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貴陽小資料
-
2 # 貴州逛吃逛喝
這個問題問得好!青巖古鎮,明朝兵家重地,600年曆史長河演化出近百處文物景點,明清八牌坊、九寺八廟、五閣二祠;貴州唯一的文狀元、青巖書院、萬壽宮、水星樓等等,無一不映襯著青巖古鎮淵遠流長的歷史痕跡;紅軍長征作戰指揮部所在、浙江大學西遷辦學點之一、平剛先生故居、青巖教案遺址、周恩來父親曾居地等等,無一不烘托著青巖璀璨的歷史光芒;這麼一手好牌,為什麼依然差評不斷呢?
曾聽某遊客青巖自述:“花了10元錢逛了一次貴州商業街”,值得青巖古鎮景區運營驚醒。
幾點看法,供君評鑑:
一、古鎮不能僅僅成為商業街(商業開發與古鎮文化配套嚴重脫離)
(1)古鎮自有文化開發薄弱,而現代商業配套過程中無法實現古鎮文化呈現和傳遞,景點與遊客在文化互動上基本為零,無法滿足新時代下旅遊對文化精神的需要,而現代商業的極度開發,導致古鎮成了一個花錢逛商業街的所在,遊客除了“逛吃逛喝”外,缺乏必要手段對靜態古鎮文化有深入理解,再加上大背景下商業的同質化嚴重(義烏小商品市場),遊客對古鎮印象不深,缺乏文化共鳴,一身疲憊逛完商業街後,什麼都沒留下,失望是必然!
(2)古鎮商業地域化匱乏,商品同質化、低端化嚴重,全國旅遊大背景下,同質化是共性,但青巖滿街非貴州地域產品就是個嚴重問題了,很多打著青巖特產的名號,骨子裡卻是很多外省商家低質價昂的替代物,例如所謂貴州特產的刺梨酥是浙江產、打著青巖特產的雪花酥卻和青巖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無一不影響著青巖遊客的旅遊體驗,貴州人、貴州味反而在貴州景點成了稀罕物,令人貽笑大方,讓世界遊客蒞臨貴州,買貴州物、品貴州味的期許情何以堪??
二、旅遊配套薄弱,5A青巖旅遊區域核心地位匱乏,旅遊體驗感差
(1)交通配套薄弱,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貴陽交通樞紐至青巖的運輸配套薄弱,除了團隊和自駕外,散客是青巖遊客中佔比比較大的一部分,但從貴陽至青巖乘坐公交耗時太長(2-3個小時),乘坐社會交通或打車太貴(120--200元),這是個大問題;二是青巖至周邊旅遊景點景區的交通覆蓋薄弱,除花溪外,周邊天河潭、鎮山村、高坡等缺乏運力補充,遊客三個小時逛完青巖後,缺乏深入遊的配套,青巖遊反而成了一個負累,如何實現周邊景區整合遊,營造青巖核心的地位,對實現古文化、真山真水一日遊的旅遊體現對青巖未來發展作用非常關鍵。
(2)服務配套薄弱,青巖古鎮是一個依靠走的景點,除了“逛吃逛喝”外,無法停駐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一是全鎮除了商家沒有提供給遊客停足休息的地方,二是全鎮不足一千張床位的住宿配套,所謂物以稀為貴,也不難看出青巖夜遊一直是貴陽市旅文投考量而不得解的核心問題[捂臉][捂臉]。
三、地方旅投應該立即發揮作用,對區域商業業態、配套、物價起到重點扶持和引導作用
一是鼓勵和扶持對地域化文化包裝的個人、商家進行扶持,恢復和推動區域文化商品和旅遊商品的不斷繁榮,真正實現貴州特色旅遊的目標;二是通過商業介入巨集觀控制商業業態房租的增長過快,例如青巖主街商業鋪面現階段已漲至近三十萬一年,成本增加只會帶來商業業態成本增大,導致遊客旅遊成本增大,這是一個危險訊號;三是旅遊新業態,例如文化演繹,在新時代旅遊文化精神需求下,新形態的文化演繹是旅遊發展的一個重點。
先說到這裡吧[捂臉][捂臉]手機沒電了
-
3 # 老徐說事999
青巖原來確實是一個民風淳樸的古鎮,
有悠久的歷史。2000年在花溪上大學時週末經常去
那時沒有現在的商業街、沒有嶄新的城牆、不用買門票,
只有古老的街道、獨具特色的青巖美食、破舊的城牆和牌坊。
因為沒有人管理,街道衛生條件一般,
還不時跑出村民養的家禽,遊客熙熙攘攘,大多是當地村民。
每當趕集日才會聚集四周的村民前來購置生活所物品,
平日裡就是一個清淨的鎮子。現在是開發後的商業青巖古鎮,
當然給當地人帶來了經濟收益,
可這已不是古鎮,早已沒有了當年的生活氣息,
但實話實說,作為5A級,有點誇張。
沒有大自然的美景,沒有原始的自然古景!
滿街的食品味,說成美食街也不太適合,
因滿街混雜很多非食品商品。
最適合的名字應該叫“商業購物一條街”。
進去買點東西,還要交門票,一個人10塊錢,
那麼如果我們一行人去買東西豈不是都100多了,
如果進超市買不買東西都需要收費的話,
-
4 # 滿城都是白衣
上個週末剛陪了外地朋友去了青巖古鎮,並不是我推薦他們去,而是他們知道青巖這個地方,而自己要求去的,從這點可以看出,青巖的名聲已經打出去了。
門票10元,但是差評不斷,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發生?
首先門票價格和旅遊體驗沒有必然的聯絡。門票價格低,那麼你就一定玩的開心?旅遊體驗除了門票價格外,還和景點設施、旅客服務、自然風光、人文風景、店家宰客與否、交通便利等等因素相關。
第二,青巖古鎮沒有自己特色。其實現在的很多古鎮都長得差不多,甚至裡面賣的商品都有些相似的地方。
青巖古鎮、鎮遠古鎮、重慶瓷器口這些地方,其建築都差不多,隨便擷取一段景色讓人分辨,真的看不出來哪裡是哪裡。
青巖古鎮最具特色的應該是它的美食,有很多美食都是直接以青巖來命名的,比如青巖豬腳、青巖豆腐、青巖米豆腐、青巖玫瑰糖等。
第三,很多建築都是新修建的。貴陽的青巖古鎮當年為了升級為5A景區,修建了很多仿古建築,比如那個長城。當然也是因為改造,增加了很多的旅遊服務內容才能夠成為5A級景區的。
第四,位置偏遠交通不太方便。青巖位於貴陽的花溪區,距離市區大概三四十公里,有公車也有大巴車。我去的時候是自駕去的,東南西北門都有停車場,我停的是西門的停車場,設施還是非常不錯的。
研精緻思,求個關注( ̄▽ ̄~)
-
5 # 清俊愛雨1909699
青巖古鎮,原來可以直接開車到鎮子中心小水塘那裡去停 ,沒有城牆,沒有城門,巷道兩邊都是住家,開個小視窗賣點東西,有幾個小飯館可以吃飯,菜也好吃,那時候真的感覺很好 ,一切自然,再後來去,開始擴建了,修城牆了,車不讓進了, 前門收費,後門不收,再後來就收費了,巷子兩邊全是商鋪了,還有不知道從哪兒突然冒出來的名牌小吃青巖滷豬腳 ,再後來就再也不去了。。。
-
6 # 李二農
青巖古鎮算可以的,保留了很多古建築,作為一個遊客,10元門票並不高。至於商業化,每個古城古鎮自古以來都是商賈雲集之地,如果是一個普通村鎮,早都被拆光建洋房了。雲南麗江,原汁原味的麗江,那時沒遊客,遊客去了也會罵人家窮B地方,鳥不拉屎不該來。後來麗江重建,全變成豪華仿古城,遊客人山人海,同時也差評如潮。不管差評如何多,仍然阻止不了遊客腳步。有些遊客自身就有問題,喜歡朝人多的地段消費,事後又說人家宰客。我去麗江,覺得一切正常,並不像網上說的那麼黑。有些遊客出遊消費,不量力而行,而是哪家貴、哪家人多,就朝哪家擠,能怨商家嗎?
-
7 # 小帥七爺
貴陽唯一的5A級景區青巖古鎮,門票只要10塊錢,為何差評不斷?
那我們先要去看看這些差評都是針對哪方面的,既然景區門票只有10塊錢,那估計吐槽的點應該跟門票價格沒有什麼太直接的關係,最多有網友會說各種差後,順便來一句,“這還要收錢,10塊都多了”。其實在看到這個問題後我查看了很多驢友的遊記,發現也不是一邊倒的差評,也有很多好評,可謂是褒貶不一吧!
差評的理由① 就是一個鎮子沒什麼特別
② 門票就不應該收(貴州本地人)
說好的原因① 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
外地遊客到青巖古鎮遊玩。大多看中了古鎮深厚的文化氛圍,周總理故居、龍泉寺、張公館、天主教堂、趙理論百歲坊、背街、萬壽宮等,適合5-6小時慢慢逛吃,慢慢品味和體會。
② 有非常豐富的美食
文末,想說每個人去到每個景點旅行所產生的感覺是不一樣的,貴陽唯一的5A級景區青巖古鎮,門票只要10塊錢還是差評不斷,應該是因為沒有考慮到省內遊客和外地遊客的需求,可以接納網友們的建議,不收大門票,然後出售景點聯票或者單獨景點門票,這樣無論是省內遊客還是外省遊客就都不會有意見了。另外景區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還是要做到位的。
-
8 # 圓月與悠閒
我的回答是:青巖古鎮門票多少錢和好評、差評沒有本質上的聯絡,有的景區雖然門票高,名聲響,不也是差評不斷嗎?這就說明一個淺顯的道理,眾口難調。說到家了,好評、差評與旅遊者的心態有關,和其他的都沒關係。
摸著良心講,10塊錢的門票,真的算是遊過5A景區裡面,最良心的價格了,對比其他很多地方,這都可以說價效比非常高的旅遊景區了。
青巖古鎮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古老的石板小路,有些褪色的老式屋子,天井中的罈罈罐罐,置於屋門口的馬桶,吆喝著的小販,伴著小河流水的古橋,幽長的小巷裡飄來的陣陣吳語呢噥,這就是青巖古鎮,一座靜逸的小城。
小鎮並不是建造在一個平面上,而是建造在高低不平的山坡上,從高處望去,整個小鎮的格局給人一種在別的古鎮中難以看到的立體美感。青巖古鎮中除了眾多的寺廟,竟然還保留著一座基督堂和一座天主堂,鎮中既有佛教徒、又同樣盛行天主教和基督教。“三教並存”相安無事,每每初一、十五時寺廟裡的香火裊繞,而到了週日,教堂做禮拜的人絡繹不絕。
背街,是青巖最美且保留最長的街道,距今同樣是600多年,整條街道路面用青石板鋪成。古鎮街道的青石院牆絕對是拍照的絕佳背景牆。
古鎮裡的背街,抗日戰爭期間,周恩來的父親,鄧穎超的母親,博古的奶奶和小女兒,李克農的父母、妻子及弟、侄等一些中共領導人家屬均在青巖祕密居住過,青巖古鎮也是電影“尋槍”拍攝地。
青巖古鎮保持了比較濃郁的煙火氣,大大小小的街巷上,都是當地人開的飯館、商店,當然紀念品和網紅小吃也有很多,但是地地道道的本地飲食還是被完好地儲存著。
特色小吃~滷豬腳,價格28元一斤,味道還是不錯的,連吃兩頓也不會膩。嘗試各種楊梅汁,不錯不錯,很好喝,又很清涼。
特別說明的是門票問題:聯票:80元,包含青巖古鎮街區、南城門、北城門、東城門、西城門、古鎮城牆、慈雲寺、狀元故居、文昌閣、趙公專祠、萬壽宮、龍泉寺、壽佛寺等景點。如果不想進去看這些景點就沒必要買聯票了。普通門票10元錢,也可以爬長城。
青巖古鎮交通也很便利,在貴陽火車站可以直接坐203路到青巖古鎮,行程1小時左右。
回覆列表
這個我就知道,可能會被說,貴陽唯一的5A景區,現在也就是青巖古鎮了,門票10塊錢,其實已經很親民了,還是會被說“差評”,其實,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叫做“近則不遜,遠則怨”。
如果門票高到500多元一張,那麼可能很多消費能力不寬裕的家庭,就難睹幾百年前的古鎮歷史,但如果門票低到10元一張,進去觀賞的人多了,可能得出的評價也很難一致,畢竟一千個觀眾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遊客服務中心
有差評是很正常的,任何景區都一樣,聽不到“差評”,才是可怕的。有“差評”,如果能夠反饋給景區,那麼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是說明遊客還希望景區上進的一種表現,怕就怕在,人們徹底不想再去這裡了,景區變好變壞基本上跟你沒多大關係的時候,就很遺憾了,有差評,聽得進差評,從某種程度來說,是一種好事,畢竟這幾年貴陽、貴州的心態都很開放,知道並承認了“不足”,才要“後發趕超”。進步的第一個前提,是承認級差,承認落後。
△豌豆粉
其實,摸著良心講,10塊錢的門票,真的算是遊過的5A景區裡面,最良心的價格了,對比其他很多地方,這都可以說很價效比了,貴州人還是比較有商業頭腦的,10元的門票進去,但是裡面的吃喝玩樂都不免費,但也還好,吃一頓飯,加上特色的滷豬腳、冰粉、楊梅湯、豌豆粉等,基本上2~3個人,也就吃得下100多元錢來,並不算貴,人均消費可能也才三五十元,這種薄利多銷的做法, 也算是青巖古鎮裡面好多家攤位和生意長盛不衰的祕訣吧。
△古鎮的人間煙火氣
總體上講,還是對貴陽花溪這個青巖古鎮的前景蠻看好的,至少比市區那些老牌的黔靈山之類的強很多,而且青巖的服務和景區配套,這幾年改建之後,做得很好,路面也修通了,停車也規範了,公交也開通了,更重要的是,裡面的商販經營,有一種人間煙火氣,而不是給人過度商業化的感覺。
對於貴陽而言,還是需要更多的5A景區在城市周邊,提升一下貴陽的網紅指數,包括現在比較火熱的花果園、觀山湖等熱門商圈,都是吸引外地遊客來打卡的名片,青巖古鎮同樣可以做到,如果再多一些網紅景點,像重慶那樣,那麼貴陽未來吸引人們來此定居生活,肯定會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