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炒肉加飯
-
2 # 貓眼電影
據某媒體透露,王家衛在1990製作完成的電影《阿飛正傳》,將於6月25日首次在內地院線公映,與全國觀眾見面!
“阿飛”是上海地區的方言,大概指的是小流氓或者壞小孩、叛逆個性的青少年,約等於“嬉皮士”。《阿飛正傳》是王家衛導演生涯的第二部作品,雖然電影的背景安排在1960年的香港,但內容的創作大部分源於導演小時候在上海的生活經驗,充滿了濃濃的鄉愁和王家衛的個人影像色彩。
如王家衛的所有電影一樣,《阿飛正傳》裡也有大量的經典臺詞,被影迷們津津樂道至今,最知名的莫過於張國榮扮演的“旭仔”將自己優雅的比做一隻“無腳鳥”,只能無止盡的飛下去,到死的那一刻,才會落地,這其中的傷感與無力,不管是什麼年代,都準準的刺中了那些小小年紀便感到一種強大的“命運之不可能”的青少年們。
當然,這絕不僅僅是一部沉悶、冗長的“藝術電影”,王家衛的作品,歷來都只用大明星,《阿飛正傳》也一樣:張國榮、張曼玉、劉嘉玲、劉德華、張學友、梁朝偉,這樣的演員表也只能在王家衛的電影中才能看到了,能在大銀幕上看到當年青澀的男神女神們齊聚一堂,真的非常難得了。
6月25日,你會去電影院還王家衛的電影票嗎?
-
3 # 木易電影
王家衛的經典作品《阿飛正傳》要重映了。
這部1990年上映的華語經典電影,有著豪華的卡司:張國榮、張曼玉、張學友、劉德華、劉嘉玲、梁朝偉,是當之無愧的“全明星”陣容。
時隔28年,這部電影終於要在國內大銀幕上和大家見面:6月25日起,《阿飛正傳》將在“全國藝聯專線”放映。
這一重映訊息令不少影迷感到激動,為什麼呢?
是因為又能在大銀幕上看到“哥哥”張國榮了?是因為時隔多年能夠在大銀幕上看到這部經典港片?
是因為可以在大銀幕上重溫王家衛電影的鮮明風格?是因為可以在大銀幕上感受一番張國榮、張曼玉、張學友、劉德華、劉嘉玲、梁朝偉齊聚一堂的魅力?
我想,這些都可能是影迷們激動的理由。因為我們很多觀眾看這部電影,都是在銀幕之外的螢幕上看到的。能夠真正在大銀幕上看到《阿飛正傳》,於喜歡電影的人而言,就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而促成內心激動的主要原因,還在於電影本身——因為《阿飛正傳》足夠好,才會如此的令人期待它的重映。
如果要用一個字來概括《阿飛正傳》的話,我想到的是這個字:美。
你看啊,它的畫面美,無論構圖還是色彩,每一幀都美得如同油畫;它的服、化、道也美,每一個演員的服裝都很有美,每一個佈景陳設也都很有美感,在燈光的作用下,收錄到鏡頭裡顯得很好看;
它的演員也美,張國榮、張曼玉、劉德華、劉嘉玲、張學友、梁朝偉,都是正當年華,無論哪個角度拍,都很有美感。
它的臺詞也美,沒有什麼口水廢話,很多句子都堪稱金句;它的故事也美,浪漫而憂傷;它的意境也美,影片在營造情緒氛圍這方面,做得如詩如畫,令人陶醉。
如此這般的,都流淌著美感,都屬於王家衛審美體系所營造出來的藝術魅力。
其實片中的人物性格也很美。
張國榮飾演的旭仔,叛逆而傲慢,但卻因為不願淪為世俗而獨具一種神秘、不羈的魅力;張曼玉飾演的蘇麗珍含蓄、溫柔,內心又藏著某種熱烈;劉嘉玲飾演的露露看起來最為世俗,實際上卻活得很明白,也很努力,為了自己想要的而拼命爭取。
劉德華飾演的超仔其實很糾結,在情感的選擇上,他其實承受著許多的痛苦;張學友飾演的歪仔看起來不算很起眼,卻是最重感情且最無私的一個人;梁朝偉雖然只出現了三分鐘左右,卻將一個很平常的出門前的裝扮演繹得魅力非凡。
把這些演員集結在一起,以邊拍邊寫劇本的方式“折磨”劇組,用獨具特點的審美勾勒出一個哀傷又文藝的故事,是王家衛導演很鮮明的特點。
拍攝張國榮飾演的旭仔走進南華買汽水那場戲,用了八個不同的角度拍攝,足以見得“墨鏡王”對電影的較真。也正是因為他的這種較真和淡定的慢,才成就了華語電影的經典之作:《阿飛正傳》。
儘管“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專線”的影院有限,但還是推薦大家去看看。
-
4 # 彩虹與藍色大海
從前居然沒有觀阿飛正傳,居然沒有迷過張國榮,對於張國榮患抑鬱症很不解……
從前對張國榮,只是感覺聽他的歌就產生睡意,那男中低音還是蠻迷人的,他為什麼要跳樓,這麼成功,這麼帥氣不羈的男人。
終於,我看了阿飛正傳,被張國榮感動了!為他的骨子裡的孤獨和不羈,每一個人的成功都是不易的,欣賞他的優秀與才情,他內涵豐富,唱歌演戲都是一流,他像是用生命在演繹角色。
另外還看了霸王別姬,春光乍洩等,心中不禁嘆息!他接的頹廢、坎坷戲居多啊!是入戲太深?是出不了戲?還是……他的痛苦,他的抑鬱,凡人難解。
多好多優秀的男人啊,怪不得到如今都有這麼多影迷歌迷還深深懷念他。
電影是什麼?看好電影,是藝術,令人有啟發,有思索;看娛樂電影,輕鬆愉快。張國榮好演員。
-
5 # 老張說電影
這是一篇最庸俗的《阿飛正傳》影評:《阿飛正傳》,一部經典撩妹指南
《阿飛正傳》的重映版在全國小範圍的上映。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去看王家衛的電影,去欣賞張國榮的表演是一個文藝青年的成長必修課。
而《阿飛正傳》是王家衛和張國榮的第一次碰撞。
影片的故事特別簡單,60年代的香港,張國榮飾演的旭仔和朋友歪仔(張學友飾演)整日無所事事。旭仔遇到過兩個女人,張曼玉飾演的售票員蘇麗珍和劉嘉玲飾演的舞女咪咪,兩個女人從一開始對旭仔無感到最後深深愛上了他。
但是旭仔並沒有對她們投入過多感情,得知自己身世的旭仔只想去菲律賓找自己的生母。
之後,與旭仔有過一面之緣的超仔(劉德華飾)在菲律賓遇見了落魄的旭仔,並看著他一步步走向生命的終點。影片最後,梁朝偉毫無預兆地出現(據說是續集需要,可續集一直沒拍成)。
這部電影劇情比較無聊,但話說回來,劇情從來不是王家衛電影最重要的部分,王家衛是一個視覺大師,一個氛圍渲染大師,他的電影語言好到了不需要劇情的地步。
今天,爾謙君對這部電影進行了一個比較另類的解讀:《阿飛正傳》裡旭仔是怎麼撩妹的?如何像旭仔那樣文藝地撩妹?這大概是對《阿飛正傳》最庸俗的解讀。
《阿飛正傳》裡面,張國榮飾演的旭仔是一位文藝青年,也是個撩妹好手。他是個帥哥,據說,沒有他搞不定的妞。同時,他又是一個渣男,自私冷酷,換女人就跟換衣服一樣隨便。但旭仔這個角色,可能是華語影壇上為數不多的,很渣但又很討人喜歡的角色,這一切都得益於張國榮的精彩演繹(果然長得好看做什麼都是對的)。
張曼玉演出了蘇麗珍那種為情所傷的憂鬱,劉嘉玲演出了玩世不恭,張學友演出了不自信的內斂,但在張國榮的旭仔面前,這些全部都黯然失色。
以下是旭仔成功俘獲女生芳心和氣質碾壓一眾男神女神的辦法。
1、可以有屌絲的生活,但是要有文藝的氣質。
片中的旭仔終日無所事事,也看不出他有什麼獨立的經濟來源,唯一接濟他的是他的養母。但這並不能說明旭仔的生活潦倒,相反他有自己的固定住處,有自己的小車,雖然在吃的上面可能不咋滴,但是為了撩到售貨員蘇麗珍,還是每天會去她在的小店花3個幣買一瓶可口可樂。
穿著不顯大牌,但是十分乾淨整齊,在自己家中也很那麼隨意,白色背心配白色短褲,有時候還隨著廣播裡面的音樂跳一支舞。而且,他跳出了華語影壇最經典的一段獨舞。
綜上,你根本看不出旭仔是一個無業的屌絲青年,要想撩到女神,首先在氣質上要相信自己呀。
2、任何時候不要讓自己看起來很邋遢,尤其是髮型要隨時保持整齊。
旭仔得知自己的養母被一個下流青年所騙之後,找到這位猥瑣男暴打了一頓,打完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對著鏡子理了理自己的頭髮,哥哥那一副帥臉在悉心打理髮型時候的優雅真的是殺傷力十足,憑這個他也吸引了舞女咪咪的注意,在以後的片段中,無論是旭仔和黑幫的打鬥還是中槍之後臨死之時,他的衣服和髮型就從來沒有亂過。
3、有些時候要稍微“壞”一點,道理大家都懂。
旭仔獲得了兩個女人:追求安定生活、文靜的蘇麗珍和俏皮隨性的咪咪之間最真摯的感情。雖然旭仔似乎不是特別在乎她們,但能讓這兩個型別截然不同的女人都真正愛上自己,絕對不是個巧合,原因也許就是旭仔那種隨性的態度和壞壞的氣質。
他可以同時喜歡兩個女人,但是是否真正深愛我們就不知道了。剛開始蘇麗珍和咪咪都有些不太喜歡旭仔的無所事事,還有些暴力的行為,但是隨著時間慢慢推移,她們會發現越來越離不開旭仔。
蘇麗珍就說過:我可以和你不結婚,但是我希望和你在一起。咪咪也說過:要是錢不夠,我可以去掙錢養你。讓女人愛到這種地步,老實人一般做不到呀。
4、要會說一些高階的情話。
王家衛的電影中臺詞都是不可忽視的一項,《阿飛正傳》同樣如此,旭仔口中那些經典的情話更是這樣。啥是高階的情話呢,旭仔告訴我們,聽不太懂意思的就是。女生都是感性的動物,越聽不太懂的話越能讓她們產生想法,有深刻的印象。
就像電影開頭旭仔第一次和蘇麗珍說的話一樣:“十六號,四月十六號。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號下午三點之前的一分鐘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分鐘的朋友,這是事實,你改變不了,因為已經過去了。我明天會再來。”
之後,不想和旭仔說再多話的蘇麗珍說了什麼呢:“我不知道他有沒有因為我而記住那一分鐘,但我一直都記住這個人。之後他真的每天都來,我們就從一分鐘的朋友變成兩分鐘的朋友,沒多久,我們每天至少見一個小時。”看看,這就是高階情話的魅力。
還有旭仔之後把自己比作無腳鳥的那句:“我聽別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夠一直的飛呀飛呀,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劉德華飾演的警察聽了這句話就說:”這就是給女孩子說的。“所以嘛,高階情話很有必要滴。
王家衛的電影還有好多經典情話,總結了一些,送給大家。
如果有一天我忍不住問起,你一定要騙。就算你的心有多麼的不願意,也不要告訴我,你最喜歡的人不是我——《東邪西毒》
以前我認為那句話很重要,因為我覺得有些話說出來就是一生一世,現在想一想,說不說也沒有什麼分別,有些事會變的。我一直以為是我自己贏了,直到有一天看著鏡子,才知道自己輸了,在我最美好的時候,我最喜歡的人都不在我身邊——《東成西就》
凡俗平庸的生活會磨鈍所有的激情。帶著傷感嘆息的懷念,才是一生一世——《東邪西毒》
其實愛情是有時間性的,認識得太早或太晚都是不行的,如果我在另一個時間或空間認識她,這個結局也許會不一樣——《2046》
雖然我很喜歡她,但始終沒有告訴她。因為我知道得不到的東西永遠是最好的——《東邪西毒》
那天下午我做了個夢,我好像是上他家去了,離開的時候,我以為我會醒過來,誰知道,誰知道有些夢是永遠不會醒的——《重慶森林》
希望大家在看了《阿飛正傳》還有這篇文章後收穫愛情哦。
-
6 # 人間是劇場
《阿飛正傳》是有王家衛鮮明印記的電影,不以傳統的敘事和情節走向為主,而是在講人生無處安放的某種情緒,這個情緒中包含著人生遙遠的路程,包含著愛情的無果,在混混沌沌,溼氣粘稠的熱帶氣息中,人似乎特別容易陷入不清醒的狀態,“有一種鳥,沒有腳,它落地的時候就是它死去的時候”,這不過是一種好看的說辭,一種自我欺騙而已,真相不過是“有一種雀鳥,它從來沒有飛過,因為它生下來就已經死了”,就像是劉德華對張國榮說的:“你飛過嗎?”
上世紀90年代看《阿飛正傳》,喜歡那種青春的慵懶頹廢和玩世不恭,喜歡裡面男女標誌的面容,如今隔了20多年去銀幕上看重映,看到的是一種自我沉迷的悲劇,電影裡的人生是線性的簡單,一段一段,碰到不同的人,而真實的世界裡,人生卻是片狀的,是一張大網撒下來,癱倒在牽牽扯扯的無聊中。所以,經歷了世事去看《阿飛正傳》,不再覺得頹廢和糾纏可愛,而是覺得清醒難得。
-
7 # 曾狄影畫
這部電影彷彿是為張國榮量身訂作的代表作,它實現了導演大段獨白和破碎細節構造的光影魔幻,加上張國榮放蕩不羈,隨心所欲的角色特色的完美結合。阿飛縱情歡樂,遊走於不同的女人之間,卻始終見不到自己母親一面。電影的開場,當阿飛邂逅蘇麗珍的情景,我們便可體會到他自然的演技。叼著煙的阿飛乾淨利索的打扮,梳著油光亮麗的頭髮,走到便利店純熟的開啟雪櫃裡拿出一支可樂。張國榮用迅速敏捷的動作,不拖泥帶水的行動體現了角色情場老手,內心想速戰速決的結交該便利店員蘇麗珍的內心世界。鏡頭切換到叼著煙的阿飛的臉上,他眉頭緊鎖的隨口問下“多少錢?”,卻沒有刻意去找錢而盯著可樂瓶的這一處細節,透過簡單的漫不經心的表情,傳遞出此時的角色是以邂逅和結交蘇麗珍為目的的。這一處表演是為了他的接下來做鋪墊的。然後,阿飛繼續盯著可樂瓶,卻彈槍直入的問了句“你叫什麼名?”當蘇麗珍拒絕回答,並說了句“我幹嗎要告訴你。”之後,他又直接講出蘇麗珍的名字,接著他在蘇麗珍耳邊說了句“你今晚做夢會見到我。”張國榮用懶散的語氣,自負又傲慢的臺詞,演繹出一個栩栩如生的情場老手的慣用伎倆。雖然,此刻的臺詞很老套,但放在這部電影拍攝時間也就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的時代來看,阿飛在本片的出場就鋪墊出一個情場老手的面目出來。當他第二次來邂逅蘇麗珍的時候,他依舊是那隻情場狡猾的狐狸,卻特意以溫柔吸引對方,他先單槍直入地說“你今天有點不同哦。”接著他故意說蘇麗珍耳朵紅來側面顯示他覺得對方的害羞。接著,他再次被拒絕,卻說出了經典的“一分鐘”愛情魔咒。張國榮演繹出的角色在愛情中死纏爛打,讓人覺得討厭,卻又不得不折服他在演繹這種角色時的魅力。他癰散、自負,卻敢愛敢恨,於是他才像一個謎,讓我們無法解釋。影片拍攝是杜可風,他採用了前衛和超現實的拍攝手法,展現了他們各具色彩的形象特徵,真實再現了香港普通青年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狀況。在這種環境下,他們既渴望找到自身價值和位置所在,又苦於掙扎,徘徊在失意的酸澀中。 這部電影只有人物,並無完整故事。導演駕馭演員,借出色美術設計及極具風格的攝影,直接切入人物內心世界,令觀眾清晰地感受到環境氣氛及角色激情。同時,個人主義將影片推向一個新的高度,藝術片中個人主義是王家衛個性特質的一個體現,也是張國榮個性特質的一個體現。我們對於阿飛是恨是愛呢?我們說不出來,當他的放浪行駭一次次衝擊過來的時候,我們是厭惡他的;特別是他在親生母親的別墅前頭也不回的走的時候,他說 “1961年4月12日,我終於來我媽的家裡,但他不肯見我,那些工人說她已經不在那裡,當我離開這個家的時候,我知道在我後面有一對眼睛望著我,但我一定不會回頭,我只不過想看看她,知道她怎樣了,既然她不肯給這個機會我,我也一定不會給這個機會她。”沒有工作,花花公子,好吃懶做,玩弄女人的一個人物,卻透過張國榮傳神的演繹,讓我們喜歡上他。對於放蕩不羈,關於遊戲人生的表演,阿飛是大銀幕上一個經典。
-
8 # 宣謠別老閣
杜琪峰曾說過王家衛:這一輩子都在拍一部電影。而他指的就是這部《阿飛正傳》。
這麼看來,這部《阿飛正傳》的角色真的都能在王家衛其他作品中找到人物的影子。先說頭號“阿飛”——張國榮演的旭仔,一副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對女人都是真喜歡,但不樂意負責。《東邪西毒》中的黃藥師也同樣是個浪子,明明對慕容嫣(林青霞)發了毒誓,卻還遊走在歐陽鋒的大嫂(張曼玉)與盲武士家鄉的桃花(劉嘉玲)之間,而且看到歐陽鋒客棧外的年輕女子(楊采妮)浮想聯翩。其實《墮落天使》中的殺手黎明何嘗不是一個現代版的阿飛?明知道經紀人李嘉欣愛他愛得不能自已,還要偏偏跟古惑女莫文蔚搞曖昧。
張曼玉演的蘇麗珍更不用多說,《花樣年華》和《2046》中,蘇麗珍都如約出現。蘇麗珍也是牽絆王家衛一輩子的女人形象,經典、精緻、隱忍、優雅。
劉嘉玲的舞女露露也是個貫穿王家衛60年代題材作品的鮮明角色,《2046》中劉嘉玲繼續出演中年露露,雖然沒有當初在《阿飛》中明豔鮮亮,但依然風情無限。另外,《2046》中章子怡演的舞女是不是就是當年露露的有一個翻版呢?
還有劉德華演的小警察造型也十分特別,後來在《重慶森林》中,梁朝偉和金城武都是警察的角色,王家衛真是對警察角色情有獨鍾。
至於片尾梁朝偉的亮相,雖然只有三分鐘,卻成為王家衛的御用男演員,從這部《阿飛正傳》到至今,每一部都以男主亮相。當然,這個亮相也就成就了後來《花樣年華》《2046》中的報社編輯兼作家的周慕雲,又一個典型的阿飛角色。
-
9 # 王小民的吐槽
曾經有個朋友,我們都叫他“阿飛”。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的名字是XX飛,所以順口就叫了阿飛,覺得真的很順口。
雖然有時候大家在一起會嘻嘻哈哈,開很無聊的玩笑,不過從來都是無傷大雅,也沒有像不良少年一樣,做過很出格的事。
阿飛也並不是“阿飛”,而是很努力很上進的好學生,考到了很好很好的大學,畢業之後做了大城市的公務員;
後來……在我還有女朋友的時候他還是單身,在我單身的時候得知他要結婚了。
曉得這個訊息的時候我們倆相距幾千裡,而且已經好久不怎麼聯絡。
於是通了一次電話。
說什麼具體記不清了,無外乎祝賀一下嘮嘮近況,說說段子打打趣,最後你好我好,隨口找個理由下線。
當時是找了一間空著的會議室,放下手機後,愣愣的,坐了好久好久,好像啥也沒想,就是單純的發呆。
其實只是不想回去工作,逃班吧。
然後到今天,我和阿飛沒再聯絡。
這段私事,和《阿飛正傳》並沒有什麼關係,但是每次見到“阿飛”這個名字,還是忍住不回憶阿飛。
電影裡的阿飛也並不是“阿飛”,更多人叫他旭仔。
嗯……好像並不是不是。
嗯……整日撩妹,不事勞動,出手傷人,尋釁滋事……旭仔的做派,確實像個小阿飛。
所以他和我的朋友阿飛不同。
總是一副慵懶,凡事都無所謂的表情;
會隨口說出撩人的情話,也會淡漠地用“不”字揉碎情人的心;
無牽無掛,在女人面前,新歡,舊愛,還是養母,肯定是最後的勝利者……
一眼看去,《阿飛正傳》是部挺簡單的片子,阿飛也是個挺簡單的人。
尋常的我們,站在離阿飛幾萬光年的地方,看著他飛,心生憐憫,心生羨慕,心生自傷自憐。
在乎的太多,所以飛不起來。
沒有牽掛,沒有歸處,不問前程,不回頭的作別生母之後,旭仔真的,可以肆無忌憚的飛了。
作為旭仔的映象,同樣失去母親,僅從心境上來看,劉德華飾演的超仔,似乎和旭仔並無不同。
同樣也是沒有牽掛,沒有歸處,不問前程啊。
而超仔似乎也向前了一步,他辭去了警察的工作,出來跑船,過上了漂泊的生活。
在平常人眼裡,超仔就可謂是離經叛道了,但是在旭仔的面前,還是顯得老實和規矩。
究其原因,或許是因為,超仔還在乎生死,還在乎生活,而旭仔,已經連這些都不在意了。
這意味著,他有了最大的自由,可以以拋棄這個世界的勝利者姿態,橫行無忌。
然而同時,所謂的勝利者,也是取死之道;旭仔的選擇,無異於是在給自己的生命倒計時。
又有什麼好可惜的呢?本來走這一遭,該看景都看了,該愛的人都愛了,該傷的人都傷了,或許繼續下去,也沒什麼意思。
這條路,也許在當年旭仔的生母拋棄他時,就已經註定。
蘇麗珍變老了,大概會變成一個可愛的老太太,賢妻良母,勤儉持家;
咪咪變老了,大概會變成一個霸氣的大姐頭,帶著一幫小妹,呼呼哈哈;
超仔變老了,大概會變成一個嚴肅的老頭,一板一眼,偶爾流露出孩童般的可愛模樣;
但是我們似乎難以想象,旭仔變老後會是什麼樣。
像現在這樣下去,繼續潦倒,容顏老去,瘦骨嶙峋,怕是要落得個晚景淒涼,恐怕人們並不忍看。
娶妻生子,安穩度日,盡享天倫之樂,這樣的結果倒好,但是那個滿不在乎的勝利者阿飛,在精神上也早已死了。
思前想去,就這麼消失了,對於阿飛而言,也許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在我們的印象裡,阿飛就是永遠年輕的,他是最好年華的張國榮,最好年華的梁朝偉。
前兩天查過香港的房價,好高好高,所以大家都住鴿子籠,阿飛的小屋子寸方之地,框的是拘束和悶氣;
鏡子很重要,既是墨鏡王的表達,又能逗弄觀眾;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看的是現實,實際看的是鏡中人。
-
10 # 瘋鳥說電影
《阿飛正傳》的官方介紹是這樣的,該片以1960年代初期的香港為背景,講述了一位孤傲、叛逆青年的內心世界和情感糾葛,真實再現了香港普通青年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狀況。
換句能聽懂的話說是,活到二十幾歲被媽媽告知並非他生母的旭仔(張國榮飾),彷彿內心被掏空,他睡完良家婦女蘇麗珍(張曼玉飾)又睡舞女露露(劉嘉玲飾),然而對誰都不想負責,渾渾噩噩良久他終於決心奔赴菲律賓找生母。 不停尋根的旭仔事實上找到母親,可是高貴的生母拒絕與他見面,走出豪宅他知道生母透過窗戶希望看看他的樣子,可他死也不回頭,你不讓我光明正大的看到你,我又為什麼要讓你看我?
一個生下來就被拋棄的孩子,就像是一隻無腳鳥,它要一直飛呀飛,一輩子只可以落地一次,那就是它死的時候。
我看這部電影起初特別糾結,不管是男女情、母子情、兄弟情,能不能給個原因給個結果?都沒有。其實我們每個關於自己人生命運的探尋,哪件事又給了你原因,哪件事你又能明確的知道結果?
王家衛愛描繪以60年代為背景的香港百態,《阿飛正傳》如此,《花樣年華》亦如此,伴隨著內地60年代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作為移民加殖民的香港,社會動盪、人心惶惶不安、明日不知何處去。
王家衛正是觸及了這樣背景下人心深入最柔軟彷徨的所在,他總能極致的用環境去描寫人,而不是用人去反映時代。
悲劇的是《阿飛正傳》上映完,影之傑公司也差不多玩兒完了,該片耗費鉅額投資4000萬元,產出不過千萬,投資人表示傷不起。
這也是我們為什麼在片尾看了一段梁朝偉不知所云的表演,因為這原本是要搞續集的,梁朝偉是主演,可惜第一部的慘敗直接導致了第二部的流產。
而梁朝偉那段莫名奇妙的3分鐘一鏡到底,抽菸、梳頭、穿衣服、數錢,就算毫無頭緒都令人看得十分著迷。 王家衛太愛梁朝偉!也許只有梁朝偉才能“忍受”王家衛。
獲獎無數的《阿飛正傳》之後,票房毒藥王家衛也不願意再把鍋都甩給出品人,乾脆自己開公司,合夥人是他的伯樂兼好兄弟劉鎮偉,1992年,兩人一起成立澤東電影公司,一個負責藝術,一個負責賺錢。
-
11 # 一衣染墨色袍
如果你看了之後的花樣年華以及2046的話,你就會明白這是一盤真正的大棋
轉一個連結其實整個故事是這樣的 (2046 影評)
以下為“引用
”原來整個故事是這樣的……
旭仔(張國榮)是是混著西班牙和菲律賓貴族血統的私生子 蘇麗珍(張曼玉)愛他卻不能與他在一起
舞女露露(劉嘉玲)同樣喜歡小旭 也不能與其長相思守 之後小旭死在他鄉
周慕雲婚後發現太太同鄰居的男人出軌 周慕雲同這個男人的太太蘇麗珍(張曼玉)在商量這件事情的時候
也產生了曖昧的感情 但是由於蘇麗珍不願意放棄家庭 所以拒絕同他一起去新加坡
周慕云為此很受打擊 他輾轉走了好幾個東南亞國家 一直以寫字為生
在新加坡 他結識了一個叫露露(劉嘉玲)的舞女 同她混得很熟
露露告訴他 她曾經愛過一個叫旭(張國榮)的男人 這個男人像一隻無腳的小鳥
一直飄在風裡 不能給她任何承諾 他很早就死了 但露露始終忘不了他
周慕雲在新加坡窮困潦時遇到了一個同樣叫蘇麗珍(鞏莉)的神秘女人 她是一個職業賭徒
左手戴著一隻黑手套 永遠不說自己的過去 她幫周慕雲贏了很多錢 周覺得自己好像愛上了她
於是要求她跟他走 但這女人拒絕了 因為他們都未真正擺脫過去
周慕雲回到香港後又遇見了露露 她住在東方旅店的2046號房 這個房號周慕雲很熟
因為他以前曾和蘇麗珍(張曼玉)在這個房號的房間裡一起寫過武俠小說 留下很深的印像
露露似乎完全不記得認識過周慕雲 但周提起旭 露露仍黯然傷神
她找了一個很像旭的男友(張震) 卻並不愛他 一面仍同其他男人來往 她的男友在憤怒中殺了她
在2046房裡留下斑斑血跡 原本想搬進2046號房的周慕雲只好暫時住進2047號房裡 在牆洞上偷窺2046房
周慕雲在香港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 在東方飯店裡的2047號房裡 周認識了幾個女人 有貌似輕浮
卻很輕易愛上了他的舞小姐白玲(章子怡) 周無法把感情投入到她的身上
在逢場作戲一番後也只能成為朋友而拒絕了她 白玲帶著受傷的心遠赴美國
還有旅店老闆的大女兒王靖雯(王菲)和小女兒(董潔) 小女兒早熟
常與周勾搭一翻 後來同男友私奔 最後卻又回到家裡正式結婚
大女兒和日本住客(木村拓哉)相戀 遭父親反對而猶豫不決 周慕雲幫助她和日本男友暗送鴻書
兩人又因為都愛好寫作而感覺很投契 在相處的過程中 周慕雲對她又產生了類似對蘇麗珍的曖昧情感
但他沒有說出口 因為王小姐已經心有所屬
面對含混曖昧又無力改變的感情現狀 周慕雲開始寫作
在他名為《2047》的小說中 他猜測了王小姐同他日本男友感情 並把自己代入角色
試圖在想像中改變時間和空間以及人物的特質 以此解釋他的一個心結:為何蘇麗珍當時沒有和他一起走
最後 他終於得出答案 也許她不答應不是因為遲鈍 而是因為已經心有所屬
他猜對了 蘇麗珍以前的確愛過一個男人 這個男人正是露露所愛的那個人----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和心結 拋不下婚姻也許只是一個藉口
周慕雲在茫茫的時空中無法停留 無法擺脫 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問著:你跟不跟我走?
因為自己已經錯失的幸福 周慕雲竭力促成了王小姐同日本男友的愛情
終於王小姐去了日本 也得到了父親的同意 成就了這無常人間罕有的幸福愛情“
可如果你要說王家衛當時拍電影之初就想了這麼多,我倒也覺得不是。阿飛正傳的票房很差的,原本想拍續集沒拍成。可是我們發現了最後階段梁先生出現了,據說就是最後梁先生的那個眼神決定了之後他和王墨鏡的故事。。。包括眾所周知的拍2046時根本就沒有劇本,氣得木村拓哉要回日本,也是梁先生從中做了好人。。。所以這個故事的一開始也許並不是那麼地有預謀的。
如果樓主一定要問說《阿飛正傳》表達了什麼,我又想起了另外一個故事。記得我還在高中的時候看到過這樣一篇報道,說某省的高考題用了一個作者的文章出了一篇閱讀,然後那個作者自己去做,貌似只是做對了一個選擇而已,後面的簡答題幾乎都得不到分。最搞笑的是有一道題問的是”作者要。。。的用意是什麼?“那個作者就寫上了自己當時的想法,然後發現標準答案裡一條都沒有。。。我拿著這個故事去問老師,老師笑著對我說,”怎麼了,理解就是再創造啊。。。“
我瞬間滿臉黑線。。。。。
我們會發現作為一個導演來講,他是幾乎不會在公開場合解讀自己的電影的,原因有很多很多吧,我記得有許多人都很愛分析楊德昌對於鏡頭的運用,為此還搞出了很多高深的原因,後來楊老擺擺手告訴大家”其實就是因為我懶“。。。
所以吧我覺得電影導演本身想傳達的東西十分重要,但並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如果可以準確地把握當然很好,但理解得如果沒有那麼貼切也無妨,因為你在一部電影裡所看見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在觀影的時候往往習慣將自身帶入作品內,然後去體驗人物和電影。對於觀眾來講,也許更多地不是電影想要告訴我們什麼,而是電影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折射了什麼。。。
那我現在就來講講我看到了什麼。。
我第一個想到的不是沒有腳的鳥,不是哥哥如何勾引妹子,不是對著鏡子的獨舞,而是旭仔空洞而又充滿色彩的一生。我第一次明白了其實人生是可以沒有意義的,尤其是與華仔的對比,感覺那才是普通人應該有的樣子,可是在光影世界裡我並不想成為那樣的人。感覺王墨鏡為我們的精神營造了另外一個世界,我們在裡面可以肆意揮灑青春,可以任性,可以無慾無求,可以隨心所欲,是我們想要去卻不能去想要卻無法得到的世界。
許多人說這個電影很無聊,沒有劇情,沒有故事,十分空洞。我覺得這才正好啊,用舊時光當做背景,音樂和佈景當做佐料,把電影拍成可以慢慢吸食的精神鴉片,然後我們陶醉其中,等到快意過後迎來空虛的充實感。
然後我們會愧疚地問自己一句剛才我做了什麼?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回答:人和人之間疏離與親近,拒絕與接納,追求與失落,忘卻與銘記,逃離故土與尋找自由(杜琪峰語)。也可以更加裝逼地分析下所謂的緣分與輪迴,如果更牛逼的話可以把佛祖或者拉康叫醒。。
但是對不起,就像吸食鴉片後我什麼也不想做,就想靜靜地躺在沙發上,吐一口煙,說”真XX爽“
回覆列表
阿飛正傳。太過有名的片子。
所有的噱頭都已聽過,關於無腳鳥,關於四月十六日的下午三時,關於最後的梁朝偉的長鏡頭。故事推進,似乎只是在等待了它們一一出現。
可是,電影畢竟並非所有這些細節的拼盤,聲色光影講述的是一個並非筆墨可以描繪的世界。
男人。
張國榮真是風華絕代。似乎從一初始就錯過了他最風靡的年代,而等了幾乎二十年後,才開始慢慢欣賞。他的面容是引人的,常常無情,卻又有孩子般的無辜。正是這樣的神氣讓女人們奮不顧身地自願來投,也讓人無論發生什麼都不忍苛責了他。而劉德華,則是中規中矩的好看,放在任何一個年代都沒人否認了這是個帥哥。他正是每天早上中環站地鐵一開門湧出的人群中的一員,黑色西裝整齊,勤勉肯幹,一步步向上。
那麼張呢,也許是蘭桂坊那些閃了妖媚燈光的酒吧中的一間,琥珀般液體流轉,音樂響起,無問明天。港人大多如劉德華,堅韌著,相信努力打拼,小康富足才是正路。無論是九十年代初的動盪,是迴歸前後的迷茫,是突如其來的金融風暴,都是咬咬牙即可挺的過去的。付出總會有回報,生活總無神話。可是,他們又這樣愛了張國榮。四月的金光大道的紀念牆上,寫滿了思念的語句。那一夜,無論是明珠臺還是翡翠,轉到哪裡都是他的面孔,他的歌聲,他的影像。
看他九幾年的復出演唱會,綴了金色的衣服閃爍耀目,舉手投足,才明白了什麼叫做天皇巨星。他的成功,他的沉寂,他的復出,他的隕落,以及他無暇的面容。都是一個傳說,附帶紀錄了一代人的記憶,以及最初那些狂妄的,華美的,遙遠的夢想。每日看了時鐘的女孩,若無這一劫,一遇,一傷,是否也是華年虛設。