝國國旗
解決掉葡萄牙後,按理說巴西帝國的日子應該會好過一些,然而又碰上了一個不安分的鄰居阿根廷。10月份,巴西南部的西斯普拉丁省宣佈改稱“烏拉圭”,隨後併入阿根廷。佩德羅一世當然不同意,只得向阿根廷宣戰。這場戰爭斷斷續續打了2年多,烏拉圭最後還是獨立了。在兩國打得正熱鬧的時候,葡萄牙國內也有大事發生——葡萄牙國王也就是佩德羅的父親,若昂六世去世了。按照規矩,就應該由長子佩德羅繼承其王位,但是葡萄牙人都不同意他身兼兩國統治者,最後佩德羅只好把王位讓給自己的長女瑪麗亞。
▲佩德羅二世12歲時畫像
更悲催的是,由於這場戰爭,巴西經濟狀況不斷惡化,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差,內亂不斷髮生,巴西黑人亦開始爆發起義。公元1831年,當年驕傲的王子如今已然老邁,雄心亦不再,被逼讓位於兒子後,佩德羅一世悄然返回葡萄牙。多年糾結,最終還要回歸故土,不知那時的佩德羅是什麼心情了。
參考文獻:
《列國志:巴西》
-
4 # 高會民
巴西和葡萄牙的關係可以追溯到19世紀早期,且改變葡巴關係的開關被拿破崙無意開啟。拿破崙在法國崛起後,要求葡萄牙封鎖其所有港口,斷絕與英國的交易,沒收英國財產。葡萄牙此時是英國的跟隨者,面對法國的恐嚇,只做了些表面功夫敷衍。
當時葡萄牙女王瑪利亞精神錯亂,其子若昂擔任攝政王,處理朝政。拿破崙的眼裡揉不下沙子,在看清葡萄牙的所作所為後立即派軍隊出征葡萄牙。王子若昂無奈之下,只好鐵了心跟隨英國。英國建議,若昂應立即前往巴西避難,英國會派出艦隊護航。
1807年11月29日,葡萄牙王室以及大量高階官員,乘坐多艘航船,在英國艦隊的護航下,倉惶逃往巴西。船上的生活如同噩夢,眾人缺衣少糧。一些女性不得不把頭髮剃光,以防止長蝨子。而英國海軍的床單,竟也成為了王室成員的替換衣物。
1808年1月,若昂攝政王終於來到巴西舊都薩爾瓦多。這是一個尷尬的記錄,葡萄牙王室成為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在殖民地而不是宗主國進行統治的歐洲王室,也是唯一來到美洲領土的歐洲王室。3月,王室來到里約熱內盧。這座起初只是法華人殖民據點的城市,一躍而起,成為葡萄牙帝國的首都。
巴西的葡萄牙白人後裔熱烈歡迎若昂的到來。落魄的若昂投桃報李,立即下令結束葡萄牙在巴西對外貿易上的限制和壟斷,允許巴西與外國自由貿易,廢除巴西境內禁止工業生產的法令。在此期間,巴西還開始擁有自己的文化機構。第一家印刷廠建立,第一份巴西報紙《里約熱內盧報》於1808年問世,大學和圖書館也相繼出現。1815年,若昂將巴西的地位提升為王國,與葡萄牙本土在政治地位上平等。1816年,葡萄牙女王瑪利亞去世,若昂在里約登基,即若昂六世。
因為葡萄牙繼續緊隨英國,故而若昂六世允許英國商人在巴西從事商業活動。他還將英國出口巴西的貨物最高關稅固定在15%,這比從葡萄牙出口巴西的貨物最低關稅還要低一個點。從此,英國徹底取代葡萄牙,成為巴西最大的貿易伙伴。但英國並未降低巴西產品進入英國的稅收,其對巴西的食糖和咖啡徵收180%至300%的稅收。
"平明忽見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來",巴西的政治局勢不斷受到變化迅速的歐洲局勢的影響。隨著拿破崙從葡萄牙撤軍,葡萄牙本土勢力要求若昂六世"常回家看看",但若昂六世早已樂不思蜀。
19世紀20年代,葡萄牙本土的自由主義者發起革命,要求召開休會125年的國會。國會召開後,巴西派出代表參加,卻遭到了葡萄牙代表的敵視。里斯本打心眼裡瞧不起巴西,要求巴西繼續做里斯本的殖民地,恢復一切已經被廢除的經濟和文化控制。葡萄牙自由主義者有句名言,"巴西是猴子、從非洲沿海抓來的黑人和香蕉的土地。"
其實葡萄牙本土白人和巴西白人往上推數輩,本來是一家人。但巴西白人在葡萄牙本土人眼中,既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又是"外出打工掙錢幫襯家鄉一家老小"的務工者,要世代向"孃家"進貢,養著白吃白喝的"孃家人"。巴西白人對葡萄牙本土人的怨氣越來越大,他們自認為是"巴西人"的離心力越來越強。
同時,葡萄牙本土勢力威脅若昂六世,要他必須返回葡萄牙,否則將剝奪他的葡萄牙王冠。迫於壓力,1821年4月,若昂六世戀戀不捨的離開了里約,返回里斯本。里約熱內盧由此也結束了長達13年的作為葡萄牙帝國首都的歲月。
可當你經常品嚐高階食品,就不會甘於回到啃窩窩頭的日子。若昂六世就是這麼一個人生經驗豐富的人。他將自己的長子佩德羅留在巴西,並告訴佩德羅,"我擔心巴西可能會脫離葡萄牙,如果那樣的話,把王冠戴在自己的頭上。"
1821年末,葡萄牙國會又要求佩德羅王子回國,巴西人則希望王子留在巴西。因為只要王子留在巴西,巴西就不會再次墜入殖民地的地位。1822年1月9日,佩德羅公開回復,"我會留下來"。這一天後來也成為了巴西曆史上著名的"我留日"。
1822年9月7日,在位於聖保羅附近的伊皮蘭加河畔,一名信使、巴西大臣把王妃萊奧波爾蒂娜的信件交給佩德羅,並呼籲佩德羅留下來。王妃萊奧波爾蒂娜,對佩德羅給予極大的支援,信中說"在你的領導下,巴西將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巴西希望你成為他的君主"。
而葡萄牙國會的信件也在當天送到。葡萄牙國會宣佈廢除佩德羅頒佈的一切法令,指責他的大臣犯有叛國罪,強令佩德羅回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巴西的獨立最終以一種戲劇化的場面展現。佩德羅王子衝動地將葡萄牙國會的信件揉成一團,扔在地上,向周邊人憤怒的說"從今天起我們結束和他們的關係,我不再要葡萄牙的任何東西。"佩德羅拔出寶劍,高呼,"不獨立毋寧死,獨立自由,巴西脫離葡萄牙萬歲。"
時至今日,9月7日依然是巴西的國慶日。巴西國歌《聽,伊皮蘭加的呼聲》深情的歌頌了這一場面:"伊皮蘭加平靜的河岸上,響起了英雄民族的呼聲;自由的太陽照耀著我們,在祖國的上空大放光明。如果憑著堅強的雙手,我們配得上謀求平等,我們將從自由的懷裡得到這件禮物,哪怕獻出生命。啊,祖國,向你致敬,向你致敬!"
1822年12月1日,佩德羅加冕巴西皇帝,即佩德羅一世。巴西帝國宣佈獨立後,由於這是一場統治階級上層的變革,因而巴西社會依舊保持相對的穩定。佩德羅一世僅招募了一些英國僱傭兵,鎮壓了局部叛亂。而葡萄牙也無力與巴西兵戎相見,巴西的統一得到了維護。一顆瑰麗的寶石,就此開始在美洲展露它的光芒。
-
5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在拉美各國的獨立過程中巴西是一個比較獨特的另類:巴西是當時拉美地區唯一的葡萄牙殖民地;獨立後的拉美各國普遍選擇了共和政體,而巴西卻成為了一個帝國;拉美各國獨立運動的領導人以拉美當地人為主,儘管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祖上來自歐洲的白人,但其祖先早已在拉美生活了數代人,然而宣佈巴西獨立的卻是宗主國葡萄牙的王子。
在2016年裡約奧運會的開幕式上巴西國內各種膚色各種語言各種宗教信仰的不同民族紛紛登場亮相,為全世界的觀眾講述了一段簡略的巴西曆史——這是一段充滿魔幻色彩的歷史:這片土地最早的主人是印第安土著部落,早在8000年前他們在此繁衍生息,生活在如今巴西境內的印第安人是印第安人群體中最為神秘的——相比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而言:巴西印第安人的生活狀態一直為外界所知甚少。目前能確定的是:巴西境內的印第安部落主要居住在亞馬遜的熱帶森林和中西部的稀疏草原,分別使用著上千種語言,除此之外這些神秘的印第安部落的情況都不為人所知。巴西的印第安人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就這樣一直處於一種與世隔絕的狀態,直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Nautilus佩德羅·卡布拉爾在前往印度途中因風向問題偏離航道而意外發現了巴西。次年葡萄牙政府組織了一支考察隊沿巴西海岸航行了3600公里。在此後的三百年裡葡萄牙人逐漸在此定居並由一開始從事巴西紅木的採伐後來逐漸擴充套件到淘金、甘蔗種植。1530年葡萄牙國王派出一支船隊在巴西建立聖維森特市,葡萄牙移民們在這裡種植了第一批甘蔗、安裝了第一臺軋糖機。葡萄牙人在聖維森特市的海岸邊建立了一個小村莊,後來這個村莊發展成為巴西最大的城市聖保羅。到1548年葡萄牙人已在巴西沿海建立了16個定居村鎮並派駐了首任巴西總督。1583年巴西的白人數量達到了25000人。儘管巴西的白人人口已葡萄牙後裔居多,但也並非只有葡萄牙後裔:早在1555年法國海軍軍官尼古拉·迪朗·德維蓋尼翁帶領載有600人的艦隊駛入瓜納巴拉灣,在巴西建立了居留地。這時葡萄牙王室認為巴西的重要性還不值得為此組建一支耗資巨大的艦隊,因此一開始葡萄牙人對法華人的殖民據點是預設的。直到1577年門德薩成為巴西總督後才開始著手對抗法國的入侵:他一方面積極發動當地的葡萄牙移民積極備戰,一方面不斷向葡萄牙本土求援。1559年葡萄牙終於派出幾艘船隻前往巴西。1560年3月15日葡萄牙和法國為爭奪對巴西的統治權而爆發戰爭:由120名葡萄牙人和140名受僱的印第安人組成的葡萄牙軍隊攻打了由74名法華人和幾名奴隸駐守的科利尼要塞。儘管法華人在這次戰鬥中失利,然而他們僅僅只後撤了一公里就又像往常一樣在港口附近活動起來。巴西總督門德薩對此頗為無奈,由於他手中的兵力實在有限,因此根本無法擴大戰果。直到1565年3月1日葡萄牙再次同法國為爭奪今天的里約一帶而爆發戰爭並於兩年後成功戰勝法軍。儘管葡萄牙人在同法華人圍繞爭奪巴西而爆發的戰爭中累計傷亡只有兩位數,然而就是這種規模並不大的戰役最終決定了巴西這個日後的大國究竟是說葡萄牙語或是說法語。
16世紀後從維德角引進的甘蔗成為了巴西乃至葡萄牙的主要經濟來源。自1570年之後的一個世紀內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糖生產者和出口者。由於甘蔗的生產需要大量勞動力,因此大批黑奴被運往巴西。一些黑奴因難以忍受甘蔗種植園主人的壓榨而逃往人跡罕至的巴西內地。葡萄牙人對巴西的殖民是從沿海地區開始的,而巴西內地大多是人跡罕至的熱帶雨林,黑奴一旦逃走就很難再找回。種植園主們於是組織起獵奴遠征隊深入內陸抓捕黑奴,在這一過程中巴西內陸地區也逐漸得到了開發。由聖保羅地區的土生白人、印歐混血種人、土著印第安人組成的旗隊甚至不斷越界進入西班牙人在南美的殖民地進行拓殖活動。 1750年1月13日西班牙與葡萄牙籤署了《馬德里條約》——在承認誰佔有土地歸誰的原則下兩國就巴西邊界問題達成了原則協議,西班牙承認了葡萄牙治下的巴西越界侵佔的西班牙屬地從此歸屬於葡屬巴西,這使葡屬巴西獲得瞭如今巴西北部的阿馬帕州、中西部的米納斯吉拉斯州、南部的南里約格朗德等地,這相當於如今的小半個巴西那麼大。在開發巴西內陸腹地的過程中人們在不經意間發現了豐富的金礦資源,很快來自巴西的黃金就成為了葡萄牙王室的主要收入來源。大量黃金的湧入並沒使葡萄牙這個老牌殖民帝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反而成為了葡萄牙衰落的催化劑:葡萄牙人並沒用來自巴西的黃金改善國內的生產技術,而是很快將其揮霍一空。葡萄牙人徹底放棄了發展本中國產業的念頭,而是用來自巴西的黃金購買英國的工業製成品,葡萄牙就這樣與歐洲其他國家逐漸展開的工業革命失之交臂。到了18世紀葡萄牙本土由於缺乏堅實的產業支撐已日漸走向沒落,反而是巴西憑藉豐富的物產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據《劍橋拉丁美洲史》統計:當時葡萄牙對外出口總值中來自本土的商品佔27.43%,巴西佔60.76%,其他殖民地佔2.95%。巴西已然成為葡萄牙經濟的命脈。1807年巴西的宗主國葡萄牙遭到拿破崙的入侵,葡萄牙王室逃到巴西避難。葡萄牙王室為取得巴西當地人的支援放鬆了對巴西的管控——不再限制巴西人與外華人的貿易,也不再對巴西人興辦工廠、學校進行限制性規定,隨後巴西的經濟和文化得到了迅速發展:1808年巴西第一所軍官學院開校。1814年巴西國家圖書館建立。1815年巴西第一家蒸汽動力的大工廠破土動工,巴西甚至組建了銀行,而當時連葡萄牙本土都還沒有銀行。在葡萄牙王室搬遷到巴西后里約迅速發展成為人口超過25萬的南美最大城市,城裡出現了氣勢宏偉的大樓:國民大會、參議院、市議會政府大廈、海軍和陸軍武器庫以及學校、海關、圖書館、博物館、醫院、植物園等等,一時間這座南美城市開始呈現繁華無比的Continental風情。這時的巴西人曾自豪地說道:“巴西現在不再是一個海外殖民地,而是一個將成為歐洲仲裁人、亞洲公斷人和非洲支配人的強大帝國”。事實上這時巴西已具備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資質,只需要一個適當的歷史契機促成其獨立,也就是所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1815年“葡萄牙-巴西-阿爾加維聯合王國”成立,這意味著巴西不再是葡萄牙的一塊海外殖民地,而是與葡萄牙以平等主體的身份組成聯合王國,當然這和成為獨立國家仍是有區別的——正如今天的蘇格蘭並非英格蘭的殖民地,但蘇格蘭並非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其實巴西作為殖民地的歷史此時已然結束,這時的巴西事實上就和今天的蘇格蘭一樣是一個聯合王國中的平等主體。1820年葡萄牙王室遷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羅以攝政王的名義留在了巴西。佩德羅王子在10歲時就來到了巴西,18歲時他在巴西與奧地利公主萊奧波爾蒂娜結婚,可以說在此之前他的人生軌跡幾乎就是在巴西展開的,而他自己也以一個巴西人自居。以巴西人自居的佩德羅在治理巴西期間完全是以建設自己家園的熱情來治理這片土地:又是修改鹽稅,又是重整機關,還給予人民更多自由。在他的治理下這片土地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和發展。此時的巴西無論是經濟實力或是國際地位都已毫不遜色於宗主國葡萄牙,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然超過了葡萄牙,然而葡萄牙議會卻異想天開地試圖將巴西重新變回殖民地:1821年4月24日葡萄牙議會宣佈撤銷巴西的中央管理機構,將巴西拆分為直接聽命於里斯本的幾個省。這意味著統一的巴西將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重新隸屬於葡萄牙的幾塊分散的殖民地,與此同時這實際上也剝奪了作為巴西攝政的佩德羅王子的權力。1822年1月9日上午里約各界群眾在羅薩里奧大教堂集會後向王宮進發。里約市政會主席若澤·佩雷拉向佩德羅宣讀了民眾的請願書並懇請佩德羅留在巴西領導獨立運動。佩德羅當即表示:“為了大家的利益和國家的繁榮昌盛,我順從民意,請告訴人民‘我留下’”。“我留下”在葡萄牙語中寫作“Fico(菲科)”,因此這一天就成為了巴西曆史上的菲科日。兩天後駐紮在里約的葡萄牙警備隊試圖包圍王國並逮捕佩德羅,然而1萬多巴西民眾迅速聚集到王宮廣場,葡萄牙軍隊見狀只得撤往尼泰羅伊島。佩德羅宣佈不再執行來自里斯本的命令並將里約城內的葡萄牙軍隊全部逐出,隨後他成立了由自己擔任主席的“巴西各省代表委員會”。8月1日佩德羅簽發了《巴西獨立宣言》,幾天後又發表了《告全華人民書》並正式以獨立國家的身份向外國派駐使節。這時葡萄牙仍沒死心:1822年9月7日正在伊皮蘭加打獵的佩德羅收到了葡萄牙議會敦促他儘快回國的信件,他將信件撕碎後高呼道“不獨立,毋寧死”。這一天後來成為了巴西的國慶日。1822年12月1日佩德羅王子在里約舉行加冕典禮,正式成為巴西帝國第一任皇帝佩德羅一世。1824年巴西的獨立獲得美洲強大國家美國的承認,1825年葡萄牙終於承認了巴西獨立這一既成事實。這個新政權當時是世界第六大國,領土僅次於英、法、俄、中、土。
回覆列表
巴西就是在當時,葡萄牙殖民的一塊領土❕葡萄牙把當時殖民獲得的黃金、香料、甚至包括人口貿易之類的,除了滿足王室和本土的使用,基本都搬到了巴西❕
不久,法國的拿破崙認為葡萄牙是要和英國站在一起對法國不利,就出兵葡萄牙本土❕當時葡萄牙在全世界四處殖民,乾的都是掠奪當地的資源,自然會遭到反抗,他們的軍隊都被用來維持當時殖民地的穩定和護送商船進行貿易❕
所以,本土的葡萄牙根本打不過法國的軍隊,更何況還有拿破崙,這種超一流的軍事指揮家做對手❕
葡萄牙王室一看不對頭,當時的葡萄牙攝政王就領著一眾王室逃到了巴西,在里約重新建都❕
可是又不能一直留在巴西,畢竟本土那裡才是根本,總不能做個敗家子❕
打不過的時候,只能等待對手倒下的時候了❕
隨著滑鐵盧戰役拿破崙的戰敗,法國的軍隊撤出了葡萄牙本土,葡萄牙王室重新迴歸❕
1812年的時候,當時的葡萄牙國王趕回國內處理同一內的事務,就把自己的兒子佩德羅留在巴西當攝政王❕(佩德羅一世)
接下來就是又一部權力的遊戲了,當時的巴西,經過這麼多年,本土實力得到不斷加強,不斷爆發出獨立運動,佩德羅被擁護當上了巴西的皇帝❕
因為無法兼任兩國的皇帝,所以葡萄牙的老國王一死,佩德羅就把自己的長女送到葡萄牙當女王,由自己的弟弟攝政❕
過兩年巴西的國內又不想讓佩德羅當國王了,不斷暴動,佩德羅把自己的王位交給了自己的兒子,自己回到了葡萄牙❕
可是長女的王位已被自己的弟弟奪去❕佩德羅又組織了軍隊重新奪回了王位,讓自己的女兒當女王,自己當上了葡萄牙的攝政王❕
但不久後,在巴西的帝國就滅亡了,巴西走向了共和國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